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1.0 |
本课程从计算思维角度讲解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概念和入门知识,讨论计算思维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 计算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计算系统思维。为了足够精准地描述信息变换过程,必须用信息的方式定义并推导信息变换过程涉及的“对”与“错”,哪些能计算,哪些不能计算。这是计算逻辑思维,它往往需要精确地定义计算模型。我们还需要从信息的角度发现和发明解决各类问题的精确方法,并评价什么是有效的方法。这是算法思维。有很多问题不是由单个算法解决,而是由多个算法形成网络来描述和解决。研究有效的网络需要网络思维。信息变换过程往往通过具体的计算设备与系统得以体现。如何设计、评价并使用计算抽象和实用的计算系统涉及计算系统思维。
《计算机导论》由孙广中老师教授,被普遍认为是一门水课,定位于科普与概览性质,适合大一学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会扩展诸如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帮助学生综合了解计算机科学背景,但“营养含量不是很高”。
课程考核以论文形式为主,较轻松,题材自选,通常允许两页以上报告。“期末写论文,感觉主要看格式。”作业要求较宽松,内容围绕课堂的技术或知识展开,可以使用工具如ChatGPT辅助完成。
孙老师被赞给予高分,普遍评价为"电风扇给分"。不少学生,包括辅修专业的,取得了高分,甚至认为4.0并不难获得。
该课程适合希望轻松获得学分、了解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深层次学习或想获得较多实质性知识的高年级学生作用有限。课程“水但给分好”的特点在选课的时候需权衡。
这是一门非常快乐的吹水课~~
孙广中老师在课上表示,
CS专业学生要求必修数学物理方法,来知道方程可以有解析解;
必修计算方法,来对没有解析解的方程求数值解,学到了。
必修数理逻辑,用于把显示用形式化的语言表示(AI基础+数据库+软工+形式化方法)。
必修代数结构=数论(密码学)+逻辑代数(逻辑电路计算)+群环格(???),
必修运筹学(规划问题→约束性方程的极值→优化)和随机过程(随机时间序列?),从现实问题抽象出已知/相应的模型,利用经典的方法。
必修图论,对(主要是网络中)图模型的基本方法。
辅修老东西来混学分,作为一门科普概览课,孙老师的课堂对于大一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应该还是很有用的(这门课定位也是在1秋或者1春开的),老东西收获不大。不过春季学期好像老东西比例很高。
考核方式是1500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会问那些同学是辅修的,怀疑辅修的是不是都是3.3
这门课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计科大一上应该学计算系统概论A。
课程营养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学习这东西大多看自己,老师人很好也很欢迎和学生讨论问题,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教孙老师孙老师也都会耐心的给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门一学分的课我觉得这样子是对的,不要给其他核心课程带来太多压力,本来这就是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
这门课课程压力不是很大,主要还是自己探索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取写一篇小论文,其他作业没有,点名过一次
辅修人不在乎G,但是自己随便写了点东西还是给了4,可以说孙老师在给分这方面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纯纯的属于电风扇给分
看了一下高分同学的论文,只能说助教是出生
辅修的必修课
一学期十节 感觉还是比较水
课上偶尔有小测 但上到后期自己实在是懒得去了(窝在工位写作业.jpg
大作业的要求是以课堂上讲过的某个技术/知识等为主题写一个课程报告
老师在某一节课专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讲过一点大模型的内容
于是我就直接选择了“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这个课题展开一点调研
Chatgpt辅助写了大概六七页
拿了4.0 感觉甚至可以转主修
身边挺多辅修的好像也拿了4.0
评价为课水但给分好
感谢孙老师,给了我第一个4.3
附件课程群所有文件:计算机导论.zip
不针对老师;二分制水课。
感觉我是没有学到东西...
期末写论文,感觉主要看格式。稍微认真点都给过吧。
看评课社区大家都在讲这是一门水课,更有上个学期报了这门课的同学喜提3.3(虽然不是孙老师的班),导致我一度有些后悔报这门课。不过实际上我个人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孙老师会在课程内容之外拓展许多有意思、有用的知识,比方在gpt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孙老师就临时增加了一节讲gpt的课,收获还是良多的。这门课名副其实,仅仅是一门导论的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些有意思的计算机知识、开拓下视野就再好不过了,而孙老师的课程做到了。
这门课挺建议大一的同学来参加的,虽然我这个学期只两个大一同学(包括我)。对计算机专业、想转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都挺有帮助的,其实对高年级的同学反而没什么作用了。
至于结课报告,要求也不是很严,2页以上即可。个人推荐从孙老师课上讲的某个部分、或是书里的某个章节出发,简单讨论下即可,最好能做下书里的编程小实验。总之谢谢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