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基础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课程层次:硕士 | 学分:3.0 |
组合数学主要研究一组离散对象满足一定条件的安排的存在性问题,以及这种安排的构造、枚举计数以及优化问题。本课程主要讲述安排的枚举计数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安排的存在性问题以及安排的构造问题,不涉及优化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鸽巢原理——判定安排存在性的基本方法;基本计数问题(排列与组合、集合的分划、正整数的分拆);容斥原理——一种间接的枚举计数方法;递推关系和生成函数——两种枚举计数的数学工具;Polya计数理论——对枚举进行分类的数学模型和方法;相异代表系和组合设计——几类安排的构造方法。
邵帅老师在教学上表现相当出色,热情投入,精心准备课程内容,被学生们普遍认可为高质量教学的典范。多数学生评价邵帅老师讲课逻辑清晰,由浅入深,能很好地阐述复杂的数学概念。不过,少数学生反映,老师讲课速度较快,需要有较强的数学基础才能跟上。
课程内容覆盖组合数学的重要理论和应用,包括鸽巢原理、生成函数、递推关系和Polya计数理论等。课程内容充实,具有挑战性,不仅涉及较深的理论推导,还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提到课程对非算法方向的同学用处较有限,但对于组合优化和算法理论方向的学生则非常有帮助。
作业量大且难度较高,每两周布置一次,涵盖课程讲授的内容,且题目多为邵帅老师自行编写,无法在网上轻易找到参考答案。尽管作业挑战性大,但不少学生表示,完成这些作业能显著提升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作业有冗余分数设置(每次作业总分120分,计满分100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课程设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试题难度较大,多为作业题的变式,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考试内容覆盖课程所有重要知识点,考试分数均为120分满分,给分方式考虑了冗余分数(100至120分区间为满分),整体上相对公平合理。部分学生反映考试准备时间较为紧张,尤其是需要平衡课程和科研任务的情况下。
邵帅老师给分相对宽松且透明,有较多冗余分数,整体上能够海底捞一部分成绩较为一般的同学。虽然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得分不高,但通过平时作业和有效的总评分计算,最终的总评成绩普遍较好。几乎所有学生都肯定了邵帅老师最后的成绩普遍达到75分以上,基本满足学位申请的要求。
学生评价对邵帅老师的《组合数学》课程总体较为正面,认为其是计算机学院研究生阶段质量最好的课程之一。尽管课程难度较高,但邵帅老师对教学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热衷数学、有较强数学基础的学生,尤其推荐选择这门课程。相对而言,对于希望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修习课程的学生则需要仔细斟酌。
邵帅老师的《组合数学》课程是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的一门高质量课程,具有较高的学术挑战性和良好的学习收获。课程内容丰富、作业和考试难度大,但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不断的思考,学生能够在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得到显著提升。尽管课程不易,给分却相对宽松,对于有志于深入学习数学的同学,这是一门非常值得推荐的课程。
TL;DR: 科大计算机研究生的废物比例还挺高的。
再次更新:再次打开评课社区发现自己当时一时生气头脑发热写的评论得到了一些同学的认可,还挺开心的。科大计算机的很多同学,可能会在这个园子里待4年、7年,甚至是10年,有些时候也会感觉这个学校的一些方面无法回应自己刚刚来到科大时的期待。我在上邵老师的这门课之前,查了一下老师的一些信息,偶然发现了邵老师多年前的一篇纪念曾肯成老师的一篇文章,深受震撼,放在评论的最后和大家共勉。科大一直就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大学,许多的前辈们在这所大学里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和热爱,希望科大的大家千万不要看轻自己,祝愿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更新:你们自己去看一下邵帅老师在知乎上写的回忆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323074/answer/1162785605 ),去看一看邵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纯粹的人,也看一看别人在读博的时候是怎么对待学术研究的,而你们又把学术研究当成了什么东西?
