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说给分好的都是既得利益者.怎么说呢,这堂课的重点并非教你唱歌,而是传授老师个人对唱歌,乃至对生活的观念(说实话,虚文的成分胜过切实的价值). 具体来说,她不教你怎么发声、怎么吐息之类的技能,却带你看好声音之类的综艺或电影,然后给你下一堆“歌唱就是×××,生活就是×××”的结论.或者讲她和出租车司机的对话、看到的微博、去过的演唱会,发表一堆断言式的评论. 关于总评,不论是否参与过活动,不论是否上过台,没有任何平时的加分项,一切只看最后不到两分钟的上台表演. 临走时找助教看了看成绩单(唱完就登成绩),一页里得A的不超过三成,其他主要是b,少数b+. 如果你的目的是b的话,给分倒确实不错. 最终也没调分,成绩单给了b+,最后还是b+.
这课人气这么高,评论区大量“改变认识”“收获颇丰”之类的同学....可能对很多人而言,传播希望和支持的话语,重要性大于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吧.
先占个坑,这学期结束了来答。
目测叶老师对很多事情的认识浮于表面,没有什么深度;有时候说的话自相矛盾。
半个学期以来,的确如其他回答所说,没有对歌唱的技巧作足够的讲解。
必须承认她应该是一个品行比较好的人,但如果把她的缺点(如偏激、自大、说话不客气)都归因于她是一位艺术家,我认为这样不太合适。
暂评6分。
能够在科大这种理工类学校中能接触到的少有的人文艺术气息。
问十个上过这门课的人,有八九个说非常好的。(给分只看唱歌水平)
这么些年从未点过名,考试只有最后一次期末轮流上去唱歌。
每一节课之前老师会提前半个小时去放视频。
每次课都会有主题,比如感受,比如某种玄学的特质“顶天立地”,等等。
还有放舞蹈视频的。
上课前三十分钟会边放视频边讲自己的经历,见闻,(还有自己女儿。。2333)。
当然都是跟主题相一致的内容。
之后会教一首歌,跟着ktv版视频唱几遍。
最后会找几个人(自愿)上去唱歌。最好提前准备u盘伴奏。
老师会打断一两次,用十分到位的话准确的点出你的不足。
基本每周都是这样。
老师本身是美声出身,年轻的时候在某座城市唱了五年左右的酒吧(是酒吧吧)。
安徽省首席女高音。
上课方式跟其他所有音乐老师都不一样。
从感觉上入手让学生感受着学习,学会用心体会,用心唱。
刚开始听课可能感觉老师有些偏激,有些自大。
但是我认为这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特质。
那些不好的,不想听的你可以忽略,取其精华,保证收获巨大。
保证不让你失望。
每学期都会有很多选过的“老学生”去蹭课。
因为确实收获巨大,而且感受会不一样。
update:
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教学中心页面的说法,确实是“安徽省歌舞剧院首席女高音、国家一级演员”
现在其实写着感觉蛮矛盾的:
一方面,作为一学期没缺过勤把叶老师的课每次都去了的学生,我的歌唱水平在一学期过后似乎的确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事实上我并不认同老师上课的论调,即她不认为要教具体的唱歌技巧,唱歌应该”想着唱“,情感到位了自然就能唱好歌;
而回到一方面,在课堂上有好些同学上台唱歌,在被老师施以情感点拨之后的确能取得即时的进步,这似乎证明老师的方法确有其效用;
只是另一方面,在课后时间通过看一些B站上的音乐解析视频,在学了为叶老师不喜的技巧之后也能把一些比较难的歌在不代入情感的情况下唱上去;
再从一方面来讲,后半学期的个人经历让我在唱特定类别的歌曲时能很自然地投注情感,不自知地做到了老师所说的”想着唱“,因而在那之后我的唱功突飞猛进(不是)。
细细碎碎地说了这么多,行文上或许显得我在赞成和存疑老师的教学理念,但事实上我认为老师所说的“想着唱”应该是不错的,只是那些成功做到老师所要求的案例本身已经在别的场合积累了相关技巧,所以在老师有意的引导之下能表现出唱功的进步吧hhh
上课说的有一定价值,但不要全信。 非常轻松,给分基本只看期末,基础分3.3,唱得太差3.0,唱得好4.0,不会有其他成绩。4.0不多。 值得一听,但确实水学分为主。 对我其实产生了挺大的正面影响,不过那就是个人的事了。
更新一下,今天在前专业音乐剧演员的指导下和音乐剧社同学们做了一些训练,意外再次听到了叶老师之前的一些看起来“暴论”的东西(比如想法对唱歌效果的差别),今天的老师说,「我们必须先接受 艺术存在玄学的东西」。遂评分7→9。
课程质量(20%):10分
教学质量(50%):9分
给分好坏(30%):9分
加权平均:9.2分 → 评价:9分
我觉得大家对于叶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是绝对有误解的。
说实话,很多人抱着“我要学习一些唱歌的技巧”来上这个课,就是错误的。歌唱艺术的重点在于歌唱和艺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同样重要的。很多人歌都听不明白,就更别扯什么唱的好了。
