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老师很强,不过上课时有些基础的东西老师也会不记得。课很水,没有作业,考评是写一份报告,给分非常好。(大学四年唯一一门拿优秀的公选)
点名都到了,期末参考了好几篇博士论文写的小论文,字数达标,格式也检查了好几遍,给分只有B,(3.0),打破了我一直以为公选课踏踏实实基本3.3的观念。 虽说老师是当时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能水平比较厉害,不过上课比较水,有时候讲着讲着会卡壳,没什么收获。对于传课件,从开学说在bb上放课件到现在期末都没有传课件,不是很负责。 这里再安利一波,选这课不如选交响乐公选,评课社区上有人评论期末300字平时不去上课的都有3.3保底,而且还能接受艺术熏陶,岂不美哉!
本人今年大一,对学校开的通识课并不怎么了解,看见这门课名字挺有意思,于是就选了(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大概说下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我是每一节课都去认真听了的,但是说实话感觉收获很小,前几节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宽泛,会讲一些太阳系比较基础的知识,比如行星演化,雪线一些陨石之类的,感觉有点科普性质,基本可以听懂。但是后面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的硬核了,老师基本用全英文的ppt,上课大多都是化学知识,因为我没有接触过什么化学相关的东西,说实话,基本后面都没听懂什么,特别难(后面才了解到这其实是地空学院地化方向的一门选修课,他们基本选这门课是已经学完了化学原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之前几节课有上传ppt,后面也不传了,说什么机密泄露什么的(反正咱也不懂)。
老师不是特别负责,最后的考核方式是一篇论文,很硬核,要4000字+,反正对大一学生得4.3很难,因为地化方向的学生论文确实水平高(本来人家就有基础,见到过一篇,全英文,而且有实验),反正对于刚上大一的学生不太建议选,我舍友选的中华诗词,上课在文学世界中遨游,最后考核很简单,给分也很好,听说基本3.3保底,不用受这论文的折磨,我舍友就直接4.3了,这难道不香吗?
今天出分了,补充下,给分相当好,自己也不太会写论文,没有参考其他文献基本,就是听了一个学院老师的报告后,老师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就根据自己的感觉写了想法,结论对不对也不知道,最后4.0,确实超乎预期。
最后3分给上课,5分给给分吧。
我是旁听的,如果对行星演化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建议旁听。
抛开成绩啊(毕竟我也没有成绩),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准备的ppt不是很有条理吧,上课感觉就像听组会。老师专业领域内的内容(同位素宇宙化学)讲得很详细但是有点难,有一些地质学基础的,比如说懂鲍文反应序列的,会比较容易学懂;老师专业领域外的内容,比如行星探测任务,主要是读ppt,内容基本是科普难度,看个乐。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会讲些段子,比如被邀请上空间站但是怕死不敢去2333。另外老师会请紫金山天文台的老师代课,展示陨石样本,这个还是很有趣的。
今年给分8行,有种随机的感觉,论文花了很多心思也只有3.3,其实给多少并不重要,就是没有一个标准,这点很掉分,老师很可爱,讲课也就是科普,有兴趣自己多深入。
这门课有点偏化学,上课有时候听不懂。老师忘了传ppt,一般都是要看课件的自己去拷贝。期末小论文真的硬核,不是其他的公选课随便查查资料就可以水过去的,谨慎考虑吧,老师确实还挺和蔼的,还找了很多位其他研究院的老师来讲课,认真听应该会有很多收获吧,但是真的太硬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