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专业核心 | 学分:4.0 |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的分支之一。本课程从全局的观点出发,通过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建立起设计、评价、优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方法和技术。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有效地评价已有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改进已有的系统设计、进而探讨新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偏重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的一门必备基础。 本课程授课总学时60,实验40。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定量分析基础,回顾指令集结构设计和基本流水线技术,探讨存储系统优化,指令级并行技术,数据级并行和任务级并行等技术。
张燕咏、闫宇博老师教授的《计算机体系结构(H)》课程引入了许多有趣且前沿的内容。课程从基础的ISA、虚拟内存到更复杂的Tomasulo算法和GPU体系结构,涵盖了广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然而,有学生反馈第一部分内容与《计算机组成原理》重叠较多,且细节讲解不够清楚,主要依赖PPT教学。
张燕咏老师被认为幽默风趣且贴近学生,教学中包括个人经历,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他对实验课程的改进显示了其对课程的深入思考。闫宇博老师则被部分学生评论为“PPT Reader”,缺乏互动性,小测较多且不提前通知,影响课堂体验。
考试内容较偏重评课社区的往年卷,主观题多且无需深入思考。作业与实验部分则是学生反馈较多的部分。实验课程包括Verilog和Gem5两种选择,但Verilog的框架较旧且文档问题频出,导致难度较大;而Gem5质量较好。最后的高阶实验如手撕CUDA寄存器乘法被认为富有挑战性,提升了学生的并行计算能力。
课程的评分引发混合反应,部分学生发现分数波动很大,可能需要通过额外的努力获得满意的成绩。考勤通过小测进行,频繁且无通知,影响学期体验,给学生带来了不便。
课堂人数少而教室大,导致体验较差,建议形式调整为更互动的讨论班。PPT内容松散,语言混杂,另有不一致的算法例子,影响了学习效果。总体上,课程虽有不足,但通过前沿实验及幽默的授课风格,还是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
老师上课讲了为什么这门课程对所有计算机同学都很重要,但鄙人对老师的解释不敢十分认同,并对这门课的英才班必修地位感觉有些疑惑,今天有幸面见了Patterson本人,询问Patterson是否硬件课程对鄙人的方向 (TCS, Optimization) 有意义
Patterson: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在一个氛围是硬件的学校,你或许需要在慕课上掌握更多的技能并且研究生申请一个与这些方向契合的方向
继马原yhj老师之后感觉遇到了第二个听课效果极佳的老师,第一堂课听下来很不错,我又开始相信arch了(
11周update:算了,还是图一乐吧
分数来!分数从四面八方来!飞来!飞来!啊啊…!啊啊…..分数来!(做法)(跳大神)(围炉转圈)(上香)𓀀𓀁𓀃𓀅𓀇𓀋𓀌𓀎(做法)𓀙𓀠𓀤𓀥𓀫(做法)(念咒)(旋转)(摇铃)(跳大神)(低声吟唱)(摇铃)(甩旗)(点火)(做法)(摇铃)(念咒)分数来𓀁 𓀂 𓀄 𓀅 ….分数四面八方来….𓀉 𓀊 𓀋 𓀌 𓀍…啊啊… 𓀎 𓀏 𓀐 𓀑 𓀒𓀓 𓀔 𓀕 𓀖 𓀗….分数铺天盖地来….𓀘 𓀙 𓀛 𓀜 𓀝 𓀞𓀀….分数时时刻刻来….𓀆 𓀇𓀙 𓀚啊啊….𓀐 𓀑 𓀒𓀓
根据同学期我的其他评课,下调1分。
优点:
缺点:
刚写完点评就出分了,意料之中,还可以。
体系结构这门课是非常重要且有趣的,但是这门课的开设槽点很多,首先还是谈课程内容吧。
做软件的需要上Computer Architecture这门课吗? - 圆角骑士魔理沙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75949/answer/370015097
上面是一些 CPU 部分的内容,不过带给我最大惊喜的倒是 GPU 部分,确实不太清楚还有哪门课会细讲 GPU 的体系结构,而且今年这门课分别邀请 tzy 助教和参与校超算比赛的 wtm 同学做了两场关于 GPU 体系结构和超算比赛的报告,因为学长和同学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听起来既生动又确实能学到东西。
接下来就是两个难以忍受的槽点了,,,
总体来说上完这门课的收获还是挺大的,但如果上课方式和内容能调整下就更好了。
05-20
本课程的Lab6更是直接依托于Flash Attention机制,总算有点21世纪20年代的味道了!只能说比隔壁的人工智能基础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顺便,据助教说,后两次实验大改是张燕咏老师的主意——不愧是IEEE Fellow,眼光极其独到!
从内容上看,可能这门课才符合些我心目中对计科英才班的H课的预期,美中不足就是小测和作业有的时候有点阴间。
05-18
本学期的徐助教大刀阔斧地改编了最后两次GPU实验,这学期的Lab5上来是手撕CUDA寄存器矩阵乘法,稍有挑战性,但认真做完确实还是很有收获的。
作为一个CUDA小白,我通过这次实验初步认识到了并行计算和CUDA的一些思维和基本概念,我愿称之为本学期目前为止最有收获的实验。
点名批评写前端的数据库实验(雾
05-15
zyy老师:“我们当时的GPU还不是很强,只能打一打‘蛇吃豆’什么的……”
我:呃。。。贪吃蛇?
zyy老师:“哦对对对,贪吃蛇!我们当时还喜欢玩一个小蜜蜂打飞机的游戏,我读博的时候整个组里的人都特别喜欢玩。有一次,所有人都在打这个游戏,然后老板突然进来了。”
“组里的人交换眼神之后觉得突然开始做研究太奇怪了,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老板并且接着打游戏了。”
“这样一来,老板更尴尬了,说了一句‘我也喜欢玩这个’就跑了……”
我:(笑晕)
04-21
zyy老师:“哎呀,执行这个tomasulo算法怎么和玩狼人杀似的”
04-14
最近感觉这门课强度比往年要大很多,尤其体现在lab3上,唉唉。。。
希望后面不要再加码了,要不然真要被干碎了
04-04(清明假期)
建议改为:最敬业!
03-29
今天听讲座的时候再一次被zyy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不愧是AI&DS新晋院长,可能是思维最开放的老一辈教师之一了!!!
03-24
zyy老师今天听到课前有同学唠嗑的时候吐槽说“科大没有做视觉的老师”之后,正经花了一会来耐心地给大家介绍科大里面有哪些老师是做CV的,随后又认真地听了大家(顺带说出来的)对于现行培养方案的意见。
我从来没见过和学生距离这么近的老师,着实是让我非常惊讶。更正一下:zyy老师不光幽默风趣,还很有人格魅力!
zyy老师今年第一次上课是在本学期第三次课,确实很幽默风趣。
以及,我课后和助教小小刺探了一下,据说今年的实验会有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业写的太折磨人了,写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怀疑,将信将疑地写完了之后又感觉写的都不对。和同学一讨论又发现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大家理解的又都有道理,讨论半天又去改。零零散散的花了太多时间,希望助教后面出题不要太高估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