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
课程层次:本研贯通 | 学分:4.0 |
张鹏飞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教学质量较低,大多以念PPT为主,语速缓慢,表达不清晰。课程节奏安排失当,相对简单的密度矩阵部分花费较多时间,而关键的二次量子化和散射理论则仓促结课。教材《高等量子力学》被评价为内容不清晰、阅读困难。
课程作业次数不多,总共8次,以书本原题或类似题目为主,大多可以通过翻书或网络查找答案完成。考试开卷,以书本内容为主,12道简答题和3选2计算题基本是书上或作业中的内容,较为基础,难度较低。由于考试监考宽松,部分学生甚至选择作弊。
张老师在给分上非常宽松,不卡绩,不少同学在考试后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即便学习过程体验欠佳,部分学生认为在看到最终成绩后与老师达成了和解。
尽管张老师为人友善、体谅学生,并且给予较高的成绩,但课程的整体学习体验不佳。推导不清晰、信息密度低、课时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佳。如果较为重视成绩且学习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不高,此课程可能是合适的选择。但若希望深度理解高等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应用,可能需自学补充额外资料。
总的来说高量这门课的内容侧重以及教学模式每个老师都有所不同,张老师人是真的好人,相当体谅学生,据说给分也很好,但是教学质量真的不敢恭维,时间规划不合理而且全程念ppt,老师的表达也不清晰,学习体验极差。作业一共8次,每次花时间在半小时到三小时,作业质量不如yhx的量A,作业用AI或者抄书会快很多,现在是6.20下午,晚上考期末,先打个8分吧~出G后再来补充……
考试考完了,这不纯抄书大赛,12简答基本全是书上原话,很基础的概念题,3选2计算还是书上例题和作业原题,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但是看到这种抄书考试坐在我左右的两个研究生还要作弊用手机查答案我就想笑,数理基础烂成这个样子以后还要拿着科大的硕士或者博士证书在外面招摇撞骗,就很难绷,老师和助教监考也不怎么严,让我有点失望!
绩点超出预期,感谢张老师!考试因为太简单卷面应该接近满分,老师不卡绩是真好,没白提前选修这门课,毕竟到高年级就没时间去上课了。
单纯论学习体验来说,实在是有点差……至少就我的感受而言,推导没头没尾,知识体系也非常混乱……另外教材也可以入选这三年以来用过的最差的教材top3,第一次见能够让我在看完之后把原本就会的东西弄的反而不清楚了的书
⬆24春期末考试章节
教材:高等量子力学 张永德 含有大量口水话黑体字注解却没法解释清楚
讲课风格:用迟缓催眠的声音仔细念书和写一些轻度板书,龟速讲解。三倍速录像的语速比较合适,可是即便如此有大量内容仍然搞不懂
讲课进度:用了一个多月接近两个月来讲解密度矩阵和相关应用,一个多月讲解对称性、相对论量子力学、路径积分,最后不到一个月讲解二次量子化和散射理论。节奏显然有问题。
作业:四月下旬和五月下旬各一次,每次两道大题,一道大题4~6个小问。看知乎可以解决75%以上,剩下的翻翻书对着写一下。布置第二次作业时,在BB系统说道"请一定要努力呀,努力了才会有能力的提升!"
