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2.0 |
2022秋季学期 回忆版考题:
1. (1) CME对地球影响 (2)预测CME对地球的影响需要观测的因素和理由
2. 给了一个太阳极紫外图像 (1)判断黑色部分是什么结构,并给出其特征 (2) 该部分太阳风到达地球时的观测特征与对地球空间环境影响
3. 给了一个观测特征图 (1)判断观测特征与行星际源 (2)该空间天气事件对地球空间环境可能影响
4. 简述一种航天器内部充放电过程的原因、过程、危害
5. 简述航天器设计需要注意哪些空间环境因素,采取什么措施
6. 简述电离层影响通讯的原理
7. 小明欲择美、澳、挪之一观极光于上半年,已知去年12.20有极光,何时何地观为好?
8. (1)你认为流浪地球中地球是否有必要流浪 (2)面对太阳活动对人类影响,人类该怎么办
9. 设计一个服务于空间天气预报与空间物理过程认识的卫星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科学目标、卫星轨道、观测参数
考核方式:无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试+小论文,小论文内容为选取一次空间天气事件对其进行因果链分析,有一定学术性要求,推荐网站www.spaceweatherlive.com。给分好,优秀率应该是满的,不过小论文/考试与具体总评的对应关系未知。
2025.2.17补充:
本评课提及的所有信息均已经过时。2023秋季学期起,《空间环境与航天工程》课程改由党童老师授课,课程大纲、考核方式与考核知识点均有大改。最近几天在写党老师带的这门课的评课,整理资料时找到了一些申老师带课时的资料,虽然已经没什么用了,但也不忍其被埋没,遂做补充。
这门课的前身《空间天气学》的课件:2021秋空间天气学课件.rar
2022秋季学期课件:2022秋空间环境与航天工程课件.rar
我的小论文:空间环境与航天工程论文-PB20000018-徐小航.pdf,因果链分析的方式与网站仍可做一参考。
我的复习笔记:空间环境与航天工程复习笔记-2022秋.docx,党老师带的这门课相比申老师没那么偏背诵,所以这个笔记用处也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