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1.0 |
本课程从计算思维角度讲解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概念和入门知识,讨论计算思维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 计算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计算系统思维。为了足够精准地描述信息变换过程,必须用信息的方式定义并推导信息变换过程涉及的“对”与“错”,哪些能计算,哪些不能计算。这是计算逻辑思维,它往往需要精确地定义计算模型。我们还需要从信息的角度发现和发明解决各类问题的精确方法,并评价什么是有效的方法。这是算法思维。有很多问题不是由单个算法解决,而是由多个算法形成网络来描述和解决。研究有效的网络需要网络思维。信息变换过程往往通过具体的计算设备与系统得以体现。如何设计、评价并使用计算抽象和实用的计算系统涉及计算系统思维。
孙广中老师的《计算机导论》是一门定位为科普与拓展认知的导论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学生,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领域。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模型与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等。孙老师还结合热点,如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等进行讲解。部分学生指出课程内容对高年级的辅修生收获不大,但对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有用。
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论文与平时的随机点名、签到小测组成。论文要求不高,内容结合课堂主题即可,适合自主探索。没有其他繁重的作业,课后压力较小,一些同学认为论文评估较宽松,关注格式即可。
这门课程普遍被认为给分很好,被戏称为“GPA之父”。不少学生表示,认真完成课程要求即可轻松获得高分,不少辅修生也能轻松拿到4.0及以上的成绩。有传言老师积极劝退以减少高额选课人数,但明显是调侃。
适合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或准备转入该专业的大一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有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意义不大。总体上是一门轻松有趣的课程,适合混学分和稍作了解计算机概论的学生。课程以简介和清晰的概述为主,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启发。
这是一门非常快乐的吹水课~~
孙广中老师在课上表示,
CS专业学生要求必修数学物理方法,来知道方程可以有解析解;
必修计算方法,来对没有解析解的方程求数值解,学到了。
必修数理逻辑,用于把显示用形式化的语言表示(AI基础+数据库+软工+形式化方法)。
必修代数结构=数论(密码学)+逻辑代数(逻辑电路计算)+群环格(???),
必修运筹学(规划问题→约束性方程的极值→优化)和随机过程(随机时间序列?),从现实问题抽象出已知/相应的模型,利用经典的方法。
必修图论,对(主要是网络中)图模型的基本方法。
辅修老东西来混学分,作为一门科普概览课,孙老师的课堂对于大一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应该还是很有用的(这门课定位也是在1秋或者1春开的),老东西收获不大。不过春季学期好像老东西比例很高。
考核方式是1500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会问那些同学是辅修的,怀疑辅修的是不是都是3.3
这门课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计科大一上应该学计算系统概论A。
大一学生,计算机从大学才开始接触,兴趣不错,大一下抱着接触一些计算机、可能辅修的态度选了这门课。
课程的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课程内容大致就是在计算机各个领域做一个简介,同时结合当下热点(比如这学期的时候出来的deepseek人工智能)。同时老师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大牛,会结合自身的很多经历见闻,分享自己的体会。唯一的不足就是感觉具体的知识少了一些,个人愚见可能对于每个领域减少一点历史多讲一点具体的介绍性知识会好些
不过对我这种小白什么都是新鲜的,每节课都坐前面,基本算认真的听了课还做了写笔记。收获还是不错的。
考评方面,随机点名+课中小作业(签到为主但也要写内容)+期末报告。由于开给低年级,报告深度要求不高,内容结合上课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点写都可以。有大佬炸鱼但是也不多。
小白也能拿到4.3。(GPA之父名不虚传)
这门课不能在14周前出分,大四下需要学分用于毕业的同学不要选课!本人没上过这门课,故除了评论内容以外,所有评分都是随便写的,毫无参考意义,望周知。
课程营养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学习这东西大多看自己,老师人很好也很欢迎和学生讨论问题,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教孙老师孙老师也都会耐心的给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门一学分的课我觉得这样子是对的,不要给其他核心课程带来太多压力,本来这就是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
这门课课程压力不是很大,主要还是自己探索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取写一篇小论文,其他作业没有,点名过一次
辅修人不在乎G,但是自己随便写了点东西还是给了4,可以说孙老师在给分这方面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辅修的必修课
一学期十节 感觉还是比较水
课上偶尔有小测 但上到后期自己实在是懒得去了(窝在工位写作业.jpg
大作业的要求是以课堂上讲过的某个技术/知识等为主题写一个课程报告
老师在某一节课专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讲过一点大模型的内容
于是我就直接选择了“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这个课题展开一点调研
Chatgpt辅助写了大概六七页
拿了4.0 感觉甚至可以转主修
身边挺多辅修的好像也拿了4.0
评价为课水但给分好
感谢孙老师,给了我第一个4.3
附件课程群所有文件:计算机导论.zip
不针对老师;二分制水课。
感觉我是没有学到东西...
期末写论文,感觉主要看格式。稍微认真点都给过吧。
神!GPA之父!感谢孙老师!
这门课主要是科普和拓展认知,导论性质为主,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模型与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系统思维等,同时讲解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定位与发展,课程压力很小。适合想要了解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的同学,也适合其他同学来水学分。
10 周结课,有 1 次签到性质的小测,要求写上自己是否是辅修(这门课是辅修计科同学的必修,推测秋季给分应该会比春季好),最后两周有自愿的上台展示,期末作业是一个课程论文。给分很好,开学前两周甚至由于选课人数过多,孙老师表示“有谣言说我给分很好”来极力劝退。
一些课程选题参考:
看评课社区大家都在讲这是一门水课,更有上个学期报了这门课的同学喜提3.3(虽然不是孙老师的班),导致我一度有些后悔报这门课。不过实际上我个人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孙老师会在课程内容之外拓展许多有意思、有用的知识,比方在gpt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孙老师就临时增加了一节讲gpt的课,收获还是良多的。这门课名副其实,仅仅是一门导论的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些有意思的计算机知识、开拓下视野就再好不过了,而孙老师的课程做到了。
这门课挺建议大一的同学来参加的,虽然我这个学期只两个大一同学(包括我)。对计算机专业、想转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都挺有帮助的,其实对高年级的同学反而没什么作用了。
至于结课报告,要求也不是很严,2页以上即可。个人推荐从孙老师课上讲的某个部分、或是书里的某个章节出发,简单讨论下即可,最好能做下书里的编程小实验。总之谢谢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