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近代物理系 |
课程层次:本研贯通 | 学分:4.0 |
卢征天老师重视物理图像的讲解,明确突出实验物理的特点,但较少涉及详细的数学推导,常以生动的教具示范和互动来解释复杂概念。他的讲课方式清晰易懂,生动有趣,被学生评价为具有典型的“大师风范”。蒋蔚老师则倾向于结合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然而由于讲课过快和板书较乱,部分学生反馈理解困难。总体来说,两位老师的讲课风格互为补充,特别适合有意从事冷原子实验的学生。
课程内容以C.J. Foot的《Atomic Physics》为主要教材,涵盖了现代原子物理的基础和一些先进专题,如Ramsey干涉、Bloch球、自旋存在和旋转参考系等,旨在提供冷原子物理实验的入门知识。内容广泛深入,包含丰富实验背景和实际应用。部分内容较为前沿,适合为进一步科研打基础。
作业量大,每周都有,大部分题目结合实际实验问题设计,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完成。对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很高的要求,是课程精华所在。然而,批改作业的助教有时存在误判和扣分不公平的现象,易引发学生不满。
课程设置期中期末考试和小论文等多重考核方式。考试开卷,强调理解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小,但给分较为宽松,许多学生在最后成绩上得到了意外的高分。期末考试倾向结合课程中的实际实验问题进行设计,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整体给分较好,尽管学生对于每周作业付出大量时间花较多精力,但最后的成绩普遍令人满意,特别是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常能获得较高的绩点反馈。
部分助教工作欠缺严谨,批改作业简单僵化,答疑不及时。但罗助教表现突出,认真负责,提供详细答疑和习题辅导,受到学生好评。整体上,助教团队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体验。
《现代原子物理》课程内容丰富,深度适中,适合有兴趣并准备花时间深入理解冷原子实验的学生。作业量大且涉及实际问题,强调物理图像理解和实验应用,适合提前接触冷原子物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尽管存在助教问题和教学方式引发的讨论,整体教学效果和学习收获较好。建议未来选课前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和学习目标。
事情真的巨多无比,作业+小论文Presentation+期中期末考试,非常令人疲惫。本学期已经听过无数同学的吐槽了,等节课后来写篇长文吐槽一下这门被评课社区过度神化的课...
出分了,期中30/50,排名30%以内,期末不知道,作业平均分大概86/100,问了几个同学给分看上去都还行,我可能是个个例,总之,总评最后喜提72,直接爆降0.06总G,出分一个小时后直接放弃成绩,可以开始随心喷这门被过度神化的课了。
首先有必要说, 如果你愿意每节课非常投入听课,并且勤勤恳恳完成作业,Pre也认真研读制作,那么我认为很适合这门课 ,你会花基本上学期中一半的空闲时间学到大概比原子物理+QMA加在一起略高一些的理解,并且只限于理解。综上个人比较推荐大二同学来选,并且是那种完全没学过QM的同学来选。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相信自己能力的自学选手,那就快跑,课上会讲很多技术性处理细节
首先是讲课,我个人非常非常反感卢老师的这种只关注物理图像而略去几乎所有数学推导的讲课,并且45分钟课有接近20分钟在讲各种历史之类的东西,诚然这种讲课可以让同学们快速了解AMO领域,但是讲课的对象是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从氢原子开始讲一遍是真的没必要,从去上课的同学口中表述,卢老师只有在讲精细结构磁场劈裂的时候才设计到了矩阵特征元计算之类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其他时间都在描述所谓精细结构超精细结构的角动量是如何如何耦合之类的,而这些是原子物理的内容,这门课应该更关注在其在量子力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对于某些技术细节,比如Ramsey,Rabi中自旋是怎么动的,包括实际自旋和Bloch球的区分,以及旋转参考系用门框去对照,这些部分可以脱离一部分数学去讲几何上的过程,但是这些东西在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这些课里面重复太多了,重复听下来有一种:这种模型明明可以很精确算出来,为什么我们要花这种想法去纠结怎么转呢?如果认为说实验上这样的instinct很重要,那么我算出来看参数不是更precise吗?如果之前对AMO整个方向一点都不了解,那确实可以去选这样一门课。
