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统计与金融系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3.5 |
陈昱老师的《时间序列分析A》在教学质量上的评价较为两极。有同学认为“激情四射,不知所云”,指出老师讲课逻辑不清晰,常常跳跃性太强,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部分学生表示老师的板书和PPT难以一致,PPT内容冗长且晦涩,造成学习负担。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感受到老师的认真,认为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投入了很多心思,并会用心解答学生问题。
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何书元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内容本身被一些同学认为并不难,但授课方法和课程设计存在问题。作业方面,书面作业较少,上机作业繁多,内容涉及复杂的R语言实现,导致学生在时间分配上有些压力。大作业要求进行实际数据的模拟与预测,有些超出课程教授内容的范围。
作业被评价为内容不合理且不合时宜,尤其提到“后几次上机重复性工作多”,与实际应用脱节。考试方面,往年题目与本学年题目差异较大,导致复习的超前性无从发挥,同时一些学生认为考试内容与授课内容不对应,这引发了不小的困惑和不满。
课程的给分浮动较大,以往年度给分非常慷慨,优秀率高达60%。然而,本学年稍显收紧,优秀率约10%,分数分布变化较为显著,这可能是课程调整期的反映。部分同学抱怨因未能达到预期成绩而导致奖励失去。
陈昱老师在教学中展现出一定的热情及学生培养的责任感,频繁在群中分享保研、学术讲座等信息。然而,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课程设计和操作执行都需要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的学习目标。对于选择这门课的学生,建议做好独立自学的准备,多参考课本、外部资源及往年卷子,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应谨慎评估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以适应课程工作量和挑战。
首先,我是没有在cy的课里学到任何东西。这一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本来时间序列分析就不应该是所有统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至少如果把它换成选修我是绝对不会选的。其实管院统计作为不算小的一个系(18级包含少院管统方向的加起来总共将近100人),反倒是没有开任何的选修课,而将所有的专业课都设置为必修,我是认为不怎么合理,但这里先按下不表。
其次,cy从教学到作业、ppt,就没有一处是真正符合时序这门课的。上课的时候总是自己一个人在讲,而不管同学们听不听得懂,更像是在自己给自己复习;同时还有一个很怪的习惯:写板书的时候经常写一句擦一句,让我感觉她生怕同学能听懂能学会似的。此外,她上课和教材、ppt都不同步,经常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课后一看ppt,原来跑到十几页之后的ppt之外去了,很难不流汗黄豆。我是没搞清楚既然你想这么讲,为什么ppt不按照这个顺序写呢?
说到ppt,cy的ppt也是我至今为止看过最差的之一。全篇全是生搬硬套过来的内容,而且极其晦涩难懂;复习的时候(虽然我几乎算是裸考,但好歹稍微看了看)直接给我整破防了,但为了不遗漏内容只能硬着头皮看下去;可以说时序是我复习这学期这几门最难受的一门。
另外就是平时作业,可以说作业和最后考试的内容几乎处处不交,只有最后一次预测部分的题目是出的往年期末原题,这部分我等下还会说。此外最让我反感的就是大作业和上机作业。上机作业前半学期几乎全程调包侠,作业给分就是看谁调的包多、画的图好看,几乎就是比谁更卷;后半学期开始有一些题目就几乎是闭着眼睛出(据她自己所说她出的题自己都没做过),以至于有一次让我们编程写ARMA序列的极大似然估计,而且为了时间序列的收敛性要求我们取列长为2000;然而根据书上的算法,这种情况下完整跑一遍要一个小时起步。当同学向她反应的时候,她甚至说出“optim函数有点慢,你们可以自己设计一种算法来进行优化”,这让我开始怀疑她是否用过optim甚至R语言。最离谱的是大作业,明明课上只讲了ARIMA模型,而众所周知这种模型预测效果极其有限,她大作业却让我们进行实际数据的模拟与预测,这几乎就意味着要想拿高分就需要自学课上没学过的模型。最后我们组只用了课上讲的ARIMA内容,最后成绩也极其不理想。我不太清楚大作业是助教改的还是cy改的,我只能说改的人似乎颇有些幼稚,还在信奉那些极其荒谬的想法:看起来所谓“高大上”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就应该拿高分。希望想大作业拿高分的同学只需要找一篇最近的文章,然后自己照着算法写一写程序(有时甚至只需要把python或matlab转换成R)就好了,最后用英文写一个pdf,卷上二三十页,成绩一定会很高。
