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化学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2.0 |
刘卫老师在《普通化学》的授课过程中被评价为“人美心善”,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常分享个人故事,增加了课堂的亲和力和趣味性。其授课主要采用板书方式,内容讲解清晰,节奏适中,难度适中。此外,习题课融入在课程之中,由老师亲自讲授,效果良好。
课程涵盖气体、相变、溶液、化学热力学与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以及基本的结构化学等部分。这些内容被认为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小扩展,不少同学认为新知识不多,整体难度适中。教材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普通化学原理》。
考试难度方面评价不一。一些同学认为题型固定且考点明确,有同学认为考试内容与平时授课内容差距大,增加了复习难度。不过,普遍反映给分较好,总评4.3分并非难事。考试为闭卷,允许自带计算器,重要公式通常会附上,但需注意个别公式在考试中不提供。本学期考试期间会出现未预告的大题或未涉及的考点,考生需特别留意课堂上的例题和习题。
课程作业量不大,主要来自于教材课后习题,学生可参考习题解析辅助完成。习题分布集中于课程重点,建议同学重点关注习题课内容,因为有大量考试相似题型出现。习题课签到影响课程成绩,缺席需提前请假,确保习题课的参与度。
总体来说,《普通化学》对地空专业较重要,但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用处有限。课程强调师生互动,注重习题和作业的参与,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且考前复习充分的同学更有助于取得好的成绩。尽管有学生对考试难度表示不满,但刘卫老师因其和蔼可亲的授课风格和较好的给分方式而广受好评。建议有意选这门课的学生需重视课堂及习题课的出勤,并在考试前充分复习课堂例题和习题。
习题课一定得去有很多是考试要考的题目 类型完全一样
习题课要签到 签完到后然后点名这种操作属实厉害
除了课程自身原因之外其余都还好 建议平时看本习题解析 没必要写题…
老师人确实很好 但是莫名有种腹黑的赶脚…
属实出分很慢了 -1
我想想,应该五个星期了吧,还没出分…
好的 利益相关96刚好4.3
+1
看群里说给分很不错吧 我也不清楚 (深深感觉我的笔记有大用 看我笔记复习的UU也拿了4.3 下学期想起来的话我扫描一下放上来…)
本课程是面向地空学院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据了解,在2020级培养方案改革之前,它曾是地空物理类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并且之前也经常有物理学院的同学来修读此课程。目前,在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该课程被标注为“强烈建议修读”。本人于2024年秋季学期修读了此课。然而,修读后我仍存在一个核心疑问:为何该课程对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强烈建议”? 这一困惑在25年春季学期与班主任及几位同学一同吃饭讨论专业选修课时再次浮现:班主任老师对我们上学期普遍选修《普通化学》感到好奇,我们解释是源于培养方案的建议,但老师本人也表示不太理解这样设置的具体缘由。
这个课程一共有40个课时,一周上课两次,2-11周上课,这学期老师在结课之后又上了两次课,时间是周二的八九节和周四的一二节,课本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华彤文、王颖霞、卞江、陈景祖 编著),即经典的蓝皮教材。课程可以算是只有一小部分内容,远未覆盖全书内容。整体而言,课程难度适中,偏向基础。
上课具体内容:
第二章 气体 第一节到第四节,主要涉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扩散定律,大致2课时内容,考试基本上不涉及大题。
第三章 相变 全章内容,主要就是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和三相图,到最后提及一点等离子体的内容。大致4课时,可能会出现大题。
第四章 溶液 第一节到第四节,但是第四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讲,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就是简单讲了一点点。大致3课时。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 与第六章 化学平衡 考察全章内容,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部分,主要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焓)、热化学、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熵、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不过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并且老师会讲解例题。分别为5课时与2课时。
