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艺术教学中心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孙越老师的《当代艺术展览与策展》是一门内容丰富且具启发性的课程,涵盖现当代艺术史、代表性艺术作品赏析以及策展相关知识。这门课不仅是艺术知识的普及,更结合了老师丰富的策展实践经验,其中还穿插了许多艺术界的小故事,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深度。
课程注重参与感,大约每1-3周会布置一次作业,总共有四次主要作业,其中包括小组合作和个人作品展示。例如,科幻作品分享、一分钟雕塑、生态艺术设计和视错觉等项目都相当有创意和挑战性。作业质量和课堂表现影响最终评分,因此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能得到更好表现。
本课程没有传统考试,评分依据平时作业质量、课堂参与和展示效果。学生普遍认为态度在评分中占比显著,有同学因未能认真投入而对分数不满。总的来说,努力与认真对待作业的学生能获得较高评价,成绩如4.3较常见。
孙老师拥有深厚的艺术背景,毕业于央美并参与过多次国际知名展览的策展工作。她将对艺术和科技交融的探讨融入课程,教学风格亲切、包容且富有活力。多数学生对此表示好评,但也有人不完全认同她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观点。
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当代艺术及策展的同学,此课程提供了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但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参与其中。困惑和不满的同学多是因未能完全融入课程所涉及的艺术思维和实践中。
先来说说这门课的作业要求,我记得应该是布置了四次作业,有两次是小组作业,每次布置作业都会专门开一个课题去给我们做介绍,我本人是对艺术完全不了解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课后去完成作业确实也有了很多新的收获。第一次作业是个人作业分享科幻作品,第二次作业是小组作业一分钟雕塑,作为e人大马路上拉人来挑战还认识到了很有意思的人,第三次作业也是小组作业生态艺术设计,老师上课给我们讲了怎么启发性地思考和怎么去设计,一步步地教我们怎么去完成作业,第四次作业是个人作业视错觉,非常有意思,就是,建议这里大家各显神通一下。哦忘了说,有三次作业都是要pre的,感觉同学们都很会演讲。
然后是上课,老师第一节课就会讲上课的大纲和章节,课上的内容很有意思,老师除了介绍之外还会讲很多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分享,最后感谢人美心善的孙老师,收获了4.3。
这门课没有大作业,只有平时每1-3周会布置一次平时作业,一学期大概会有3-5次不等的作业(看课程进度以及开课周数)
老师开学第一节课就说了给分主要看小作业的效果以及展示的效果还有很重要的是听课的表现,自己没听到也没去和老师核实就不要说老师突然瞎改给分规则了行吗?
另外有位同学说自己“觉得听课很认真”,emmmm,不知道上课经常刷手机算哪个方面的认真,看你的评课知道你是谁了,不可否认你最后的两次作业分享真的很精彩,但是其他方面恐怕需要再斟酌一下
有好几个人都说了,态度非常重要,因为老师知道我们这群科大学生大部分也没啥艺术素养,所以说主要看态度,这门课想成绩好一些就不是那种单纯卷几次作业就完事了的课,如果你想要的话就请移步别处。
另外那位同学是24春的,评课时她选错学期了()
这两学期都有关注这门课的选课情况,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选的人这么少呀..孙越老师的这门课是我在科大上过的最有内容收获最大的课之一,在这堂课上你可以了解现当代艺术史、欣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学习策展相关知识经验,甚至可以听老师讲讲艺术界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课程参与感很强,每次作业都让人做得很开心,同时带来不少启发。
如果你对艺术但凡有些微的兴趣,那么这么好这么厉害的老师,这么有内容有深度的课,这么独特且稀有的学习体验,请不要错过。面对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有什么比深入了解它让人幸福。
对艺术有点感兴趣的同学还是很推荐选课。 课程内容感觉已经有同学很详细说了! 说一下感受,一开始几周作业有点多,但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经验,对作业量也没什么概念,到了十月底以后就基本上没有课后作业了,所以老师人其实挺好滴~如果课程过程中感觉不太舒服其实可以和老师沟通,老师都会很用心地改进!
