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天文学系 |
课程层次:专业核心 | 学分:4.0 |
《天体物理概论》由刘桂琳与周宏岩两位老师担任主讲,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天体物理的基本框架和概念理解,适合对天文有兴趣或已确定天文方向的同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恒星、星系和宇宙学等重要领域,以《Astrophysics in a Nutshell》和《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作为主要参考书。课程独特之处在于希望学生不仅掌握学术知识,还能感受天体物理特有的思考方式和文化。
周宏岩老师的风格较为随性,他常常分享个人科研观以及一些故事,有时较少讲述课本内容,而偏重于启发学生的整体科研思维能力。刘桂琳老师则以详细推导和结构性讲解为主,尤其在星系和宇宙学部分内容富有深度,课堂生动且富有趣味,适合认真做笔记。
作业量适中,主要来自推荐的两本参考书,作业题目有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大多数学生认为作业并不难,有时甚至较为简单。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宇宙学模型的掌握。选择题较为综合,需要对教材内涵有深入把握。考试使用调分机制,整体给分宽松。
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能够很好地对天文领域产生兴趣。刘老师的课堂被普遍誉为精彩且易于吸收知识,而周老师的特色分享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思维方式。然而,也有学生对周老师的课程节奏和内容提出建议,认为其与课程定位关联不大,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出席率下降。
推荐有志于天文学的学生选择此课程,尤其是搭配《星系天文学》一起选修效果更佳。课程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需要注意教材阅读和课程间知识衔接。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天体物理学并对天文领域有长远兴趣的学生,该课程具备较高的选课价值。总之,该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好课,对天体物理的基本框架和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推荐确定了天文方向的同学在大二秋选。
周老师不会讲书上有的东西,不过听一听兵法和一些观念上的总结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刘老师主要集中围绕《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在星系和宇宙学部分的几节内容,详细推导了简化密度波理论和宝宝的宇宙学模型。
两位老师上课都很风趣,能学到不少文化上的东西。当时我还没有体会很深,春季学期挺老师在前沿讲座课的第一张PPT中总结的课程目的 "帮助同学了解天体物理学家在做些什么;领会天体物理研究一些独特的风格,包括思考与研究问题方式、以及不同领域独自的文化" 让我醍醐灌顶,意识到了上学期我津津有味地听兵法的原因。天体物理概论+天体物理前沿讲座的组合,出色地实现了这一目的。大学的意义不仅是授业解惑,也在于传道。这两门课和racoon的电动一起,让我体会到了孟子笔下“从游”的感觉。
期末考试开卷,主要由选择题和简答题构成。选择题对概念的考察较为综合,需要对教材内容足够熟悉(而不是对书本本身熟悉),大题涉及对上课推导的一些Gap的证明,说白了就是在理解公式意义的基础上考微积分计算。给分大家都说好,目前是总评分数最高的课。
南大的天体物理学课程更偏“天体物理”,和妮可的“兵法与星系宇宙学概论”互补。
从百度文库上找的课件:南大天体物理PPT.zip
也放上当时写的总结吧:天体物理概论 期末总结.pdf
这门课主要的参考书是:
都不难在zlibrary之类的网站找到。作业印象里是6次,主要来自1、2两本参考书。1是比较简明而全面的书,恒星那一部分基本上是按照这本书讲的。 2是刘老师喜欢的书,星系的部分基本上按照这本书讲的。这本书非常厚,有将近1500页,内容比较全面详细,而且因为比较新,反映了一些在3出版的时候还不甚清楚的东西(尤其是星系部分)。周老师讲的部分我没有听,但是看PPT有不少参考4的地方。
刘老师上课生动风趣,除了讲知识(基本与参考书相同)之外,还穿插很多他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和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相处的轶事,让我觉得书中的人物更加亲切了。刘老师讲到的一些大佬传授给他的人生经验,比如“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is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s ”, 我觉得也是非常宝贵的。
在学习新知识的层面,个人认为,这门课的精华就在于用一些简单的模型去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并且和可观测的量联系起来。比如参考书《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里面那个简化版本的密度波理论的推导(上课也讲了),就用很简单的简谐振动讲出了“密度波”这个数学上复杂的模型的精髓。
很多“事实”性的知识,我此前仅仅知道“what”而不知道“why”,是在听这门课的时候,在读参考书的时候,才有了一些理解的。可以说,这门课都是我上学期上的收获最大的一门课。
强烈建议花点时间读一下参考书2,有不少有趣的内容。
至于给分,我觉得挺奇怪的。这门课没有期中。我期末卷面78,总评80。然而据说卷面平均才四十几(实际上是最低分四十几, 我听到的传闻有误), 不知道是使用了什么神奇调分机制。(后来查明, 是作业分统计有误)已经准备明年再见了。2021.5.31 成绩一直没被改成正确的, 于是去问了教秘, 教秘说这是研究生课, 系统上没法修改本科生的研究生课成绩........就尼玛离谱. 2021.7.30 时隔半年终于改过来了,好歹不用重修了。
其他啥也不说了,就来说给分吧
感觉刘老师给分的时候,端着一罐喝着加多宝长大的奶牛生产的奶粉,给我奶的大脸盘子滴溜圆。
尽管被卡绩,依旧不影响我双膝在地上留下的深深印痕!
