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核心 | 学分:2.0 |
课程内容
宋晓元老师的《生物医学论文写作》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写作生物医学论文,包括论文各部分的结构、时态和用词等。课程内容丰富,尤其适合新生入门,不过有时内容较枯燥,例如长篇案例令部分学生感到挑战。整体来说,课程中的许多干货对读写论文有帮助,提升研究和写作能力。
教学水平
老师亲切热情,善于分享实际写作经验,并乐于采纳学生建议。此外,老师还会帮助修改学生论文,提供宝贵意见。
考核与作业
考核包含两次小测、签到和期末考试,具体占比不明,但期末考试内容包括选词、排序和选择题等。小测内容较基础,只要参与即可得分。
给分
关于给分,意见各异。有学生表示“给分太逆天了”,也有学生认为只要学到知识,给分并不重要,另外有学生对给分方式不了解。
总评
总体而言,尽管课程内容可能有些乏味,但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能力具有实际价值。适合重视论文写作技巧的学生选修,但不强调成绩的学生建议慎重选择。
对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比起同一时间的结构生物学导论,不如来选这个。
另外,上面那位评论家,如果想知道成绩算法和优秀率的话,建议直接发挥特权去问老师,毕竟是20个人的课。
就像上面同学说的,老师人很好,很热情;课程本身也很有用。但是这种基础又有点无聊的课程不得大多数人的重视。
上课就是按照一篇论文中出现的各个部分进行讲解,比如抽象(abstract)、introduction等。讲解不同部分的内容,时态,用词等(很多论文确实像八股文)。但是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其实文章中有些比较灵活,内容划分也不一定按照真正的格式来。
这门课讲解的内容对于新生学习很有用,尤其是之前老师帮我改文章和综述的时候,很多要注意的点都讲到了;老师也会讲一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挺亲切的。
但是这样的课程注定就是枯燥无味的。虽然我坐第一排,但是到了abstract的部分彻底放弃抵抗了。例子很长,而且很多应该是参考书里面的,和生理学的很多名词很相关,导致真的看不懂(后面我建议加一些翻译,老师也听取了,感谢)。
老师某节课甚至突发奇想让我们自我介绍,只有两位同学上去做了。
两次小测+签到+最后考试。
最初说小测不算分,没签到。
后面加入了签到,第二次小测算分,期末。占比未知。(据上届学长说是3:7,3是小测,只要测了就有分)
期末考试有选词题、排序题、选择题、填空题。选词题基本就是PPT里面原本的例子,貌似只有一个没讲过的;选择题要注意which one(s)/description(s),这种可能是多选;今年的排序题的句子甚至有Fig.1A,Fig.1B,Fig.2,Fig3,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按照那个排了。
链接:https://rec.ustc.edu.cn/share/41210970-d4eb-11ef-8d86-05e192dfd535密码:vstc
链接PPT有我的一些简单的批注和提示,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另外我也总结了老师提到的时态、各个部分的内容、选词,很重要的!!会考的,希望对大家有用。还有收录的小测,可以作为参考哦。
最后老师还做了期末试卷的点评以及复习建议,也一并放在里面了。
这门课确实让我收获不少。别的不说,至少我现在读文章轻松多了。
其实老师教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干货、硬货……只能说这课上早了,应该等到我们写的文章被老板劈头盖脸一顿痛批批得一无是处的时候再教,风评包反转的
给分不评价,因为我也不了解老师怎么给分。
只要能学到知识,给我的分差点我也不计较。
给分太逆天了
但是老师人挺好,给个六分中和一下,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