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3.0 |
这是一门关于利用程序设计方法求解应用问题和构建软件系统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几个专题的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具有编写一定规模的程序的能力。
其实像是其他几位那样的评价真的大可不必,我酝酿了一天等到了现在机房测试结束以后来写这个评价,完全以我自己这样一个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摸过计算机的学生的视角来评价一下这门课。
感觉对于自己来说,其他人说的费时间多或者平时实验作业难度非常大的评价是有一点点夸张了的,虽然确实在写这些作业的时候每道都是不断受挫然后查询各种资料自己弄明白然后代码实现的。但是就我自己这学期的经历来看,即便是自学,也是有收获的,可能是我这学期的课表没有那么满就算每次作业好多天才能完全写完也没有觉得有那么累的感觉。另外一提,其实助教的给分都很仁慈,就算因为考试或者什么各种问题也可以单独沟通,哪怕是作业完成的不是那么完美,算法上和别人比起来没有多高级也是没问题的,那我自己的来说,我感觉我真的不会什么特殊的算法,就是查了资料有了思路然后用自己最傻最笨的方法实现,最后每个实验的成绩也真的不低。
课上教学感觉确实是需要好好改一下的,既然是程序设计进阶就还是多讲一些关于算法什么之类的比较好,有一次和助教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助教的几句评价,说他当时上课都是一次课讲一道算法题目的那种,感觉就算是会和以后的算法课有重叠这样也是更能让学生有收获的。记得老师开学初说过:“我们不会去讲什么算法,这样你们的算法老师就没事情做了,如果大家想要了解面向对象或者Python我们这学期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可以换到其他课堂。”我想老师的这种说法可能也给课堂内容带来了一些安排上的麻烦吧,个人还是觉得有一些重叠也没关系,大不了避开课程内容讲不同的东西不就好了。而不是像这学期的课一样每次讲些类似于“段子”之类的内容,其实这些也蛮有用的,只不过感觉这些内容更适合的是在整个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去自己体会自己自学的,我觉得课堂上讲些知识层面的内容会比较好。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一个学期关于这门课不好印象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课程群里的交流而不是这门课安排本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课程群,排除正常的同学之间的讨论,有某些有很多年竞赛经验或者很早接触计算机方面的大佬在群中做出像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而特意炫耀自己的做法(虽然本意可能不是这样的,但在我这种学生眼里看到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甚至有人把课程群当做自己宣泄内心不平的场所,发表各种负能言论(例如退课、抑郁之类的言论还有各种卖弱,在群里的应该都看在眼里),我觉得这种话说出来真的会让那些本来就不如别人的同学很受创伤,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图,反正我看到了真的感觉很难受,我每天努力活着努力学习还没有你优秀最后就在你否定自己的同时我的努力也全都被贬低被否定了,真的很难过。
总的来说,这学期在这门课程上的体验真的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要喷的。我尽量让我的言语能表达我这种低层次学生的视角下的看法,希望各位也不要无谓的喷这门课了。虽然确实不足之处很多,但负面评价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老师也在努力把这门课上好。最后,本篇评价只代表我的个人想法,如果和某些同学有观点冲突提前作出道歉,因为不同能力的人看这些问题真的会不一样。等到大作业展示结束成绩下来我再做给分上的补充。
在这个上课一不讲算法二不讲代码的神奇课上
作业竟然要求各种闻所未闻的算法(每一次作业都要面向CSDN的编程)
上课除了听sgz讲段子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作业除了学会各种copy重构网络代码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一个3学分的选修课
四次作业 + 期末机考 + 大作业
从开学到现在退课50+人
我不知道这个新开的课是不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大一上学期代码还不会,下学期这个进阶给我搞懵了。电脑上Ctrl+C,Ctrl+V这几个键已经被磨损了,真的就靠自学,CSDN一个月翻无数次,多人作业纯纯搞心态,要么被大佬带飞,要么被别的摆烂人拖累。还有就是这个班200+人,虽然说中途退课了不少,但是这个班有一群少院计科的大佬,进阶班大佬,如果真的是为了GPA,千万别来!会卡优秀率!我估计会放弃这个成绩吧。作业的话三到四次代码作业,两次大作业,小测试竟然占40%!作业的代码我写的很普通,估计也不会给高分…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三次作业,一次双人作业,一次大作业,一次机房测试,基本和上课内容没啥关系,很难让人不翘课。
要是选这节课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代码能力也就算了,最难受的是身边有同学为了卷作业高分“借鉴”网上高级算法,逼得你也要卷(虽然不卷的作业评分也还好),结果在一节选修课上花了太多时间。。
作业多,课程收获少都有人说过我就不想多说了。 最想吐槽的是,这门课编程要求那么高,也很多同学投入大量时间自学代码,肝出了很优秀的大作业。然而这门课表面上说不想让大家卷,各种评分标准又充满竞争和比较,各种根据中位数、根据排名给分,这不是促进内卷?而且这样的课还限优秀率,不是想让同学们卷死吗,对得起那些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学吗?