来拉高一下评分。老师讲课挺好的,准备得也很充分。我一直认为科大计算机方向研究生课大部分课(虽然我上本科课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问题,但研究生课还更严重一点)课程老旧、很多方向没有对应课程、老师上课摸鱼的行为是很有问题的。如果这样负责的老师去本科上课,至少是会得到很大一批同学的支持的(参见陈雪老师的算法课,课程也比之前难,作业也比之前多,也没这么多人抱怨)。我在科大见过老师给分不好被冲的,还没见过几个因为课程变难被冲的(如果课程变难,给分超好的话,甚至有人在评论区叫爹)。老师好好准备,好好上课,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学生高兴还来不及呢。如果老师上课念PPT,或者把一门内容丰富的好课上烂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比如张昱的PL课,在冯新宇老师去南大之后,没有办法讲到之前那样的精彩,课程的难度和质量都下降了,反而被冲了)。冒昧的说,科大计算机的研究生如果对这样的课程就纯摆烂的话,觉得研究生课就该难度低、给分好、随便水水就过了的话,那都不知道你们本科都被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者是被你们自己)惯坏了。就觉得上点大水课程,背点往年题,刷下GPA,水几篇垃圾期刊就行了。那我劝你们耗子尾汁。
附件:
曾肯成老师——知识分子的气节与尊严
邵帅
第一次听到曾肯成这个名字,是在大一史济怀老师的数学分析课上。那是那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当时课已讲完,史老师特意拖了堂,史老师说他有必要和大家讲一个人——曾肯成。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曾肯成这个人,当时听着,只觉着大概又是科大的一个奇人,是科大数学史上的一段轶闻。那时的我对曾肯成这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不过是史老师口中,上课拿袜子当手绢擦脸的囧事。
后来随着我学习密码学,接触密码学的圈子,我才真正的开始了解曾肯成老师,我深深的被他所震撼,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他,如果说他学术成就斐然,他同时期的同学,包括他后来的学生都早是院士了,他什么都不是,他甚至都没什么头衔;如果说他爱国,伟大,像华罗庚,钱学森那般毅然回国,投身祖国事业,他算不上,他是个右派;如果说他桃李天下,可如今他耕耘半生的科大,以及他一手创办的信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生们大都已不知道他。他不是主流媒体中宣传的知识分子形象,但他的身上却展现着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气节与尊严。我觉着他应该被人们知道,记住,至少被科大的学生记住。
想起写这篇文章(注:本文写于2015年初)是源于前段时间人人网上的师弟的一条状态:史济怀老师又给大一的学生讲曾肯成老师的故事了。我想史老师也是想用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让大家记住这样一个人,于是我决定将史老师的口述纪录下来,斗胆写下这篇文章。
曾肯成生于1927年,1946年入读清华大学数学系,丁石孙(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48年转入清华后与曾老师是同学,丁石孙形容曾肯成是:智力超群,上学期间看了很多闲书,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不多,按现在的理解应该是属于大神级别的人物,不是学霸。而且曾老师文学素养很高,经常写诗。李尚志老师(中国大陆首批十八名博士之一,导师为曾肯成)也颇爱写诗,大概多少也是受曾老师影响吧。后来,49年华罗庚回国,就从清华那些毕业生里面抽了几个学生去上华罗庚的代数讨论班,曾老师是其中之一。后来,曾老师毕业被分配到了科学院,他便就跟着华罗庚做研究了,不过据传两人相处并不好,没多久曾老师就不和华先生读了,大概是因为曾老师自己的想法太多了,所以曾老师也没能算作华罗庚的学生。