相对来说蒋老师的讲课去听了一次腔QED和逻辑门的操控制作,结合了数学的理解看起来就舒服更多了,虽然并不是很让人印象深刻,但至少逻辑清晰有条理,多的我不好评价,蒋老师部分期末没考,因此后来没有怎么看。
和坚持到最后的本科同学们上这门课的时候持续交流,结果我们得出的大部分结论都是在其他课上东西嫖一点过来解释的,比如绝热Raman过程,Heff有效Hamiltonian的投影这些东西来源于之前上的冷原子,另外的同学学的现代原子分子物理导论解释了一些精细能级的题这些,最后上Laser Cooling还要翻开冷原子笔记继续看....有去听课觉得没讲明白的,有没去听课的,有去听课问过老师还是感觉没明白的...百花齐放...记得其中一个交作业的晚上(周二凌晨1点左右),我和室友在补作业,我问同学A要,室友问同学B要作业,同学A说他在等同学B的,我和室友相视一笑开始前后做,结果后来AB和室友都退课了...大三下学期大家都在为各自的未来奔波,非保研本校的同学选这么一门课是真的容易吃不消,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是非常不建议大三要出国或者保外的同学选。
然后是这门课最极品的助教,由于我是全程看书和其他同学笔记自学的,我不想听卢老师的科学史部分,索性一次都没去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是相对很依赖助教的,实际上我每次就写个作业,那么作业答案就非常重要了,我不止一次向卢老师和助教反映过需要作业答案进行学习,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
反正成绩都放弃了,实名不实名无所谓了。我不理解研究生课助教是否有帮助书写作业答案的义务,如果没有我非常诚挚向助教们道歉,如果有我认为这位助教不配拿工资。总之我在课程群是非常跳的,无论是解答答疑还是要求作业答案,课程的目标在于学习,而不在于考多少分拿什么绩点,我认为我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比课堂教会我的多太多了。
这只是一部分,答疑课没有讲义,复习课讲解作业题的讲义多少也有点乱。
事实上负责写习题课答案以及上习题课的这位助教(罗助教)做成这样已经是几个助教种最认真最负责的一位了,剩下的改作业是这样改的,也不会看你的思路,答案错了就是全错的。
期末监考的时候特地看了一眼几个助教,发现四个助教有一个从头到尾没见过...
非常离谱的是群里面在6月10号后陆陆续续问了好几次期末考试时间是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助教说我们去联系下老师之类的话,这种没有反馈真的很令人失望。
给分应该是不错的,群里感谢的声音也有几个,我自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期末考了多少分,助教可能自动离职了私聊也没有回复我我期末如何,反正放弃机会还有一次,也已经成功上岸了,就这么用了也无所谓,直接当天下午就找教秘放弃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后来人能够在选课之前看到这样一门实际体验的评论,而不是被给分相对比较好直接淹没。说真的,一门助教真的能决定这门课体验的下限。有很多满腔热血的本科生还是很愿意去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其他人更好理解内容的。
罗助教真的是这四个助教里面最当助教的了,好像是唯一一个本科生,保研本校了,跟罗助教问到分数了,期末确实差 14/40,平均分都29,没什么意见可发表的,确实不明不白的炸了,未加权前分数加和助教说我排名是28/75,加权后直接65/75,期末权30,期中权20,直接被加权加死,只能说运气比较差吧,期末考的时候赌了Dipole Trap 可能考比较少,重点放在各种冷却方法上了,考前还在群里找人问西西弗斯冷却之类的(回答的还是同学们,助教持续性摆烂),死的不冤。
还是补一嘴,这门课的考试一次只考两到三个大题,方向性特别强,之后选课的同学还是要好好复习所有内容
期末考了一个双光子跃迁过程消除多普勒的光谱题以及一个Dipole Trap的题,都不是很难,大家都考的挺好的,当时大家看到评课社区各种对卢老师的赞美和对这门课安排的赞美,我只能说我体验到的非常有限,并且也吃了复习不够全面和重点提炼错误的亏,如果你期望像其他课一样能够用自学天赋拿一个好分数,只能说这种方法不太现实,有些技术性处理方法还是需要跟课上学习。
卢老师是AMO领域的大佬,在国外也非常有名。他讲课颇有实验物理学家的特色,没有繁琐的推导,只有非常清晰的物理——他对物理图像的把握非常非常清晰,能够用极其“直觉”的方式把原子物理最本质的思想反映出来。感觉这学期学到的东西超级多!