另外对于今年的题目,出的也很怪。首先填空有一道只需要写出递推式,然而题干并未说清楚,导致我算了好长时间;另外似乎是AR和MA的题目以往出得太多了,今年开始出ARMA的预测、置信区间,然而这部分在书上也只是由新息递推给出,不知道她考这个本意是不是默写大赛。今年的题目完全不同以往的题目,之后可能也会越来越难,希望学弟学妹多少还是好好复习一下,谁知道cy之后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最后,关于给分,今年4+的只有10%左右,大部分上优秀的都是3.7;而且总优秀率也不算高,估计这会让原来靠“奶王”人设立起来的cy现回原形罢。
最后的最后,我有一点私人的不满。cy这个人在我看来很偏心,我身边有同学也有这种感觉,大概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她的总评给分标准会按照最大化她中意的学生的分数来制定吧。但事实上一视同仁应该是老师的基本道德,况且不同人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不应该因为对学生的主观看法而对其成绩有所影响。其次,有同学认为她人很好的原因是她会一直在群里给大家推荐保研夏令营以及学术讲座之类的,这点见仁见智吧,我是觉得这些东西应该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当最基础的讲课任务都没有做好的时候,这些东西再多都无济于事。
隔了一天再补充一条:cy评判大作业分数的准则其中有两条:规范和内容。什么是规范呢,就是大作业格式必须与她所读过的论文一致,任何和她所读论文不同的地方都会被认为是不规范;然而除了理工科的文献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诸如社科类的文献,所以大家大作业尽量不要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我是不清楚我们大作业严格按照国标GB7714的格式为什么到了她眼里就变成了不规范。内容方面,似乎会考察丰富性和创新性;丰富性没什么可说的,越多越好,这就意味着想拿高分一定要卷;创新性是指什么呢,让她看不懂就叫创新,所以还是要找最近发表的国际论文抄一遍就完事。
又是一门一言难尽的统计专业课。。
这门课用北大何书元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作为教材,课程内容本身没有那么难,如果概率论学得还不错,看看书或者老师做的课件也就够了。老师会把课本上的内容带上自己的理解打到课件上,这点还是比较认真的。书面作业很少,主要是上机作业。上机作业还挺花时间的,下面贴两个有用的链接:
http://www.math.pku.edu.cn/teachers/lidf/course/fts/ftsnotes/html/_ftsnotes/index.html
都是北大的课程主页,不错的参考,第二个是配套何书元那书的,老师有时候会直接抄上面的内容作为上机作业。最后的大作业要好好做,老师上课多次强调大作业的重要性。。
老师上课是真的扎心。上陈昱老师的课的错误示范:上课认真听,然后听完一次课只听懂几个段子。。。老师自己一定认为自己上课深入浅出,讲得非常清楚,然而实际情况是她上课喜欢东扯西扯,一会儿就忘记了主线,有时候讲讲某个很难定理的证明思路,有时候讲讲金融里面的东西。反正听不懂就自学吧,反正也不是这学期唯一一门需要自学的课了。。。
说实话感觉考试也没什么好考的,最后考试也很迷,竟然还有背yule-walker估计的渐近方差这种问题,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考试和上课内容关系不大,考前要看看往年卷子,和作业风格不太一样的。最后给分不错,陈老师会大力调分的。
学完这门课,现在就记得R里面的arima函数了。。
考试周结束已有两天,刚刚才交完这门课的大作业....突然释怀,觉得这学期终于结束了。
一直以为管院的课是好兄弟,你不会学不懂、难到哭,会用就行。
但是陈昱老师作为苏淳博士的学生,然后都去了管理学院,导致数院开不出来时间序列的课....
因此这门课是既涉及时间序列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每周上机,又要期末考试,还要交大作业...
对这门课的不满是主要是它只有3.5个学分,但内容一点都不少...