大约在五四年左右的时候,曾老师被调到科学出版社做编译工作,有一天曾老师就找到丁石孙问他想不想翻译一本俄文书,是鲁金的《解析几何论及其应用》,按丁石孙的说法,他当时完全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当时曾老师的俄文是学的很好的,给苏联的专家组组长当过翻译,在五六年底的时候,曾老师就去了莫斯科大学留学。五七年开始反右,曾老师人还在莫斯科就被打成了右派,要求立即回国。而打成右派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条是他在国内订了文汇报,留学生大都从他这里借文汇报看,在毛泽东提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之后,同学们从他这里借文汇报看就变成他在宣传资产阶级;第二条是他经常和苏联的学生在一起辩论,批评苏联的政治制度,在当时批评政治制度是很大的罪名,那就是反对苏联。其实,曾老师并不太懂政治,反右前一段时间,文汇报是受到毛泽东表扬的,而且后来有其他留苏的同学说,曾肯成俄文学得太好了,因为一般的留学生俄文还没有达到那种能与苏联学生辩论政治问题的水平,只有他能讨论。
就这样,曾老师就给打成了右派,当时曾老师所面临的抉择有两个:做火车往西去是波兰-东德-欧洲,去了罪名就是叛国;做火车往东走是回国,回来就是右派挨批斗。后来,曾老师曾对史老师说当时他在火车站犹豫了一天,最后选择了回国。主流媒体如果报道这段肯定会用“毅然决然踏上回国的路”,就像形容华罗庚,钱学森一般,但我想当时的曾老师肯定是带着极大的无奈踏上了回国的火车。
好在曾老师被打成右派之后来到了新建的科大,免受了更多的政治迫害,当时科大差不多成为了科学院里很多右派们的庇护所。曾老师来到科大后恰和史济怀老师分到了一个宿舍,史老师当时刚刚大学毕业,还是有很高的“政治觉悟”的,他就特别不满意为啥把他和一个右派分到了一个宿舍。他也不敢和曾老师说话,怕再给戴个“勾结右派的帽子”,曾老师一开始也不搭理他,就自己看自己的书,史老师说当时曾老师什么书都看,而且看的特别快。后来史老师就觉着这个人怪是有点怪,可也没看出来哪里“右”了啊,他就开始试着问曾老师为啥给打成了右派,两个人就这么聊起来了。关键当时科大的氛围还是很好的,大家都没太拿右派当回事,也给了曾老师很好的待遇,而且曾老师也实在是厉害,后来国家评定第一批的教授,博导的时候,系里一致通过曾老师的评选,当时他的右派帽子都还没摘掉。
曾老师在科大的时候主要承担的是教学任务,并没有太多的科研机会,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科研环境太恶劣。当时学校的图书馆被军宣队管着,里面的外文书籍一律不准借,外文的东西嘛,都是西方价值观,坚决不能进校园!曾老师就和史老师两个人配合,趁中午曾老师偷偷遛到图书馆里,拿了书就从窗户里往外面扔,史老师就在下面捡。史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笑地特别厉害,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呢,这叫“雅事”。不过我听着总还是觉着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曾老师在教学上还是很得心应手的,其中最让史老师佩服的是曾老师写讲义。别的老师写讲义,都得先打稿,在课上讲,根据学生反馈,来来回回修改,弄很长时间。曾老师写讲义,直接下笔,一气呵成,他写讲义的时候,烟一直抽,毫不间断,手也是一直写,也不间断,过上一星期,一本讲义骤然而成!科大数学系最开始的一些讲义大都出自曾老师之手。不过估计这也是曾老师晚年健康恶化的原因吧,吸烟有害身体啊。
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天赋与才华的人,可以说在他50年毕业后,直到78年,二十八年间,曾老师并没有什么机会投入到科研中。如果当时他能跟着华老一直做研究,又如果他没有被划成右派,他都应该早已在学术上做出突破性的成就,可是命运无常。如果说第一次离开华老还只是个人选择,而被打成右派,无奈回国,则真的是无力反抗,国家走上一段弯路,对个人的影响或许是一生。然而命运还是不肯放过曾老师,曾老师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的红斑狼疮,这是危及生命的病。在为孩子看病那些年间,曾老师经常穿着一件破夹克,夹克的口袋里总是乱七八糟塞着五颜六色的钞票,有时还露出半张在口袋外,其生活之潦倒可见一斑。