引用一句前几届学长的话:
怀念卢老师上课,真滴大师,而且是亲民的那种大师,和那种“你不是天才我没法和你说话”的那种大师还不一样
蒋蔚老师知识非常丰富,而且思维非常活跃。本学期presentation的时候,无论是涉及哪个领域的文章,他总能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思考,这点非常让人崇拜。但是蒋蔚老师讲课稍微有些快,不过好在这学期有回放,听不懂的可以再回头补。
总之,非常推荐想从事AMO实验的同学来选,预修知识就是量子力学。
由于疫情推迟,前段时间才进行了期末考试,终于知道学长们说的“期末考试比较和谐”是什么意思了,既然学长们委婉地评价,那我就讲个故事吧:
考试那天晚上,发完考卷,我一看是一些我没怎么见过的模型,心想估计凉了……考完之后,我后面一个研究生哥们说:“靠,头一次做这种试卷,跟搞科研一样。”我和他四目相对,微微一笑。
交完试卷,几个同学一起走在路上都说凉了凉了,有的准备放弃成绩,甚至有的人觉得这种考试有些“刁难”学生……数日之后,出总评,发现给分居然还可以。问了其他人,也都还很不错!如果这样的话,那个类似科研、巨难无比的试卷的意义是什么?
和大伙一起去食堂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卢老师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课程结束了,科研才刚开始。”
首先,我就是如楼上所言的大二来修这门课的本科生,我来说说我的体验。给分就不说了,虽然没有达到我个人的预期但是也还不错。
诚如楼上几位所言,这门课的讲授是以图像化的理解为主,并且尽可能地避免过多公式化推导。特别是卢老师的部分,主要以图像理解为主,蒋老师的部分则主要是一些公式推导和一部分的专题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CJ.Foot的原子物理,这部分主要是卢老师讲,然后蒋老师会补充一些光场量子化,PDH锁频,EIT,腔QED,控制与反馈系统之类的各种小专题(蒋老师讲的一般考试不考)。
先讲优点,首先我在此之前可能并没有像楼上的可能已经较深接触冷原子或者系统学过量子光学等课程了,所以这门课程可以算是我的入门课程。对于一门入门课程而言,他是非常优秀的,尽可能给你图像化的理解,我觉得这也是对一个实验物理学家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对于课程缺少理论推导的说法虽然我也认为是事实,但是我同样觉得这些图像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并不是你会理论推导就可以替代的(当然理论推导也要会)。如果你有志于做冷原子实验,并且你认为你自己对冷原子相关实验方法的图像原理并不是很清楚,我觉得这一门课程十分适合你。我觉得它可以达到的效果,同时这也是卢老师他们开这门课程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能让你阅读相关冷原子的paper不会再遇到大的基础性问题的障碍。如果你已经入门冷原子实验有一段时间,并且你认为你阅读文献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很多冷原子中用到的方法与概念你都已经比较清楚了,那么我认为这门课程可能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至少付出回报比可能过大)。
再讲缺点,除了前面已经反复说到的缺少公式化推导以外,如果你想选择这门课程你还应该考虑的是时间问题。首先每周课程内容中等偏多,卢老师的部分其实还好,蒋老师部分可能内容会稍微多一点(如果你没学过量子光学的话)。然后比较花时间的可能是作业部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比较菜的缘故,还有就是我班上不认识什么同学,可能没有找到人讨论....对于我这种新学且菜并且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我觉得平均下来做作业一周大概要花2-3个小时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个上午或者大半个晚上。(以及卢老师很喜欢即兴出题blabla,导致有些作业可能条件没有给全需要自己设出来,所以对于我这种初学还没有完全消化知识的人来说多少有些痛苦)。
最后我觉得按需选择,我相信前面几位给了比较差评的同学也并不是说这门课程不够好,而只是不适合自己,那为了平衡一下,我还是向大家安利一下这门课程吧。以及除去课程内容之外,我是十分推荐卢老师的,他是那种很亲民的大师,非常愿意和学生讨论交流,也很鼓励学生上课打断他。卢老师也说过如果可以,他更加希望课堂是一个和大家交流讨论的地方而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以及蒋老师也是非常厉害的,蒋老师真的是懂非常多东西的,我觉得你不论有任何与冷原子相关的问题去问他(甚至是电路,控制反馈blablabla),他都能为你解答一二。总之,按需选择,如果参考我写的你认为适合你,我还是很推荐你来选的!!
