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核心 | 学分:3.0 |
《计算物理A》主要由丁泽军、孙霞和李会民三位老师轮流授课,内容涵盖Monte Carlo方法、Ising模型等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相关模型,以及分形、随机行走和分子动力学等。课程内容多样,但存在超前讲授的问题,部分同学认为在热统或固体物理之前学习此类内容易造成困惑。丁泽军的讲课风格被一些同学评价为条理性差,难以理解,但讲义被认为内容全面,可以作为复习参考。相比之下,孙霞和李会民的课程内容被认为较有趣且容易理解。
课程考试在题量和题型上令人感到压力,题量大,涉及多个复杂模型,难度较高。考试采取半开卷形式,允许携带小抄,但据许多同学反馈,考试题目超出平时讲授的范围,接触过热统的学生可能占优。给分方式上,丁泽军老师的标准似乎偏高,优秀率较高,给分有时显得较为主观,不透明,因为课程的平时成绩等因素不对学生公开。
计算物理A作业量大,报告要求高,许多学生表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编程与写作,尤其是在调试与结果分析方面感到困难。编程能力提升方面反响不一,有学生认为提升显著,但总体反馈为编程任务并没有深入,仅靠简单复制与调试。助教对作业缺乏反馈也是很多学生不满的点。
针对给分的问题,有学生对课程的严格性表示不满意,尤其是得知自己的成绩与表现无法在学期进行实时调整。尽管给分情况可能较好,但因不透明的平时成绩使一些同学感到不安。从学习负担以及是否值得付出时间来看,不推荐换到A,对于具备雄厚时间与编程基础的同学除外。
线下已经喷过dzj很多次了,现在成绩终于出来了,我要线上喷一波
dzj讲课过分拉胯,非常赞同某位同学的评论:“他可能是个好的研究者,但绝对不是个好的教师。”他不知道学生会在哪个地方卡住(比如相变、逾渗模型这些我觉得他没有讲清楚),也不在乎学生跟不跟的上他的速度,更不在乎学生写不写的完他的作业(有一个月我都没在1点前睡觉原因就是dzj的作业和数电实验报告),只是讲啊讲啊,可能他自己觉得自己实在是讲的太妙了吧,但我这个朽木欣赏不了他“精妙绝伦”的讲课。他甚至在群里说:“国际会议是不允许拍照的,能让你们拍照已经很不错了。”我悟了,合着他根本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来开“国际会议”的。
关于作业,这又是另外一个非常离谱的地方,居然还有老师鼓动学生内卷。这种鼓动学生内卷的垃圾老师给爷爪巴啊,写个作业都能整出个黑暗森林和猜疑链出来,宁就是当代罗辑?我连我自己作业写得怎么样,写得对不对都不知道,连个反馈的过程都没有,我怎么样才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案呢?助教又不肯讲习题课(印象里就讲了一次1-6题),那后面那些东西我咋知道我做没做对呢。所以建议本学期TA和dzj一起爪巴。
不记得是从谁那里听到dzj的课程能够有效的提升你的编程水平,这完全是扯淡,到后面dzj的编程作业基本上就是Ctrl+C&Ctrl+V然后小修小补一下就完了,之后就往报告里瞎写点东西,完全无法让人感受到计算的美。并且作业量巨大,写了一整个国庆的作业都没有写完他布置的六道题(我不会告诉你们就是因为计算物理和电路实验要搞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我不得不战略性放弃群论和数电)
可毕竟这是一门必修课,还是得学到一些东西的,事实上,我跟室友基本上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能学到东西,他的课上我几乎没有任何收获,除了知道世界上有ising model,mcmc,其他的真的是一点收获都没有。并且上了这一门课就有可能甚至不得不压缩其他同样重要的课程的学习时间。
-----------------------------------------------------------
热统复习麻了,来这里补充说明一下,dzj自称Ising model在热统里面不会讲,然而实际上讲不讲取决于老师,比如段昌奎就这学期就讲了Ising model。
但有一说一,dzj的讲义里面Ising model的推导写的还挺易懂的。
-----------------------------------------------------------
凝聚态和微电子的同学默认置课好像是计算物理A,我建议能换就换,不能换就尽可能的找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要一下作业、小抄还有如何混过这门课的心得,这门课不拖自己的后腿就行了,嗯内卷属实没有必要,过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没有卷但也过得不快乐,写丁泽军的作业实在是太痛苦了。
引用一下15级郭奖dalao对该课程的评价:“...实际上不应该花这么多时间,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东西(科研,英语,量子力学,找女朋友)。”
-----------------看完评论后的更新------------------
可能是我太菜了,光是正常写一道丁泽军的作业就要花去九、十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并没有内卷,每份报告最多四面,有用的内容最多半面,剩下全是第一节课PPT里面要求的傻逼格式,包括什么简要描写程序之类的,格式真的是要了我的命)。我自然对这种花费大量时间然而却做了大量无用功(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还被丁泽军鼓动内卷)的课感到强烈不满——这时间花在群论上面我也不至于P都不会现学现考两小时群论。考完群论之后实在不想复习丁泽军的计算物理摸了一周鱼考前突击然后被卡94,这可能是唯一的我对这门课评价没有那么差的点了,但上学期那么痛苦让我战略性放弃别的课程然后换给我3学分4.0还卡绩搞我一手心态,我自觉用这种语气评价这门课已经非常平和了。
最后,没有计算物理A的寒假和考完计算物理A之后的三春实在是无比美妙,这两段时间大概是我这半年以来最开心的了。
我错了,还是在家里面最开心。
--------看完期中教学检查纪要后的更新------
丁泽军还真是把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贯彻到底了,啥都可以是Scandal
按顺序一条条的喷
1、差不多得了,简单的内容能讲成这种垃圾样子属实也是离谱(流汗黄豆)
2、科大不如安大,有国际会议不许拍照内味了
3、20秋助教讲了个锤子的多数问题,就六题,当然21秋是不是还请21秋上这傻逼课的同学评价
4、我和我的室友完全无法理解不给平时成绩和防止抄袭有什么直接的逻辑联系
5、学生阐述事实就是不选你课的主要原因?差不多得了,你就不能反省一下你自己的讲课水平?