一周只有周二的3、4、5三节课时,老师每次要过一个100多页的PPT,主要参考何书元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但我觉得PPT足够了。这还不涉及上机R语言内容,也就是说上机是全靠自学的(当然CSDN上cover了大部分上机内容,感谢一波)。平时作业确实不多,只在国庆后交过一次纸质作业,这点算是良心的了。但是助教纸质作业也不讲、上机作业也不讲,一点反馈也没有,谁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好不好?从这点上看,这门课几乎全靠自学。
建议选这门课的同学上课的时候自己一页页地过PPT,把内容看懂,周末上机再用R语言实践,这里推荐一本参考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R语言陪同》(第2版),图书馆就能借到。
但我认为老师至少是很认真的,她甚至反复几节课劝暑研没回来的同学退课,有一种"上我的课要认真听讲"之势。然后平时在群里还挺活跃,虽然没有同学回应她...
体会一下@全体成员 警告。
我记得她还发了一本书,叫《女士品茶》。开始我以为误发了,打开一看,居然是统计类的书籍...
认真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最后碎碎念几句,现在大四才明白:哪有什么假期,小孩子才有假期。
送给大家《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一句话: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Final Exam a.e. 原题
PPT晦涩难懂,真的想死,只能抱着书啃
先占坑,回头来发一些整理的笔记。不管它的具体用处多大,至少比cy的课件更有针对性。
2021/10/3补充:
以上是2021春季学期时序的所有纸质作业,部分往年卷以及本人在最后复习阶段根据往年卷、课本:何书元《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李东风讲义(讲义参见“小学生侦探”学长评论里提供的网址)整理得到的部分知识点笔记。笔记基本覆盖了往年卷的所有考点(除了方差阵的渐近估计没写之外)。
从备考期末考试的角度,实用性排列顺序为:1.往年卷>2.李东风讲义≈3.课本>>4.作业>>5.cy课件。私以为本人整理的笔记介于1和2之间,若是复习时间不够可以作为部分参考,(考前两周记一记,喝前两秒摇一摇)如有其他错漏也敬请指出。
很关键的一点:cy的讲义里有大段的定理推导/证明,作业也会出证明,但考试(2021期末)除了证一个谱密度,其他证明完全不涉及。这就是为何看讲义基本没意义的最大原因——不相关(脏话)。
因此,往年卷才是王道。其他的参照上述排列顺序。
上机作业和大作业没整理,因为太多太杂。参考上述评论各安天命吧:)
最后的分数和我对这门课的态度+付出时间还是蛮相配,所以不打太低的分。3分里,有一分算是对之前从未听过课的补偿吧。
其他的不多吐槽,但愿上述资料能够帮到之后学这门课的同学们。
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cy教的是真的烂,我学的也是很肤浅。勉强拿了个优秀,也配得上我花在这门课上的精力。
我没法听进去她的课,很奇怪,她好像讲了许多东西,但她讲清楚的东西寥寥无几。她做了很丰富的ppt,但她ppt对内容的组织一塌糊涂。这样的课程开设了好几个学期,我费解,为啥能一直开下去。哦,懂了。给分好就不会被学生冲塔。
很失望。要招那么好的生源,却提供这种水平的教育。可能见怪不怪了,现在看到有老师认真备课上课,都很感激。但好像其他地方也是这个样子。失望。
在管统的学习一直不称心,只能说是混混分的样子,这学期就干脆不想搞花那么多精力搞学习了。学到了一些东西,又没有学到很多。我是后悔来到管统学习的,虽然我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我其实没有体会到统计的魅力,也不想在这块继续下去。
这学期最有趣的大概是杨亚宁老师课上扯的有趣的故事吧。
就这样吧。
本来想打1分,但还是手下留情了。不过这门课本身我自己也花心思不多,所以不能全怪老师。
给4分的理由:
1.老师讲课很有激情,声音很洪亮,看得出想认真上好这门课,不像其他老师讲课多少带点催眠。
2.老师很热心帮助同学,除了在群里回答问题之外,还会介绍保研面试的情况。
3.助教很尽责。这门课的上机任务非常繁重,不仅学生辛苦,助教改作业更辛苦,但助教还是会每周按时改完作业。除此之外,在线上问助教问题基本都会及时得到回复,作业得分有问题找助教也会帮忙重看一遍。
所以多出来的3分,2分还给老师,1分送给三位助教。