其次,如果指望着在学校一周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什么唱歌的技巧,那教唱歌的机构和音乐学院的老师都得失业了。练声、练发声技巧,本就是一个非常漫长非常艰难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容不得错误,如果出错了,需要闭声,然后重练。如果学到了不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连声方式,就如同学到了不正确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走火入魔并且伤害到嗓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更何况,其实很多人压根就不是技巧不行,而是从根本上就唱的不行、听得不行。音准、节奏,这些最最基础的东西,90%的人是搞不明白的。更别说气息、混声这些东西了。不要好高骛远,追求什么高音啊混声啊。先把最基础的弄明白。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表达,唱歌就是情感的流露。只要这个效果达到了,那么唱歌的目的就达到了。先学会欣赏,多听歌,多思考,把不同音之间的关系听明白,把两个不同的音能分辨出来。先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做到了,才有后续提高的可能。
我是很支持叶老师的这种上课方式的。我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最适合一个普通大学的歌唱艺术课。
上课形式的话,就是先听课,然后大家聊一聊歌,简单来说就是鉴赏的部分。然后到简单的练声,教大家如何用鼻腔发声。最后是唱歌环节,先是集体一起唱一首歌,然后剩余时间自由举手上台唱歌。鄙人有幸唱了不少次,收到了老师的一些指点,感觉老师的专业性是有的,比如老师让我收紧小腹,其实就是在加强横膈肌的力量,保证气息的稳定性。叶老师是会根据同学的水平,来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的。
两点式给分,3.3或4.0。全部由最后一次考试决定。考试就是唱歌,一段。我唱的是水星记,拿手好戏了,很轻松。最后是4.0。
我个人很喜欢叶老师,叶老师的很多理念、人生态度,都和我很像。这种通识课,主观一点也无妨吧。
什么歌唱技巧都学不到,个人暴论和瞎断言倒是一箩筐,建议这边和批判性思维老师对线一下,俩人都是一言难尽...
上课看音综还正常,有一节课放职场综艺是几个意思?到堂纯粹浪费时间,反正又没有平时成绩。最后考试时按她理解的“倾入感情地”扯开嗓子哦哦~一顿,给个不疼不痒的优秀率,一门屑课就结了😓
同楼上几位的评论一样,叶老师的课堂从不点名,上课会放一些歌唱或舞蹈一类的视频和音频,同时还会讲一些生活故事和人生道理(当然你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这门课并不是教我们如何用技巧去唱歌,而是加深我们对音乐某几个方面的认知。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叶老师的语气比较冲,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认为叶老师是一个很真实、很纯粹的人,在一些选择上的问题态度很坚定。空间中有些同学提到开学新生合唱,她有一节课也说了这件事。虽然这对一些新生同学会有一些挫败感,但是也却如她所说,唱的不好,态度不对,就是不好,大不了以后再改就是。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唱歌最重要的不是唱功,而是态度。如果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你是唱不好歌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改变和提升自己,经不起批评指责的人日后也无法长久立足。
视频放完以后会带我们练声,随后愿意上台表演的同学上去唱,她再做一些点评。
这学期学校人文学院在水上报告厅组织了一次歌唱晚会,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也一起出了一个节目——齐唱《知足》和《同桌的你》,只有一次正常上课时间的彩排。她并不要求我们唱出多么高的水准,只要端正态度,努力唱出感觉就行,这就是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登台演出的机会,最后的效果也确实挺好的。前面有一首叶老师的独唱,她的声音力道水平确实高到没话说,不愧为安徽省首席女高音。
最后一节课承诺,考试(就是唱一首自选歌曲)一定会给良好以上。只是一定要来参加,不然没法给成绩。尽管我并没上优秀,但是我并不后悔选择了这门课。
利益相关A
讲课:由于没去几次,并不知道老师讲的怎么样
给分:确实只看最后次唱歌,不点名,但是妖魔鬼怪很多(什么合唱团的炫音社的来开演唱会)
但是中上的小鱼小虾(比如俺)也有a的机会
老师的喜好:
倒二节课发现老师放的全是中文歌+一点主旋律,果断放弃英文歌(😭)