考勤:在五月中下旬左右,应教学督导要求在期末前加入了一次小测
老师其人:在QQ群灌鸡汤和怀念恩师。总的来说比较脱离群众
考试:开卷考试,12个简答题全部在书上能找到句子,计算题三选二。每个计算题70%左右的内容能够翻书找到
总的来说就是催眠、谜语人、低信息密度、作业少、给分好,快速交作业比较容易获得高绩,功利型选手在看到绩点时可能会与老师和解。但是学习体验稀烂
话说今年录课在哪看,怎么没找到
老师人很好,给分很好很好。我从来没有去上过课,收获仅限于最后复习的时候想了一下为什么Dirac方程会有负能量解。
看着老师讲课以及在群里发言,我的心情有点复杂。这是我在科大最后一门考试,交卷时老师以其惯用的风格(见过老师的可以想象一下)问我:“试卷做得很好吧?”一时有些凄惶,不知所言。
本课程使用的课本是张永德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学期初老师会组织统一购买,会比网上自己购买的的便宜很多,科学文库上下载的电子pdf版本,只能在联网状态下用cajviewer打开,不过我后面在网上找了找可以破解科学文库的工具,也能用平板看了。我自己快考试的时候才买的纸质版,是因为后面说是考试开卷。阅读过程中发现少量错误,据说很快会出第四版,希望能够纠正。
本人是3系研究生,本科的时候学过简版的量子力学,后面又跟着b站田光善老师学了一遍,基础不太好,算是半路出家。高量的书我主要是看张永德老师的,另外还参考读了sakurai和喀兴林的书,b站上网课看过郭宏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讲的很不错。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也算是磕磕盼盼,花了不少时间。
学二次量子化的时候对经典场论不太了解,老师推荐读了阮图南老师的《量子场论导引》,这本书概念讲的比较清楚,但公式推导有些错误,读的时候要注意些。
老师讲课确实都是按着课本来讲,ppt也是用的张永德老师的书稿,讲课风格前面准特等搜查官同学已经讲了,比较中肯,可能是老师年纪大了,这学期身体不太好,精力不如以前,讲课节奏没有把握好。张老师自己说你们从我这门课里学到的最有用的应该就是散射了,但是最后只剩了两个星期来讲散射,然后就草草结束了,最后考试也没有散射的内容。
这门课总共布置了两次作业,第一次作业大多数题听过课都能做出来,剩下的知乎上可以找到。花了一天多时间写完,第二次作业比较难,第一题是从Lorentz对称性和群表示导出狄拉克方程,花了我挺长时间,后面老师发了相关的讲义,写的很好,就是这一题的解答,第二题是老师自己编的题,关于电子反常磁矩的,题编的很好,收获还是很大的。
这门课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点名,而且有线上录课,时间安排可以很自由。而且我人在高新区,跑过去一趟得一个小时,线上简直救我老命。而且考试开卷!给分超好!能拿满绩超出预期了。
我被捞起来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都给我冲!
老师讲课怎么样我不清楚,没咋去听过,但教材读起来极其费解,不像是人写的,也有可能是我没学过群论那些东西导致读不懂。作业一共8次,前面几次都是书本原题,后面大部分是老师的自编题,这门课唯一的收获来自于后面几次难度较高的自编作业题。
考试是12道简答题和3道大题(选2题作答即可)。考试开卷但不能用电子产品,拿到卷子一看发现后面大题全是作业题,然而我只带了书忘记带上作业本,心态爆炸。最后好歹凭借延时的20分钟算完两道大题,回去一看作业本发现有一题一开始就算错了。在此提醒后来者开卷考试千万别忘记带上作业本。前面12道简答题颇有政治考试的风味,要翻半天书找对应原话,有些简答题还找不到(大概3到4题),最后只能胡诌乱编。考完感觉发挥很烂,没想到最后总评能给到90+,出乎意料。老师在群里说卷面平均分是79,总评会比卷面高一点,给分感觉还是相当好。
讲课不知道如何,前两周之后没去上过课。作业总共8次,每次作业都是课本题目或类似题目,大部分能找到答案,找不到的可以用deepseek解答。平时基本没怎么学这门课,考前突击了两天,主要熟悉了一下课本,过了一遍,考试的简答题部分书上基本都能找到,我有两题找不到。计算题和作业题一样,我写了七七八八。最后总评90,很捞,很意外。
老师人不错,讲课一坨,语速奇慢,声音奇小,性子急的同学可能忍不住上讲台给他来一脚
由于语速慢导致很多东西讲不完,我不明白一个密度矩阵能讲一个月,讲转动群又讲一个月,相对论量子力学也讲一个月,后面就没讲啥了,快速过了路径积分和二次量子化,最后散射开了个头就结课了,体验很差,而且老师上课经常迟到,甚至考试也迟到了
作业不多,一个月一个题,也不难,考试开卷,也不难,认真看看书还是很容易学的
最后吐槽一下教材,张永德的高等量子力学,我是欣赏不来,看着很闹心
最最后再强调一下,老师人是非常好的,给分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