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核心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艺术教学中心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刘中阳老师的《钢琴演奏入门》课程以自由和宽松的教学方式著称。老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来练习,而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古典作品,这对于零基础学生尤其友好。课程前期会教授一些基础乐理和演奏指法,后期则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并进行音乐史简述。整体上,这门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而非技术层面的详细指导。
刘老师专业水平颇高,能够即兴演奏各种曲目,教学内容灵活,课堂上会根据学生提问进行详细指导。然而,有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随意,初学者可能难以跟上节奏。老师以个人的音乐见解来影响学生,为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共鸣,重视音乐的情感表达。
考试要求学生自选一首曲子演奏,重点考核其音乐表现力而非曲目难度。优秀率通常给满,其他学生一般得3.3。许多点评也指出,老师在评分时更看重学生演奏时的情感处理,而非技术的纯熟度和难度。
零基础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部分有基础的学生也感受到老师对音乐的热爱和开放的课程氛围有显著鼓舞作用。尽管评分不像某些科目那样细致苛刻,但这门课更适合对音乐演奏感兴趣、希望在轻松愉快氛围下感受音乐魅力的学生。对仅为绩点选择的学生而言,可能不如其他不点名的课程具性价比。
点评中特别提到艺术中心的预约系统问题,希望管理层改善系统的用户体验,以提高学生练习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两人共用一台钢琴导致上课练习的时间受到限制,学生常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
综合来看,刘中阳老师的《钢琴演奏入门》课程为喜欢音乐的学生提供了一次深入探索钢琴演奏的机会,也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友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希望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的学生来说,这门课能带来难忘的经验。
老师很有创新意识,没有让我们按套路练古典,而是鼓励弹自己喜欢的曲子。以及并没有过分强调“手形”之类的东西,对我这种零基础比较友好。
业务水平足够,随便拿到一个我们的谱子,上手就能弹得大差不差。
给分方面,优秀率拉满,剩下的似乎一律3.3......所以我3.3。
老师教学和给分很好:10分
巨佬炸鱼:-2分
逆天艺术中心:-2分
最后6分
4月初发了个超长公告,大概意思是要增加违约封禁机制。觉得还是挺好的事儿
过了两天,约的19:30的琴房,庆幸19:43到了,结果刷不开。
19:46迷茫地打开公告,看到一个及其不显眼的地方,写着“须在前后10分钟刷卡”(以前是15分钟)
于是自认倒霉
吸取了这次教训,我下一次到琴房特别早,“滴嘟”一声刷开了。
然后吃着火锅唱着歌,一打开手机:
后来跟相同经历的同学问,才知道刷早了的话,能刷开,但照样记违约
后来呵,
练琴练得过于投入,连续两节中间没出去再刷一次,直到后一节的中间,另一个同学以为里面没人,刷开了我的门,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4.22日,喜提三次违约,封禁60天。
更劲爆的的是:
只能说,艺术中心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乐器,却不舍得请人写个不反人类的门禁系统,属实没谁了。
关于炸鱼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事情:
选一门课是为了想学东西(尤其是这种入门类的课)
\(\Longrightarrow\)自身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
\(\Longrightarrow\)被大佬炸鱼
\(\Longrightarrow\)得低分,被拉绩点(比如我总G降了0.01)
\(\Longrightarrow\)之后选课倾向于擅长的而非喜欢的
\(\Longrightarrow\)学不到新东西的同时,还会炸到别人