老师人真的挺有意思的哈哈,一开始没觉得,聊天之后发现真的是很丰富的人!后悔最后一两周才和老师聊天了哈哈哈。还有我上课写作业和画画被老师发现过,结果老师夸我画得很好(笑)
我作业都做的比较认真 不过应该也有一两次过了一点ddl,但是老师还蛮宽容的,下周再交也可以,而且对待各种想法还挺包容的,认真做作业都会得到肯定和启发。
个人认真做作业、不请假、一般坐得比较前面,然后4.3,态度好很重要!
(来你科的第一份点评QAQ,利益相关4.3
没有考试,按每周作业质量和出勤评分。作业量如果想做好的话其实有一点多,每两周可能就有一次作业,而且作业需要展示
(个人每次作业投入的精力有0.5-2hour以上,因为对艺术很感兴趣所以会在作业过程查额外的资料,感觉想水可能也还行?而且可以上课写作业
这门课真的很有意思老师讲得非常非常好,好好听会学到很多艺术相关知识。
关于老师:
老师是央美毕业的大牛,策展过数次全球知名艺术展览,艺术知识底蕴非常浓厚,有独到深刻的理解而且很亲切,人超好,态度很谦逊,没有文人的架子,会鼓励表扬学生的展示作业。请假说了就没问题,而且一学期机会有四次。
孙老师研究生导师是当代中国艺术圈的领袖人物并且老师认识结交了很多知名艺术家,讲课会穿插艺术圈的轶闻趣事,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有趣hhh(来了科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圈水太浑浊了)
关于课程:
内容包含但不仅仅限于科技艺术的发展脉络/历史/代表作品,各现代艺术流派/优秀当代艺术家的分析和介绍,大型策展艺术(林茨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的介绍/作品赏析,视错觉专题,当代艺术市场,八五美术运动,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迈步等等。
有时候听着听着会有老师你为什么在科大的错觉)
老师真的很好很优秀,对科学和艺术的交融怀抱憧憬和希望,富有的活力热情很打动人
本人共请假过三次(在教务系统允许范围以内,确实有事来不来了),平时上课感觉也在听着老师讲话,虽然我完全不认同她说“科技和艺术应该结合”的论断,是不是还会回答一下问题,本以为会有结课论文来卷结果临时通知没有(开学时给分规则就没说清楚),于是最后两次作业(视错觉、生态艺术)花了很多时间来卷,最后感觉做了一个挺有创新的物理研究加艺术创作,算个小型CUPT了,最后3.3。
感觉从头到尾选这门课就是每周浪费一个晚上加很多完成该课程作业的时间换来一个拉低GPA的成绩,早知如此,何必选它。
利益相关,感觉老师评分是很重视学习态度的,所以我寄了。
上高中之前走的是美术生的路,高中闲着没事一直在学西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总之感觉自己基础还不差。
老师的水平超高,并且可以结合策展实践来给我们上课。而且老师对策展的热情可以说是扑面而来,甚至会安利美院考研。
但我最初对这门课的想象是艺术理论类的,之后学着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比起专业更偏向艺术普及。而且来科之后自己把重心放在了以前不擅长的音乐上……反正最终结果就是,我做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完成作业。
最后推荐一些课程相关吧(历史时间上相关性不大):喜马拉雅app范景中的西方艺术史(范老师主持翻译的一系列艺术史论书籍应该都很不错),看理想app王瑞芸西方艺术三万年,贡布里希的偏爱原始性和艺术与错觉(后者好厚还没看完),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提纲挈领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但我很想把配图的人抓过来问问为啥有那么多我查不到的图没配上),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有一说一感觉比沃尔夫林的更像考古(无聊)一点,但毕竟是图像学始祖),我记得还有格林伯格的一本论文集,但是书在家里没带来,也忘了叫啥了,记得里面分析了毕加索一幅画了十几个版本的画,是怎么从临摹的几个土耳其女子的画到他抽象后的作品的,感觉总体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