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自动化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4.0 |
吴刚老师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许多学生的高度评价。吴老师以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他擅长通过讲故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自动化行业的见解,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收获。课程涵盖自动控制的基础和重点章节,注重方法理解,强调实际应用而不是复杂计算。尤其他会指导学生如何使用MATLAB和计算器等工具,这在后续课程中非常有用。
课程作业量较大,成为许多学生关注的问题。每章约三十多道题,包括选择题和大题,需每周完成约二十多道题。尽管作业多,但对理解课程内容帮助很大,也提供了学习MATLAB的机会。然而,大量的重复性作业让部分学生感到麻烦和疲惫。
期末考试题型偏向简答题和计算题,考察知识点理解和方法应用,如Bode图、根轨迹设计等。虽然考试题量和难度适中,但复习和掌握理解方法并不复杂。考试期间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掌握核心公式和方法,考试并不难通过。课程给分方式被认为较为宽松,有调分的说法,老师倾向于给出一个令学生满意的最终成绩。
建议学生提前掌握MATLAB基础知识,并准备好充分的时间完成作业。特别是后半学期,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做好统筹安排以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课程学习重点应放在根轨迹法、频率响应等核心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对于课外资源的利用,如B站教学视频,也对深化理解有所帮助。
综上,吴刚老师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丰富实际,尽管作业量较大,但合理安排学习,利用好课堂和课外资源,仍能取得良好成绩和收获。
吴教授工程经验十分丰富,上课有很多实际工程上的一些知识,并且告诉我们现在教学的东西大部分他三十多年都没用过😂 最后给分应该是疯狂打捞了,很高兴能上这门课
附上回忆卷
一(30),一个线电里的高频放大模型,我线电全忘光了压根没写,题目就不记得了😇,考察了bode图,感觉就是线电的题目😇
二(10),一阶惯性纯滞后的lambda整定(明确说了会考,背一下就行)
三 (30),三阶惯性系统利用三种方法判断稳定性,尼科尔斯PID整定(应该是叫这个名字,也是明确说了会考,背一下)
四(30),利用根轨迹设计系统(好像是一个零点,一个纯积分,两个极点)
好课,一直在讲故事,好玩
分割线4.18
期中了,虽然没有期中考试,但是每一次作业好多啊
自动化系第一门专业课(真·第一门,因为我们这学期是周一上午上课)
这门课应该是整个自动化知识体系的开山了。吴老师上课没得话说,讲解清晰易懂,内容注重实践,工程当中碰不到的东西就略过,不会拿计算量或者复杂的知识点难为学生。老师上课还会分享很多故事,包括时政、自己的经历以及对自动化产业的见解,一边分享还一边板书,往往每节课前二十分钟黑板上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听吴老师的课不仅体验极佳,而且收获颇丰。相比某位安徽省教学名(冥)师的现控课,高下立判。
作业有些多,每章三十多道题,平均下来每周得做20多道,即使是选择题也要写过程。我基本上每章一开始先自己做,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等到基本熟练了(一般要做个十几道),就边看答案边做,自己想思路,计算抄答案。不过做作业的过程是个学习MATLAB的好机会,在之后的课程中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某教学冥师的课,不用MATLAB作业题能算死)
最后的考试难度并不高,只是题量略大。复习起来也不难,要记的公式并不多,主要是理解方法(方法也不难理解,只要平时作业别看也不看就抄答案)。给分两个班应该是相同的,据说是应届19,重修1∞(即卷面=总评),略有点那个,但试卷并不难,也没那么容易挂。
本学期石春老师来代过一次课,正好可以作一下对比,个人感觉吴刚老师上课还是更胜一筹。当然石春老师也是很好的老师。
吴老师上课没话说,水平很高,经验丰富,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对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老师上课有时会讲一些中国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故事,还会分享他的工作经验,认真听讲能收获很多,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
