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核心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图书馆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课程内容 《电子信息检索》主要教授文献检索、科研工具使用等技能,每节课由不同老师讲授。内容包括图书馆资源使用、数据地图、文献检索网站与工具(如Endnote和Google Scholar),部分内容在科研之外也有用处。适合对检索工具和科研信息有初步了解需求的学生。
教学水平 讲座性质课程,每节课由不同老师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认为有收获,能初步掌握各类数据库、获取论文资源及领域概况。但也有人认为内容浅尝辄止,自学亦可。
作业与考试 课程考核包括期中作业和期末小组Presentation。期中作业需运用检索知识调研特定领域,难度适中。期末小组作业要求较高,需花时间准备,内容自由度较大,如介绍信息分析工具等。课堂不定期点名。
给分 给分由个人作业和小组汇报共同决定。期末pre表现对成绩影响较大,做得好可以拿高分,但部分小组合作不理想成员也能拿高分。整体评分较严格,部分学生感到绩点受影响。
总体评价 适合需要初步了解科研检索工具的新生,尤其对不熟悉数据库的同学有帮助。课程有实用价值,但也存在内容可自学的问题,选课需根据个人需求决定。
2019年春季选课,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没有2019春这个选项233333333333
课程的主管老师是樊亚芳老师 sonyafan@ustc.edu.cn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培养本科生科研信息检索的能力,(对应的研究生课是“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罗昭峰老师,课程内容有交叉)但是其实讲的内容也不全是科研,很多东西在科研之外用处也有的。由于是图书馆开课,有些老师的思路和思考方式会和其它学院开的课不太一样。回忆起来,现在我大概也就记得图书馆资源使用、数据地图,哪些网站可以查文献了。所以个人觉得总体收获一般,有空可以考虑去选,但是不是强推。
19春的课程安排如下:
基本上算是讲座类课程,每周一个老师讲东西,个人觉得因为都是浅尝辄止型的所以大概就是一个入门简介的作用,可能最后还是要在课程之外多用才能熟悉。上课印象中没有点名,有一次期中检索技巧技能应用作业和一个期末presentation作业。
期中作业是要求用之前讲过的文献检索分析知识去调研一个已有的学科方向的文章,我当时用WOS的文献背景追溯功能花了大约6hr写分析截图完成作业,不难,当时就是在二教待了一个白天的事情23333333。课程安排中的那一次所谓“上机”就是这么一个用处,但是当时上机课放假了给大家完成作业(虽然最后估计大家都是干别的事情去了)
期末作业是小组合作,由于当时是23个人选课,樊老师是按学号顺序两人一组(最后一组三个人)划分,要求是做一个信息分析工具介绍,限时每组10min(虽然大家都超时了2333333333,说是超时扣分但是大概别超太多感觉也还行,建议答辩之前和队友演练看看试试)。我和队友选择的是思维导图,还有人选了一些信息分析软件的介绍之类的,选择范围很大。最后是两个人上去ppt答辩,可能我当时表现太好了(?)老师和助教被我说得听着贼入迷;推荐大家还是带一只ppt翻页笔,感觉有奇效。
考核方式:
所谓课堂表现其实大概就是出勤,但是由于不点名也一直在换老师,这项大概就是要在樊老师在场的时候别旷课【雾】线上表现就是在e会学平台刷课,后来到期末了老师又说因为平台一直没怎么用所以刷几条评论就给10分……反正老师这块准备是不太足的x)期中是作业写好了邮件发给老师,分数不知道;期末是pre的时候小组互相评分和老师助教打分,然后收集上来之后老师拿回去处理,那显然老师和助教的评分占比会比小组互评大。个人觉得可能当时期末pre表现太好,最后直接给到了4.3,从没想过公选课拿4.3的我当时出分的时候贼开心)
上课听课还是挺开心的,也包括感觉自己学的知识有用处,其中还有一次老师提到说自己亲身案例用文献检索技能找到了一个专利申请的源文献从而识破了这个项目恰烂钱的目的【蜜汁】。老师们都很好,课程上完了还跟我们说如果有什么咨询的欢迎email。以及,留一张ppt里用处比较大的图最后作为评价收尾吧:
2015年春季学期选了这门课。
总的来说是得大于失。
收获:了解了有哪些检索工具可以检索文献,Endnote(神器啊!)如何使用,Google Scholar的检索技巧。
评价:以上完全可以自学。Orz。
平时:有两次点名,没有小测。
考试:
1、个人作业:2015年春季学期的主题是:调研你感兴趣的领域、科学家Balabala。写成论文交上去。
2、小组作业:考试是以小组(9—10人)的Presentation形式,2015年春季学期的主题是(介绍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大概,考完就忘了)。小组派3个人左右上台用ppt做汇报。其他同学+老师打分
给分:不好说,Presentation这种东西靠团队,如果没找好队友的话。。。你懂的。总的从Q群反馈来看并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B+左右,据说有个小组4.0+(这意味着有9个人以上拿到了4.0)(共11个小组)。
以上
By Venique
这门课有点类似讲座的性质,每节课是不同的老师介绍不同的内容,每节课收获的大小就跟老师的个人水平和准备程度关系很大了,老师水平的方差还是比较大。
有收获,主要的收获是初步认识了一下各个数据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论文等资源,如何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概况。以后科研工作真正用到的时候会比其他人更加容易上手。
最后的给分主要由个人的一次作业和小组课程汇报决定。个人的作业是针对你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写一份该领域(或科学家、机构)的文献综述,运用上课所讲的技巧即可,不难,也有模板可以参考,一下午就可以搞定。
小组的汇报还是需要花一些功夫来准备的,选题自由,我们小组合作的还不错,介绍了arxiv,最后总评拿了A.
主要讲各种科研工具,完全可以自学。 有一个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有一次点名。 给分方式很神奇,大概就要看小组pre情况了,有的组pre做的好,尽管组内成员并没有做什么也可以分数很高。 本人89,第一次被这样的公共课卡绩点,挺服气的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