6、我没挂作业,也没有找丁泽军要分,喷丁泽军给分这一条只是因为如果我不花这么多时间在这傻逼课上那我数电和群论成绩必定能够提至少一个档次。我合理怀疑丁泽军把去年多个评课杂糅在一起给出了这样一个回复,目田人最喜欢干这种事情了(流汗黄豆)。
我是可以选择计算物理A或者B的,系统置课是B,然后我改成了A,改的原因与一些同学提到的、听闻的一样——计算物理B学不到东西。最后我学的是计算物理A,我有交流的不少同学选的也是A,所以我不太好说B是不是真的学不到东西,我在此的建议是,不必因为“计算物理B学不到东西”就贸然改A,因为,如果计算物理B的学习任务比计算物理A要轻很多的话,或许的确没能从这门课(B)中学到什么,但是可以省下很多时间,省下的时间可以自己规划和安排,学自己之想学、自己之所需;如果计算物理B的学习任务量可以跻身到和计算物理A一个数量级,那么再自己reconsider吧——情况或许并非这样,毕竟计算物理A的老师之一丁老师显著地比计算物理B的老师更well-known。那万一你想学的东西恰好就是计算物理A讲的东西呢?比方说重整化群、分形。我的建议是,仍然要小心谨慎,为了某一两个自己敢兴趣的课题就选计算物理A,可能是买椟还珠;想了解重整化群(包括量子场论那种动量空间的版本)、分形,有很多很好的资料,讲得也远远比计算物理课上的浅尝辄止更深入、更容易理解。
那么所谓计算物理A任务量重,到底有多重呢?我觉得我的个人经历可以这么来描述:
我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这种编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真的是从周六早上(不过也没有多早起就是)开始写程序,然后调试、分析,往往直到周日下午才修改到“安能尽如丁意,但求骗过自己”——所谓骗过自己是因为,在助教的习题课上会发现,哪怕已经写了这么多、分析得这么仔细了,最后和助教讲解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了。
中科大的学生和教务处之间很多时候缺乏一些共识,往往是在于某个专业要不要上某一门课、某一门课要求多少上。不过在这门课上,我觉得我和教务处还是有点共识的——这门课的学分不能太多。不过这是行政部门与上课学生的共识而已,不涉及授课老师。教务部门知道这门课的学分、学习内容不能太多,丁老师知道教务部门知道这门课学分不能加,但是他无意减少授课内容,实际上讲课内容还是很多。
尽管我口嗨了这么多,但其实我觉得课上得并不算差,对于那些愿意为这门课投入大量时间的同学来说,这门课的课堂质量拿7分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如果按照课堂上体验,比我在别的地方打的一些8分课、9分课都要好、甚至是好很多,所以如果决心要投入大量时间啃这块硬骨头的同学可以放心选课。
我觉得其实有些地方讲得还可以算不错,对每一个方法、知识点的思想、逻辑讲解我觉得比起计算方法要好很多,尽管对两门课都有点“填鸭”的质疑,但计算方法更像是上课进来就是推公式,如果让我说计算方法整门课是怎样没有逻辑条理的话,我觉得大概可以说,这门课上课时完全不需要从第一章开始讲,可以从很多不同的章节开始讲课,上完课留在脑海中的新的thread没多少,很多知识零散琐碎的知识;而计算物理不一样,整门课除了最后一节李老师讲高性能计算的课程相对独立外,另外两个老师的课其实有一定关联,而受到一些同学不满(包括在下)的丁老师的课,我觉的恰恰是逻辑比较连贯的,丁老师讲两章,第一章是第二章的基础,每一章内部逻辑也比较清晰。孙老师的课分三次,也算比较有意思,而且一部分内容和丁老师的课程相关。
那为什么我对这门课的评分还比对计算方法的评分低呢?原因有两个:
(待续)
这门课考试时题量是很大的,丁老师的理由是,有的同学如果只有少数几道题不会,我刚好出了,有的同学只会几道题,刚好也出了,这样就不太好,有统计误差,所以增大题量,全方位考查来减小误差。
我觉得这种说法至少对那些不十分熟练课程内容的同学(比如我)来说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呢?考试时长比较长,3个小时,但对我来说还是不足以所有题目都尝试解答一次。这时候试卷题目这么多,应该做哪一道呢?先做会做的,嗯,不少题一眼看不出来会不会、难不难,剩余的题目的话,每一道如果有时间去做或许可以碰巧写到一些步骤分,但时间有限,选那一道题来试试呢?这有可能就看眼缘了——题量与时间的不适配,导致了一些同学(比如我)选择题目时也是随机选的,丁老师只是把随机性从命题人那里转移到了答卷人选择题目那里而已。
看看几门课的学分吧,虽然作业体验计算物理一门课的学分比几门别的课加起来都多……哦,量子力学的学分A有6分呀,先去看量子力学吧!