后来78年,科大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如今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为了孩子看病方便,曾老师调到了北京,在这里曾老师的学术才华终得展现!自八十年代开始,曾老师开始了密码学的研究,一手创办了dcs计算中心与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国内最早的一批从事现代密码学研究的学生,其实很多是科大人。仅仅从87年到90年,曾老师便在密码学最顶尖的会议crypto上发表了四篇论文,是迄今为止(至2015年写下本文时)在上面发表论文最多的大陆学者。这个会议81年才开始举办,当时每年录用文章在20篇左右,在上面发文章的有,Rivest, Shamir (RSA提出者,图灵奖), Goldwasser, Micali, Goldreich, Naor 等等众多图灵奖,高德纳奖,哥德尔奖。05年王小云关于md5的攻击也是发表在crypto上面的,目前在crypto/eurocrypt 这两大密码学会议上发文较多的大陆学者也只有王小云和上交的来学嘉。
关于曾老师和这个会议还有一点很有趣的要说,当时曾老师去美国开会的时候,提出了标准化的线性攻击(LCT),开着会就有美国的官员直接找到了曾老师,利诱曾老师不要回国了(注:根据评论作者考证相关资料,当时提供的是TAMU的终身教职和为曾老师已经病重的女儿进行治疗的机会。)。那时候出国啊还是有些敏感的事情,何况曾老师研究的还是密码这种涉及信息安全的学科,当时曾老师直接就被吓到了,立马联系了大使馆回国,会都没开完。不知道这是不是之后曾老师就再也没有投过crypto的原因,不过这也能看出曾老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国内密码学真正的第一人,大牛,竟然没多少人知道,不仅科大的学生不知道其在密码学上的影响,甚至连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学生们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曾老师这个人。我真的觉着很多科大人有一种天生的技能,明明做的很牛逼就是不让人知道。而相反,一些如今已评为院士,很有名望,号称中国密码学界开拓者的人却在crypto/eurocrypt这种顶级国际会议上一片文章没有(我不是说这些人不行,我只是觉着曾老师要比他们好的多)。我觉着曾老师一生都没有得到与他实力所相当的声誉。
最后用丁石孙写给曾肯成悼词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我愿借这个机会对他的一生做扼要的描述,希望大家能记住曾肯成这样一个人。他本来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曾老师逝世于2004年5月13日。
希望科大的同学们能记住这样一个人。
至于评价第一个说的废物比例有点多的那位,我是不知道你哪来的优越感,做个题会个数学是很了不起了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感觉很爽吧。再说邵帅老师这门课,给分一般,只要不是平时作业不写,考试乱写都可以60+,75+就得保证平时作业80+,考试60+的分数了,难度很大这门课,而且基本上是完全脱钩科研,没什么用,想要高分拉均分建议选计算机系统,这门课不推荐,高分还会被压。
作业完全不会写
为了写作业耽误了导师的任务被训
从大一入学就感觉我就是菜啊 这些数学课真的让我没有自信和斗志了 感觉不配在中科大读书了
大一就数分线代作业在图书馆一晚上写一两个题 努力就是没有回报啊
sb 都tm是sb
考完试再来评一下。这门课知识的密度和老师讲课多好已经不必我再重复,其他同学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主要说一下我觉得不好的地方:
看了看点评感觉必须要给邵老师的课程正名。