所以,这类课程倒不如改成二等级制算了,有效降低卷度,能够让我们根据兴趣而非给分选课,学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对老师总体印象: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有点失望:觉得老师穿着打扮太潮了,不符合我对钢琴家严肃端庄的印象。到最后:老师好潇洒,尤其弹琴的时候收放自如,让我这个内行崇拜的五体投地,一学期下来成功变成老师的粉丝了,在最后考试结束后成功要到了老师的签名明信片,很开心。从客观的角度,我觉得老师对音乐和艺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影响下,人们会情不自禁对钢琴演奏有一种尊重和认可。技术方面,我觉得没必要过多赘述了,至少让我这个学琴近十年的琴童望尘莫及。其他方面,老师经常告诫同学们要欣赏音乐,不要被成绩和优秀率影响,我觉得精神上受到了很大触动。(附上出分后老师在群里告诫大家的话)
关于上课:老师前几节课上会教授同学们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这对0基础同学很有帮助。后期的课会带大家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讲授部分音乐史的内容,我觉得不管什么程度的同学都会有很大收获。当然老师也说每年讲授会略有差异,往后可能会有添加。
关于作业:老师非常善解人意的没有强制要求大家每周练琴时间,”每个同学情况不同“,甚至考试的时候也说如果有同学实在演奏不了一首曲子,交个结课报告也可以及格。我很感动,觉得这体现出老师对不同同学学习和选择的尊重,这是我在其他很多课堂都看不到的。
关于考试:老师要每位同学自选一首钢琴曲演奏,内容不限,考试会以音乐会的形式,整体非常放松愉快。
关于给分:老师说优秀率肯定给满,剩下的同学也会尽量给到3.3,不得不说非常尊重理解同学们对GPA的追求。成绩基本决定因素(个人感觉):考试曲目情感处理 >考试曲目失误次数>考试曲目难度>平时到课情况。好像老师比较喜欢抒情的曲子? 此外虽说平时不点名,还是希望大家按时到课,长期不出现被老师记住也是有可能的。我考试演奏了《大海练习曲》,失误有点不算多,给了4.0 。
关于收获:很多0基础的同学经过学习都能至少演奏出一首钢琴曲。我学琴到现在近十年,技术上的收获当然有一些,但更多的是在上课中我了解了艺术的更多方面,加深了对钢琴的热爱,同时认识了如此优秀的老师,了解了艺术生的生活和观念,看到了世界的更多面。我很满足,下学期如果有时间还想偶尔去教室旁听。
最后,非常感激在课上遇到了如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这是我大学四年的幸运。
2025年的盛夏,突然想起这么一门结束于冬天的课,进而回想起那年的整个冬天。人总是美化回忆,毕业之际,无论曾经如何痛苦、如何诋毁,如今却很难想起这所学校的不好,绝大部分负面的记忆也都模糊淡化,于是那些愉快的、美好的片段愈加明亮,让人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这是一门相当不错的课程。对于有基础、追求高的同学,老师有足够的专业水平满足你的期待;对于有兴趣、有情怀的同学,老师也相当浪漫宽容;对于压力大、只想要学分的同学,只要不是太过分,也能得到一个看得过去的结果。零人受伤(哈哈,只是玩梗,可能有同学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成绩)的艺术类通识课希望科大能越多越好,即使我将离开、以后无福享受,也由衷希望将来的同学能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堂课中意外发现,原来科大并不是艺术与情感的荒漠,原来当下困扰自己的事并没有那么重要,原来世界很大、生命很长。
他人影响我,环境塑造我,命运指引我,然而最终仍是我决定我。往后余生,回顾科大四年,我可能不会再记得某门课得到多少分,不会再记得某位老师讲课我永远听不懂,不会再记得做过多少错误的决定,遇到多少伤害与挫败,多少次夜里流泪、自我怀疑。但我一定会记得午觉睡醒从校外小路前往艺术中心时琴谱散落被路人提醒,一定会记得2023的最后一天在401为自己演奏喜欢的乐曲作为跨年礼物,一定会记得期末音乐会结束后买下的那串糖水草莓(真好吃),一定会记得写下这篇点评时仍在微笑,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由衷地感到选上这门课真好,不仅是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能洗刷一周课业的疲惫,而且是自己切实地在追逐曾幻想过的自己的身影。沉溺于演奏的感觉十分舒心,琴声寄寓着心声,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曲子在对话。
一点建议是选一首对自己有足够触动,想要发掘并诠释其内涵的曲子,弹个几百遍什么激情都会消磨的。我选的White Album是我推白2时候听哭下来的,可能是心情传达到了,自觉笨拙的演奏给了3.7
不要因为无基础就望而却步,也不必为绩点患得患失,不妨当作进入音乐天地所付的门票吧(
我很喜欢刘老师,前几节课关于音乐的思考体悟深入浅出,能感受到他将音乐作为职业同时的无比热爱。最后一节课跟我们谈人生,不是很好总结,要我说他仍是一个不向生活妥协的少年,那节课的很多观点我赞同得无以复加。
老师的总结:“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从第一节课的毫无基础到今天的顺利演奏,发自内心,无法掩饰的单纯的音乐流露着实令人感动!圆满!”
