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艺术教学中心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写在前面:本通识课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不管是乐器的练习还是大作业,而40%的优秀率又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如果不是很有兴趣的话建议慎重选课。课程的介绍、特色和考核要求见附图。注意24秋开始没有了“必须辅修一种乐器”的要求(也就是最后一张图里的)。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其实是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教授,在艺术教学中心兼职,他曾经是校民乐团的创始人,现在也是指导老师。老师人很好,最后本学期实际上也没考勤,上课摸鱼干自己的事情也没关系,大作业的ddl给的是校历寒假开始前的最后一天,甚至于期末展演结束后再把10次练习记录补满都OK。
利益相关:笔者4.3。选的乐器是大提琴,演奏方面零基础。期末大作业因为实在不想写论文,所以自己作曲写了一个2min的作品,并做了一点简单的编曲。
简单点评一下课程的各个part。
理论部分挺有意思的,而且很轻松,在台下一边摸鱼一边看PPT听内容完全不成问题,音乐发展史、律制这些比乐理还要底层的东西了解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包括声学系统、乐器发声原理、各类不同的演奏方式的音色差别等等,也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数理基础,非常好理解。
乐器演奏部分,可选的乐器有柳琴、中阮、笛子和大提琴(P.S. 现代的民乐团一般使用大革胡充当低频部分的弦乐,但非常贵,因为要专门定制,考虑到同学们的水平和成本问题,用大提琴就够了)。其中大提琴毫无疑问是最难的(毕竟是没品的东西),如果选了大提琴,那肯定要付出比别人更高的练习时间成本,包括每次课虽然是2课时,但是练大提琴的肯定都得呆到21:55也就是3个课时结束之后才走。老师精力有限,每样乐器不会花太多时间进行细致的教学,最好还是自己去B站等地方找资源配合着自学,这样也方便自己提早展开练习。当然本课程的定位也不是专业的教学课,更多还是一个兴趣,比如大提琴没个几百小时的基本功显然拉出来不会好听到哪去(
特别希望引起重视的一点是演奏姿势和发力等的规范,一定要注意,如果动作、姿势不标准不规范的话练习量大一点很可能会受伤,比如练大提琴的时候感觉大拇指的腱鞘特别疼(
最后,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话,这门课上下来绝对会很有意思,而且会非常有收获,推荐。
这个课很有意思,半节课讲理论(摸鱼)半节课实操,让我零基础入门了笛子,能够吹一些简单的曲子了,收获很多,要求自己去练笛子练够10次,任务量也不算多,老师也非常专业,老师说是玩乐队20多年了,笛子师从俞逊发和简广易大师,确实专业。大作业也很有意思,我没选写论文,选的做一段民乐midi,很有意思,最后给分超级好,预计3.3实际喜加1
先占个坑,出分了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