这是我在科大本科将近四年上的质量最高的课之一。能和这门课的质量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朱界杰老师、杨焕雄老师等这样的好老师开的课程。假如只是因为国庆节上课(还是因为之前因为疫情和调休等不可抗力把本该上的课程取消掉了)的原因就给课程打一分来抹杀邵老师这半个学期所做的努力,那我觉得让这样优秀的老师背上污名是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邵老师在课程上所讲过的内容是《组合数学引论》这本书的优化版本。而且这个优化做的非常有趣,几乎把原书所有不易于理解和直觉上不好接受的地方都以很简单的方式讲明白了。比如课程最开始讲的鸽巢原理,邵老师几乎手把手的引入了分析鸽巢问题的“想法”。这种对于一个问题的直觉性的“想法”并不是在所有课程都能见到(甚至在大部分课程根本见不到)的;更别提这种“想法”能帮助像我这种之前几乎没接触过相关方向的同学快速明白这个定理的用法。并且,邵老师所讲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没有超出《组合数学引论》这本书。
作业难度这个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一般除了10分左右的显然不那么好做的部分问题,其他题目几乎是显然的。更别提这次期中考试的题目全部就是平常三次作业简单题结论的排列组合。并且作业给分是120中取100,这在给分上也是可以说偏好的。
这门课的助教同时也相对比较负责。我接触比较多的是吴助教,吴助教答疑的时候很耐心。且,平时习题课的时候也把作业题的难点都说过一遍。
就入门难易程度来说,这门课对于大二甚至大一的学生都是非常友好的。课程前半部分根本就几乎没有使用过比高考数学更高等的数学工具(比如数学分析等),而且甚至可以看成高中数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在引入可能是新的且必要的数学概念(比如图)的时候,邵老师用了完整且充分的课程时间来介绍这个概念,且对于课程本身涉及到的讲ramsey数的部分,几乎只用到了图本身的定义。
就这门课的收获而言,这门课作为组合优化相关方向的先导,我个人是觉得是优秀的。
因此这门课我个人是非常推荐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之前同学的回答看一看邵老师的知乎回答。这真的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学者。
不说别的 一个研究生课 期中考试加一堆作业 最后课程推到要周末补课 然后7月8号才能考期末考试 我不好说 是我太菜了不配上这种高级课程好吧😅
这门课真的是非常无语,我不知道前几年的风评怎么回事,如果你是这个方向的,无可厚非,计算机这么大的方向,我可以说组合数学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这门课对非计算机算法理论方向的完全没用。大量难度极高的作业,耗时耗力,我不知道这么难的意义是什么,甚至还有期中考试这个在研究生阶段听起来十分不契合的东西。当然,有的人说这是老师负责,那么我请问了,对于一个板书和讲义都要隔一周乃至半个月的发的,甚至作业截至日期都过了还没有这次作业对应的这节课的板书的内容,我不知道什么叫负责,负责是上课难作业多难考试难?经常性的在群里找助教和老师要上课的板书和整理的讲义都没人回,这叫负责?明天考试直到昨天半夜才得到了所有的讲义整理,我好奇既然这门课上了两轮了,为什么直到这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板书总结?作业难就算了,答案也不允许发,期末习题课的时间居然还能有考试前一天的选项,不理解怎么想的。我只能说这门课完全没有选的必要,非常的后悔,我也希望后面的同学不要在看那个之前的人写的了,对于非算法理论方向的,这门课就是一个作业多作业难事多的课,完全要避开!!!!!(写于考试前一天)
要是不用选组合数学,不敢想象我该是有多么的阳光和快乐。合理怀疑教学秘书为了防止我们科研进展地太顺利,于是将这门课设置成了必修。
让我十分无语的是,倒数第二节课老师说自己都明白这门课对一大半以上的人都没用,而且也有许多人给他发邮件希望降低课程难度。但他援引了自己读博不顺、疫情期间遇到的困难等事情,告诉我们这些困难并不可怕。我知道老师想锻炼大家面对生活磨难的能力,但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在这门课上让大家也尝苦头,生活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与委屈,选择读研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来说就是为了好好科研,然后取得不错的成果,找一份好工作,我觉得在科研的路上我们碰的壁就已经能够教给我们很多东西了,真的真的没有必要在一门课程上为了让我们学会面对生活的苦难而为难我们。
