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专业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硕士 | 学分:3.5 |
课程目标:“并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精品课程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与巩固并行计算的视野和思维,通过强化并行编程实验,夯实科学计算实践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软硬件之间的互动:底层并行体系结构特征如何影响上层并行程序设计的模型与方法;上层的并行软件和程序设计如何适配并发挥底层硬件特征。其次,帮助学生掌握并行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分析描述并行程序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相关问题实践中是如何表现的。最后,通过在并行计算机上完成若干典型应用的并行编程实现,掌握并行程序的设计、实现、调试和性能优化技术。
课程内容:
郑启龙老师的授课内容主要涵盖依赖关系以及OpenMP和MPI的语法,PPT较为繁琐,而陈俊仕老师负责的CUDA部分讲解相对简洁且易于理解。课程主要介绍并行程序设计中的基础概念,包括CUDA编程及GPU架构。
课程共有5次作业和2个实验,任务量偏多。作业内容多为对依赖关系的反复训练。实验设计方面,MPI部分的体验不佳,学生反映实验文档不清晰且助教不够熟悉实验内容,而CUDA实验的指导文档相对较好。
考试内容较往年变化较大,增加了CUDA相关的线程和内存计算题,少考传统的MPI和OpenMP内容,考试题型独特。尽管考试风格有转变,老师依然保证不会挂人,给分普遍可以接受,但个别学生认为较低。
课程作业与考试要求有所不同,授课、考试与实际需求之间的整合性较低。总体而言,适合希望通过自学进一步深化并行程序设计知识的学生。
这实验文档可真详细啊,我蟹蟹你🫡🫡🫡
真怕我看懂,我严重怀疑mpi部分的实验,助教也不知道实验是什么,全是mpi实验,怎么还有openmp要求,第一道题目要求多节点,我寻思实验平台也就一个节点啊,mpi部分的实验实在是草台班子。cuda部分的实验文档还挺详细,等我写完再来评价👍
我错了 怎么让我分享作业实验啊😭😭😭
这考试有点过于新颖了 还好考试前知道不会挂人 冲着不会挂人这点 打个8分吧
出分了,给分还行
总共有5次作业个2个实验,任务量偏多但其实一个学期下来抽个3 4天还是能完成的,只是作业和 MPI 实验要求出的较为敷衍。抽人讲作业可能本意是好的,但是抽这么多学生讲同样的东西估计是在水课时?
CUDA 部分 ppt 质量很高,作为入门资料对初学者非常友好。
考试出题相较往年大改,考前全去看编程题了但是一个没考。
最后出分个人能接受,但是室友给的分都偏低,虽然可能真的没有挂人,但是给分也不能算好。
总体来说并非水课,任务量稍重且给分一般,但是自学门槛低,如果不被抽到讲课的话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可能是本科生+研究生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来点点评吧!
首先郑启龙老师授课其实还行,我去听了几节,有几节讲的其实真还行,但ppt属实是一大坨,是上古遗留
主要讲了依赖关系,过了过omp mpi的语法
后面是cuda部分,陈老师讲,比郑老师年轻,讲的也不错(我这里的评价是在研究生课程范畴内,讲的还不错,基础介绍了下cuda编程和gpu架构。
课程中比较重量级的点:
总结:这门课,授课,考试,作业,实验。这四要素重叠范围之小令人感慨,也就授课和余者关系大一点,后面三项的交集微乎其微。作为我本研以来的收官考试,也是有点哭笑不得。
今年新增加了cuda的部分,考试中前半全是单模变换,后半张全是cuda的线程数计算/warps数计算/内存合并,和往年题目的风格一点都不一样,没带计算器死在了考场
给分倒是挺好的,几乎满绩
平时作业和实验都还好(可能因为我是水过来的)
怎么今年的题风格变化那么大啊😭😭依赖关系比往年题和作业题都难,实验更是全考的cuda,要不是有助教说的不会挂科,考完出来绝对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