这门课只值1分的理由:
1.讲课有激情但逻辑不清晰,跳跃性太强,以至于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几节课是能跟上的。
2.虽然课件做的很详细,但跟李东风的课件大范围雷同,跟课本也有很多的重复,非常鸡肋,不知道老师花这么多时间做课件的意义在哪里。讲课虽然是板书和课件结合,但我感觉完全就是两条平行线,或者说课件更像是一种reference,通常是讲了几分钟讲到其他地方去的时候突然回头把课件翻n页到她现在讲的位置。老师的板书字迹算是看着很舒服的,但是逻辑也是一团糟,明显是没有预先设计过(我更认可缪老师那种板书)。
3.布置任务太多,并且内容不合理。整个学期一共有8次理论作业,但是前5次都是AR之前的内容,后面MA、ARMA、预测的内容压缩在3次作业里面,以至于作业题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上机一共有6次,但是其中大量重复画acf,pacf图,以及用arima或者auto.arima函数拟合模型,虽然简单但感觉没啥意义。最后一次上机让我们自己写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首先步骤很复杂很难实现,其次就算是抄李东风的代码,跑一次结果也要至少一个小时,显然老师自己从来没做过这道题,但每年都在布置。实际上一个学期下来,做了那么多次上机,基本也就只学会了acf,pacf,auto.arima这些函数,花时间很多但收获不大。
4.教的内容很基础却让我们写大作业。这个学期我们基本就只学了ARMA、ARIMA、线性预测和参数估计,都是最最基本的模型,但是大作业却让我们自己去分析现实中的数据。实际上现实中很多数据如果用ARIMA拟合的话效果会很差,根本达不到建模预测的程度。所以这个大作业相当于变向地让我们自学她上课没讲的内容,我觉得在一个学期本来时间就很紧的情况下真的没必要。她放出来的往年的优秀大作业都是用英文写的,而且内容很多,用的模型也不是ARIMA。从优秀作业的内容来看,如果每个人都向这个标准看齐,那么老师和助教就算通宵,也很难在一个星期之内认真地读完每个人的大作业(包括正文、代码以及必要的参考文献),所以要么大家在有限时间内根本做不到那种程度,要么老师和助教根本不会花心思认真看。而且大作业似乎是满分100分,5分一档。在期末考试难,大作业占比高的情况下,5分1档会导致很大的分差。
5.考试出题。往年放水、今年杀手,这大概是最好的概括。100分的卷子平均分56.2,跟今年实分析gjw班的平均分差不多。老师肯定觉得我们这届学的很差,但我真的不认为老师的出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尤其是去年不但开卷还有大量原题,这样考出来的高分不见得就是真学得好。今年闭卷还考ARMA预测的大题,如果只看书上的内容大概是考新息递推?那如果考前恰好没复习到是不是一分都没有?说实话我被扣了不少分,还不清楚是哪里错了……
从总评的分布来看老师今年也不打算大奶一口了,优秀率没完全给满40,而且90+只有12%,只能算是一般。我自己也没有很认真学,拿这个分数也只能接受了。
认真听一节课你会发现你什么都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自己的,也不管你到底理解了没有,主打的就是一个不需要反馈的课堂。在此立志后面全靠自学,低分先给上
听了几节课就知道这学期是听不懂老师讲啥了,真的很神奇,明明老师声音很洪亮;板书很好看;ppt很规范;甚至作业题出的也挺好,但就是不知道她上课在干嘛[流汗]。这学期除了开学几节课其他一节课没听,还有点内疚。到了下半学期问了一个看起来每节课都认真听讲的同学她在讲啥,同学表示他也不知道[流汗]。
期末考前预习了一天,大作业做的还可以,被奶到了优秀,感觉跟花在这门课上的精力也蛮匹配。
老师人非常nice, 考前还在群里发了往年的卷子和答案给大家参考。由于今年时序是最后一门考,跟倒数第二门非参就隔了一天,估计大家没时间复习全做往年题去了,,结果是过拟合非常严重,没考过的知识点压根记不得,平均分还蛮低的。考场上看到几个ARMA预测的大题,一个都不会写,直接麻了。
考前看北理工一老哥的考试周破防视频,还特地去小卖铺买了热带风味儿的冰红茶,想着时序这tm有什么难的?复习到八十多分儿的水平,考出来,六十多分儿。
老师人好,照顾学生,考试简单,期末很多原题。强烈推荐来选这门课!本人作业满分,实验满分,期末满分,不清楚大作业多少分,最终总评100。班级里的同学有60%的优秀率,招来很多外人的嫉妒。虽然这事实上和我利益无关,但我想说,我非常支持,我们就配60%,喷的人爱咋咋地
