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2.0 |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数学基础之一,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教学的数理逻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数理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形式化技术,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命题逻辑的(标准)形式公理系统(命题语言和形式推导)、语义学和元理论(命题演算的可靠性和完全性);一阶逻辑的(标准)形式公理系统(一阶语言和形式推导)、语义学和元理论(一阶谓词演算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以上的简介与课程实际情况不符。
此课程也作为一门不需要前置课程的计算机辅修专业选修课之一,建议修读作为选修学分。上课刚好与主修同学是在同一个学期。
此课程也作为一门不需要专业基础的计算机专业课之一,建议修读作为自由选修学分。
出分了,想说一下这门课给人的感受:好处是,你完全可以上课全翘作业全抄,完全不会对你的总评有任何影响;坏处是,既然你的平时努力一文不值,那么你的成绩就完全由你的期末成绩决定,而且期末一题十几分外加不调分,考砸了你就只配收获一个极低的成绩
课程终于结束了 在考试前先说几句:客观来说,刘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上课除了有点催眠之外还是挺不错的,ppt也比较完整。这门课的作业近似脑筋急转弯,时常因为奇妙证明卡住,很难想象最终的开卷考试会出成什么样子(
考完追评:卷子意外地挺正常,除了判断题较为阴间,后面大部分都还是作业涉及过的方法(甚至还有课本原题),当然直接证明脑筋急转弯依旧,「前束合取」这种表述亦坑到了不少人,所以最后结果也不怎么好预估。
出分了 据推测是比说好的4:6把期末比例调高了一点 然后统一上调(事实上平均起来和46应该差不多 但有人上有人下) 我这种作业比较寄的就占到了优势 不过这门课的体验也就仅此而已了 大概算是一门无功无过的课 本来想8分 +1给下午班助教
严格46开,经典离散数学给分,不要有什么幻想了。
讲课催眠,完全自学,考前突击,开卷瞎写,总评81,甚至小数点也不肯四舍五入。
不少人翘课去做核酸检测,好像挺方便的(俺也没试过)
中规中矩的一门课,但是教材非常好!!很适合自学
首先是讲课水平,听了前两节课后我觉得单纯是在念(和书一模一样的)ppt,而且很无聊。大概上一节课的进度等于自己看书半个小时的。于是之后就变成只去自习了,但是也不点名。
看完教材大概题目也都会做了,作业不多,实在不回的话书后面还有贴心的提示。
最重要的是:看完书和做完作业不代表考试能考好,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可能是过了太久才考试以及可供练习的题目太少导致考炸了(大约75左右)。作业和考试 四六开 ,加上一点微调后总评顺利被捞上85,感谢老师!
另外就是,孙若培助教太可爱了🤤,培培...我的培培...!
最后附上一张开学前 p 的图 ,希望大家学的开心
收获还是比较多的,扣分扣在老师约等于没有的教学水平上。
授课内容为《数理逻辑》课本的前两章(该课本共四章),内容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举例:A→B,B→C能否得到A→C?
谓词逻辑举例:对任意x∈R,存在y∈R使得x>y,能否推出存在y∈R对任意x∈R使得x>y?