(待续)
我没有做。
丁老师对同学们大作业地评价是,难度和计算量不达标,只相当于“小作业“。实际上呢?我的室友做了”小作业“,他说单次运行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最后也没有设置答辩(此处的”答辩“是字面意思),总评自然也就不“依托答辩”。“小作业”对成绩影响几何我就不知道了。
我原本想做lattice gauge theory,这个方向实际上用到了很多计算物理这门课上用到的知识;但最后没有做,一方面是计算量巨大无比,另一方面是,创新型不足,现在已经有了开源程序,不过是用来在超算上面跑的。(在实验室可以用超算或者说家里有矿造超算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毕竟我的PC的算力限制了我的想象)但我还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来准备,很多……
也是总评怼脸,简而言之,不少同学大一以来上了不少课,这个学期又有不轻的学习任务,自己也会开始有自己的规划——
我再来严肃地玩一下梗。说玩梗,是因为以下内容出于搞笑目的而创作,说严肃,是因为丁老师也会创作这样的内容。
丁老师推荐了不少参考资料、参考书、参考影视作品,其中就有《死亡笔记》,在“夺冠”期间我遵照老师推荐,看了看这部日漫。看了一会就没看了。这部日漫放在以前我可能会很喜欢,不过现在我觉得我还是少看为妙,看多了我的科气程度估计要一发不可收拾。
丁老师出题不时会出一些“可能没有标准解、唯一解,可能无解”的题目,比方说有一年CERN疑似发现新无法用标准模型解释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偏离理论值较大,跑出误差棒之外了,当时还没有解释,但有了很多论文(应该也有PRL的),丁老师就把出题问学生如何解释该实验现象(可以回答统计涨落等,也可以自己构建一个唯象模型、超对称模型等,这个括号里的话原卷上可没有哦)。在考试结束的半年后,发现只是统计涨落。不知道当时他当时是怎么评分的。
现在结合2023年3月初的新闻动态,我也来出一道例题:
2023年3月8日,Ranga Dias在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介绍自己在超导上的研究:在294K、1GPa条件下,可以存在超导现象(如果是丁老师出题,会对新闻描述得更详细一些,不如用什么物质实现超导,再放出一两个超导相变的图)。请利用你所学知识,尝试对这条新闻作出解释。
提示(注意,考试是没有这条提示的):这个学期里,同学们学习了统计知识、朗道的相变理论等。
(未完)
今天考完了忍不住写第一次评论。五星打给课程的精力消耗度。
期末小抄的字密度已经基本可以用统计物理描述了。
“MC方法的计算下,文字在A4纸上发生二级相变,形成了极为神奇的自组装现象,出现了条带状的长程关联,并组合出了迷惑的信息,完美契合了计算物理A知识点。”
除了强制让学生严重内卷,计算物理这门课没有任何理由开在热统前面。这课有些理论甚至是高统的,这么安排完全是让学生走弯路浪费精力,更没办法把内容讲深。我相信就算是拿到A的大作业什么都卷了的,也没有几个人上完这课敢说真的理解标度率,配分函数,连续相变这些的。因为深度上不去,作业其实挺简单的,主要写报告很烦。编程能力提高基本为0,没有一个程序超过100行,大一上的上半学期知识就能搞定,但没有一个报告三小时内写完。这是绝对的浪费生命。看到一位位同学疯狂卷,内心甚至能生出一种恶心感,可笑的是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课程内容本身还是有些意思,好歹是门物理课。而且对我来说老师也算是讲明白了。但对于凝聚态以外的专业,这课应用确实比较有限。
吐槽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以下给个比较直接的建议:
可以考虑扔到大四。少走弯路并且理解会深很多,还不用卷。精力投入可以从8学分降到应有的2学分左右。我们想学东西但不想卷无意义的事,这样就能做到取起精华去其糟粕。大三有卷这课的精力高量都能搞定。 不过似乎有出台规定保研前这课必须上?希望是谣传。再说为什么要本校保研,还是应该争取出国/清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关于编程语言的问题,就不到100行的程序用什么语言其实无所谓,而且C跑的比Matlab快是真的。
但不得不要提醒一下用Matlab多的同学,c里面有理分数一定记得转换类型,比如1/4=0 ,(double)1/4 =0.25,或者干脆写小数。我反复提醒自己但还总是忘,每次程序结果不对基本上都是哪个地方出了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
出分了,我寒假大作业没做,总评4.3。
事实证明学的怎么样才是关键。卷不过是刷分者的自我安慰罢了(本来看到一群人在微信里卷寒假大作业以为自己4.0都没了)。认识的同学也有平时不卷但拿到3.7/4.0的。
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说,这门课性价比并不高,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但如果说这门课对我的收获到底是什么,那大概是把自己不喜欢甚至很反感的事情做好。将来生活中不可能全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整天趋利避祸并不是办法。我极度反感内卷,但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斥着内卷。
