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核心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馆窥世界史》课程通过博物馆介绍世界历史,包括大英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等。课程视角新颖,引人入胜,适合作为通识课。褚龙飞老师平易近人,课堂氛围轻松。
课程设置6次签到,允许一次不扣分的请假。无平时作业,仅需完成一篇3000字以上的小论文,题材围绕博物馆或课程内容。论文截止日期设在寒假期间,给予充足时间。
课程评价采取论文评分为主,存在个别评分争议。一些同学获知的评分为4.3,但也有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表示对评分结果不满。
该课程适合对历史和博物馆感兴趣的学生,且对课程兴趣和态度有助于提升个人体验。但部分学生对最终评分有不满,需注意评分可能的不确定性。
突然想到,之前和朋友讲起这门课,朋友说:“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环游世界呀!”
这门课两年前就开课了,但是选课人数不够,一直到今年才开始上课。本人从小就十分喜欢历史和博物馆,高中是新高考也选了历史,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门课。
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本课程通过博物馆来介绍世界历史,令我印象较深的有大英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西敏寺、大都会博物馆等。上课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历史知识,如埃及象形文字其实是表音的。
寒假去了英国,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和自然史博物馆,正好借着上课内容向同行伙伴介绍那些有名的展品,亲眼看到那些本只存在于课堂或者影视作品的文物,内心还是很激动和感慨的。
作为一门通识课,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图一乐”,想听就听,不会管你干什么事,我一般是把上课当成“背景音乐”,一边自习一边听课。印象中,本学期有1次点名,3次签到。无平时作业,只需要写一篇小论文,老师说为了不打扰我们期末复习,小论文ddl设置在寒假。
小论文要求是介绍自己参观过或想参观的博物馆,或者介绍上课讲的某一内容,不少于3000字。我在本学期国庆期间去了西安,参观了秦始皇陵,小论文就决定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除了介绍之外还穿插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我觉得这很重要,单纯介绍的话写再多也没什么意义),抓住重点展品图文并茂地写了大概4000字,总评4.3。
说句题外话,老师本科是科大物院的,硕博学了历史,挺有意思的。
褚老师比较平易近人,上课时氛围也相对轻松。课程主要内容主要是介绍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将各大博物馆的布局、馆藏,起源、发展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开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特征和发展进程。
上课一共设置6次签到,允许一次不扣平时分的请假。期末评分主要依据小论文,本学期提交截止日期为1月25日。其他同学得分我不清楚,但是据我所知,4.3还是有的 (,,・ω・,,)
课程很有意思,有6次签到,期末一篇论文,要求3k字以上,寒假放假一周内完成。
给分很好,直接给了4.3,感谢老师
大四人蹲一个今年的课程群
每节课都去了,大作业认真写了12k字,甚至不愿意给一个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