上机测试测完了,来写一个中肯的评论吧
先阐明身份,上大学第一次系统性接触编程,没参加过信息竞赛。学期初有尝试过跟上大佬节奏,不过发现差距确实太大了,大佬说的算法完全听不懂,也就放弃了。
这门课应该是我目前打的最低分的课程,也是专门挑总评出来之前打分,完全排除了成绩的影响,也就浅谈一下这门课在我心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吧,也希望能够作为促进这门课以后改进的建议。
首先是课程内容,我没有缺勤,也是每节课去听了,但是感觉收获不大,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在讲软件工程的内容,这离我们太远了。或许一个大三大四面临着找工作的人听了会觉得收获很大,但是对于一位致力于参与计算方面科研的同学来说,似乎有点过于泛泛了。
其次是作业,老师会上课时提一下作业的最简单解法(ppt上会有),但是怎么去优化呢?这对于一个只学过C语言基础的科大学生来说,似乎有点难(毕竟我们不能假设人人有基础是吧,这课也不是给竞赛生准备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去网上查询一些东西,然后再优化(当然,网上也有现成的非常不错的代码,是直接抄下来还是看懂了再自己写或者优化就是个人的取舍问题了)。说好听的叫锻炼自学能力,难听点就是作业驱动型,对于能力培养的好坏我无法评价,这可能因人而异,但结果就是上课似乎更没用了,因为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转专业选手,身边人没人会算法,更是只能自己课下花很多时间去想办法望一望大佬的背影。
然后是考试,2h,内容大概是前三道是作业的简化版,最后一个简单的模拟题,我四个样例倒是过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过测试点,毕竟是OI赛制。似乎是之前程设II的手写题原题....问题来了,不是考察方式上写的大作业吗?考试占比也是说最后出来了所有分之后定....那不就是一场期末考试吗?(于是这门课就变成了大作业+考试,大作业工作量属实大,还要准备考试,难顶)
综上:如果你是OI佬,来这刷G,那没啥好说的。如果你没有信息基础,只是会点C语言,慎选(如果你对自己自学能力自信的话可以选,说不定能靠自学收获许多...上课就别指望收获啥了)。我一开始是冲着入门基础的算法来的,目前是比较失望的。孙老师也说希望下一年人少点,现在看来人应该是会少了吧...
(ps.孙老师和助教人都超级好,没有diss的意思,只是这门第一年开的课作为小白鼠的一员,我还是希望它可以改进的)
---------
补充:去大作业检查的时候,老师很诚恳的询问了我们的意见以及说了自己对软工课的一些看法,感觉老师是有在好好想这门课的发展方向,下一届应该会更好,故上调2分
我很喜欢这门课的教材《构建之法》,开学时用一周读完了它,了解了不少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对于大一的我来说,它让我避开了很多误区。
孙老师和十几名助教都很负责,细心解答我们的各种问题,给我们及时的建议和指导。同学们也很优秀,和他们合作完成大作业,让我收获良多。
然而,我的不当行为给老师、助教和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我深感惭愧。尽管这学期被多次提醒,我仍然不知悔改,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荒唐而可耻。我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在课程群中的不良发言,都造成了别的同学的不适,很影响别的同学的体验。这门课的内容很好,却因为我个人的行为,变得不那么让人愉快,我知道自己无法弥补这一缺憾了。
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声对不起。我的行为不值得原谅,我愿意接受并感谢大家的批评,并会努力改正。我也愿意将来做一个关心别人感受的好人,帮助别人,乐于奉献,来弥补曾经的错误。
给4分是看在孙老师是计科副院长的份上了,这门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太不合理了。。。
卑微大二转院人为了不修程序设计2只能选这个课了。。。
另外插一嘴就是大家不要被这门课的评分影响了,孙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另外就是如果想找实验室的话孙老师的实验室也是不错的,不会像其他一些实验室对你的绩点有很高的要求,
我认识的一个绩点偏低的同学也能进孙老师的实验室。
今天去大作业检查了,老师聊到了一些课程相关的东西,感觉还是挺让我触动的,可以感受到老师是真的想要把这门课长期开展下去,但这门课这学期的表现确实很差,妥妥的2分。 老师说最后课程评价还是主要看大作业,希望能稍微捞一下我(机试拉的不行),故先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