贵系的大四课,天天签到点名小测,生怕学生按时毕业了。 陈老师讲课还不错。上机作业的编排不太好,感觉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理论作业留得又太少,上完课觉得自己理论不够扎实,建议自己多做一些题。
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啊,这是什么?失忆喷雾?喷一下
2024年1月26日出分,不知道总体给分情况如何,课程群里鸦雀无声。
上过这课的都明白为什么打这分。
我真忍不了了,你中科大管理学院,开课就这个质量,是准备把大学办成大专吗?不会上课就不要上,一个学校,连个能把时序讲清楚的老师都找不到吗?鸟上机作业,除了治疗低血压以外没有其他作用。
你中科大开不了课就别开,办不了学就别办,能不能稍微干点人干的事?
就没人吐槽作业题有错误吗?
逆天课程,作业题都能出错?连抄别人的书后习题都不会吗?
也没别的好说的,讲点实在的。人家老师一次不开心把要求提高了。导致上学期5门4.3在这门课出绩点的一瞬间变的苍白无力,到手的国奖飞了。只能怪我上当了。
很多同学都写了,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直观感受
1,内容本身很有条理,理解的话不是很难的(复习的时候体会到的)
2,老师讲不清楚,越讲我越糊涂,而且她经常重复,以至于我不知道她三次课前和三次课后讲的有什么差别
3,作业多,做起来困难。每次做时序作业都很痛苦,因为根本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
4,上机鸡肋,老师评优秀作业,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后几次上机甚至直接提供了答案
5,考试题与作业无关,多看往年题是正解
6,老师看起来挺凶,也是比较情绪化的那种
7,似乎不喜欢我们这一届,优秀率直接砍半
陈老师人很好,想尽一切办法给统计专业的同学提供资源,有关申请的信息,相关的讲座,以及有趣的科大见闻都会分享到qq群里。感慨陈老师真的hin可爱!其实有些惭愧,在考试之前对于这门课的掌握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也并不是没有认真听课,只是听着听着真的会云里雾里,听。不。懂。啊。但每周的上机作业都有认真完成,个人认为这门课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何分析数据)会更为有用,相比较之下,课堂所讲的真的并没有记住太多,反而是上机部分印象深刻。最后考试内容与上机,课堂内容好像关系都不太大,往年考试题有一定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掌握各个模型最基本的定义,会计算就行。书上很多非常长的公式并不需要背诵,考试的时候按定义计算即可。预测比较重要,但也基本都是从定义出发,做做往年的考题,可以总结一下不同类型的预测(新息直到现在我也没太搞清楚)。
除了期末考试以外,还要交一个大作业,感谢我同组的另外两位大佬carry!听老师说只要态度端正,该做的步骤没有少,基本都是满分。期末考试不难,不要计算失误,基本概念清楚,就ok。因为个人拖延原因最后只有3 天时间复习,可以说是从头学起,但事实证明人有多大胆,分有多大产hhhhh,给分出乎意料的好啊。笔芯
建议改名💩间序列分析,从内容、讲课、作业、上机、考试全都是……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听什么,这就是每次上cy老师课的状态
上课完全听不懂,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自嗨,ppt不知所云,非常混乱,导致复习的时候只能看作业和往年试卷押题,什么也没学到
教课很没有调理,作业很繁
期末,在往年试卷中成功过拟合
大作业,上机,都不怎么有意思,也懒得卷。。
上课收获不大,一直认真听课的话可能还有用,或者直接自学也行。我是听到半期就开始摸了(反面典型)。。整个糊里糊涂地,最后自己看何书元那本书才对这门课整体在做什么略有了解。
老师很关心同学的,这学期线上授课,老师经常在群里面和同学互动,是我在科大见过在群里面最活跃的老师了。
这学期线上授课,PPT+板书,老师很认真,还会讲一些怕大家忘记了的基础数学知识。
期末考试开卷,超级简单!前面的填空题还有一丢丢难度,不过也基本都是作业题+常规操作,结果都不用算就知道那种。大题就更简单了,好几个往年原题...(我直接抄自己之前的过程了),最后各分数段的人数随分数单调递增,满分2个(我手抖了写错了一个下标呜呜呜)
最后老师给分超!级!棒!能有多棒就有多棒那种!优秀率奶爆!感谢陈老师赐予的4.3!