------------------------------------------------------------------------------------分割线
教务处规定,从20级开始,研究生课程不得作为本科生毕业学分.........(教务处****)
这门课是研究生课不是本研贯通课,乐。已经在和卢老师还有蒋老师争取改为本研贯通课了(不然我学分也没了呜呜呜),希望明年可以改!
------------------------------------------------------------------------------------分割线
经过争取,今年已经改为本研贯通课程啦,20级以后的本科生也可以来选啦!!
感觉可能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可能与科大其它课有很大不同,我周边的人基本表示不是很喜欢卢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觉得适合的同学当然很好,但老是只有觉得合适的人评课就给了其他人一些误导。我个人觉得课堂上好多知识与内容给出的都比较随意,卢老师并不会解释是怎么来的,甚至有时候卢老师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一摞半经验没有细节的东西往黑板上一写不免让人一头雾水,作为只是想来学习一些知识而并不是想要日后做相关研究的同学难免会感到痛苦。
而往年的评论总还是说这门课老少皆宜,应该纠正一下这些观点。我觉得卢老师本人一定也希望因材施教,让合适的人来上合适的课,那么多人错误的慕名而来显然与原先的评课有关。
而且这门课的某些助教显得不那么适合担任教学岗位,看到底下有评论为那位研究生助教辩护,不过我觉得虽然某些同学的批评是有些细节上的问题,但显然一个助教做到这种份上已经相当失败了。说别人是巨婴对助教要求太高,反而让我仔细反思了一下,最后结论就是没必要设着四位助教让某些人拿工资而几乎什么事都不做,这对少数认真的助教来说也是很不好的。
最后说到助教改作业,那确实让人绷不住,某些助教自己都承认自己改作业只看答案,这点某些人确实没必要洗。而且改错和漏改也确实蛮常见的,而且有时候改错了还死不认,最后反变成我自己对作业分数斤斤计较,我不好说。如果有人觉得同学按大众的要求来要求这门课的助教就是巨婴的话,那我觉得不如把助教的工资分点给我,按着答案改作业谁不会呢?
以下纯个人体验,充满了主观恶意且语序混乱,毕竟我只是个低分狗。
给个及格分吧毕竟给分还行。
修正,又扣了一分因为突然想起来为了换上这门课我本来要带助教的课被叠了😃🖕🏻,少恰大米了,差评。
我期中考前几个疑点复习都是用的隔壁现代原分课的讲义,期末的一堆东西其实别的课讲的更全面和适合。有可能我更喜欢推导详细的课,这种强调物理直观的我很少有上课时候就能听懂跟上的。
而且上课没讲义,板书也比较乱,挺难做记录的。
老师上课历史讲的很多,感觉和外行人吹逼的知识量上升了。
个人认为适合外校光学系研一或者本校大二的上,可以快速了解上手实验室项目的背景知识?