很抱歉我还没有参加考试和出分就来评价,所以出分后我会改一下前面的“给分好坏”栏目。
另外,评课社区为什么有这么多门丁老师的计算物理A,,,我要说句公道话,这课基本就是丁老师在上,后面的老师讲的内容不是很多
首先,原来是计算物理B的同学没必要换成计算物理A。
我就是B换A,原来以为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但后来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各样的物质模型,很难讲以后会用到。而且,你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一门课来提高编程水平,有这个时间参加一些实验室工作也是可以提高编程水平的,没必要来这里浪费时间。
当然你要实在想换成A的话,建议要认真考虑以下吐槽:
1.讲义模糊不清。
诚然,讲义比较全面,知识面广,有很多其他课程的例子(固体物理、热统),也给出了一些严格数学证明(我没有仔细看,但应该是比较严格的)。但是顺序安排比较混乱,重点很不突出,在看书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实际上这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只需要重新编排,突出重点,适当作一些小结,就会让人容易接受许多。
2.课程内容意义不大
如前所述,有很多模型是热统以及固体物理课程上才开始接触的。如果在这里提前接触,学的不扎实而且会产生巨大的困惑。作这样的训练,还不如等到正儿八经在后续课程作系统学习。当然了,毕竟是计算物理,课上介绍的方法和热统固体物理课上肯定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按照我的理解,说来说去也就是抽样,抽样,抽样,无非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作不同的优化(事实上这样的优化在本课程中介绍的很少很少)。
3.作业多,训练价值没有他们吹得那么神,反而容易让人生气
如果你学完C语言之后就没再实践过,那么你一开始上手编程还是比较痛苦的,找bug这种事情向来是麻烦的(需要经验)。但你要是寄希望于在这门课上学习编程,那不是颠倒了主次吗?所以为什么不自己找个实验室项目练手或者在大物实验等平台作一些编程训练呢(虽然我不喜欢大物实验)?作业多是真的,记得我和我舍友在国庆的时候光顾着做计算物理作业,一天能完成一两道,一共做了六道。(其实编程部分不一定是难的,主要是需要写报告,这个很费时间,还容易发生同学间的恶性竞争)。
4.恶性竞争明显(就是卷的意思)
这种恶性竞争的来源有很多,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助教和老师不会给作业任何形式的反馈,还一味地鼓吹作拓展思考会加分。也就是鼓励多花时间在报告上作讨论,但所有的平时成绩都不公布,直到期末考试直接出分。另外,老师鼓励在结课后的假期做小论文,也可以加分,这产生了恶意竞争的另一个途径。老师的这一系列做法相当于提高了考高分的门槛,而且鼓励大家通过竞争继续将门槛提高。在信息闭塞(不公布不反馈成绩)的前提下,鼓励互相竞争并提供竞争手段(平时作业作讨论、结课后的假期做小论文)
5.老师好像比较固执
这一点是我个人的猜测,有不同意的在评论说吧。。。
得出这个猜测的原因有两点:
(1)平时的作业评分标准虽未公布,但助教在习题课上会讲官方的思路,这些思路虽说很中规中矩,但不是无可挑剔的。关键的问题是公布的思路很有限,这样的标准下,有一些更好的解答思路(或者单纯是不太一样的思路)就可能被刷为不合格
ps.只是猜测。如前所述,我们并不知道具体的成绩。
(2)老师出的题像是脑筋急转弯。例如之前对ATLAS数据上假事例的分析,老师的意思是需要考虑sqrt(N)的误差形式。但其实这只是假峰出现的很小一个体现,毕竟事例显著度是超过了很多个sigma的(具体忘了)。老师给的答案更像是他自己对高能领域的不了解不信任带来的臆想,还自以为聪明,觉得大家都没看出来的被他一眼识破。即使他说的有道理,也不应该作为考题出现。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我问你为什么悟空号能够成功发射并且探测暗物质,标准答案是因为科大xxx组参与了量能器的建造(好似有点道理,但是一点技术细节都没有涉及,也不直击要害,况且这个问题本身就问的莫名其妙)。
说了挺多,其实比不上我舍友在宿舍向我的吐槽那么言辞激烈,但更比不上垃圾电路实验课的垃圾程度。当然,有很多人对这个课感觉还挺良好的,见仁见智吧。。
我在复习的时候做了一些总结,有时间的话整理发上来,供入了坑的同学看看。
————————————————————————
2021.3.13
今天考试了
也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很多之前想象中的所谓“无解、困难解、自定条件”的东西,很常规,就是多罢了。基本就是每一个大块知识点都会有一道大题,然后一道大题里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小题,很麻烦就是了(小抄做得好就行)(考试一共三个半小时我基本一直在写)
之前说过的总结我会等到出分再发上来,除了重要抽样那一大章都(基本)写了。。
————————————————————————
2021.4.3
今天是GPA日!!!
