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3.0 |
高新亮老师讲课认真负责,通常使用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与教材顺序可能不同,偶尔会有一些与地空相关的拓展内容。尽管老师努力改善教学效果,并在课程中有一定的扩展内容,但有学生反映,部分推导和讲解可能不够深入。此外,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比基础热学略显困难,尤其是对于未经过物理竞赛训练的学生,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也相对友好。
高老师的作业相对较少,每周布置的习题数量有限,但因为使用的教材质量一般,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也需要额外的学习与理解。在课程评价中,有同学强调需要认真完成作业和预习,以取得较好成绩。平时成绩占比高,这对平时出勤和作业有一定要求。
课程期末考试难度普遍被认为较大,且不提供期中考试,主要靠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高老师在调分方面有一定措施,如使用调分公式,优秀率一般会给满。有同学反馈,尽管成绩调整了一些,但仍存在被卡绩的现象,尤其是对部分考分较高的同学。期末考试关于概率的内容涉及较多,部分考题令人困惑。
总体而言,学生对高老师的课程评价不一。有学生认为如果想“把问题想清楚”,不太建议上这门课,因为部分物理问题的讲解可能不够透彻。然而,教师的教学态度积极,努力改进教学内容,还比较尊重学生。虽然有关于教学内容和给分的一些争议,但高老师的努力和教学态度得到了一些学生的肯定。课程适合希望广泛了解热学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广泛学习的同学。
特意在期末考前评论,免受考试的影响。
高老师教热学才第二年,所以也不能过于强求。但让我有些失望的是,老师对一些物理问题的理解似乎并不十分深入。我是一个喜欢问问题的学生,经常下课去问一些问题。在我问的几十个问题中,老师的解答get到point的似乎屈指可数。我一开始觉得是我的问题,或许我问的太刁钻或这个东西本就没有定论。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看了一些热学与统计物理的教材,还出于兴趣阅读了现代热力学的一些书。确实是因为交叉学科这本书写得实在不好评价,也因为中国整个热学教学都停留在十九世纪,根本没有结合二十世纪现代热力学的发展,比如扩展卡诺定理,比如Clausius在提出他热力学第二定律广为人知的表述的十五年后提出的第二种表述(王季陶,2005)。但确实也有老师的问题。感觉高老师在一些问题上并没有想得十分透彻,上课布置的思考题或者问的问题,有几道被我下课当场推翻,他也只能笑笑说“但人们都是这么讲的”。人们都这么讲的,我们就这么想?基础物理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物理的思维习惯是什么?实证科学。作为物理老师,尤其是科大基础物理课程的老师,应当具有把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想得清清楚楚的欲望和实力。
所以,如果你想将热学作为一个“把问题想清楚”的基础课去学,不太建议你上高老师的课。
最后说一下老师的讲课。老师讲课是十分认真的,但发散和拓展的东西基本没有,对于有些同学还是比较合适的。还有一次课老师拿来了一个小鸟喝水的玩具,用来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永动机。
此外,推荐复旦大学王季陶先生的现代热力学系列书籍,会对热学有不一样的、不再停留在十九世纪的认识。
上学期上过高老师热学的小伙伴偷偷说个事,这学期在东图自习的时候遇到高老师了,他手上抱着一摞热学的教材和参考书。
自习摸鱼的我肃然起敬,老师是真的蛮负责的(
最受不了的一点就是老师考试四处走动,不时盯着你的卷子凑着头看?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最终对于像我这种不喜欢被人打扰的直接被心态搞爆炸,另外考前说公式大部分会给(原话:过于基础的类似理想气体方程不给)结果考试故意要考你玻尔兹曼分布公式,有一道题就是套公式,结果不给,虽然我记得这个公式,另外期末出题很迷惑,考了很多概率的东西,而所谓的“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那些图像涉及很少
先占个坑位,出分后再详细点评。这个班是扩充的班,所以班级人数比较少。
高老师讲课还可以,给分很好,作业比较少。
上课:
老师上课是讲PPT,讲课顺序和教材有点不同。高老师是地空的老师,有时候会讲一些地空相关的补充内容,例如大气逃逸、宜居带等。
作业:
老师作业不多,每周会布置一些教材上的习题。一周少则五六道,多则八九道。