这门课前80%都认认真真听了,但是越听越觉得,这个东西它如果重要,那么老师应该会重复三遍以上,如果不重要,作业里也没有,甚至书上也没有,那考试自然也不会有,听听就当兴趣爱好了。所以上了好几节课回想一下这门课讲了啥,会发现好像讲的也不多。但是这门课是这学期唯一让人觉得一直在认真听都会时常听不懂的,为啥会这样真的是个谜。不过听不懂的部分大多数也与考试无关,所以不用太在意。考试真诚建议大家多做做往年题,尤其是复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就是把PPT上出现的并且老师讲过的地方好好看看就行了,PPT感觉大概有五分之三上课都不会讲,比较像补充内容。做做往年题再看看PPT,尤其是各种模型的预测,看看作业,大概便是如此了。
上机确实不少,但是会有参考答案。后面几次基本都是重复性工作,不得不说那几个函数用的我基本不会忘了…
大作业还是建议大家最起码呈现的效果要好一点,看起来高级总是没错的。老师在群里发一下些招生信息,讲座之类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整个处于一种大无语状态。
这学期五门专业课,就只有时序是没听课的,因为没法听,正如一位同学的辣评:激情四射,不知所云。说实话,我也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只记得几个R的函数,或许这也是与这门课难以涉及复杂理论证明的特点相关吧。而且平时听不听课似乎与考试分数没有什么关系。
老师人是很nice,经常在群里面分享暑研、招生、保研信息,上课也喜欢提到面试注意事项。还是要感谢老师把我这种速成婊捞到了优秀。
先说课程,老师的讲课能力并不是特别优秀,可以直接看课件自学。作业有理论有上机,最后大作业小组完成(3人以内一组)。今年由于疫情,期末考试特别简单,且开卷考。
但是老师人特别好!不仅是给分超优秀率,并且会分享除课程外的其他信息,包括保研的一些准备工作,夏令营面试问题,海外招博士生的老师等等。
老师给分其他同学都说了,但是其实老师讲课条理不是很清楚,PPT可能和北大版的讲义雷同得比较多(链接前面的回答有),听讲的时候感觉老师讲解没有重点,跳来跳去,而且这门课的理论深究起来比较艰深,涉及很多证明(当然这些最后都是不考的),中间学习体验并不是很好。
ARIMA模型算是这门课考点范围内的核心内容了,但实际预测效果就很emm...随缘吧,我至今觉得ARIMA定阶是门玄学。不过GARCH模型及其衍生是计量经济学中很重要的工具,虽然考试不会过多涉及,想转金融的统计同学可以深入学一下,大作业其实给分拉不开什么差距,但是好好做一份大作业也能给简历多凑一行不是(简历写不下的大佬忽略)。
老师其实人还不错的,比较为学生着想,就是讲课实在不行,远远比不上自学
作业其实不是很少,书面+上机+大作业,不过上机可以抄的地方还挺多,比较好应付
期末考试直接变成了抄往年试题+作业大赛,估计原题有80分,优秀率更是直接给到了60,直呼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