其实出分已经好久了,但一直忘记上传我的总结。。。
写的不一定有多好,但是当做大抄是足够了(前提是你自己要提前看一看,了解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
ps:可能有一两页顺序反了,但影响不大
ps:忽略我的字丑。。
三个学分的课感觉花了我九个学时的经历,离了个大谱。
作业评分标准未知,作业分数不透明,作业还多,作业讲解延后太多,完全不知道这样的作业还有什么做的意义,对自己完全没有提高
用微信群,助教不接受加好友,一定要用邮件,群里问个问题就是半天没人说话
学期开始还说考试范围是所有讲课内容(直接或间接),期末却说上课还没上到,但是讲义里有的有限差分法也在考试范围,最后一节课李会民老师介绍了很多,给了个两三百页的ppt让我们寒假无聊看看,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讲的东西进入考试范围。群里一问dzj这个要考吗,回答在考试范围内,再这么多东西要会些什么,就不说话了。
关于考试,要么就开卷,搞个半开卷在这里恶心人,是真的无聊。
------------------------------
考完了,问老师一般能拿多少分,老师说,出卷的时候按照均分5,60去出的(总分180)
作业 课程 考试 两两正交
上课不教编程,作业自学编程,考试学写论文
生怕学生知道要考什么
生怕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生怕学生知道得了几分
实在看不下去了拉低一下评分,受不了今年几个没底线的同学没被挂就在这里硬舔,极度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老师和屑课,无话多说,恭祝寿比南山
计算物理A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门课,也是总评成绩最好的课之一。 上课和作业:丁泽军老师讲约半学期的Monte Carlo(第一个月全都在讲随机数的产生,后面讲各种应用,有Monte Carlo积分、随机游走、DLA生长、逾渗),占平时作业的绝大部分;然后讲一点Ising模型等。孙霞、李会民老师讲混沌、分形(作业的剩下部分)、分子动力学、并行计算。丁老师不会发ppt,但讲的内容基本都在他的《计算物理讲义》课本上。孙、李老师的ppt在ftp上有。前面随机数产生的作业比较简单,从MC应用起作业大都比较难,作业量是1~2周一次难的作业,一次难的作业平均要花大半天来看懂原理、写程序、调试和得到结果、写报告,大约相当于一次大雾的2倍;作业的难度是看课本可以看懂的。 大作业(选做):做了有可能得到加分,这届的指定课题是“研究2维XY模型+1维Ising(自旋玻璃)相互作用体系的相变”,也可以自选课题但要有足够难度和计算量。大约有20人写了大作业,丁老师表示基本上都理解有误(还好我没写),甚至没有举行答辩。 考试:考试题量大,时间一般在3小时,试卷内容分为抽样方法;统计力学;随机游走;分形和元胞自动机、分子动力学问题,(大概)这几个部分,卷面满分100~200分。可以带2张A4(或1张A3作弊纸),考完需上交。抽样这部分(35分)做了平时作业,理解几种抽样方法应该能写出大部分;统计力学(Ising模型)比较难,本人完全不懂热统,基本没写;随机游走有一两小题是能写的,其他也难;分形比较简单,会几种不同分形算维数的方法就行了。全卷我大致会的有60~70分,满分147分。考试3小时能写的基本上写完了。 给分:据说丁老师是优秀率拉满,剩下的不管。他第一节课给我们展示往届优秀率,貌似17,18级那会都是40%多。现在优秀率应该是40%满,优秀的给分特别好,4.0和4.3给了很多;优秀以后的给的比较差,认识躺一点的人拿3.0、1.3的。我平时作业写的认真(所以考试自然应该还行),没做大作业,总评98。认识的同学里90+的很多,4.3也不少(很好奇优秀率真的没爆吗)。
计算物理有A,B,P(龚明开的研究生课)可选。我大三上(2022秋)同时选了A和P。我的建议是,如果觉得计算物理A劝退就千万不要选P。我们来看计算物理A的一些缺点: 1.丁老师讲课条理性较差,经常听不懂; 2.丁老师不发讲课的完整PPT(另外两个老师发); 3.计算物理A作业难度大耗时间,题目叙述常常不清晰; 4.助教不告知平时作业的评分,作业没有反馈。 ,只有习题课。 龚明的计算物理,前两周会快速讲一点mma的使用和计算方法的内容。后面很长时间在讲凝聚态的内容,讲的东西和计算关系并不大;龚明没有PPT,纯板书,课程主页会有课程笔记。至于平时的作业,有时就是一行字,不清楚具体要求;也有的要用mma复现论文中的结果。(前两个月我还会写这门课作业的时候,交作业前经常是一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做他的作业,花的时间比A多不是一点点。)除了这些平时作业,龚明的大作业是必做的。本人从1/3学期开始无法听懂龚明计算物理的上课内容,很快作业也不会写,遂在临近学期结束时使用了退课机会(直到那时,计算物理P还没有过一次习题课)。我很难相信那些觉得计算物理A难、耗时间的同学能在龚明的计算物理存活下来。我并不是说龚明这门课不好,上课内容很物理(而计算过少),适合熟悉量力固物的高年级同学修读(对他们来说计算物理A是浪费时间),如果是想逃计算物理A的难度和作业,只是想把计算物理水过去的同学,千万不要选计算物理P,而应该选计算物理B,B平时不会花太多时间考前背一通就没问题了。从评课社区来看,今年龚明的课疑似加大了难度,往年有同学称“作业量适中”。感觉2022秋的两条评论才是这门课现在的情况。
昨天计算物理A出分,今天(微信)课程群里一个学生莫名其妙骂丁老师,其言语的恶俗再一次刷新了我印象中科大学生素质的下限。丁泽军老师的计算物理A这门课固然有一定的问题,比如上课讲课混乱、作业耗时过长、不公布作业平时成绩(丁老师说这是防止学生攀比、内卷)等。但是丁老师人是很好的,不仅课程的内容、布置的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帮助,而且他给分也特别好。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受了多大的刺激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常常在想,丁老师20年来教计算物理A这门课,出作业出卷子都花费了大量精力,给分那么好,然而得到过几个学生的感恩。不知道他一个60多岁的老教师这些年来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然丁老师也是很豁达很大度的人,不会太在意这些,他很爱好跑步锻炼,跑过很多马拉松(担任跑协的指导老师)。我觉得这也是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
大家都一样 纠结要不要换B 我们本着学知识的态度,本着尊重知识的态度留下来 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努力和求知欲没有得到尊重
我想问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平时分 2.为什么不把PPT给我们 3.为什么不能私聊助教问问题 4.丁泽军上课说的热统里面学不到的东西他真的讲清楚了吗 5.这些作业除了搬砖似的编程,写报告,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吗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助教(尤其是今年的助教,不知道以前是不是这样)没有尊重我们,上课敷衍,我们的提问敷衍,由此我们能不能猜测对待我们用多少个小时肝出来的作业是不是敷衍的,对待我们的考试是不是敷衍的。 说真的,jwc做点人事,管管吧
今天出分了,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在网上嘴臭过,但是今天我要破例:
同样从计算物理B换到A. 我赞同ustc_yu同学的看法, 计算物理B的同学没必要换成计算物理A.
