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2.0 |
本人22级,打算选固物方向,看评价不错就来选了,要求先修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我这个学期就先选了信院的信号与系统。
给分是平时:期中:期末:编程 1:3:3:3。编程主要用Python和MATLAB,这是课程安排
第一节课讲了绪论,两位老师都是做地震学的,所以主要会讲地震学的例子,但是讲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广泛适用的。又讲了点傅里叶。
第二节课复习了一下DFT FFT,大三的同学表示比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里讲的清楚()。又讲了一些频谱分析,傅里叶真好用。
第三节讲的模板匹配在地震检测中的应用, 就是互相关。
第四节李老师的博士学生朱俊学长来给我们讲Python入门。课后留了个模板匹配的编程作业,怎么感觉无从下手呢……
第五节继续讲频谱分析.
第六周放假了
第七周孙老师讲台阵分析。
第八周徐效华老师来讲gps/insar,没听懂.
第九周李老师讲降维。属于ml?不过李老师说最近他们用的也很多。
第十周考试, 还是得看ppt.
第十一周讲聚类分析和反演。
第十二周讲完反演后孙老师回来讲球谐函数,跟地震地电地磁关联比较多,不过我没学过也能听挺好
第十三周讲完球谐函数后讲小波变换。
第十四周伍新明老师来讲人工智能,其实就介绍了下大模型.
最后一节李老师讲AI应用.
最后期末考试取消,改成了编程作业。李老师出的火山地震聚类,孙老师出的火震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以及反卷积求接收函数。因为我期末事太多,找老师宽限了几天,现学Matlab,第一次把信号与系统里学的变换域分析付诸实践,收获挺多的,我觉得比考试好不少。
两次编程作业最废精力的点其实都是编程语言, 我之前从来没接触过Python和MATLAB, 几乎是从零开始, 边做题还得边研究语法, 这样来回来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ADHD犯了. 不过最后我还是解决了问题, 给自己定下任务, 专注于一个个任务本身: 比如这个语法有问题就专心研究这个语法, 找到问题, 查资料, 查好怎么用了就算完成了, 别的程序细节什么的先放一边. 这样下来逐步攻克一个个问题, 效率比想到这个就查这个想到那个就试那个强多了.
大作业要写报告! 我傻傻的不懂, 只会在程序里写注释……老师指出来后赶紧补交了, 写了一下程序的思路和运行结果, 不过最后给分还不错.
推荐选, 感觉这种与科研强相关的代码课比普地什么的背书课强多了, 准备15学分的选修全选这种课+量子力学之类的数理基础课. 背书课让我自己看书还挺好, 让我背书考试还是算了…
两位老师讲课的水平都非常非常好,尤其是李老师讲课真的有一种深入浅出,如沐春风的感觉。孙老师讲的部分我不是非常感兴趣所以可能就稍微不那么在意了。
总的说来,是我在地物上过的所有课程当中PPT最简洁明了,课堂氛围最为友好,老师给分最为宽松的课程。
主要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地震学涉及到的比较重要的算法和思路,并且对新手极为友好。听不懂就大胆摇头,老师总会细致地再讲一遍。除此之外还会邀请一些其他地物的老师来分享一些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反正比我在地震学上听上世纪的算法好多了。
期中考试开卷但不能联网,题目简单不为难大家。
第一次又一种课没上够的感觉~ 质量很好!!!
期末也是很简单很友好的题目,给分也是相当好。但是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应该增加一些实践部分的内容,不然只是理论上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