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升了看文献能力吧,感觉分析论文做pre这一点还是很好的,也被带着看了不少好文章。
个人建议用有高量基础可以现代原分(课没去过但是讲义写的好)+量光+冷原子实现基本全覆盖替代,毕竟5p在大三下课挺少的,选两门研究生课应该被建议。
当时期中考完好几个兄弟都心态炸了退课了,令人感叹,而且部分题目给分确实有点随意了(对答案的时候有发现一些错题给对,同样的答案分不一样的情况。
如果选了这门课建议多找几个兄弟讨论一下,单靠个人力量这门课体验感觉会很烂。
话说手机端评课社区没法传文件吗,想传一下隔壁班讲义找不到在哪。
2024春慕名而来,就我个人来说,总评很满意。
本课程的教材是C.J.Foot的Atomic Physics,另外作业中涉及的一些稍微复杂的计算,比如Wigner-Eckart定理之类的内容,还可以参考樱井纯的量子力学和Scully的量子光学。对于教材,我的习惯是在课后有空的时候把上课内容的对应部分的书通读一遍,书上还是会有一些老师课上未曾提及的内容和一些计算的细节的。但是也不能只看书不听课,因为教材并不能覆盖老师上课所讲的所有内容,比如如何用CG系数计算跃迁强度比之类的,还有后面各种冷却方法,囚禁方法,在课堂上借助卢老师给出的清晰的物理图像,可以用相对短的时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其实是比自学更有效率的。
卢老师的讲授内容与方式较为独特,卢老师特别重视物理图像的理解,而对于精确的计算,在课堂上呈现的会稍微少一些,如果对具体的计算感兴趣,可以问卢老师或者助教,得到一些参考资料。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蒋老师负责的课时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公式推导和一部分的专题介绍。蒋老师的授课风格和卢老师不大一样,会更加强调计算的内容,讲课的速度也更快。课堂上经常出现看起来很吓人的计算,但是实际上我认为理解物理内涵就够了,复杂的计算,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所以大可不用担心。
我没有接触过冷原子方面的其他课程,所以这门课程是我的入门课程。作为一门入门课程,它令我受益匪浅,最直接的表现在期末做presentation时挑选了一篇文章,可以基本理解文章的思路,让我对冷原子这个领域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的理解,为我后续的科研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本学期有两位助教,他们都是非常非常nice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迟交作业,因为迟交作业的政策是卢老师亲自制定的,助教权力也有限,对此我想同学们也应该表示理解。根据卢老师的规定,每学期只有两次在一周内迟交作业的机会,而且可能会酌情扣分,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和助教沟通,合理的诉求助教一般都会答应。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不懂的,也可以问助教,助教会认真解答。
作业方面,我个人认为并不像其他的评论一样有那么多,但是一般确实可能会需要一个下午左右的时间,卢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并不够应付所有的题目,有些时候还是需要从书上学习,但是我认为如果想真正学好这门课,看书也是必要的内容,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作业的量和范围还是比较合适的。有部分作业题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是经过一些思考,我觉得至少还是可以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如果真的连一点思路也没有,也可以问助教,助教不能给你整个题目的解答,但是可以提点题目的突破口。作业给分方面,助教给分并不只是看答案的,认真写过程和自己的思考,只要尽力完成,助教好像都不会扣太多分。至于作业的答案,助教可能确实没法发在群里,但是在习题课和答疑课上(都有录播,所以实在没空可以直接看回放,但是还是建议最好线下),助教会把所有题都过一遍,如果对某个题目有问题,也可以在课后直接问助教。这学期的两位助教都是非常有耐心的,作为新手,我问过一些比较低级的问题,两位助教也会耐心地解答,非常不错。
下面说本学期的考试和给分情况,分数构成是作业40%,期中20%,期末30%,Pre 10%。有同学反映作业分的占比太高了,我觉得这不见得是件坏事,这样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就能基本保证得到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本学期考试都是开卷,期中考比较简单,第一题考的是奇异原子,涉及玻尔理论和超精细结构(我玻尔理论就错了,在此向原子物理老师道歉。。。)第二题主要是指出可能的跃迁及其种类,然后判断钟跃迁,第三题是基础的Ramsey方法,只要理解了物理图像,就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期末考难度也不算太大,考了类似S-G实验的题目,然后结合dipole force和跃迁强度比的计算,考前看看教材的相关内容对考试会有帮助,至少知道公式大概在什么位置。助教的给分好像也不错,会仔细看过程,确实非常照顾大家,能看出来是在尽可能想给大家高分了。Pre其实也不太麻烦,如果没有从事什么相关的工作,只需要在PRL上找一篇看起来不错的近期的文章,读懂了做个PPT大概讲一下文章的内容就行了,如果有相关的工作,那就直接搬过来就行了。Pre的分数老师并没有公布,但是我想只要态度认真,分数都不会太低。总评的计算老师应该是也调了分,所以最后给分还是非常不错的!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门非常值得选的好课!!!