看过计算物理B和A的评价, 感觉这门神课简直如围城. 上过B的同学大多都认为上A会学到很多东西; 而上过A的我会觉得这门课太累了, 其实什么也没学到.
其实, 从内容和作业上来看, 前人之述备矣. 我补充两点.
从内容来看, 张仁友讲课其实风格很好, 很有激情, 但是讲的内容实在太基础, 据同学说, 花了一个月讲概率论基础. 而上了半个学期以上课的丁泽军讲课实际上模糊不清, ppt基本上不上传. 除了随机数和重要抽样法是基本的以外, 其余不过是各种模型, 对非计算的用处可能不大. 后来孙老师的分形等和李老师的并行计算相当于科普, 但是他们讲的很有趣且比较好.
从作业上来看, 其实丁泽军的作业并不难. 但是, 出于内卷的原因, 对丁泽军的作业, 学到的知识与做作业的题目的比例是极为低的. 比如报告就可以卷很多页, 因为老师鼓励各种讨论. 但是, 无非就是, 你只需要多花时间, 多写几行代码, 实现多种功能. 最主要就是研究多种参数的组合, 发现一定的规律而已. 这种事情一般非常无聊, 因为要花大量的时间在debug/绘图/写报告上. 但是, 如果真正想研究参数, 为什么不用数学来推导呢, 数学的推导可以证明一般的情况, 而计算模拟只能得到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都是一般情况的很平凡的验证.
我就总结一下我在作业中学到的部分内容与技巧吧. 希望没上过但是想选的同学, 知道这么一丁点丁泽军作业有用的东西, 就不要再经历做他的作业这种痛苦了吧.
我是赞同在他的作业里可以学到东西的这种观点的. 但是, 难道要因为发现了在无聊的琐事中的一丁点乐趣和收获而去追寻无聊的琐事, 甚至认为乐趣源于无聊的琐事吗? 我认为针对个别题目的小技巧不如在科研中学.
出分了, 给分还不错, 没想到没有做大作业居然卷到了4.3. 不过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卷.
老师讲义写的很好,复习完全靠讲义也没什么问题。虽然丁老师上课比较发散,但是每次也能把重点讲到位,我感觉问题不是很大。感觉大家都是大学生了,不能总是天天指望老师上课都手把手教你知识吧,自我学习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今年还开放了Matlab,Python语言用来写作业,每次作业代码量大概就100-300这样,其实不算很多,但是调试出好的结果还是要点功夫的。
个人感觉每次作业布置太随意了,题目描述很短,虽然也不是很难,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容易上手,最好能找一个往年代码作为参考比较好,这里附上我的python code(https://github.com/Rainzor/Computational-Physics).同时物理学院大部分同学长久以来代码量训练很少,突然接触这种类型的课程,多少还是容易措手不及。更何况今年还出现了大作业布置太随意导致大家都做错了方向,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
布置实验作业任务90%应该由助教来负责,写好作业发布实验指导,可以让同学们既能学到知识又不会面对代码量感到无所适从。建议每年助教可以参考参考隔壁计科部分课程实验。(比如lyk OS)
总得来说这门课学到的知识还是不少的,在科研中也很有用,对于自己代码功底不够自信的同学还是去隔壁班计算物理B比较好,免得遭罪。
补:这次期末考试考的条理挺清楚的,把课程重点知识分类好了,每块知识点出一页题(5-7道)。主要分成:1 采样(给出xx分布的算法),2. 随机行走(关联函数),3. Ising模型,4. 分形与分维,5. 分子动力学。总分貌似超过了100分,所以更不是想让你写完出的,考试优先写自己会的吧。
耗时:慎重,我反正是有作业的每周都没空去做科研了(基本上周六做到周日晚上,周一赶个报告),还是比较耽误事儿的吧,有的作业比较有内涵一点,其他不少都在单纯写循环调参数写报告。
考试:痛苦的回忆,第一部分是各种抽样,后面接着是SW,RAW,Ising考了20多分一分不会,基本上都是平时上课没讲的模型,所以A4纸自我感觉用处一般,听同学讲学过热统会好很多。最后有分形和分子动力学,这部分基础不少,建议全部拿下(作为总分的绝大部分)。考完心里很是没谱,最终结果还挺出人意料的。
分数:(样本较少)感觉和平时作业关系挺大,考试大家都图一乐,高分确实可以给的挺高,低分也能哈死人。斟酌选课。
关于B:我了解的是平时以及考试都比A要轻松不少,其他就不知道了。
一些资料(请勿抄袭 我们这届抄袭往届被查重结果很惨……):https://github.com/Zhichenzzz/Computational-Physics-A
总体给6颗⭐
大作业:建议不做,属实没必要继续折磨自己了。
虽然被卡了一波绩(卡94就离谱),但不得不说,我确实觉得这门课收获颇丰,丁老师其实蛮和蔼的。 不放ppt其实未尝不可,实际上ppt的内容也不考,而且是在变相逼你写笔记。
但助教水平堪忧,说实话,0202年了搞科学计算不能用Python不能用MATLAB,还抱着Fortran这种远古语言(如果不是有很多远古代码写在Fortran,这语言早该死了)。总结一句就是给个C++有个类封装也好啊。
不过本人在实验室研究本职算是搞计算相关的,故对这门课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吧。
最后,vsc大法好,vim是异端。
这一学期普通作业:https://github.com/yesunhuang/Computational-Physics
这一学期的大作业:https://github.com/yesunhuang/QuantumBosonicSteadyDensityMatrix 本质是个求密度矩阵稳态的程序,让大佬帮忙封装成Python包了,效率基本秒杀qutib但收敛性仍在改进