前置知识:初中语文数学及格水平。
老师的授课水平一般(或者说,约等于没有)。往年评论说建议找隔壁班(指陈小平班)要课件,这个呢,今年没有隔壁班,不过助教很贴心地把课件发群里了。陈老师的课件确实不错。
这门课教务系统上写着14周,不过实际上我们上了11周就讲完了,这其中甚至包含四个课时的习题课。考试在15周周末,与运筹学基础(顾乃杰, 黄章进)相差仅1天。如果同时选这两门课,请安排好学习时间。
给分呢大概率是优秀率没给满,因为我们班老师忘了给查卷的人改总评了,登上去之后又撤回了。再发上去的时候除了查卷改成绩的,别的总评都没变,而查卷的人很多都加了分,从不是优秀变成了优秀(不太清楚有无下去的),因此推测大概率没给满。
另外,这门课给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期末,而期末有一定的脑筋急转弯性质(比如直接证明)。我当时是用的回溯+HS,抄了前几届的复习提纲的HS直接证明,抄的手都酸了,不过没扣分。感觉对于课程理解的要求不高,这是一个缺点。
我们班挂科率应该低于2%,不知道隔壁班如何。
我比较幸运,总评4.3
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个人推荐这本书(知乎搜到的),不过仅对课程内容理解有用,对于考试没有任何用处。
下午班助教肥肠可爱,想贴贴。
我可能来年会担任助教。
计算机学院的人,如果能接受自学可以选这个班。不过怕是没得选(
辅修人可以选这门课,比较容易及格。
其他任何学院任何年级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人,如果不算特别忙,都推荐选这门课。毕竟这门课任务量不大。不过卷王就算了,毕竟这课总评高度依赖于考试,考试暴毙了GPA就无了。
讲课水平等于没有,甚至是催眠效果很好的催眠曲。
不调分,甚至还把我小数点后面的零头抹去了。
但是批卷比较松,不会像代数结构一样一点错就扣一堆分。
今年的助教非常耐心负责,加一分7->8。
不点名(再加一分8->9),建议不要去上课,自己自学。
后来发现,老师通过临时增大了期末考试占比的方式来调分,使得本来就不满的优秀率相比原定比例甚至下降了,相当于下调了一点点,虽然没对我成绩造成影响,但还是扣两分9->7
助教得出的调分公式是,65考试+35作业+1.5,故评分回到9分
上课似乎没什么人听课 因为老师催眠 + 书上写得很清楚 适合自学
平时作业认真写 期末过一遍书上概念 做一做往年题就可以去考试了(由于是开卷所以最好把往年的试卷和思考题之类的打印出来带上)
期末难度中等偏上 在若干判断题是思考题原题和一道大题是书上原题的情况下也还是没做完
直接证明分值巨大(12分) 推荐考前多练练直接证明的过程 不然可能会让总评直接降两个档
作业4 考试6的话 优秀率应该会给满(一届比一届卷)
把数理逻辑拆成两门不如合成一门,只学前两章有点少,四章全学又有点多。
基本没有听过课,一般都是快要交作业了,看一遍书,自己写一下作业。建议平时作业自己写(没有思路就看课本后面的提示,一般看了提示就都会写了)
考试前,我把作业题全都重新做了一遍,然后又认真翻了一遍书。第一遍看书(写作业时看的),对很多相似的概念都有混淆的情况,第二遍看书要尽量理清书本的思路,并且区分清楚那些相似的概念。
试卷出的很友好,没有特别不常规的题目。考试时直接证明,一开始想了五分钟没证出来,后来就咕了,其他题仔细审题了,应该没有踩坑。卷面分不清楚,作业全交了,正确率还可以,最后总评90。
自觉数学不是很好,一直都很担心这门课会考得很糟糕,还好卷子出的比较友善,所以十分感谢老师。
2022年春季班级
上课:老师上课挺催眠的,讲得速度也很慢,好处是不点名不提问不小测。完全可以划水两节课再自己看十几二十几分钟的书赶上进度。
作业:作业量还行,都是书本上的课后题,有些可以在书的最后找到答案。
考试:试卷中规中矩吧,不是特别难,选择题和直接证明题基本就决定了最后的成绩。
给分: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已经不记得是四六开还是三七开了,貌似还有往上捞一点。
最后还是推荐的吧,毕竟上数理逻辑基础的只有刘老师了,也没别人(
给分按硬性公式、上课极其催眠、考试比较难。
但是作为辅修生,自学就能拿到过的话还是可以的。
老师教学水平一般,基本就是念ppt(不过这门课也没什么好教的)
不过最后稍微拓展了一点不考的东西
上课不点名,你可以选择自学
作业比较水,因为书后有提示(基本等于答案)
作业差距不大,总评几乎由期末考试完全决定
给分是46开略调
本人作业好像扣了2.5分,期末87,总评91分,与公式算出相同
不点名,可以翘课
自学效率更高
把课本概念和作业自学搞清楚了考试能拿85+没问题
或许是目前感受最友善的课(大雾),教材虽然有着代数结构一样的书皮,但竟然写得很清楚,课后习题也有很清晰的答案。因为开卷考,也少了背书压力。而且这门课的内容看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考试题每年似乎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每种题都看看做法(比如直接证明可以先用否定肯定率等小结论+HS,把证明推出来再去补充小结论的直接证明;以及应用题如何列式、谓词演算中改变约束时记得改名等),再看看前几年判断题。最重要的是理解概念。
作业占比好高,,有点后悔当初没太认真写。
but想了想自己的到课率,还是偷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