我是2022春大三修这门课的本科生。和身边全程出勤了的几位本科同学交流后,我认为“可微不可导”同学评论里的一些描述并不符合教学情况、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同学们学习这门课时的体验。我会结合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学习体验讲讲对这门课的看法。
卢老师讲课侧重于对物理图像的讲解,但也会给出必要的公式和推导。学laser cooling章节时,感觉一堂课下来就把cooling关键的公式和图像简洁清晰地讲清楚了,听下来舒畅惊艳。
这门课卢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如果认真听课、课下认真思考作业,我和身边的几位同学都认为是可以基本掌握的。而不会如“可微不可导”同学说的,讲得不清晰或者听不明白。可能卢老师侧重物理图像的讲法并不适合他,并且他的出勤率比较低,这点我想他自己也是承认的。
但蒋老师(讲小半学期)的讲课质量就参差不齐了,有的课讲得还行,有的课物理图像感觉交待得不太清楚。
作业是这门课的精华所在,如果愿意每周花半天认真思考的话。相比于教材的课后习题,卢老师留的作业,更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个贴近科研、实验的问题。认真想下来,能锻炼考虑科研问题(实验方向)的能力。
关于课程内容,我觉得这门课是AMO实验领域入门的不错选择之一。作为同时修了量子光学的学生,我认为这门课与量光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比如选择定则的深入介绍与计算、磁共振(rabi振荡)的物理图像、数学模型和相关实验(如ramsey干涉)、laser cooling的原理等等,这些都是AMO实验中重要的内容,而原子物理、基础量子力学、量子光学并不会深入去讲、用作业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
关于22春学期助教的问题,之前偶遇卢老师时了解到,四个助教之间其实是有分工的。三个负责改作业,罗助教专门负责答疑、不用改作业。这点同学们并不知道,所以会加重只有罗助教认真负责的印象。
总而言之,卢老师讲课侧重于物理图像的清晰讲解,有必要的公式和推导,但不会以数学公式和推导为主。作业需要每周半天的时间思考但很有收获。推荐觉得适合自己的同学选。
最后,感谢罗助教的耐心答疑和帮助!
那些给差评的人,可能你们本来就会原子物理,觉得卢老师的讲法不适合你们。不过这种关注物理图像的讲课方式只是不适合个你们个人。对于我这种对原子物理了解不深的人,我很庆幸是卢老师带我认识了这个领域。卢老师将一些物理直觉讲的十分清晰,让我过了很久以后还能记得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如果只是注重推导和计算的话,或许过段时间我都想不起来我学过什么了。而且搞科研最重要的不就是idea吗。卢老师每介绍一个原子物理上的重大突破,几乎都会先告诉我们这些idea是怎么想到的,让我们对科研有更好的认识。反正我觉得卢老师是我本科四年+研究生一年来,讲课最好的老师 。
好多人吐槽蒋老师,虽然和卢老师相比蒋老师讲的确实稍微枯燥了些,不过也没大家说的那么差。而且看得出蒋老师知识很丰富,只是不太善于讲课。
关于助教,我没有问过助教问题。不过上过罗助教的习题课,给罗助教好评吧。其他助教没什么存在感。
所以我十分推荐真正想学知识的人来选这门课,如果只是想水学分就别选了。
在好兄弟的安利下选了这门课,后来被卢老师的人格魅力+科研成就+物理思想吸引。 老卢之前在美国教学经验丰富,所以课堂上氛围很好,师生互动很多,也会根据教学进度去布置作业(虽然作业确实都需要花时间思考)。 最值得提的是卢老师的上课方式,板书+教具,对物理图像的把握非常非常清晰,卢老师的存在绝对是我喜欢去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
蒋老师其实也是知识面很广,且思维活跃,不过也因此想讲的很多,导致上课板书和逻辑比较乱。
卢老师讲课很少讲公式,基本都是物理图像,非常清晰生动让人印象深刻。额物理图像不重要吗?听报告或者研究某个proposal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靠图像理解,难道是拿出matlab现场解方程吗。。而且卢老师上课说过了,这门课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地阅读文献,迅速理解新的idea难道不就是靠图像吗,爆算绝大多数时候只会让人更加云里雾里吧。。至于物理学史,个人感觉卢老师更像在介绍重要的idea是如何被思考出来的,偶尔穿插一些有趣的话题,倒也不是纯粹讲故事。
