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2.0 |
我辅修。
还没给分,默认给一个“一般”?
出分了,改一下。
上课主要讲的是 RISCV 下的系统程序编写,在 Qemu 下运行,这个和往年有较大的不同。此外还讲了一些开发常见的小工具,比如 make、git、gdb 这类。这也许是有助于后面工作上的软件开发的。
需要一定的 C 语言基础和计组的基础,但是上课用的玩具 OS 的代码非常 straightforward,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参考一下 UNIX v6 的代码(~10k lines)或者 Linux 0.11 来看看更复杂的系统内部长什么样。
我的工作大概是将上课用的操作系统移植到 loongarch 上,做了一个 LA 的开发 docker 环境。LA 的环境不好搭,有些组件缺失要自己去补,打包好环境开箱即用就很爽(虽然大了些,目前 docker save 出来的差不多 4G,gz 一下变成 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