7次作业,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要独立完成,每次作业都要花上好几天。期中的难度我觉得也不合理,从成绩分布也能看出来。我觉得既然你已经淋过了这样的雨,为什么还不懂得为他人撑伞呢?如果是你的学生在组会上汇报上周写了7道数学题,你会怎么想呢
对于我来说,未来想到组合数学,只会想起那些需要思考一天来解决一道题的折磨时光,那些完全看不懂的板书,那些和我一样在台下沉默的大多数,那些被本该用于做实验和投论文而非浪费在这些数学题上的宝贵时间。
很难想象在研究生阶段还有这种以做题和应试为导向、和科研完全脱钩的课程
如何评价将这门课作为计算机专硕的必修课?我觉得下面这张图很贴切
应楼顶上的话,我就是科大废物,咋了。
邵老师上课态度确实很棒,这没的说,人也很好。
但但但作业题很难确实也是真的,老师是有点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题目的难度了,他的简单对我这样资质较差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期中考试也只勉强考了50来分。诚然也怪自己没把很多精力放在课程上,但其他事情也好多啊呜呜呜
和上面的一个兄弟明年再一起努力吧,希望你别骗我装弱c,哈哈哈哈哈哈
作业真的太难了。。。。。。。没有离散数学基础的最好略过,作业都写不来考试怎么搞啊,,,我已经打算摆烂下学期再选一门数学了。。。。而且开学才两次课,,,,而且明天还要上课。。。。。。。。。
引用另一个楼的同学的话:要是不用选组合数学,不敢想象我该是有多么的阳光和快乐。
上课、写作业、复习、考试,每个环节带给我的烦恼都是我这个学期日常生活中其他事情完全无法企及的高度。给这门课四星处于对老师和助教付出的尊重,但是像我这种不热爱数学、水平也不够的学生,每个环节都很烦躁。
马上要考试了板书和讲义也没有发全(写于考试前三天),习题课定在考试前两天,没有历年参考题唯一的说法是参照课堂讲的例题和作业。复习体验不佳。
专硕必修组合数学,做出此决策的不知道哪位高人,@#$%^&**()_+!。
老师讲的很棒,打低分的无非是觉得太难,然后课程本身对自己没有帮助,并不想去弄懂。但这个问题本质是学校强行要求学生去选这门课,然后自己又没选到另一个老师教的相对简单的组合数学课程,这个错并不在老师而是学校和自己的锅,不要甩锅老师,很无能狂怒
我作为一个后面找老师加课的同学来评价一下吧,先说结论,我很喜欢这门课,很尊敬邵老师。
我为什么加邵老师的课呢?因为我本科并没有学过离散数学,我想补足这方面的知识,此外,本科时有一门数学课的老师讲课不用ppt,讲课过程中不看任何讲义,每次上课都是胸有成竹,只需要一根粉笔就可以满满得讲两个小时,那位老师思路敏捷,让我在请教他问题时,常常被他新奇的思路所吸引,那位老师的课是一众水课中的一股清流。因此当我看到邵老师的主页时,我感到这位老师的课我应该同样喜欢,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正确的。
说一下我的上课情况。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同学,上课时勉强能跟上邵老师的思路,前几次作业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每次都需要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思考,后来慢慢适应这门课的强度,作业方面才略有好转。尽管我尽力在学,作业每道题都尽量独立完成,期中考试我依然考的不理想,当然,这是我的个人问题,因为班里有超过十分一的同学得了一百分以上。
以上并不妨碍我喜欢这门课,邵老师上课充满热情,干货慢慢,一个基本得思路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情况,这让我每次听课的过程、每一道作业题的思考过程,都觉得是一次新的冒险。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也许才是大学的部分意义吧?
最后,对邵老师认真对待教学和同学们的反馈表示感谢,也对邵老师敏捷的思维表示崇拜!