顺便帮之前的项目宣传一波: https://github.com/yesunhuang/QCLS 是一个求开放量子系统演化的包
我打十分是因为我认为目前的评分太低了,从我的角度我认为这门课应该7-8分左右。不过但凡评论的人总会带有自己的想法,我当然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所有想抬杠的人都是你们对。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觉得是很值得的。我自己就是从B换成A的。这门课帮助我把编程的水平提升了不知多少个层次,曾经C语言学到的东西终于能用在物理上了。除此之外,这门课很开放有趣,相对于计算物理B丰富了很多很多。
除此之外,老师的话,丁老怪人很好,和同学们在群里能打成一片。有一次他出的题有问题,我还课后和他argue了好长时间,他很有耐心,最后我们讨论的很不错。另外两位老师虽然和同学们互动比较少,但是也很乐意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和我室友的计算物理B比起来,真的不在同一个层次,特别是在zry这种…算了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看zry的评价。私认为,一个老师,特别是教物理的,最基本的应该做到尊重同学,尊重科学。
最后期末考试我应该考的一般,卷子应该区分度也比较小,最后的考试题目为:简单抽样、重要抽样、随即行走、Ising模型、分形、差分计算方法、MD方法、MPI并行计算。讲道理如果不是这门课,这些东西我应该全都接触不到。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有巨大收获的课。
这门神课程的评论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谈一下感受。
1.丁老怪非常推崇卷,作业卷报告,考试卷题目(鼓励学生出考题,完全违背公平原则),寒假卷大作业(做的特别好直接总评给满分(丁老怪原话))。搞得作业量巨大无比,而且很多都是在浪费时间。
2.知识内容超前,热统和固体物理没学就讲一大堆相变系综理论,速度巨快无比,普通学生根本听不懂(但是不影响写作业)。
3.作业形式用C。我寻思matlab和python比这C不知道好多少。助教说为了保证大家都会所以用C写。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不是大问题,科研要用到啥语言再学也不迟,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算法。但是作业对编程水平基本毫无任何提高,助教也没有任何习题课教你某个题目是否有更好的算法/思想/方法,完全是自己瞎摸索。
4.评分规则完全不透明,一边鼓励你卷一边什么也不告诉你。某种程度上鼓励学生创新,但是时间代价太大。
5.今年考题特别正常,完全没有往年那种考场搓核弹/预测双色球/陪审团应该到多少比例判死刑/给一篇分成两期发布的paper的上一期叫你预测下一期。都是课堂或书上的内容,反正难度没变就是了。
6.我是光学方向,默认置课居然是A。我:???。这应该是凝聚态的专业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换B。大失所望。
20210326更新
我被卡绩了,哭哭。但是那天做报告的时候和丁老师讨论的还挺开心的,丁老师人确实不错,就是讲义似乎没什么逻辑讲课有点划水又不给PPT这点不好。
20210322更新
应评论区要求,放个丁老师主页
http://micro.ustc.edu.cn/chmain.html
我还是不知道每周用随机数做一次Monte Carlo模拟对我未来的磕盐工作有什么用。
而且并没有感觉到老师很认真在讲课。
虽然我也没有认真学,也没有听懂过他讲课。
每周一题的作业也还好,不那么痛苦。
收获是重拾C语言技能。
另外:
匿名怕被打……
个人感觉这门课打的是信息战,多找往年大佬写的作业参考思路,作业有思路写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然后考试前认真做一份小抄,重点关注抽样方法、计算方法,即使觉得自己烤得不行,(由于大家普遍都不行),给分还是很奶的,同94
由于本人之前绩点不高,这门4.0让总绩提了0.01,所以打个十分感谢一下
dlg的内容基本全是Monte-Carlo的应用,孙霞老师有混沌、分形、元胞自动机、分子动力学,李会民老师教了并行计算的东西(虽然今年由于线上只是发了个视频上来,我也没看),最后《水》了个总评99,室友《水》了个100。
dlg的作业,占了我大三上非常非常多的时间。计算物理现在可以用matlab编程,在编程和画图上确实节约了不少的时间(?一个程序也就几十行的事情,只不过有几个槽点很恶心:
1.dlg包括孙霞老师的题目经常不明不白,比如“研究”“探讨”等等字眼,给学生们过大的发挥空间,而且学生们有点互相遮掩,互相卷的感觉,虽然我们寝室两人基本都是互通有无(一起卷,悲)。比如你问别人这个怎么写,他和你说了一个新的做法,或者说分析了一个新的点,画了一幅新的图,那你自然而然的也想去模仿他重新做一遍。所以得找个朋友一起卷
2.助教不公布作业成绩,而且习题课就讲了没几个作业,难以get到助教的要求(喜好)总之体感很不好。这里提醒几个点:
(1) 作图标清楚坐标轴的含义(物理量/单位),也要加图题、表题。
(2) 散点图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
(3) 同一幅图中画多条曲线要加图例。
(4) 画算法流程图。
等等,后面想起来的再补充。
3. 考试题目阴间。考三个小时,题量大。尤其是dlg的题目非常的恶心,比如脑测Ising模型的相变(?
4. 大作业也得卷一卷,虽然今年的大作业dlg说几乎没人理解他的意思。我的评价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叫你布置题目不清不楚???
