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3.0 |
代数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的“离散数学”系列课程的其中一个课程。它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所需要的代数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集合、映射、关系等基本概念,几种基本的代数系统群、环、域、格的基本性质。
课本很烂,老师上课跟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就完事儿了,助教改作业很严,而且严的莫名其妙,我有一次莫名得了0分,非常不服气去理论,说我抄袭,然而我从来没抄袭过,但是总而言之不信任我。
考试结果让我非常震惊,所以去办公室查卷子了,我有好几道题,明明是没问题的,但是,加分是不可能加分的,百般刁难就完事儿了。起码有20分是可以给分的,答到点的(我对答案了,请别怀疑我的蜜汁自信)最后加了两分,这两分也搞得很难受,因为那道题具体答案我忘了,我被扣了四分的原因大概就是标准答案是模7余3而我写的模7余10(有区别吗???),大概就是这样,具体答案不记得了,但是意思是这个意思。然后10分的题扣了4分,我去理论,结果这么一个明显的助教的失误,我理论了20分钟,口水的说干了,给我加了2分,为什么不把4分给我加完,我已经忘了那套莫名其妙的恶心说辞了。说这么一个2分的事情并不是因为我特别在意这2分,而是让大家看看吕老师死不认错的态度。这是我在科大见过态度最恶劣的老师,没有之一,这门课让我生生掉了0.08的绩点。其他人的给分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本人非常厌恶吕老师。(图论课的后半段也是吕老师上的,和前半段许老师上的一对比,水平的差距简直令人发指)
评课社区不能评0分,所以我就评个1分吧,这一分是评课社区送给吕老师的遮羞布,我算是做个顺水人情吧。
——————————————————————————————————————————————
时隔11个月的更新:
在韩老师手下重修了代数结构,虽然被卡优秀了,但是也不至于拿个六十几分。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还是能学明白代数结构的,感谢韩老师。
讲课像机关枪似的,只要不下课就一直讲下去。讲的还是很不错的。作业很少,一周三四道题左右,讲到简单部分的时候一周的作业可以半个小时之内写完。
不调分,总评严格按照期末70%作业30%给分。如果你期末考的高的话,直接按照期末分数给分。
虽然我也不知道隔壁班怎么样,但是想要高分的话不妨选隔壁班试试。个人觉得这个学期这个班优秀率应该不到20%。
到计院官网上看了一下她的个人介绍:
吕敏,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是19年升上来的,之前是讲师)。199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安徽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看来她是真的不知道妮可本科生的压力有多大。
个人认为这样的操作很不合理,每一年题的难度不一样,同一节课不同的班给分不一样,不同的课给分也不一样。成绩一旦给定,就会有与之相比较的东西,没有人会知道你成绩差是因为老师不调分,尤其是在申请,给别的学校的老师看成绩的时候。
况且期末只有八道大题,每一题的分值很大,粗心一道直接影响总评好几档。这样分值跨度很大且优秀率目测不到20%的课不调分实在呵呵。吕老师居然对粗心也表示不能理解,用恶意揣测人家写错的原因,直言说一分都不想给。
一些同学去查卷的时候,即使是对的题,她也会咄咄逼人,找各种奇葩的说辞,就是不加分。还有改卷助教同意加分老师不同意的题。助教说吕老师每年都会调分的,她会把84的人调到82。。
最后一道题目出错了,考试的时候改了一个条件,但据我所知很多同学都没听懂,影响了答题。既然对同学们粗心不能理解,为什么又会出错卷子呢?
期末考试难死了,玩个锤子,转院大三修这门课,三年学习来都没有用上这门课的任何知识,不明白这课程设立的意义?