课程结束一段时间了,来写个点评。
关于老师:刘老师是一个很好的人,问的问题都会做非常详细的指导。实力也很硬,上课来兴致直接整了一首肖邦第一叙事曲,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平时上课:学期初的几节课会讲一些非常基础的音基理论以及一些弹琴指法之类的,比较适合初学者。中期会放一些视频,比如古典乐改编流行乐,还有一些演奏现场啥的(不过感觉老师对爵士很热爱,那种乐队风格)。课程中会布置两三首曲子(非常基础,像是早期汤普森里的曲子),要求两个星期练完然后当堂检查(不过真不会也可以直接说,老师不会为难大家)。后面几节课就是轮流指导考试曲目,没轮到可以在台下练琴(不过我觉得教室里电钢手感是不如隔壁琴房的立式钢琴的)。
关于答疑:以我自己为例,我小时候有学过5年,后面手部出了意外不大能弹琴了。刘老师给了我非常详细的复健练习,针对演奏部分也对曲子的处理有非常独到且详细的建议。比如这学期我主弹《黎明》和肖练,老师教了我不少处理技巧。
关于考试:每人自选一首5min以内的曲子即可,我选的月光三,练习时间太少有一定错误,最后4.0。老师挺看重对感情和细节的处理,所以即使选曲简单也不会对最终得分产生影响,对零基础的同学非常友好。
如果对钢琴有兴趣,不要怕没有基础,大胆选课就对了,非常感谢在大学生活中碰到这么好的一位老师。
刚刚考试弹完,唉错音有亿点多,踩踏板的时候脚都不受控制得抖,平时练的时间也不多,但至少还是勉强弹下来了。
我之前完全没有钢琴甚至音乐基础,一时头铁报了这门课,奔着能学钢琴,没想到运气好给我抽中了。课堂容量以及人数上限都是20,前两周陆陆续续有人退出有人进来,两周后也有人退,截止考试日期还剩15人。主要是平时得花时间练,这学期我考虑过因为其他事情太多而quit,纠结一番后还是选择保留下来。
老师平时不点名,后面有一次课看到课人数实在太少点了一次,然后在下节课有点了一次,仅此而已。课程前期老师会在课堂上点我们起来回答问题,或者谈谈听完曲子后的感受和看法。但是到课程后期就不点了,可能是看我们这个班氛围整体沉闷。老师承诺优秀率给满,优秀率之下分布在80到84。
虽然发挥比个人预期低了很多,但我很确定我会接着学下去。平心而论,这门课对我而言的收获比科大其他类似原子物理,数理方程这样的课要多很多。
选这个课纯属逼迫自己练琴()我从小学琴五六年,本身算是没有天赋那种,从初中以来就没有系统练过曲子,有一大段时间我弹钢琴仅限于瞎弹自己会唱的知道旋律的歌(甚至都不算是即兴的那种极其简单、只有旋律、左手只会一种和弦分解方式的、仅限于能听出来调的破玩意)(最后一节课随便练习的时候有一段lemon就是我瞎弹的,笑)。我手不灵活且小(具体表现在八度一多手就变成平板状),基本功不好(想当年业余十级考试的时候甚至音阶都弹坏了),所以其实我虽然有基础,但对弹琴这件事还是很自卑的。考试前两节课老师让每个人给他演奏一遍自己选择的曲子,走到前面我整个人都是抖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手,弹一堆错音,当天自己一个人内耗了很久很久。但是其实考试的时候反倒没那么紧张了(大概可以归功于我给自己剪了个短头发模仿角色本人在弹主题曲的心理暗示和我反复在有干扰情况/公众场合下的练习吧),所以也不要太担心了。
我其实在四月份就基本选定了考试曲目(应该算是很早的了),我私自非常建议提早准备,熟练背谱也是一种建立自信、减少紧张情绪的过程。
(srds以沫其实我高中就已经弹下来了,我本来想考花之舞来着,从上学期练到这学期开学,因为老师说“有基础的同学因为选太快的曲子翻车”而心生恐惧因此放弃,又因为老师喜欢有感情的曲子所以选了广播剧主题曲改的钢琴曲)(救命)
练琴的过程其实挺美好的,我自己听自己的演奏也很享受来着(到后来我甚至发展到可以一边看小说一边弹曲子or一边刷b站一边弹曲子了(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有干扰情况”的一些尝试),就很放松)另外学校琴房预约一定要小心啊啊啊,我在考试前一天喜提一个月封禁(嗯现在还没解封。),千万不要跟我一样喜欢卡点,破系统有几分钟的时间误差,一定要打好提前量到琴房签到!!!