给分:
给分很好。没有期中考试,因为老师说期中考试起不到捞人的作业,反而会增大学生负担。期末考的比较难,调分了,据说调分公式是100*(x/100)^0.8。平时分占比45%,期末占比55%。但是还会捞卡绩的人,比如我期末85。根据公式55*(85/100)^0.8+45=93.3。但是最后总评95。
今年按老师的说法,成绩中位数的同学总评是75。 给分之烂,可见一斑。
更离谱的是,最后总评出分后,不能查平时分,期末成绩,更不用说查卷。甚至连你比中位数低几分都不会告你。
我的热学最后给了2.0。热学能够在我大三下的时候,以一己之力拉低GPA0.04,甚是魔幻。而且我要说明的是我平时分基本是拿满的,期末之前把书和作业题全部过了一遍。考场上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觉得我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我不想倾注太多负面情绪。所以就说到这里。上面的所有均是事实,供大家参考。
------------------------------------------------------------
放一张出分后课程群的典图
这里得给老师正个名,实际上高老师讲课水平是有的,对于没学过竞赛的人还算友好,之前很多人抱怨的给分差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来源于高老师对出勤这块的看重。
大概先概括下课程安排吧。课本用的那本交叉学科,所以讲起来跟其他班顺序会不一样,不过大概也是考前2周的样子就能全讲完;上课的时候是PPT+板书,重要的内容(以及一些拓展)都会在黑板上推导;平常作业不算多,基本上一周就个位数的题要做(以及考虑到交叉学科那本书构式一般的课后习题质量……),很快就能做完;有几节课会上习题课(这学期助教挺认真负责的,感觉是好人),然后无小测,只有名义上是做题但是其实是拿来讲的题目;以及老师还会视进度而定开一些拓展课程,由于老师是地空的所以拓展一般也跟地空有关,属于拓展视野的好机会。
这课没有期中,所以平时分占比会挺高,因此出勤/作业等必须得留意。期末现在貌似是统考,所以建议复习的时候看看其他班的书,因为交叉学科那本书的侧重貌似跟其他人不一样。
事实上我这学期听课的次数真不算多,因为精力基本上投入到比赛上去了(不要打CUPT,快跑)(所以收获写的一般),不过听的课都能感受到老师准备的用心程度还是可以的。不过我个人感觉高老师前半段讲麦克斯韦分布的时候讲的有些接近热统,推导的东西也略为超标;后半学期其他班级的重点又因为课时的原因讲的有点快了,所以感觉老师还可以适当调整下讲解侧重。
大概就是这样,总结起来高老师的课还是可以一选的,现在并不像其他人吐槽的那么恐怖,至于给分,只要平时出勤+作业没问题的话事实上基本不会有啥问题的。
Selena
写于2025.7.4
老师比较平和,上课比较平淡。
感觉可以不用去听课,考试内容比讲的难,感觉没学到什么。
期中80.5期末78总评90,估计是开根×10,感觉给分可以。
24春修读热学,结课后一直想评,不过一直忘了。25春修完热统回来评一下。
感觉热学和热统里的统计部分完全可以合成一门课,还是开成两学期,但最好连着上,不讲热力学与热学重复的部分,而余下的时间可以多讲一点非平衡/输运的东西。
高老师上课和给分都算中规中矩,因为是新老师吧,感觉可能有点不自然(?),不过现在可能好了。老师感觉挺尊重学生的,没什么架子。当时班上没什么卷王,大家都比较摆,但优秀率我记得老师是承诺给满了(?)
出分了 3.7
难度:我物理竞赛的,一开始觉得是水课。但是这门课考试难度很大,所以我不可能昧着良心说这门课简单。这门课需要一定的物理基础,比如泄流的公式要记住,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要会推到,关于表面张力,扩散等等的结论要会,总的来说是一门知识特别散的课程,宏观微观视角的结论都要能够记住,记忆量大。而且对数分B的要求很高,因为涉及了很多偏导数的知识(例如麦克斯韦关系的推倒)和复杂的积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要能做出来那几道难题单纯的靠背诵绝对是不合格的,所以理解量也很大,选的做好心理准备。老师不可能在物理课上给你补数学。
作业:作业其实我专业课并不看重作业多少,要拿高GPA建议课后题每一道都做,略过。
给分:优秀率给满,但是我不可能说给分超好,因为我考了89分,这很杀人诛心,没有把这些令人不适的成绩跳过并不好。给我88分也比给我89强啊。
收获:年轻老师,很冷门,但是有水平的。我虽然后期没怎么听课(因为表面张力,扩散,导热那一块知识点奥赛都学过),但是前期还是听了不少(尤其是麦克斯韦关系,热一热二那一块),会有很多扩展课,衔接热桶的只是很多,只能说很有用,想学热桶一定得好好听热A,但是一些太偏门太杂的结论确实没用,但总的来说有用的多于没用的。
综评,9/10,扣一分是因为那个89真的太要命了。
修改评价,老师给我捞了一分,捞到4.0了,太感谢了😭😭😭恩!情!