总体而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课,虽然说是4学分,但是作业不多,考试完全开卷,基本没有显性的物理门槛,决定学天文的同学可以尽早上。
这门课基本就是科普一下天体物理各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前半段大致是恒星部分,由周老师主讲。尽管周老师的某些评论和物理理解具有启发性,还有一些你懂的小故事,不过似乎他觉得课本上有的东西都不需要怎么讲,我觉得这不能称作合格。这部分建议看书自学,认真看书的话还是能有很大收获的。后半段大致是星系学与宇宙学,由刘老师主讲。这一部分的课堂内容就会丰富很多,譬如悬臂动力学密度波理论、LSR的建立与观测、星系的红蓝二分等都是很吸引人的内容。
当然不论哪一段,都需要自己在课下至少安静、专注地看书,才能够对各物理图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两位老师推荐的参考书(《Astrophysics in a nutshell》,《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我个人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教材。前一本比较简单概括,力图用尽可能简单的推导阐明物理图景,其中量纲分析、量级估计、粗糙平均的方法非常有启发性,值得一读;而后一本比较全面,因此也比较厚,可以选择性阅读。
本门课前半段会有写综述、画赫罗图等比较锻炼实操的作业,试着做一做还是会起到训练作用;后半段作业基本等于放水,因此期末压力不大。期末考试是全开卷,如果平时有投入一定精力(比如后半段认真听课就足够),物理图景认知清楚,那么考试会非常爽,很轻松(基本不用翻几次书)就能拿高分;但是临时抱佛脚看到试卷大概率是会懵掉的。
如果要说这门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激发起了对天文的兴趣,以及意识到极其简单的物理也可以研究看似完全不可研究的对象后极大的惊异感和满足感。就具体的知识而言,这门课和实际前沿差得还有一段距离,有兴趣的话必须要自己找相应的书和论文来看。
这两本教材写得相当好,内容巨丰富,如果读完的话肯定会有巨大收获(虽然因为时间原因我只读了不到一半orz)。至于上课的话,前半学期确实没有什么内容(周老师似乎认为课本上有的东西他就没必要再讲了。但是如果要大家看书自学的话,那前半学期为什么还要来上课呢,在安静的宿舍看教材不是更好吗,可惜等他的部分讲完了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倒是后半学期刘老师讲的部分知识多一点,而且讲的也很有趣,基本上是把书上相关内容推导了一遍(推导过程中留的一些gap可能会考)。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各个部分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第一次静下心来读了一本英文教材(虽然没读完,寒假可能会补吧,先立个flag在这里)。今年选择题感觉海星,但是大题没复习完,不过最后给分巨大捞
>>>>预定2021秋助教辣<<<<<
算了算了,去带其它助教了
--------
神教材!
内容丰富!
对天文专业都算是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东西了!
给分应该还好:)
不建议别的专业来选。
虚假的天体物理概论:天体物理概论。真正的天体物理概论:星系天文学。
个人这门课的学习,主要靠的是以前的一些积累+大一的天导+星系天文学+北大徐仁新老师《天体物理》(b站有录像,以高能天体物理为主。物理部分比较多,观测图像比较少,星系部分很少,正好和星系天文学互相补充)。向守平老师的《天体物理概论》也很好,可以搭建基本的框架,不过可能缺少一些比较新的东西。进一步的话就是《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北师大的姜碧沩老师最近组织翻译了中文版的,可以去图书馆借。
周老师部分有点劝退,不过回过头想想还是很有特色的,又有点想听了。虽然讲的东西和天体物理概论大概关系不大。刘老师部分没去上,但据说讲的挺好。建议后来的同学们,如果觉得周老师部分劝退的话,到了刘老师部分还是来听几节,看看对不对胃口。
作业的话,周老师部分会有些奇妙题目。包括用哈勃数据画赫罗图(不会的话可以现学现卖,b站也有类似教程),法兰西的居里夫人和太阳的故事,后羿射日,地球上最高的山等等。刘老师部分题目极少,几乎没有。
期末应该完全是刘桂琳老师出题,重点在于星系部分(如果同学期修了星系天文学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和宇宙学(+早期宇宙)部分。
考试是十几道选择题,几道名词概念解释,还有几道计算题。选择题现场翻不太容易翻到,考验平时的积累了。也许课上都讲了,可惜没怎么去听课。概念简述题建议带一本向守平。大题应该必考宝宝的宇宙学部分(参考向守平或者任何一本书),据说还有可能考牛顿宇宙学(参考荔枝《力学概论》)。最后建议带上星系天文学ppt,会有奇效。