老师水平真的强……我家小默读何德何能能有专业人士弹的主题曲听啊,我不语只是反复回放()
另外给老师提个小建议就是能不能不要总是盯着有基础的同学提问()像我就是没学过乐理,耳朵也不好,每次上课都挺有压力的()
题外话就是音乐教室的三角钢琴真的好呜呜呜,我真是喜欢死了,给我弹爽了,这音质这触感比琴房里的钢琴强10086倍……一人血书音乐教室在没有活动和授课的时候开放普通学生预约……
啊还有一个题外话,我在五月份练琴的时候甚至被问曲名了()能被人听见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对了还没说给分,老师当时点评说我琶音那里弹得有点怪怪的,给我吓傻了,当天以及之后几天都闷闷不乐的,出分一看4.0,哦爽了。
老师的水平值得认可,但是还是要给后面选的同学泼一盆冷水。
1. 老师迟到早退的现象特别严重,我们的课经常是2:10开始上,3:10后面老师就不在了,说是给我们自己练习,只是练习的东西和上课讲的东西没什么关联(见下条),经常是老师一消失,同学也就走了,上课时间一般就1小时。
2. 上课的内容很随意,没什么安排,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对新手非常不友好,除了一开始讲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比较符合逻辑外,后面还花了两三节课的时间纯欣赏老师喜欢的爵士以及古典曲目。总体上感觉初学者听了这么多没有长进,看期末考试大家选的曲子以及最后完成的流畅度就知道在演奏这方面老师教的是很失败的。有人可能说听曲子更重要,但对初学者来说那些老师放的爵士和古典都听不懂啊,个人认为这门课应该侧重于演奏而非赏析,如果赏析那还在钢琴教室那么小的凳子上坐着干嘛,为什么不去上交响乐赏析呢,干脆钢琴都省了。如果你真的欣赏这些音乐自己私下就会听了。因为我们这个班有很多的初学者,老师再使用和有基础的同学讲课的方式就很不妥。
总体来讲,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来选这门课,没基础的收获不高,还可能被炸鱼。不过实测有基础的好像给分也一般。
作为周四下午14:00课程的学生,认可楼上的评价。
这门课的定位就很奇怪,对于初学者来说,老师针对五线谱,节奏等各种基本问题讲的太快,从期末考试中就可以看出来有许多同学对于最基本的内容还不太会。对于有基础的同学,也学不到什么实质上的东西。(毕竟都是会的)
老师应当将教学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如何练习,而不是过多的去欣赏(这可以课后自己去听一些钢琴曲之类的),因为这是一门演奏课而不是赏析课。
对于想要炸鱼想拿满绩的同学,也不是很推荐,老师给分会更多给在85-94这个区间,95+可能几乎没有。拿超高分绝对是有难度的。
算是考完了本科期间的最后一场考试,马上就要脱科了!(雾)
考试形式为每个人自选一首曲子在钢琴大教室用三角琴当众演奏,需要背谱,不能边弹边看。考完了之后看到很多人情绪都比较激动(我也是其中之一),看的出来这种当众演奏的形式给人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应该很多同学紧张了。
没有在开始之前介绍自己为什么选这首歌曲我认为是个遗憾,所以要在这里写一下。
我所选的曲目是B站上边播放量近两千万的《丁咔》,是一首演唱关于丁真的改编歌曲。第一次听就感觉旋律非常的好听,所写的歌词也非常的棒,很好的讲述了一些关于丁真的事情。后续搜索发现原曲应该是《嗵嗵》,但是这首歌被封禁了(据说是因为一两句台词的问题被举报了)。这下这首曲子集齐了小镇做题家们对于网红丁真的思考和原作品被下架,只有改编作品存留的特征,所以直接确定想要尝试一下。
