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系 |
课程层次:本研贯通 | 学分:3.0 |
《半导体器件原理》课程由徐军老师主讲,期末考试占70%,为开卷考试,题量较大,涉及计算题和多种概念,需要对课程内容有全面理解。一些题目在PPT和参考书上未找到答案。平时需提交一篇调研论文,平时占30%。给分较高,但出分较慢。
作业仅需撰写一篇小论文,有调研性质,与本科课程相比显得负担较轻。“这大概就是研究生课特色吧。”这是课程的一大特点。
课程内容与本科半导体器件物理有较多重叠,主要覆盖CMOS反相器、电路图、PN结电流修正效应等。教学难度一般,偏重概念理解与记忆。缺乏基础的同学可能会感到挑战,但复习资料主要在PPT与黑板板书中,注意过去题目的复现。
整体而言,该课程内容充实,难度适中,考试题量较大但开卷,强调课外文献调研。适合已具备基础的同学继续深入学习半导体器件原理。
平时占30%,没有作业,只要交一篇小论文;期末开卷70%,体量比较大,计算题只有一道计算阈值电压的,然后再根据其正负判断是NMOS还是PMOS。其他考点包括:
(1)CMOS反相器的电路图、工作原理、优缺点、寄生效应、未来展望
(2)金半接触两种类型,不同点,电极中的物理机制和方法等
(3)解释名词如缓变沟道近似、耗尽近似、饱和夹断、截止夹断
(4)解释短沟道效应,说明方法
(5)PN结电流修正效应
(6)BJT非均匀基区内建电场和均匀基区内建电场的性能比较,提高高频性能方法
这些都在PPT或黑板的板书上,所以期末复习不用太焦虑,把一些知识梳理一下,知道去哪里找答案即可,还有就是一定要会计算阈值电压。
很好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事少分高,与本科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内容有不少重叠。
考核是一次调研论文大作业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开卷但题量较大。
没什么说的,除了题量较大,其他没毛病
刚考完,赶来评价。期末卷面占70,平时论文占30,课不去上都行(bushi)最后一节课会有期末复习,但其实就是讲一遍小标题,主要备考资料还是PPT。黑心书店的往年题可以买一份,里面的计算题在考场上会复现,今年考的是nmos阈值电压的计算,就是往年原题了。花十块钱买三四道计算题好奢侈。期末考试唯一的缺点是题量很大,抄都抄不过来,比考研抄肖四还折磨,手都抄冒烟了。当然,还有个小缺点是有些题PPT上我翻来覆去没找到答案,但感觉论文认真写了的话对总分影响不大,反正75万岁()
开卷,考试比较偏,复习的都没考到。部分题目PPT和参考书上都没。作业是一个文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