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近代物理系 |
课程层次:硕士 | 学分:4.0 |
课程初期宣称为期末报告,后变更为考试,并且在选课截止前三天才通知考核方式的重大变动,导致学生适应时间不足。考试包含小测并要求线下进行,测验政策在学期内修改多达四次,影响了学生的备考安排。评分方面,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认为考试难度过高,内容广泛且深奥,不适合科普性质的课程。
课程开始前说是无作业,但最后的考试题目涉及深度较高的现象,包括核磁共振、宇宙线辐射、黑洞物理等内容。部分学生反映作业要求频繁变更,最后一节课前信誓旦旦说期末开卷考且可带电子产品,结果临时又通知不能带电子产品。
尽管有较多批评,但也有正面评价。课程涵盖现代物理的多个方面,包括天体物理、高能物理、量子光学、飞秒阿秒光学等,整体内容广泛,适合拓宽视野。课堂讲座请到了多位领域研究专家,例如袁业飞讲天文,韩良讲高能,质量较高。部分学生认为上课时不够专注,复习时感到后悔。
课程采取讲座形式,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教授授课,信息量大,有助于开阔视野。然而,有学生指出因上课教室不够,研二以上的学生通过classin线上上课,但考试必须线下进行,安排不够合理。上课还进行了随机签到约5次。
课程内容广泛且深入,适合希望全面了解现代物理进展的学生,但考试难度及考核方式的频繁变动让部分学生感到压力较大。选课前请留意课程考核改革动态,尤其适合那些时间安排灵活、愿意接受挑战的学生。trys
可能老师突然黑化了吧,我看往年和课程信息说是讲座课,期末是报告,感觉可以拓宽视野并且课下的学习任务也不重,就抢了课。没想到上两周之后突然收到短信通知,包含两条信息:一是这门课已经有900人了,二是这门课突然需要小测了。我在选课系统上确认了,至少在短信发出的9月21日下午四点的时候这门课仍然是未满,突然感觉我抢这门课抢那么认真像个智障,所以来评课社区吐槽。 上课教室坐不下这么多人所以研二以上可以classin线上上课,但是考试必须线下所以都在周末,这是否有点太滑稽了。老师您也没提前规划考试时间啊,讲座教授各有各的事情,讲座课都不一定能按时,那小测时间不是更随机了吗?真以为周末大家都没事吗?研二以上做科研的,设备预约机时,实验安排,没那么好调整的。 老师虽然在选课截止前改动了课程规则,并且通知考不了试的自行退课。但是很多缺学分的学生以及代培生,根本没什么其他培养方案内课程可以选择了,要么满了要么冲突。并且也没剩下多少选课时间了(21号发短信,25号截止选课,中间还有两天休息日,找导师重新签选课单都不一定找得到),这纯粹是给学生添麻烦。我认为这种课程大改动如果不是第一节课就通知,老师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只能说警惕新型杀猪盘/电子诈骗! 这门课如果今年不改动,那我不会删除评论,诸位慎选!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此刻的心情,但至少在我知道需要在一门课内修读上至天体,下至原子核,低到凝聚态,高到等离子的时候,我只希望外星人赶快入侵地球
真是汗流浃背、酣畅淋漓、绞尽脑汁的一场考试,只会30分。我就纳了闷了,一个偏科普的课,为啥要考试。。。
可能记的和真题有出入
第一题:2022年物理奖得主和原因;量子加密通信的特点。(送20分的题)
第二题:计算自旋热稳态的一个参数还有什么矩阵还是啥来着,翻了半天PPT找到了那个参数咋算,没找到咋表示那个矩阵。
第三题:宇宙线里的高能电子能否在真空中电磁辐射。
第四题:LHC实验,用两个7TeV的质子对撞,产生微型黑洞,计算视界,问LHC能否观测到。
第五题:太阳热核聚变,问氢核突破库仑势垒需要能量,已知太阳内部温度,问能否稳定发生热核聚变,并简述太阳聚变的过程。
第六题:计算中子星表面温度。(PPT上有公式)
第七题:日地系中,求太阳的视向速度。(PPT上我没找到)
第八题:算中子星密度,和与原子核的密度比。
考试范围:大到天体,小到量子,多到凝聚态,少到原子核,好呀好呀,自己没搞清自己的定位呀,不知道自己是科普性质的课嘛,你考试内容这个跨度,那我只好给费曼从地里挖出来给你考试咯
9月21号之前:物理,你便绝对不能胜得过我,我这个已经领悟着不能超越之第五重战神境界的人!
9月21号:吔!是六重战神呀!