&发现老师所谓的唱出感情就是技巧(抹眼泪)比如林俊杰那些belting什么的
最后经过大佬的建议,从《爱与诚》《海阔天空》《下一站天后》《富士山下》换到《约定》(还经历了在西活试歌到11:00被保安抓到社死+被赶走)
建议是不要太早到(3点考到5点),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前面全是妖魔鬼怪
由于给了我a所以我觉得体验还不错,在我摆烂的期末月给了我快乐
强烈推荐唱歌好听 / 想凑学分的同学们选这门课
老师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可以不来上课,只要期末来考试就行”。于是自己就安心翘课了,基本上一学期都没来上过课(虽然心里挺对不起老师的)。平时的课程内容就是练声、听歌、唱歌、以及听老师讲人生哲理
期末考试要求每位同学自己选一首歌的一个片段登台演唱,由助教打分,我估摸评分标准是看调子够不够高,情感够不够丰富。我选了一首胡夏的《那些年》(并且给伴奏降了4个调)这样高音完全可以上去,加上自己本来唱歌水平还算不错,拿了个4.0
当时因为坐的离助教很近,看到了打分表,最后应该给许多同学4.0的,看到的最低分是3.3,但是好像没给4.3(可能只有那种很专业的人才能拿)。总之是一门很不错的课,强烈推荐
假如想混学分的话这门课是最佳选择。老师第一节课就说了绝对不会点名,事实确实如此,最后给分完全看期末唱歌唱的怎么样,平时经常不去都行。拿A应该挺容易的,只要平时经常唱歌(但大佬注意,不会给4.3)。但是:想学到东西的同学还是别选了,你学不到任何有用的歌唱技巧。老师似乎不喜欢技巧,她认为唱高音只要心里用力就行了,对此我无法理解。申明一下我拿了A,是真的觉得学不到东西。
歌唱艺术,还是艺术比较多一点。
上课形式:看音综+全体一起唱歌。
也不是看音综来敷衍上课哈,基本上每节课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爱”、“文化”、“素养”什么的,放的音综基本上也与这些有关。老师会时不时打断来讲。基本上是一些论断,听听就好。
然后要集体练声,mimimimamama lililalali什么的,然后大家一起唱歌。
哦对了,每次课都可以举手上去唱歌,唱一段,然后叶老师会给到指导,感觉这个还行。
没有签到,期末考试就是唱一首歌就行。
我期末考试那天气息本来很好,但是忘词了 草
最后得了B+,还是有点遗憾的。
确实,给分只看最后两分钟的上台唱歌。但是有这么一个水课,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去了就能听到一些叶老师的人生感悟,可以从烦乱的学习中解脱一下;上台展示的话还能有叶老师指导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上课的专业程度......不敢恭维了吧,练声就是带着大家走个形式,集体唱歌也就是大多数人出个声浑水摸鱼而已,但这门课是歌唱艺术啊,要的是艺术,也没说是技术啊。
但是老师还是有两下子的,之前不相信她说的什么“仔细听”、“仔细想”、“用力”......的玄学,但后来有一次发现有个同学就在这样的指导下马上有了可观的进步。仔细想想,这种“艺术”在歌唱中还是重要的,一昧地强调技术是不对的。而且这种艺术是能够辅助技术的训练的。
之后应该还会回去听老师讲课的吧~
非常不错的一门课。 很适合当作其它理论类课程之间的调剂。 老师每节课都会放很多歌唱视频,询问同学们对于歌曲的见解感受,也会带领大家练声唱歌。 无论爱不爱唱,会不会唱,只要用心去唱,用心感受就会收获颇丰。 考试就是一段表演,表现好自己就可以(给分非4即3.3还是不错的) 总之强推。
超级赞,强烈推荐,老师很人性化,课堂内容很充实,让人感动
上一条点评的同学写的好好! 这门课的收获真的很大,每次上课有很多都没有选课的同学去听,很多以前学过的老同学都愿意去听课。就算从不点名,也从没翘过课。有的时候带着作业去,也没有写,去看视频听老师讲的东西。 给分优秀率会给满的吧,成绩分A和B+,只要期末唱一首歌,最低B+。 老师性格也很棒,自信但不自大,人很真实,会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不仅仅是歌唱的知识。
不会唱歌,考试之前花了一天练了一首《写给黄淮》,最后还是B+,据说老师不会调分,所以应该是3.3实锤了,不过听了其他人唱歌只能说确实技不如人,能拿3.3就知足了。(虽然速成的时候有幻想过4.0呜呜呜)只能说自己尽力了,台上发挥也正常,但是确实不如别人。
看了评课社区选的课,感觉基本符合描述
老师上课很少提及技巧,主要传输的是对于音乐艺术的一些感性的认识,虽然从理科思维来看可能有点暴论(),但是真的很有用;老师也会很直率的发表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会战术吹女儿(bushi),但总的来说上课节奏还是很舒服的
老师的艺术水平是很高的,跟着老师练声也能有所提升,但是对喜欢歌唱的小白建议积极上台(),在那个紧张的环境下加上老师的指导,进步会很快
老师上课不点名,考核据说只看期末,而且给分比较慷慨,很适合凑学分选课(bushi)
不点名,无作业,考试只考唱半首歌,给分非A即B+,想水学分速来!
