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紫金山天文台 |
课程层次:硕士 | 学分:4.0 |
不看版:感兴趣的话,选就完事!
详细版:这门课是紫台老师开设的课程,关于等离子体的基本物理过程介绍,依次分为等离子体基本物理量、描述方法和动理论三大块进行讲述,一共18次课,每堂课都很深刻,ppt 做得很详细也很清晰,真的很舒服!
要注意的是,ppt上面有很多数学推导,老师上课是基本点一下,具体的数学推导自己课后来算,重要的是对应的物理过程,老师上课会谈一些自己的见解,课下也很欢迎同学们进行讨论,因此这门课上着会觉得交流特别多,课室内二十来人,大家也算混熟了的样子~
关于考核,按照平时30%+文献阅读报告30%+期末40%来计算,平时每次课上课前都会点名,学期期间一共4次作业;课程结束前要求读一篇有关等离子体的文章(在“比较有名”的专业杂志中,老师的意思是这样)写不超过一张A4纸的报告,考试前交;期末开卷考,什么都可以带,今年考的都很简单(真的比作业题简单),所以也是很舒服的,最后给分也还可以的。
其中,关于期末考试,我最深刻的就是最后一题:课程中提到 Vlasov 方程有时间反演的对称性(作业也要求证明过),而对于等离子体系统,H 定理表示系统的熵在达到平衡之前不会减少(题目大概是这个意思),请谈论一下自己的理解。
当然,老师的意思就是等离子体系统的时间可逆问题,目前的实验结果并不支持该结果,也就是同意后者的观点,需要同学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我觉得(不一定对)应该是在做近似的时候短程力、长程力的问题?——考试的时候我大概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回答了(如果看到这里的你有观点的话可以发表~)。
综上,这对于在大三时候学等离子体学到一脸懵逼的我来说,确实是更深入、更系统性地学习到相关知识,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