故修改评分为10/10
上課很認真負責,講的東西還是比較深入的.無點名,不小測.老師應該是非常重視課堂教學的.
我从没接触过任何物理竞赛,所以这门课对我来说难度很大,不亚于H班的难度。老师讲的很有水平,可惜有点不太适合我这种仅高中学过一点热学皮毛(甚至还没怎么学懂)的小白(∵补充内容一点也听不懂)。
担心拉低绩点甚至挂科,我每周都要预习,作业必须认真完成,课上不准摸鱼。期末考试难度很大,我大题只有一个完全会做,最后两个大题一点不会。还好会写的都拿到了分,即使卷面分只有55分将将到平均数也知足了。(虽然我rely高考进的严班)
最后压线进的3.3。考虑到物理大佬的压制以及优秀率的限制,也就这样了。
21春第一次学(期中寄了),22春重修,差别可 太 大 了… 21年有小测 有期中 好像还有小论文??(已经记不得了) 当时考前看了一遍习题期末能写不少 22年无小测 无期中 期末还贼难…不理解期末是怎么出的题… 热学是我学不会的科目,放弃了。
评分给到8是看在老师的授课态度上,在课程群里回答问题也很及时。
上课的时候唯一的感觉就是课程太简单了,没怎么认真听,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推导,因为朱晓东的书上没有所以也没讲,大概因为是地空的课,所以不用对物理那么深入吧。
前半学期认真听了,感觉其实不差,如果是基础比较差的没有接触过热学的同学肯定是非常合适,但是如果提前学过一些,就会觉得很无聊,没什么收获。(后半学期就开始划水了,然后考前自学,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算是为数不多没让我睡着的物理课了。
考试的话各凭自己本事,也没什么好抱怨老师的,我这边刚好被捞上95(可能是捞的吧),反正没被卡绩。
评前说明:不喜欢热学,感觉教材是nt,被卡94
老师上课很负责任,描述也比较生动,PPT会分享给大家而且例题难度较大从而补充垃圾教材的侮辱智商的课后习题。
但是!!!期中只知道自己的分数(平均分什么的都不知道),期末不知道多少分,不给亲自查卷,只知道总评分数。问了一圈,大部分人好像都被卡绩了(可能是老师除了捞之外,把每个人的分数都调到了最高?),当然,这种卡绩对期中期末都90+的巨佬来说不成问题。听说优秀率给满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1.7-2.7.
个人感觉这种情况纯粹是热学自己的问题,还有那本脑残教材(那种垃圾教材能不能去死啊?),本人只看过PPT,做过作业的习题和书上例题,其他一点也没看。总而言之,热学就是在考数学:(
期中期末听说有不少题目来自什么大题典什么的,反正我也没看过,如果想像刚刚说的那个90+的4.3巨佬一样的话,还是可以做一做吧()
写在最后:热学学了一学期,最后也没明白到底学了啥:( ,对了,这个学期的这个班大二人和重修人巨多(
老师上课都是在讲一些教材上的内容就算你没有听,课后去看书其实也不是有很大的影响,听老师上课其实收获并不是很大。但是就像其他评论说的一样,高老师是一个很亲切很努力的老师。 上课会有小测,对我这种偶尔摸鱼的人来说很不友好,但不知道评分情况,介意勿选。 平时作业的量还是比较多的,但我觉得挺适合掌握一些知识点,虽然总体风评不太好 给分就很迷惑,调也许是调了据说他优秀率一般会给满,但是我和我寝室的巨佬都被卡绩了,介意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