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图论(库伦) 2025春 2025年3月10日 14:21

老师是个很可爱也很认真的荷兰老头, 大概是注意到了有学生在签到表上替别人签名, 今天 (3.10) 上课前站在讲台上非常愤怒地对台下的我们说: 明明教室里只有19个人表上却有25个名字, “how is it possible!” 可惜的是这下以后没法翘课了. >>更多

极值与加性组合(陈峻) 2025春 2025年3月5日 15:30

这学期选的课, 目前上了两个星期 (实际上我只有一个星期到课) , 简评一下:(给分好坏填的中位数, 评分给的当前均分)先是一些课程事项:这门课没有教材, tuan老师推荐了一两本参考书, 但据我周围的同学比对,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及顺序与任何一本已知的参考书都不同 (这点与tuan秋季图论基本参照s >>更多

代数学基础(杨金榜) 2024秋 2025年1月29日 08:57

大三转院人补修. 杨老师班对于我这种阴差阳错最后修代基的人有个很好的政策: 考虑到近世代数对代数学基础近乎上替的作用, 修过近代且总评不低于80者可以不听课, 不低于90者可以不写作业 (平时分计满) . 在此加持之下, 自己虽然期中期末都是平均分, 也混了个87分的总评, 可以说意外之喜.对于我这 >>更多

Eastwind_

  • 简介:一般情况下我给课程的打分从5分起步, 有可取之处加分, 有糟糕之处减分. 由于加减分来源不明确且会互相抵消/覆盖, 我会在评课中尽可能解释课程的各方面的特性. 这样评课往往使我的打分比评同一门课的其它同学低不少, 但它有一套明确且还算泛用性强的标准, 故能够在准确的前提下向 (了解我的评课模式的) 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有的学生打分只有10分, 9分和1分三个档位, 评课里还出现不准确, 情绪化甚至是无实义的对课程的描述, 这是在浪费本就贫瘠的信息传递渠道 (当然, 不排除他们评课的目的并非向读者描述关于课程的信息, 而是抒发自己的感受) . 比起让后来的学生准确地了解课程的特性, 使他们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老师从我们的评课中具体得了多高的分丝毫不重要, 毕竟老师又不按这个算GPA.
  • 博客: http://home.ustc.edu.cn/~eastwind/
  • 关注了 8
  • 被关注 37
  • 关注了 5 门课程
  • 点评了 32 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