第八章 酸碱平衡 和 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 考察全章内容,主要设计酸碱质子理论、弱酸弱碱解离平衡与pH计算、缓冲溶液、溶度积原理、沉淀生成与溶解计算。但是难度不算大,感觉接近于高考化学内容,就是有一点扩充(主要在缓冲溶液这部分),大致分别为4课时与2课时。
第十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 讲第一节到第六节,这一部分难度比较大,内容大概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电子法)、原电池与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计算平衡常数),重点在于电极的判断与能斯特方程的灵活运用。该部分大概4课时。
结构部分讲第十一章全部、第十二章第三节到第五节、第十四章全部。主要内容有氢原子光谱、玻尔模型、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多电子原子结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原子轨道能级)、元素周期律;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子轨道理论简介(通常侧重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异构现象、大π键概念。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部分比较难,要记忆的内容与图像较多(波函数、量子数、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径向分布图),但是也比较有意思。分子轨道理论比较难但是讲的和考察都简单。还有就是杂化轨道、大π键、配位化合物这些东西。这三章分别占用5-6课时、4课时、4课时。
老师讲课以板书为主,会在黑板上书写课程的大部分核心内容,有时也会板书一些老师个人觉得有趣或值得拓展的知识点。仅在讲授原子结构章节时(对应教材第十一章),老师使用了PPT辅助教学。
与以往不同,本学期的习题课被整合到了常规课堂时间内。通常在周二下午的课堂上,老师会适当减少课程内容的讲解量,并稍微延长一点课堂时间。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抄写习题,留几分钟让我们自己做一下,并现场为我们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做法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例题的类型与考题整体上接近,并且不用占用周末的时间(不用周末早起)。
课程点名次数多。 老师习惯在两次课中间的下课休息时段进行点名。这种安排使得点名几乎接近于每节课都进行。经过一段时间,老师基本能认出大部分同学,甚至能叫出不少同学的名字。
作业量不算大。全部作业均选自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的课后习题。每次作业一般布置两到三个题目。整章内容学完后布置的习题总量也基本控制在8个小题左右。课本配套的《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习题解析》提供了详细解答。我个人一直采用的完成方式是:先将习题解析上的答案抄写下来,然后自己再认真看一遍、理解一遍。通过这个过程,基本上就能把题目思路理清楚。 这本习题解析里包含了不少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很有帮助,是比较不错的复习资料。感觉完全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考前自己看。
考试是在12月7号下午,两个小时,最后延长了15分钟,题目感觉还好,整体上不算难,有几个关于原子的填空不太会,忘记是什么了。
1月15号出分,总评90,也是我本学期总评最高的课程了。出分离考试时间比较久,应该是也没有查卷什么的。期末考试试卷不公开,考前我没有找到任何可供参考的往年试题或样卷。不过个人感觉,基于课程内容,可能也不是特别需要依赖往年题。题型是填空题,一个空1分或2分,然后四五个大题吧。考试是闭卷考试,不过大部分公式在后面最后一页都会给出来,但是有的公式是不给的!我记得去年是电池那个能斯特方程的标准形式就没有给出。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并且计算器用处还是比较大的,肯定是能带就尽量带。
自己扫描了一下记的笔记,考前的时候自己翻了一下看了看,感觉主要是结构那地方要记住的东西比较多,电池部分可以多看一看。
普通化学是地空大一第一学期的默认课,卫阿姨也跟地空的孩子特别结缘~
但是对高年级非地空的学生貌似有一点点偏见,当然也是为了保障地空的优秀率
讲课教材用的是北大的普化原理,讲课速度,其实一开始还好
但这门课不像化学原理B(教材貌似相同),这课只有40学时,讲到后面杂化轨道就很快讲了,效果不太好
习题课是老师亲自上的,会跟同学们约一个周六/日的早上,老师能讲三个多小时确实很敬业的
建议习题课真的要去,一个学期会有3次左右,每次都有签名,对最后计算成绩有帮助
最后考试……我们2018级的时候考得比较难,据说20~30分的就有三十个左右(三分之一左右),最后老师也奶了不少,也挂了不少……
假如你想学,老师会很好地跟你交流帮你学,要是连作业都不做课也不听书也不看那又能怪谁呢?
我觉得,老师本身就是老好人,特别的棒!那时候考完试(她一般在15周左右考试)我还跟“科代表”一起去找她做蓝晶雨实验(她的课上有科代表,负责收作业,这个貌似跟总评无关,只是单纯地收作业),她最后还请我们出去吃饭,特别的nice!