老师非常认真负责,讲课逻辑很清晰,讲课的方式也是循序渐进。对于科大数学基础课来说,这个难度应该是正常的。在兼顾科研的同时要把这门课学好,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就期中考试而言,考试其实更多的考察是一种思维能力,改卷子也是按照评分细则而言的比较公正。复习要点感觉就是把上课讲的和作业看看,剩下的就看能不能想得到了(这个过程感觉需要长期的一种思维训练积累,仅仅靠复习那点儿时间感觉这种能力不可能快速提升)。总的来说,这是一门老师用心付出但是难度不小的一门课,想学好需要下大功夫(不会考憨憨题的)。
----------------------------------
被卡绩点了,总评89分。。。还行吧。毕竟研究生成绩也无所谓。
出分更新:这门课真能给满分,就无脑选吧
刚考完期末,还没出分,决定长评一下。出分也不想评了,算了下加上lecture note,基于这样的给分规则,期末六道题写两道也能过75…
这门课对于科学岛的计算机同学来说基本上是必修课,我是快到选课ddl还没选上愣是去教务处加课才选上的,所以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实属被迫选择,之前丝毫没有选这门课的欲望。因此,无关乎这门课本身如何,点评的五颗星完全送给邵老师本人,感谢邵老师这学期的讲授,每节课跟着邵老师的思路基本上能听懂个七七八八。他的逻辑我觉得是很严密的,由浅入深,从小问题入手,逐步深入直至覆盖上课内容,听他上课真的很过瘾。楼下有评价说邵老师讲得听不懂的,这个见仁见智吧,毕竟我本科不是科大的,我受到的本科生教育,除了理学院专门负责讲课的高数、大物老师之外,其他老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很少有学术水平和讲授能力集于一体的老师,但是科大这样的老师(尤其是数理逻辑基础过硬的老师)还是很多的,也算是让我这只井底的蛙好好体验了一把。
夸完了还是讲讲糟点吧。首先就是作业实在太多,楼下的评论说的很中肯,又多又难。每周组会汇报基本上是在跟师兄说这周又写了一周的数学题,而且很多时候题目是为了难而难,特别是第一次作业最后一题让证happy ending问题的部分推论,还要结合论文来看,不看知乎那篇回答贴根本做不了。我觉得要么就学韩文廷老师的计算数论,布置难题但是量少且具有代表性,要么就原样布置但是延长作业ddl。习题课的时间也算是我仅代表我个人想吐糟的,毕竟众口难调,很难找到一个班200人没有组会、没有课程且不占用个人生活的时间段。助教觉得应该安排在假期,确实让大家少了很多课余时间(五一假期最后一天晚上我还在家呢),但转念一想安排在平时又很难协调大家的课程时间,我要是助教其实我也挺为难不是。不如学隔壁计算机应用数学,习题课直接安排在课上多好,直接由邵老师花一节课45分钟时间讲解作业思路,不公布答案,这样既不怎么耽误课程进度,考试也好考原题不是\狗头。如果邵老师看到这条,想必是对课程而言一项合理的建议。但其实不管怎样,我觉得在必选组合数学的情况下,选邵老师总比选隔壁那位好,毕竟难是难点忙也是忙点,隔壁那位可是真不给你75啊。
考试难度我觉得确实是作业题难度(作业题可不简单),期中好好准备了下感觉考的还行,期末真的没咋复习,还好邵老师花半小时时间给我们看卷子(往年是这样吗?),不然我真写不完(然而一坤时的考试时间还是没能救起本菜坤)。此外,三位助教(特别是经常讲题的那位)确实很认真负责,也很用心(就是作业题、考试题给分确实严了点qwq),是我这一年在科大见过的最有存在感的助教了,瑞思拜!