最后,这门课的作业可以在网上查到非常多的往年报告,建议大家可以学习其中的分析内容,再进行拓展分析。基本上我的每个报告都有十几页(虽然我两幅图就可以占一页纸)。
后面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把我的所有作业及源代码发上来(?以及可以把我的期末大抄发上来(?自认为我的大抄在森森的大抄基础上,删除了部分内容,并细化了某些内容,非常详尽。
先这样子挖个坑,要是有人看了我的评课的话,记得催我把资料传上去()
两分给可以说聊胜于无的一点收获,这门课至少让我理解了MC方法、退火法和ising模型。剩下的就全是缺点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门课在评课系统中分成了好几个,建议后来的同学去看看那个更多评价的栏目,有更多学长的高论,还有往届的作业。
首先说一个令我非常不满的地方,就是我们这学期的助教。不客气地说,这门课这学期的助教不学无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我听说,这门课之前是没有只能用C/Fortran写作业这种要求的。为什么这学期有这个要求了呢?是因为助教不会matlab,mma,python,c++。当然,他们不一定是真的不会,只是作业格式统一之后便于批改而已。还有就是不公布每次的作业分数。在一门作业在总评中占比极高的科目里搞这一手,我只能说其心可诛——不就是害怕同学因为作业分数质疑助教的麻烦吗?好,既然你懒得看高级语言,懒得公布作业分数,那我有理由怀疑你们也懒得客观公正地判断每个人作业的好坏。
我提议,希望有这门课成绩比较好的这届同学把自己的作业贡献出来,以免浪费学弟学妹们的时间。我本人这门课没有拿到优秀,就不拿出自己的作业害人了。
然后就是丁老师的授课。我认为丁老师或许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本书里教授的所有内容,又或许是不太会讲,反正大家听得云里雾里是常态,谈收获也只是作业练习到的部分可能有所理解。相比之下,孙霞老师虽然讲课没有激情,但是至少还算清晰,分形几何很有意思。
这门课作业、期末考试和大作业的评分都无从知道,所以给分好坏也难以判断。但是正因为如此,不建议想要刷高GPA的同学选。当然,收获有限,也不建议B换A。
评价一下丁泽军的这门计算物理A,超多的平时作业,几乎为零的收获。给分完全不透明,平时作业成绩未知,甚至对错都未知,期末考试成绩未知,除了总评之外任何成绩都一无所知。相当多知识涉及到了之后的热统以及更之后的内容,上课体验极差。
总而言之,选这门课,毫不夸张的说,是我大学上学以来最后悔的一个选择,没有之一。丁泽军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科研工作者,但是他真的是一个很差的教师。
唯一一次小测还没到,作业做的很烂,考试前完全没复习,已经做好挂科的准备,但是竟然没挂,感谢丁老师不杀之恩
熬夜写计物作业时:dzjwcnm() 出分后:dzj你是我爹!
这门课确实非常花时间。平时作业的C语言编程部分倒不是特别难,但是用LaTex写报告是真的花时间,各种图表搞起来还是有点麻烦的。如果学有余力(寒假太闲 = =)的同学可以花上更多的时间去卷卷带作业,目前带作业的评分细则尚未可知,但是有几率获得加成"dzj的青睐"而直接满分。收获肯定还是有的,后面的Ising Model, MCMC这些东西对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来说能有不错的收获,不过那一堆热统里面的概念对于没学过的同学仅靠课上的一点时间来速成基本是不可能的。
恕我在这门课里找不到任何一个值得称赞的点,各方面都是我上过的所有课里最烂的
颇有香港废青的风范呢,生活一定很不如意吧
----------------------------------------------------------------------------------
匿名是为了不想和现实中的某些人关系变僵。
PS.经典二元论。我没说这门课好,我的意见是反对的声音是必须存在的,但我就是看不起那些只能用脏话承载自己思想的dinner,更看不起那些立马受宠若惊把他奉为“英雄”的某些人。
对对对,所有觉得这门课不是依托答辩的全是在可悲的舔狗,所有破口大骂直接在群里问候老师家人的就是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我拿了高分学到了东西为什么不能感谢老师?
PPS. 我的生活起码比某些一天到晚只会喷人的人如意多了
两年前学的这门课。印象就是作业很多,需要花很多时间。
现在感觉当年课上讲的东西蛮实用的,而且对编程能力的提升显著。
丁老师的课不适合只想要分数的同学选。
我就想了解一下这门课有补考吗
非必要不选A,可惜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吧。作业不是很难,复习了c语言感觉还行。 可能计算方向学这个比较有用,感觉安排在这个学期不太好,热统没学导致很多概念没理解就直接用,我是有些接受无能。 但觉得不至于到一分。。。
作为一个只想保研的咸鱼,这门课给我的体验还挺好的,也觉得当初把计算物理B换A是个明智的选择。虽说丁老师讲课速度贼快,上课很多东西没怎么听明白,但要不然就没办法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涵盖这么多的内容,考前抄讲义时还是从工具书里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模型、思想,如果没有这门课,我大概是不会怎么接触到这些东西的。这门课很多人诟病放在统计物理之前,但我感觉借此机会自学些热统也挺好的,而且听说诸如重整化这些东西甚至热统都不会涉及。至于作业这些,很多人觉得太卷了,不过对于我这个对成绩已然没啥追求的人,就不在乎这些了,把模型跑出来,思考其中的物理过程图像,写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东西就好了,所以感觉也挺愉快的,虽说感觉一学期的作业并不会对编程有促进作用。。。最后考试也还蛮正常的,除了题量贼大三个半小时都做不完,给分也还可以,至少每次作业就写两三页纸也能上4。。。总之感觉上课体验并没有像评课社区里其它同学说的那么夸张,可能是我太咸鱼了吧。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