给分还是很不错的。
在考虑下学期能不能做做助教,顺便把几乎完全翘掉的这门课完整听一遍。(天概现在还是本研同堂课吗?研究生那边好像新开了个天体物理基础什么的)
很遗憾因为时间冲突可能带不了天概助教了,但是下学期可能会去带天导助教:D
2024.7.6更新了一下笔记,改动不多
上午刚考完,秉持着为后来人着想的信念,我直接上干货
我的中文笔记:天体物理概论笔记.pdf
我的英文笔记: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 notes.pdf
几点说明和建议(很多已经有人说过了):
祝好
上这门课的同学主要是大三天文系和大四凝聚态专业的。前半部分由周老师讲,后半部分是刘老师讲。由于周老师很忙,期末考试都是刘老师出题。两位老师上课都不点名,所以后半学期到课率有时不到一半。上课内容主要包括恒星,星系和宇宙学。天文的知识比较多,建议凝聚态专业的同学认真对待这门课。期末考试开卷,内容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占54分,考察的都是天文知识,很多是上课讲过的,课本上很难找。计算题是宇宙学模型。选择题是重灾区,最后剧烈调分。
8.4 再讲一点选课建议:这门课本身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但是天文学导论会轻松一些;如果大一大二的同学有志于学习天文学,可以考虑提前选这门课(配合天导食用更佳
妮可的课程安排有螺旋上升的特点,比如力学的上位有理论力学,电磁学的上位有电动力学;但是在天文系由于多数人大三才能确定专业,把内容相似但有所进阶的内容分在几个学期在时间上不允许。所以从个人角度只能把相似的课程放在一个学期。
希望天文系的专业选择和课程安排能改改罢(绝望
顺便出天导和天概的纸质打印版教材,有意者请加我qq 1085291726
------------------------------------------------------------
这门课主要就是介绍了天体物理的基本构架,一开始讲天体探测方法,然后依次讲恒星及其演化,星系及其演化,最后是宇宙学,本来计划是周宏岩老师负责到恒星,后面都是刘桂琳老师讲,但是因为周老师很忙(甚至咕掉了迫真民主投票出的期中考试),到了恒星后半段都由刘老师讲。 课主要是大三天文和大四凝聚态在选,看起来到课率不高(最少的时候貌似20/60),不过从来不点名。 这学期作业次数不多(9次),量也不大,只是周老师可能会出可以写得很开放的题目;往年期末是周老师和刘老师各出一半题,开卷,今年刘老师出了全卷,据说简单。 给分等出了总评再说。 作为闲得无聊的大二学生,课我都去听了,周老师讲课可以参考他的热学,可以听兵法和歌唱艺术,不过我最喜欢荔枝故事;刘老师的部分我觉得适合做笔记,讲的蛮好。
卡绩了(不过还能接受
Astrophysics in a Nutshell Second Edition.pdf
先给一波教材,课相当优秀,作为凝聚态跨专业自由选修学到了宛如丁计算一样知识量的东西,特别点出天体生物学,老师都相当不错,只是风格略有差异,自己太菜,期末开卷冲冲冲,据说很难,不慌,冲冲冲!
顺便说下自己的感觉,评课社区应该是交流学习的地方,不能像某些人一样只要绩点,忽视老师的成果,学到东西关键在于自己,老师都很优秀,不懂就问才是关键,上课玩手机就想摆平大四的课程,各位学理科的同学觉得逻辑通畅吗?
前半学期看周老师放飞自我,谈论他的科研观,分享他在南极玩摔跤的视频,偶尔讲点物理。虽然他的观点很有道理,对于我们未来的研究学习也很有启发,但是这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上讲这些话题,着实不明白其用意。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开课仅仅两三周就只有二三十个人来听课了(一共大概七八十人)。他的作业题有些难度,认真推敲起来还是很花时间。
后半学期刘老师就正经多了,讲课比较有趣,干货不少,除了语调略催眠(可能是上午、下午第一节课的原因),其余都非常nice。相比于周老师,他的作业很水,几乎就是带公式,算两下就出来。
但是这个期末考试是什么鬼啊,开卷跟没开一样。选择题很多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还行。大题几乎要全军覆没,题目略奇葩,导致本人有些无从下手,抱着书翻来覆去也还是不懂。总之要多熟悉一下那几本教材。最后暴力调分,不解释。
天文系大三必修课
强烈推荐与大四的星系天文学一起修读,有奇效,知识是贯通的
这门课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上的,基本一半一半
课本:教材前面有人给过,主要就是下面这两本
课堂:听完周老师的孙子兵法后,刘桂琳老师讲得还是很不错的,有推导有图像(虽然很多听不懂
作业:感觉一学期好像没写几次作业,每次基本1h左右也都能解决
考试:开卷,选择+概念+推导大题,给分不错
教师主页: 暂无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