课堂内容上,老师主要以放各大音综视频为主,从中引申至每一节课的“主题”。老师觉得唱歌是一件反套路靠心法的事,所以课程中鲜少涉及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确实是以“艺术”为主,不过每次课后半节都会带大家练声,然后一起练唱一首歌,再让想上台的同学上台唱半首歌,每次课四五个同学。
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一次课大家一起唱的《国家》那首歌,百八十人坐在教室里合唱,瞬间就很有感觉,心潮澎湃的。
虽然老师不讲唱歌技巧,但不代表老师不懂。每个同学表演的时候,老师指出的问题都十分切中肯綮。而且老师实事求是,她觉得好的会夸你,唱的不好也不会为了鼓励你上台开口而恭维你。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她夸了进步很大的同学,我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说,想被指出歌唱上有什么进步空间的同学,还是建议去大胆上台唱歌的,老师的点拨不能说醍醐灌顶,但也是十分有见地的。另外,就算公开处刑了也无所谓,至少这种勇敢值得赞美;而被老师当众夸奖了唱得好,又收获台下同学的掌声的时候,那种爽度你不可想象hhh。
唱歌还可以的人的水分好课!叶老师也很和善~
没有作业,没有点名,但叶老师似乎清楚哪些同学没来上课。
每次课叶老师会播放一些视频,带大家练练声,学习一首歌。
叶老师喜欢讲她对音乐的感悟,还有她的人生故事,但是唱歌技巧讲的很少。
叶老师似乎认为歌唱是自然的表达,而不是模仿和刻意。可能我悟性低,感觉听了一学期课,唱歌水平没有明显进步。
每次课快结束时会鼓励几名同学上台演唱(自选片段),叶老师会给出十分准确的评价,一下子就找到问题所在。多去上台唱歌叶老师会对你印象深刻。我大概上台唱歌4次吧,主要大家都不太主动,每次我举手就能轮到我唱。
期末是每个人上台唱一首歌(自选片段),我当时挑了一首简单的《父亲写的散文诗》,唱得还算表达出了真情实感,最后总评4.0,是我大二上GPA最高的一门课(菜哭······)
但性格内向,不自信,唱歌基础很差的同学不建议选这门课!!!我记得有一位同学期末唱得比较糟糕,叶老师直接质问:“你没来上过我的课吧?”
叶老师是我的英雄! 叶老师的课让我对唱歌有了全新的认识,每周上歌唱艺术课是我一周中最开心的时刻。 教师强调,歌唱就是生活,歌唱又是审美,他的课上不仅给我们放歌唱的视频,甚至还有舞蹈的视频。 虽然这门课从不点名,让我真心希望大家不要抱着刷学分的想法浪费了这门宝贵的课。
开始会觉得老师说话比较自负,但是后来老师会讲一些经历以及人生道理,逐渐能理解这种气场,毕竟阅历会造就一个人的性格。
老师通常很和蔼,但是在一些选择性问题上很较真,所以说话比较直接。
绝对不会点名,期末要唱一首歌,最低b+。 平时上课内容比较丰富,会放比较多的视频音频,每节课末尾都会大家一起唱歌,对于喜欢音乐的同学来说还是很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