偶尔交流中感觉蒋老师的确很有功底,但是个人感觉似乎表达能力略有逊色,稍微有点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不过总的来说水平还是很高的。
至于助教,额,,有三个助教存在感为零或者蛮离谱的。但是罗助教真的很认真负责啊!我比较菜问题比较多hhhh,除了每周答疑课,线上也不知道问了多少2333,虽然不一定马上回,但是都是有问必答而且长篇详说直到给我说懂了,甚至还帮我解答过文献里的困惑非常感动qwq;习题课讲义似乎因为不能公开作业详解只能点到为止。总而言之好评。
给分中规中矩吧,至少是公平公开的,听说优秀率基本满了。作业确实颇费笔墨颇费脑子,期末很简单,期中更难些,我感觉不适合水学分不适合自学,不想写作业可以试试旁听。个人感觉学了这门课明显能在科研中受益。
本科的时候上过另一门名为现代原子分子物理导论的课程,我对amo理论有了初步认识,但更清晰地理解物理图像还是在这门课上,尤其是Bloch球以及Rabi振荡部分,卢老师的“门板法”完全解决了我之前在这方面的困惑,而这方面的学习也同时帮助我更好理解磁共振相关的问题。蒋老师上的理论部分相对比较繁琐困难,但课后自己过一遍Lukin的讲义也就基本能应对作业和考试了,这一部分光看J.Foot的课本真没搞明白。课程考核包括作业、考试和一次期末文献报告,在期末找文献的时候能大致看懂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也算是达成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不过,听课、写作业、准备报告这些事都认真做确实挺花时间,如果是大三下比较忙碌还要刷绩点的本科生建议慎重选课,没必要结了课再上评课社区开骂。
卢老师很能调动课堂气氛,会做一些形象的教具演示或是肢体示范,也总鼓励大家直接在课堂上提问、自由讨论交流,对于刚入门的本科生或者是对amo领域比较陌生的研究生,积极上课一定收获颇丰。
另外,这学期的助教也很负责,习题课作业讲解都有线上录制,对于时间安排紧张的同学比较友好。
第一次评价一门课。
课程是好课程,卢老师讲课比较注重物理图像,听起来很享受,很有大师风范。蒋老师讲课虽然差一点,但是他的模拟演示非常有趣。
课程深度不太够,很多东西都是浅尝辄止。(但或许只是对我以后的研究来说,这点东西不够)
这门课真的事情太多。
分数构成是作业40%,期中20%,期末30%,Pre 10%,乍一看好像很合理。但作业每周都有,并且占比是40%,这意味着想要拿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需要非常认真地去写每一周的作业。我写作业比较慢,一般一次作业需要半天。并且可能是24年春课表的缘故,课程安排在周二和周五。这一周周五留的作业,deadline是下一周周二下午上课前。不允许迟交,否则没有作业成绩。
庞大的作业量让人身心俱疲。并且我以前(以及以后)并不怎么接触AMO,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并不足以应付全部作业,需要自行去翻找教材学习。说一句玩笑话(我对自己的女朋友都没有如此殷勤)
这门课适合时间比较宽裕的学生来选,科研繁忙的学生还是算了。
卢老师讲课算是把物理图像讲明白了,这对于实验物理学家以后的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仅此就可以打十分,因为科大之前的课没有给我这种感觉。 除此之外,听卢老师讲课真的有种你和他在对话的感觉;为了把东西讲明白,他反复在教室里走动,拿一根棍子代表自旋来演示旋转坐标系下的ramsey原子钟,带过复摆给大家演示acstack效应。卢老师也很鼓励同学当堂提出问题,我一个平时不喜欢问老师问题的人都鼓起勇气问了很多问题。
缺点就是卢老师讲课不注重理论,因此整个学期的课在理论上不算很完整很流畅。有些概念像是凭空蹦出来的,最好直接在课上打断他问清楚(卢老师鼓励这么做);而且一学期的内容逻辑上也并不连贯,像是由一个一个小专题凑起来的。蒋蔚讲理论的效果也不太好,他的理论部分基本上是抄的外网上找的一份讲义(几乎一个字不差),讲实验细节部分还行,但也不如卢老师讲得好。
另一位同学的总结很好:这门课就是现代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3,导致没有一处的理论是完整的。这门课也就是给三个方向都入了个门,如果想补足理论,就得看那三门课的教材或者课件。
另外作业任务有点多,有些作业和课堂上内容高度契合,是卢老师出的,课堂上如果认真听了也记了笔记会做起来很顺畅;但如果没有,你就会根本get不到题目的要点在哪里,揣摩题意就巨大浪费时间。此外还有大量C.J.Foot书上的习题,上课内容和顺序和书并不一致,导致还得自己从头看一遍书,每周至少得有一天时间写作业。此外这门课有期中有期末,还有文献汇报。时间充裕的话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时间不充裕的话挺浪费时间的,本科的同学退课的不少。
