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孙广中) 2025春 2024秋 2024春 2023春 2020秋  课程号:01104402
2025春 2024秋 2024春 2023春 2020秋  课程号:01104402
9.1(12人评价)
9.1(12人评价)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一般
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教学类型:理论课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学分:1.0
课程主页:暂无(如果你知道,劳烦告诉我们!)
简介 最后更新:

本课程从计算思维角度讲解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概念和入门知识,讨论计算思维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 计算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计算系统思维。为了足够精准地描述信息变换过程,必须用信息的方式定义并推导信息变换过程涉及的“对”与“错”,哪些能计算,哪些不能计算。这是计算逻辑思维,它往往需要精确地定义计算模型。我们还需要从信息的角度发现和发明解决各类问题的精确方法,并评价什么是有效的方法。这是算法思维。有很多问题不是由单个算法解决,而是由多个算法形成网络来描述和解决。研究有效的网络需要网络思维。信息变换过程往往通过具体的计算设备与系统得以体现。如何设计、评价并使用计算抽象和实用的计算系统涉及计算系统思维。

AI 总结 AI 总结为根据点评内容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教学水平与课程内容

孙广中老师的《计算机导论》是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适合大一学生或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但基础薄弱的同学。课程内容围绕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模型、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等主题展开,结合最新科技热点,如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进行动态讲解。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较为基础,但也有人表示得到许多新知。孙老师生动风趣的授课风格和丰富的行业见闻,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考核与给分

考核主要以1500字课程论文为主,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个人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写作。课程作业压力不大,大多数同学能轻松达到要求。课程偶尔有小测和随机点名。对于给分,学生普遍认为老师比较慷慨,辅修学生获得高分的现象较普遍,被戏称为“GPA之父”。

学生反馈

不同见解的学生存在:一方面,有同学认为这门课确实“水”,收获不大,认为不如“计算系统概论”课程有意义。另一方面,对无计算机背景的新手或大一学生,这是一门轻松且有趣的科普课程,认为接触一些基本概念和新技术非常有帮助。学期前中期,请对学分结算有时间要求的同学注意,该课程在14周内不能出分。

总体建议

这门课程适合初学者和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同学,也提供了一个享受学习乐趣和拓展认知的平台。对课程评估严肃程度看重的同学应考虑其它课程。这门课被辅修学生常选作选修课以获得学分,评价为“轻松但讲解有趣”。

排序 学期

评分 评分 12条点评

  • 课程难度:中等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很多
  • 难度:中等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很多

这是一门非常快乐的吹水课~~

孙广中老师在课上表示,

CS专业学生要求必修数学物理方法,来知道方程可以有解析解;

必修计算方法,来对没有解析解的方程求数值解,学到了。

 

必修数理逻辑,用于把显示用形式化的语言表示(AI基础+数据库+软工+形式化方法)。

必修代数结构=数论(密码学)+逻辑代数(逻辑电路计算)+群环格(???),

必修运筹学(规划问题→约束性方程的极值→优化)和随机过程(随机时间序列?),从现实问题抽象出已知/相应的模型,利用经典的方法。

必修图论,对(主要是网络中)图模型的基本方法。

(最后修改于 7 0 复制链接
萌萌哒mmd 2024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一般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一般
  • 收获:一般

辅修老东西来混学分,作为一门科普概览课,孙老师的课堂对于大一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应该还是很有用的(这门课定位也是在1秋或者1春开的),老东西收获不大。不过春季学期好像老东西比例很高。

考核方式是1500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会问那些同学是辅修的,怀疑辅修的是不是都是3.3

3 1 复制链接
TheBunniestForever我有个生院同学 辅修狂砍4.3 他自己人都懵了hhhhh
立即登录,说说你的看法
topusername 2020秋
  • 课程难度:中等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没有
  • 难度:中等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没有

这门课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计科大一上应该学计算系统概论A。

3 0 复制链接
kw 2025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一般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一般
  • 收获:一般

这门课不能在14周前出分,大四下需要学分用于毕业的同学不要选课!本人没上过这门课,故除了评论内容以外,所有评分都是随便写的,毫无参考意义,望周知。

2 1 复制链接
Zehnkoto可以点not rated不评分
立即登录,说说你的看法
xnwww 2023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一般

课程营养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学习这东西大多看自己,老师人很好也很欢迎和学生讨论问题,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教孙老师孙老师也都会耐心的给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门一学分的课我觉得这样子是对的,不要给其他核心课程带来太多压力,本来这就是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

这门课课程压力不是很大,主要还是自己探索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取写一篇小论文,其他作业没有,点名过一次

辅修人不在乎G,但是自己随便写了点东西还是给了4,可以说孙老师在给分这方面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2 0 复制链接
ccccyq 2023春
  • 课程难度:中等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中等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一般

辅修的必修课

一学期十节 感觉还是比较水

课上偶尔有小测 但上到后期自己实在是懒得去了(窝在工位写作业.jpg

大作业的要求是以课堂上讲过的某个技术/知识等为主题写一个课程报告

老师在某一节课专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讲过一点大模型的内容

于是我就直接选择了“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这个课题展开一点调研

Chatgpt辅助写了大概六七页

拿了4.0 感觉甚至可以转主修

身边挺多辅修的好像也拿了4.0

评价为课水但给分好

1 0 复制链接
匿名用户 2023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一般

感谢孙老师,给了我第一个4.3

附件课程群所有文件:计算机导论.zip

(最后修改于 1 0 复制链接
好饿 2020秋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没有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没有

不针对老师;二分制水课。

感觉我是没有学到东西...