当然,结合25年语文一卷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来看,我相信这首歌的上述背景也和作文材料一样,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
有道是:
十载寒窗墨未干,忽闻素面得衣冠。
粉容未解经书义,空受朝衣任夸袍。
红颜不试千秋策,片影轻酬万户候。
梦回策论羞难续,一片讥声满耳酸。
弹的时候大翻车了,根本没弹的很完整,非常的不尽人意。倒不是说当众出丑了或者是这门课拿不到一个好的gpa让我感觉很难受,而是我感觉到可以通过这首歌表达一些想法或者感情,没有在教室里弹奏的时候表达出来,这让我觉得十分的可惜。
——————————————————————分割线—————————————————————
下边写一点学习过程当中的细节。我的总练习时长应该有一坤天,也就是60个小时上下,包括上课时间和自己预约的练琴时间以及考前三天突击练习了大概12个小时。看到所选的曲子的时候,单看左手:蛮简单的。单看右手:也蛮简单的。两个加在一起直接绷不住了,根本弹不下来。加上曲子必须要节奏快一点才好听,所以难度我认为还是很大的。建议新手考试的时候还是选一个节奏慢一些的曲子去弹。如上所说,到了考场出了一个错误之后根本就记不起来该怎么延续下去了,也根本不知道弹到哪里了。所以如果你希望能在期末比较流畅的弹下来,可能需要的总时间投入应该要比我高。
其他同学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只要是有一些基础的基本都是流畅的弹下来了。零基础的同学可能想拿优秀还是有困难的。
不管怎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还是练的少了。
给上一个B站网友弹的链接,属于是眼睛能看的懂,但是手完全跟不上一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3AHedEWP/?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custom_collection.content.click&vd_source=ebe5f3fb7e931e6e8a9cbcb418ee42ac
老师的优秀&给分前人之述备矣
这里写一点自己对课程定位的理解
这门课其实不会教一些弹琴的具体技法
就是说不会像小学时候学琴那样教手形教指法从练习曲开始由浅入深
零基础同学想要实现“会弹琴”的目标是会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的
作为一个有电子琴基础的人感觉老师的理念很前卫很受用
但是如果是零基础的同学并且还对绩点有要求想要优秀的话会有点辛苦
但是老师会根据同学的基础参考同学练琴的用功程度来给分
(我自己是考前一天突击练了很久考试时弹得其实很一般有一段弹了一半忘记了谱子想了十几秒但是拿到了优秀,感觉是因为老师知道我只有薄弱的电子琴基础o(╥﹏╥)o)
所以没有基础的同学duck不必担心被炸鱼(而且保底分3.3诶(ಥ﹏ಥ))
课程内容上面的同学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开始几节课是基本乐理、识谱然后再讲手势指法,之后就可以自己下去练习了。识谱的时候每人发了份裸体舞曲的谱,虽然我觉得我刚学的时候绝对弹不会。后来应同学意愿开始练哈农拜厄打基础。我还挺希望老师能讲讲提升基础的学习路线的,我这种不懂事的时候学过一点的半吊子并不知道什么阶段该练啥,自己弹的时候拔剑四顾心茫然,一遇到难一点的就犹豫是因为没有基础技术还是只是不够熟练,然后不知道要干嘛就泄气了Orz
老师是上音来的年轻人,似乎对中科大的同学有种敬佩和好奇。老师鼓励大家多听、多感受音乐,第一课放了古典如肖邦,普罗科菲耶夫,爵士如brian culbertson,藤井风等人的曲子,记得有次还弹过半句歌剧魅影,都是些老熟人了。听他说加入过乐队,似乎对他的一些想法、脱离纯古典氛围有一定影响。不怎么在意同学错音之类的技术问题,更注重弹琴的感觉,轻重快慢音色之类的。喜欢和大家讲自己的见闻,听听钢琴专业的经历和想法也挺有意思的。