只针对课程,不针对助教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助教还是很好滴
老师讲课还是挺清楚的,这点没得说。
给分实在太烂。。个人觉得这类抽象代数的内容还是蛮有趣的,平时也花了不少精力去学,自认为自己跟班上同学比起来学的还是不错的,作业分也几乎拿满了。最后考试的时候因为自己一些低级错误多丢了10分(从步骤上明显是可以看出掌握了该知识点的,错一点直接整题扣光),总评只拿了非常惨不忍睹的77,一点也不调。
查卷的时候扫了一眼老师记录总评的表格,优秀率不太可能超过20%。
这学期期末过难,调分了,根据群友的反馈来看给分极好。
考完在想会不会挂科,总评出来给我84,吕敏老师就是科大活佛,大慈大悲给分菩萨。
本次调分无疑是因为考试过于困难了,不排除以后考试简单依旧不调分。但据我所知,代数结构其他班也不调分,而且似乎某班老师亲自改卷,估计扣得更狠。
上课偶尔点名,第一次点名的时候好像点了所有同学。
课程内容其他的评课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总体来说是塞了很多东西但都讲得不深 不过即使如此想掌握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期末难度挺高 很重证明 但是 调 分 了 所以给个高评分 顺带感谢老师助教
事实证明是会调分的。总评扣的分比空着的分少多了。
不过上课确实感觉意义不大,可以自学,尤其前半学期。
评价完图论回来补一个代数结构的评价。
首先还是去年期末考试的回忆版本:代数结构考试回忆.pdf
感觉这门课的内容安排挺有问题的,讲的内容非常杂,但很多内容只是开了个头,介绍了基本的概念就没了。课本也干巴巴的,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代数结构的作用和联系。而且吕敏上课更是不抓重点……总之听课的体验很差。
考试同样很迷,主要是最后一题,课本上没有的概念也放上面考,而且感觉不出这种莫名其妙的题目跟代数结构有什么关系。(不过倒数第二题倒出得挺有意思的)改的比较严格,而且又不调分(真的一分都没调!),期末考试稍有不慎真的就会总评爆炸……
不过下学期代数结构就没有吕敏了,挺好的。
课本第一遍看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即使配上长长的勘误表,课本本身密密麻麻,一个接一个的不分段的证明实在让学渣心累。最后复习的时候薄薄的150页竟然花了整整3天才看完一遍。不过上课还算清楚,作业也有之前的答案可以参考,把平时分刷上去最后应该不会太差。最后给了86,已经很知足了。
附上18春试题:
吕老师上课比较凶(是我目前为止在肥科遇到最凶的老师。。。),就是突突突的讲课,还会点人起来回答问题。作业很少,偶尔会有稍微难一点的题。总评=卷面*0.7+平时*0.3。讲道理。。。期末考试卷子其实不算非常难,除了最后一个压轴题比较难,其它很多都是书上的例题还有习题。但是考试的时候智障算错了一个置换合成的方向。。。听说没有调分?我觉得助教应该在卷面是调过分的。最后卷面90,总评92。
感觉用的书很烂, 本来可以先讲讲什么是代数结构, 讲讲一般的性质, 然后引入群之类的概念, 最后讲几个范例. 但是用的那本书是先讲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结构, 然后介绍百十来条性质, 然而在开始时让人头晕脑胀的性质实际上只是某种结构的共性而已. 并且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个新的概念, 找来找去发现定义原来藏在某个例题里
今年考试题难的很难, 简单的比较简单, 保证了大多数人卷面都在60分上下.
对平时作业的要求十分严格, 迟交或者不交或者做错题都会很吃亏. 除此之外还会点名, 尤其会点上次没点到的同学
22年春的题比往年难了些,因此调分了,调的力度也很大。但是如果后来题简单,估计还是不太可能调分,所以关于今年调分的评价看看就好
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作业也不多,考前把定义定理记下来就问题不大(虽然说今年题难实际上也没有特别难,感觉只是意料之外而已)
上课会点名,老师讲课比较严肃(且枯燥)
不调分,而且助教给的平时分很低(作业批改相当严格)。
老师上课讲得很到位,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期末失误,有些题明明是送分题,但是判得很严,点答到了但是写的时候逻辑略有混乱,于是被扣了很多分。
有一道证明同构的题,我用了群同态基本定理,证明严谨清晰,但是和答案不一样,竟然判错。查卷的时候改回来了。估计助教也不太扎实。
这是一门我认真学习的课,但是拿了生涯最低,有些不甘。成绩出来之后还以为自己转院凉了。隔壁韩老师班给分很好,助教也认真负责,推荐。
吕老师讲课超级超级认真!一门3学分的课记了两个笔记本
计院的离散数学trilogy之一,本体是群环域格几种代数结构,前一半都在做铺垫。课本薄薄一本,一个接一个的定理证明,看起来让人头大,尽管其实内容没那么难。书上有很多错误,即便课程主页上五页的勘误表也不能穷尽,看到可疑的地方先查表,查不到就在群里问吧。
吕敏老师上课基本按书来,不过会多举一些例子,证明的思路也更详细,不想啃书就听课吧。上课有点名性质的提问,主要问定义、例子和证明思路,难度不大,答不上来可能被老师diss一句,不过只要来了对成绩没影响。作业很少,每节课只有两道题,但证明题可能会卡住。助教上习题和答疑课。
没有期中。今年两个班,不知道期末谁出的题,但隔壁班考前一天的答疑课老师把每道题考什么都说了,而这边没有这些信息。考试一共八道题,分别考集合的递归定义与可数性、同余方程、置换、偏序关系、等价关系、群同态、群+布尔代数、无幺环。难度参差不齐,可能会用到作业题中未涉及的定理,复习的时候把上课讲过的定理都看一下,隔壁班布置作业题和本班差别不小,也可以做一下。
期末总评取max(卷面70%+作业30%,卷面)。考试稍难且不调分,所以最好认真做作业,还能拿来续一波。
老师上课基本是一路讲到下课的,不会像数理逻辑一样扯很多课外的东西,感觉这样挺好的。上课偶尔会点名提问,问题不会太难,稍微提前看一下书本前面的内容就可以回答出来。回不回答得出来应该对总评没影响,因为没见她做记录,但是点名没到的会记录下来,她的意思是点名没到的考完试之后最好不要去找她要分了。
作业很少,每次两道题,虽然有时候题目特别难。
考试是两个班统考,是吕敏老师出的题。第一题就考了上课讲过的一个例子,可惜没做笔记。最后一道题用到了未指明是否含有乘法单位元的环,定义与书本的略有差别,考试的时候有点懵逼,不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