期末写论文,感觉主要看格式。稍微认真点都给过吧。

1 0 复制链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很多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很多

大一学生,计算机从大学才开始接触,兴趣不错,大一下抱着接触一些计算机、可能辅修的态度选了这门课。

课程的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课程内容大致就是在计算机各个领域做一个简介,同时结合当下热点(比如这学期的时候出来的deepseek人工智能)。同时老师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大牛,会结合自身的很多经历见闻,分享自己的体会。唯一的不足就是感觉具体的知识少了一些,个人愚见可能对于每个领域减少一点历史多讲一点具体的介绍性知识会好些

不过对我这种小白什么都是新鲜的,每节课都坐前面,基本算认真的听了课还做了写笔记。收获还是不错的。

考评方面,随机点名+课中小作业(签到为主但也要写内容)+期末报告。由于开给低年级,报告深度要求不高,内容结合上课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点写都可以。有大佬炸鱼但是也不多。

小白也能拿到4.3。(GPA之父名不虚传

 

0 0 复制链接
匿名用户 2024秋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一般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一般

这门课主要是科普和拓展认知,导论性质为主,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模型与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系统思维等,同时讲解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定位与发展,课程压力很小。适合想要了解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的同学,也适合其他同学来水学分。

10 周结课,有 1 次签到性质的小测,要求写上自己是否是辅修(这门课是辅修计科同学的必修,推测秋季给分应该会比春季好),最后两周有自愿的上台展示,期末作业是一个课程论文。给分很好,开学前两周甚至由于选课人数过多,孙老师表示“有谣言说我给分很好”来极力劝退。

一些课程选题参考:

  1. 蒙特卡洛算法调研;
  2.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探讨 GPT;
  3. 量子计算机与密码学;
  4. 对四种排序算法的实验与思考;
  5. 人工智能与图灵测试;
  6. 跨领域的天才科学家——司马贺;
  7. CPU 硬件前沿随想;
  8. AI 大模型 - ChatGPT 调研;
  9. 计算思维与 ChatGPT : 分析、体会和收获;
  10. 课程报告——排序算法;
  11. 函数式编程:从入演算到前端开发;
  12. 深度学习实现的调研——以 AlphaGo 为例;
  13. 解析人脸识别:计算思维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探讨;
  14. 论处理社交媒体文本中非正式语言表达的方法;
  15. 经典与量子纠错码的调研。

(最后修改于 0 0 复制链接
匿名用户 2023春
  • 课程难度:简单
  • 作业多少:很少
  • 给分好坏:超好
  • 收获大小:很多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超好
  • 收获:很多

看评课社区大家都在讲这是一门水课,更有上个学期报了这门课的同学喜提3.3(虽然不是孙老师的班),导致我一度有些后悔报这门课。不过实际上我个人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孙老师会在课程内容之外拓展许多有意思、有用的知识,比方在gpt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孙老师就临时增加了一节讲gpt的课,收获还是良多的。这门课名副其实,仅仅是一门导论的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些有意思的计算机知识、开拓下视野就再好不过了,而孙老师的课程做到了。
这门课挺建议大一的同学来参加的,虽然我这个学期只两个大一同学(包括我)。对计算机专业、想转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都挺有帮助的,其实对高年级的同学反而没什么作用了。
至于结课报告,要求也不是很严,2页以上即可。个人推荐从孙老师课上讲的某个部分、或是书里的某个章节出发,简单讨论下即可,最好能做下书里的编程小实验。总之谢谢孙老师~

(最后修改于 0 0 复制链接

孙广中

教师主页: 戳这里

其他老师的「计算机导论」课

许胤龙, 华蓓 8.0 (2) 2018秋 2017秋
张燕咏 7.4 (14) 2023秋 2022秋...
陈意云 6.6 (7) 2016秋 2015秋...
未知 2018秋 2017秋...
赵保华 2005秋
杨寿保 2006秋
岳丽华 2009秋 2008秋
陈小平 2010秋
熊焰 2007秋

孙广中老师的其他课

计算机程序设计A 9.9 (22) 2024秋 2023秋...
计算机程序设计A 9.6 (12) 2021秋 2020秋
面向科学问题求解的编程实践 9.2 (20) 2025春 2024春...
计算机程序设计B 10.0 (3) 2024秋
程序设计II 8.4 (27) 2020春 2019春...
计算机程序设计A 8.7 (6) 2021秋
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 9.0 (2) 2020春 2019秋...
并行计算 8.1 (20) 2022春 2020春...
程序设计进阶与实践 5.2 (31) 2023春 2022春
并行计算 2007春
离散数学(II) 2004秋 2003秋
离散数学I 2004春 2003春
程序设计I 2013秋 2012秋
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 2014夏 2013夏...
算法实践及其运用 2007春 2006春
算法设计及其高效实现 2011春 2008秋...
软件建模原理 2005春 2004春
“科学与社会”研讨课 2025春 2024秋...
大数据分析技术 2021秋 2020秋
科技写作与表达 2025春 2024春...
大数据决策 2021春
高性能计算 2021秋
高性能计算 2024春 2023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