我吹爆卢老师好吧 ,卢老师yyds,讲滴是真好,属于我上科带以来遇到的讲课最top的老师之一。蒋蔚老师emmm看得出来懂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讲课我听不懂😢 关于考试,考前要求英语答卷,但我看好像用汉语答卷的同学也没有扣分。感觉今年期中比期末难,期末大概是蒋老师出题的? 关于作业,这个确实比较多,每周至少花一整天做作业(当然也不一定能做对),但是做的过程很有收获。这些作业促使我这个懒汉去仔细翻了一下课本(Foot的书),感觉写的很棒。就是A.C.Stark效应的部分讲的太少了。 关于pre,今年选课人数比较多,pre改成录视频线上提交了。感觉很能锻炼人,也有收获。 出分后再来继续写。
两位老师讲课各有风格,相互补充,卢老师的物理图像说明很有启发性,蒋老师拓展了很多内容,最后给分也不错。
23春选课。 卢老师和蒋老师讲课风格虽然不一样,但感觉都是很不错的老师。卢老师上课非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一种平等交流的感觉,让人非常舒服,而且物理图像讲的很生动。有助于理解课本上可能第一眼比较模糊的概念。蒋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多,不集中精力的话可能一下子就跟不上了。比较注重公式推导。老师人很负责,今年有一次课蒋老师上课突然休克了,同学上去打120,大家都很担心。但过了5分钟老师醒过来了说没有事,自己强硬要求先把这节课上完再去医院检查。(应该是在讲多电子耦合的时候) 这次听说老师对于本科生狠狠超优秀率了。以后大二大三的同学可以放心选。作业较多,建议和同学多多交流。
先蹲个坑。
今年目测是蒋蔚老师出题,估计自己期末卷面在20-30分左右[呲牙]。分数出了再填坑[呲牙*2]。
——————————————分割线————————————————
今年上网课,虽然少了很多卢征天老师生动形象的演示,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回看。关于rotating frame,角动量耦合等等内容我都不止回看过一遍。卢征天老师在课上说,希望这堂课上完后,我们都可以顺畅而不陌生地开始读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下一步的科研学习。应该说卢老师是达到了他给自己设立的这个标准的。
考试的时候,正如有同学提到的,感觉这是把实验室里的科研项目直接改吧改吧出成考题了,心态就有点失衡,连某个repump光的作用都没看出来……谁知给分还是非常善良的,甚至出分前后连GPA的第二位小数都没变,死者苏生。
蒋蔚老师尽管无论是上课还是出题都有点“不体察下情”,不过确实是有货,且想倾囊相授的。无奈效果确实不太好……加油鸭。
希望从事AMO物理方向的同学,非常推荐大二就来上这门课。
大二下听了这门课,说实话一开始班里只有我这么一个大二本科生,不过后来我四方游说,吸引了很多同学一起来听。这门课只需要自学量子力学有一定基础就可以听得懂了,不用担心难度。最值得提的是卢老师的上课方式,板书+教具,很多物理图像稍微一点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了,诸如Bloch Sphere, Rabi Flopping, Ramsey Oscillation等等比较难懂的概念,卢老师一讲就非常清楚,卢老师的存在绝对是我喜欢去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当然后来被卢老师的人格魅力+科研成就+物理思想吸引,到卢老师的实验室去了;总之,上完这门课,来卢老师的实验室能立马上手很多东西,冷原子实验的技术和理论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
若是要吐槽一句,那就是蒋老师的课上得确实...一言难尽。平常在实验室经常看到蒋老师勤奋地工作,对实验遇到的问题多有点拨,他自己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肚子里有很多东西,想很真诚地告诉你。但是蒋老师确实不大会讲课,讲课速度飞快,公式推导全都用细细密密地小字抄在黑板上,比较混乱,导致我们一看到这堂课是蒋老师来上就有头皮发麻之感......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卢老师和蒋老师平常是怎么安排他们俩的上课顺序的,还好一学期下来比较重要的概念都是卢老师来讲的,蒋老师上的课不多,姑且听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