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科技考古概论》由张兴香与罗武宏两位老师联合授课。张老师授课节奏较快,内容丰富,罗老师擅长与学生互动,课讲得生动且易懂。整体上,课堂氛围较为轻松,老师们态度认真。
课程内容覆盖广泛,包括人类起源和农业起源等主题。罗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复杂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课件制作精良,且最后一节课会给出考试大纲,帮助学生复习。
课程几乎没有作业,课下任务轻松。上课偶尔点名,建议尽量出席以免影响成绩。
考试为开卷形式,题目多为选择和论述,最后一节课提供考试范围。虽然部分学生认为准备充分就能获得好成绩,但有评论警示可能存在负向调分。因此,尽管不难及格,但希望高绩点者需谨慎考虑。
出分前我还在跟同学说这个课本部同学随便选,因为不是早八、偶尔点名、没作业没论文,考试前还跟你讲考试范围。我是因为在高新,每周五还要坐校车去上课感觉有点不方便。
但是出分了,老师给我分还是可以的给了88,但是从身边了解的情况貌似给分不太好,甚至有刚刚及格的。(从上课来看老师人还是不错的,给分我是得利者不便评价)
我将老师给的期末大纲给出来,每年应该有区别,仅供参考,考试会有考纲之外的,但是题目是选做
还没出分。
-----
今年两位老师换着教的,前面是张老师后面是罗老师。教材没什么用,基本看着ppt直接讲。有点名,几次。无小测无作业,开卷考。最后一节课给了一个提纲,没有ppt,复习只能自己找材料。
今天考试,看一下大概有一半的题是提纲给的,只要照着提纲复习过不会没话写。
(不会有人开卷考不带材料吧)
-----
说来惭愧我上课时也没怎么听()记得张老师讲的语速略快,情绪有点小激动,罗老师是讲话很有个人特色(我说不上来)也很喜欢打趣,自嘲,鼓励我们不要睡觉,实在不行可以听听他讲课()蛮幽默的。
-----
今年的提纲:科技考古0.docx
两个老师上课,今年是张老师先,罗老师后,两位老师的讲课水平和态度都没得说,就是张老师讲比较快,全是干货,上着比较累,罗老师会和同学有互动,讲课总是笑着,听他讲比较轻松,今天考完试,给分不知道怎么样
作业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课下任务极为轻松。
随机某几次上课会点名,最好不要错过。
开卷考试,考试内容会在最后一节课告知大家,按照老师给出的范围准备资料即可。
本人有一次点名因为考科三错过,考试前一晚按照范围进行准备,最后喜提4.0。
罗老师的课真的非常值得听!
罗老师非常喜欢和同学们互动,即使尬住了也很会调节气氛,每次点名时也都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一定觉得这回来了赚到了”;他以“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上课,从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明史”两个角度,讲了人类起源和农业起源两方面,课上的内容非常容易懂,听起来也不枯燥。
考试是开卷考试,名词解释八选五,简答题五选三,论述题三选一。
老师会在最后一节课给出考试大纲,大纲的内容是比较详细的,考题大部分都在大纲里,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老师上课说的“这里考试会考”(事实证明真的会考)的内容,准备完资料并且听完课对所有题目都有印象。平时听课+认真准备分数应该不会差。
至于张老师的课嘛,干货挺多的,也值得一听…
从分数角度来说,非大四学生慎选,总评和考试成绩强相关
考试分为
名词解释 十选五 每题6分
简答题 五选三 每题10分
论述题 三选一 40分
认真写考试不会挂科
但其他题目答得大体没问题的情况下论述题写的不好是有可能拿2.3 2.7的
从课程角度来说,老师都很好,上课课件ppt做的都很好并且非常认真
印象深刻的是罗老师嗓子咳嗽已经很难受的情况下还是硬撑着上完课了
想了解科技考古的推荐来上,想要绩点的就慎重考虑
绩点还是要放在兴趣前面吧。
慎选!慎选!说了别担心挂科,是真的只能保证不挂科!
警惕幸存者偏差,期末负向调分警告⚠
事少给分好,准备开卷资料大概一晚上,总评93很满意了
考试全开卷,内容最后一节课会列出来,题目很少,而且还是8选5,5选3作答的,最后一节课列出来的内容都能用上,考前针对老师列的内容查好资料整理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