到后半期就可以开始选择自己考试曲目,要求是2~3min,但实际上似乎不少同学超出这个时限也没啥问题。曲目任选,保底难度是拜厄后面长一点的曲子(真就只是保底难度),虽然没有人选。很多想弹的奈何水平完全不够,最后选了首苹果的靠肌肉记忆磨下来了。上台后手像两根木棍在那挥舞,,,不少地方没搞好。最后87,应该是优秀以上不咋调吧,那这样还不如给其他人,反正差别不大,而且也没啥用了。
大家伙氛围还挺好的,虽然刚开始几节课太腼腆没啥人接话(。也算是一次不错的经历了吧,,,
不好的点是两个人一台电钢,上课练习挺难受,没事基本就在发呆打游戏了。但也没办法,就十台琴,一人一台选课人数太少,机会太少,这不好(当时8人容量抽中时超级激动,虽然后来扩到20人了)。
艺术中心琴房预约系统确实是一坨,每次进去要让人看6秒规则,也罢,但像"提前15min开门能打开但不能签到""连续两节课第二节课也要出去刷一次"之类的规则也是够逆天了,太容易掉坑了。
简直是又帅又有才华的男神老师!
非常好的课程,期末考使我免费参加了一场音乐会。
想看看在这里能不能要到2班小姐姐弹的call of silence的谱子,弹得真好听,想学一学,放个QQ在这(谱子要到了,删啦),有没有二班的好心人来个谱子
钢琴零基础,选了这门课。(老师可以给满分,但是这门课对我来说还是太费时间了)
上课体验:除了两人共用一个钢琴以外其他非常棒 ,老师也是正经音乐学院的老师,专业水平没得说,在音乐上很有自己的想法,教我们的时候也让我们这些零基础的只想弹一两首喜欢的曲子的不用拘泥于指法之类,一点也不死板。上课除了可以膜拜老师的技术以外,收获也挺大的,钢琴演奏入门同时也算是古典音乐科普了。
考核方式及给分:平时分也有,不过不会点名,只要你不坐第一排天天不来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应该就没问题。这学期期末考核是让我们自己选一首喜欢的曲子弹,不限流派。不管难度如何弹完整就是3.3。优秀率会给满,但是并不是优秀的都是4.3。老师评分更侧重我们演奏时的表达能力,选优秀也主要根据这个(其实就是老师自己主观感受),挺合理的,毕竟有炸鱼的,不能太重视技巧难度等等。提醒零基础选手不要选太难的,BPM太高的曲子,弹不完整连3.3都拿不满(经验之谈)。不过老师有提过以后可能会改考核方式,比如给一首或几首指定曲目让大家都练,对比呈现效果怎么样。
选课建议:课很好,对钢琴感兴趣的一定会有收获,无论你是否有基础。但是不要只是为了艺术与审美这个模块的学分选。不仅要到课,而且练琴费时间,学分修够了抽中签来陶冶情操可以,在艺术与审美这一个模块里,获取学分和绩点的性价比是不如某些甚至不点名的赏析课的。
老师人很好也很有趣非常的水平(好像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
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我们听一些曲子虽然我没有艺术细胞不太欣赏的来
老师就点了一次名 但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会有好几个人没来 不过老师也不关心
老师不会讲很多的技巧性的东西 比较弹琴时候的情感
你也可以在课上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然后老师会提出哪里没做好从而改进
期末考试就是弹一首曲子,想弹什么都行(有一个哥们上课几乎从来不来最后随便弹几个音就潦草结束了老师也没说什么)
老师会把优秀率给满 除此之外一般都是3.3
强烈建议想学的人可以选这门课 没有太大的压力 按自己想做的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