众所周知,科大物理系研究生都是六边形战士,因此建议科大物理系研究生取消专业划分,改成大类招生。每个研究生都由所有方向的导师们联合培养。毕业要求所有方向的基础课都修满,并且在所有方向都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新政策:上课随机签到5次左右,没作业,考试就一份类比高考试卷2小时完成。
出题者有时候不是老师,最后写答案的时候全凭物理图像写。
老师前前后后修改了测验政策不下4次!!!来骗 !来偷袭我二十多岁的带学生,这好吗?这真的不好,所以劝老师耗子尾汁,下学期好好洗心革面,别辜负了800多人上你课为了水一水的诚意!
大作业变成考试开卷但不让带电子产品。
彻底告别大水课。
离截止选课已经只有三天了,这个时候才通知改考核方式,只剩最后一天周五,周六周日教学秘书不上班,根本已经没得选了。完全不给人活路
关闭选课前三天通知更改考核模式,伤心,关键有两天还为周末....换课都换不了
哈哈哈哈哈,我是所有的物理学家转世,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没有什么是我不会的!!!!
众所周知,学物理的人才,都是上知天文,小到原子,无所不能。不信你看下面,因此一想到你们那些黑我们物理的,我气的都要哭了,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些黑法呢!
通知课程考核方式有变动,这个通知太晚了,并且变动巨大。本意是觉得这节课什么都讲,来听一听能开阔视野。老师有些不负责任了。
哈哈哈,我是爱因斯坦!
求今年2023秋近代物理进展课程群或者课程主页,好想看老师们学术报告PPT,好想再听听丁冬生教授吹牛皮
一开始说是期末大论文,后来说是要考试。
到最后一节课都信誓旦旦说期末开卷考可以带电子产品,结果回去后发短信说不能带。
老师们拍脑袋想到一出是一出。
其他的就不赘述了,其他人说了很多。
快跑!!!!!!
可能会继续更新评论。
课程本身并没有那么难绷,复习看各位老师的PPT时我还挺后悔上课没怎么听讲而在写作业或者看文献。袁业飞老师讲天文、韩良老师自己讲高能的那几节很精彩,今年也涉及了量子点、飞秒阿秒光学这样的热门领域(甚至还有常温超导),可以说除了原分(我觉得前几节讲量信的不能算AMO,楽)现代物理的主要方面都涉及了。
但是在离退改课ddl还有一个周末的时候通知学生考核方式从小论文改成考试还是太逆天了,还吓唬大家要小测(并没有,可能是因为发现这种讲座报告课上搞小测对来作报告的老师不太尊重)。这事完全是缺乏诚信的表现,相信看评课社区完全能体会到大家都蚌埠住了的感受。
期末考题包括:
小题:
(1)2022年诺奖得主是谁,为啥获奖(量信,填空题);
(2)QKD相比于传统通信的优点(单选)。
大题:
1.核磁共振,求热平衡下布居分布和密度矩阵(密度矩阵这块我确信ppt上没有,可能老师认为大家都学过qm),以及微波场调到共振频率时会发生什么;
2.真空中宇宙线中的高能电子是否会发生电磁辐射(不会做,寄);
3.LHC上7TeV+7TeV电子对撞产生了微小黑洞,求视界半径,以及LHC是否能观测到此小黑洞;
4.两个氢离子克服库仑势垒发生核聚变所需动能(PPT上可以查到);
5.Stefan-Boltzmann定律,求恒星表面温度,贴心地给出了光度和σ的单位;
6.地日系统中太阳的视向速度,虽然袁老师上课讲了但我没听且PPT上也没有详细步骤,蒙的;
7.给出中子星质量与半径求密度,并与原子核密度对比,送分的。
考试最重要的是带一张基本物理常数表,以及带一个计算器。
2022秋原评分:10分,现为避免拉分,为课程平均分取整
--------------------------------
4学分,作业就是一篇调研报告,只要写得好,给分就高。好像有本科生选,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拿到高分。
这门课主要是请科大不同物理学领域的教师作报告,基本包含该领域的研究背景、进展和一些未来展望。学期中期会使用“青春科大”(与二课无关)和纸质名册点名,所以翘课要谨慎。
不过这学期的课程由于后期疫情影响,报告少了一些,调研报告的提交也拖到了2023年2月底。本来1月10号可以提交的,但是五教那时候关门了。
研究生新生请注意:本课程极为火爆,请在暑假关注选课时间,及时抢课,避免麻烦的签字加课流程。我就是因为没注意到选课,只能研二再选了。
考核方式:论文
课程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的,韩良老师请到的是各个方向的大牛,能极大地开阔视野。
考勤:最后几周会有扫码签到。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门物理学学科基础课,给分还可以,可以提一提高量或者高固拉跨的分数。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