课程内容及安排:就这门课的内容而言,一二四五六章是基础内容,七八九章是重点,第十章是前九章知识综合运用。吴老师讲前几章会花费好几周的时间,后面的重点内容安排的时间并不多。自控的作业是目前学过的课程里最多的,一章30来道题,分为10几道选择,20几道大题,一共九章的作业。个人认为作业量巨大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不过这门课作为10系必修课,没有哪届学生逃得掉的。
学习安排建议: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第七章 根轨迹法、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 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学习重点在于 画图、使用图来分析稳定性、使用图来设计控制系统。另外第十章关于校正网络的设计几乎必考,也必须重点掌握。由于10系在大三上学期10周以后会一周做三门实验,同时自控作业量超大,这个时间恰好学到七八九十章,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只能做好苦干到期末的准备。
需要额外掌握的:matlab、卡西欧计算器。其中卡西欧非常重要,一句话总结:复杂的复数运算或者复杂的方程计算,都可以用卡西欧解决。看到下面的评论里有说,再此就不重复了。
考试:今年是年后开学第一周考的试,如果寒假花大量时间复习,应该不会挂科。考卷总体难度中等偏上,对各知识点的理解要求较高,而不仅仅是会做题。考试内容分为简答题和计算题。简答题考题内容非常丰富,几乎都是作业里碰不到的题,涉及知识点的理解。就根轨迹渐近线方程那题更是需要对推导过程有一定的理解。计算题考到了由bode图反推传递函数,系统方框图模型的化简,负增益根轨迹,比例微分控制器设计(根轨迹设计)。最后一题不出意外的是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但是没有考到超前或滞后,而是结合根轨迹设计的比例微分控制器校正,这题好像是30分。考试延长了30分钟,但个人认为延长时间作用不大。
最后,关于今年考试的结果,貌似挂了不少人,考试平时9:1,不知道有没有调分,出分后也有很多责怪吴老师的。个人认为吴老师这门课讲得很好,认真学下来肯定没问题,关于今年助教的情况,也与吴老师没关系。
说实在话,这课真不难,别被那废话贼多的教材蒙蔽了双眼。我觉得题不会做,是因为老师上课侧重点是讲知识本身而没有强调考试和做题技巧。本菜鸡就斗胆在这说一下我印象中老师没强调过的吧,并附带我觉得非常不错的b站相关资源,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1)计算器的使用(超级无敌重要,到后面每题都要用) BV1XW411N7AZ (2)分离点计算简单公式 BV1ZJ411c757(根轨迹绘制部分,另外这个课其他地方也非常不错,感觉比我们的要深入一些)(3)nyquist图虚线补法(有n个积分环节就补n个四分之一圆,而且圆的走向总是顺时针)(4)校正(不是没强调过,就是建议可以找我们这级助教的第十章期末复习PPT,总结得非常好)
不得不说,老师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据助教所说,调分肯定是调了分的,周边好像还有卷面满分的。
上这门课前要做好作业很多的心理准备,这学期我用了三个作业本,最好在暑假前学一点matlab的基础知识,这样做作业会更加容易。最后再补充一句,老师给分特别好,认真学会有惊喜。
吴刚老师真的特别优秀啊!
老师讲课很认真,开拓思路,引人入胜
虽然每一章作业很多,但是好好写的话期末就会轻松很多,最后我也得了98分
希望后来人能好好学这门课
初评:这个教材废话是真的多啊,写作业半天找不出来需要的公式,浪费时间,PPT总结的略好一些
老爷子人很有意思。(给分中规中矩不用太担心,自学也能学个大概。)
这课作业是真的多啊,这学期不知道多少个周末写自控作业写到凌晨了(还好网上有答案,不然我是不可能按时写完作业的)
吴老爷子讲课有水平的,每节课提前到教室,老师会讲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很有意思。老师不怎么讲做题,讲的主要是知识,很注重实际,好多书上复杂的,但实际中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直接就不讲。上课认真听听那些方法,理解原理就好,对做题没有什么帮助。
关于复习考试,这门课这学期就两天复习时间。一开始给我吓得要死,感觉怎么都复习不完了,复习了才发现就是个纸老虎。别看这门课课本那么厚,需要记的公式就十个左右,而且都很短,主要是要理解那几种图的绘制方法以及用法,我看已经有人放了考试题了,就不多说了。总之别怕就行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
虽然我和我身边的人都炸的外焦里嫩,但不得不说课程本身还是不错的,讲课好,PPT也条理清晰。
作业是一个比较麻的点,巨多,巨麻烦,重复性巨高,每每都写到我怀疑人生。
重点关照一下二组助教,考试之前补交作业,但直到考试后作业的统计情况还没发出来。发下来的作业本和交上去的一模一样,根本不知道是批了还是没批。拿回去吧,心里不踏实;不拿回去吧,下周再看还是白的。也是我三年来遇到的最靠谱的助教了,奖励一朵小红花。
至于总评,本届考试作业九一,考试似乎是根号乘十,但也有人总评只有十几二十分。很怪。卷子难度是有的,不白给。
这门课没有补考,好像挂科率也不低,请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