评价是不建议选,对地空的人来说也是选修,没必要浪费时间选这个,学来用处也不大(除了刷学分),然后老师把控不好考试难度,或者说老师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出得难不难,出得难了调分感觉不咋调,总之我自己这学期每节课听了,复习也准备了,但期末考的题和课本上差距太大,也没有往年题参考,总之,普华是我这学期拿的最差绩点,不推荐
课程质量(20%):8分
教学质量(40%):9.5分
助教辅导(20%):9.5分
给分好坏(20%):10分
加权平均:9.3分 → 评价:9分
和其他学长们的评价差不多,我也觉得是屑课。看到化学原理B的评价里都说化学原理不讲化学,于是选了普化+普化实验凑3个学分,而普通化学能学到的更少了,考试和学的之间也有不少差异。
教学质量上,刘卫老师人美心善!!!讲课很清楚,人也很温柔,上课节奏不快,喜欢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生活,很有趣,内容不多但是讲的还是挺透彻的。
助教方面,助教基本只负责批改作业,而且作业不多基本半小时能补掉(而且还有答案可以参考),只要交了作业应该平时分就不会寄。由于大家选这个课都是用来水学分的,所以基本都也都不会去问问题,有问题都直接问刘卫老师本人了,所以助教存在感有点低hhh,不过有问必答,而且消息通知非常及时。
给分很不错!很能捞!总评正好卡边优秀,不过听说这门课的挂科率不低,今年似乎是最低的一年。不过好好学,试卷只要认真写了,卷面50+肯定很稳,3.3+没啥大问题。
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学的和考的有区别,所以请一定要上习题课!高中没学过选三(结构化学)的一定要在11月份开始去听课(刘老师结构一开始讲的糊,后面越讲越清楚),不然真的可能会寄。
P.S.推荐一波普通化学实验!有意思且给分不错的实验课!
——2022/1/13
上课我基本没听过,都在玩手机,还翘了一次记成绩的习题课。
考前借同学的笔记疯狂突击,最后勉强优秀
给分还不错,要注意复习老师上课的例题和提到的考试内容。
老师性格和长相都有些像我以前的化学老师,初见就移情了,很喜欢() 课程压力不大,助教人帅心善,作业本上写问题有问必详答,线上差不多都是秒回 建议不要缺课,平时分占比不高但感觉还是挺重要的
四年来成绩最差的一门课,也是唯一一门退掉的课。
当然地空教务要背大锅,不让想转专业的同学个性化修读。
也是四年来唯一一门习题课签到的神奇课,其实签到的课除了这个就只有政治课了。
复习了半天,啥用没有。
赫赫,就那样吧,不想多说
如评论区各位所言,刘卫老师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温柔的老师。课堂上老师喜欢给同学们讲自己的故事,很有亲和力。 课堂一般不点名,推荐听一听,老师会在重点的地方补充一些例题(如果比较熟悉老师也允许不来)。作业也是如此,重点处作业比较集中,非重点处有时甚至没有作业。但习题课最好不要缺席,有签到,老师也会亲自讲解考试的题型。如果因故没来,也可以找老师要一下上课的照片(老师人超好!)。 如果是会去上课的同学,非常推荐大家跟随老师的进度做笔记。因为老师不会讲教材上所有的内容,并且老师基本上板书授课,复习的时候笔记会比较清晰。 今天总评出来喜提4.3非常惊喜,感谢这位非常关心学生的老师(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谈起她之前的学生们)!
高考化学,热力学和原子物理的小杂烩。习题课要签到,还会补充正课没有的内容。个人感觉给分不错。
六分给刘老师自己,老师人很好。但是我建议老师回化院醉生梦死,不要给物院开这种屑课了!
这是地球物理的默认课程,老师人很好(笑容很甜,很和蔼),很敬业,每次习题课都到(习题课讲了很多我jio得比一节正课多得多),我不清楚其他人的情况,我是考前突击,成绩还好,很喜欢卫姨
老师人很不错,上课比较有意思,板书非常好,但是考试好难啊,上的太快了
很多人都觉得是水课,但是挂科率贼高,这学期120人选课,20人补考,可能还有不补考重修的。往年没有这么多,今年似乎是地空的班主任建议刘老师多给挂科,她就多给了挂科。
跟一般的习题课不一样,这门课习题课是正课的一部分,会点名,会讲上课没讲但考试要考的内容。
刘老师喜欢跟学生互动,会让学生写自我介绍,会记学生名字,喜欢在上课分享自己的生活,微信加了不少往届的学生。上课会做实验。主科里面,属于课堂气氛很活跃的了。
课程的内容大致是无机化学去掉元素化学的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电化学、共价键和配合物。对于既学过高中化学又学过大学物理的人来说新知识很少了,上课节奏比较慢,北大版教材内容也不很充实,想学东西的同学不建议选这门课。
照片错了。刘老师是个中年阿姨,很瘦。
水课。但老师非常和蔼。上课讲得东西不多,毕竟对于地球物理系学生,化学方面的要求也不高。
习题课一定要去上,课认真听,平时作业都自己完成了,考试就没大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