写在最后,关于邵老师说这门课可以拓展思维的话,本来我也觉得很抽象,但是直到我的自己的师兄师姐说过一样的话,我开始有点理解了。如果这门课能够教会我们的不只是对组合问题的应试求解,更多的是对一般问题思考的角度和方式,想必选这门课也是“卒获有所闻的”(但这就是这门课作业这么多这么难这么占用时间的理由吗hhh)。总之一句话,对数学有充分兴趣的(科大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高手)、必选的,选邵老师的组合数学,其余想选的,你是嫌研究生生活太闲了吗……
最后祝邵老师工作顺利,家人身体健康,助教学业进步,选课的各位都取得好成绩!(希望邵老师和助教手下留情捞捞我们qwq)
附:期末试题回忆版
1、不定方程解个数的生成函数
(a)正整数解;(b)非负偶数解;(c)x1+x2≤10,x3,…,xk≤5的非负整数解
2、a(m,n)表示不定方程x1+x2+…+xn=n(x1≤x2≤…≤xn≤m≤n)的解的个数
(a)证明a(m,n)=a(m-1,n)+a(m,n-m)
(b)证明a(m,n+m)=由(a)式推出递推关系的连加和一直加到a(m,n)
(c)a(m,n)的生成函数
3、递推关系式求解,作业题改改
4、递推关系非齐次推齐次,以及特征方程和齐次递推关系的特征方程P(x)的关系,作业原题
5、正方形n种颜色染色
(a)至多使用三种颜色的染色个数
(b)考虑旋转、翻转的染色个数
(c)只考虑旋转180°和对角线翻转的染色个数
(d)上题基础上至多三种颜色的染色个数
6、Mobius函数(学过数论的同学很好想思路)
(a)|u(d)|连加和
(b)求解u(n)u(n+1)u(n+2)u(n+3)
老师是个好人。课如果放到本科应该是挺硬挺好的课 —— 当然这建立在我已经不是本科生不用学本科课的基础上。
好话都说完了,说点体验不太好的点:
学硕这门课不是必修的。我建议对数学没那么上道的同学研一上就把计算机系统修了,起码 csapp 你学完了还能应付应付八股面试,组合数学学完了到用这种知识手撕 lc hard 我觉得吧,现学也不是不行,还没有考试压力。
否则做好至少耽误两批投稿 ddl 来处理这门考试的内容的准备。
给分非常好
说这门课讲得好的怕不是没上过别的数理课吧。。。。
观一些任课老师往往照本宣科,究其本因或者是能力素质略有不足,或者是教书育人激情不够。但是邵帅老师深入浅出,精心布教,这是一点。
察部分任教教员有时态度倨傲,自以为是而不思学生疾苦,对待学术和教学敷衍搪塞。但是邵帅老师亦师亦友,热爱科学,这是第二点。
亦有教学不严的老师,菩萨手段、菩萨心肠,然我们学子只为考试过关那就是本末倒置了。邵帅老师宽严相济、施教严格,确实能让人得到思维的锻炼。因为课程有冗余分,所以认真学习,好好完成作业,考试言之有理,真的不会挂科。
邵帅老师一般会在期中分享一个关于史济怀老师和曾肯成老师的故事 ,惺惺相惜大抵如此。希望人类文明不断成长。
转一下大家的评价——“不选邵帅老师的相当于白选”‘组合数学要选邵帅老师才对味”。当然我没有上过其他老师的组合数学,只能算个人之言。
Update Feb. 23: 分数令人安心!冗余冗余再冗余,作业、考试都是120的满分,做对100分就能拉满;作业与考试的权重加起来也是120%。
本期由邵老师给先研院同学开讲,期末时间有些赶,最后一次习题课后2天就期末考试了……个人开窍比较慢,没来得及完全掌握。平常上课,老师都是对着白板手把手推导,很nice。安排5次必交的作业,由老师自己出题,助教会及时打分并安排习题课、周常答疑。
期中以前课程比较“脑筋急转弯”,就是传说中做作业要1天的那种;实际考试没超出老师上课讲的范畴,也完全不用记公式。考卷首页会给一些最基本的结论,没给的一律要证明。
本学期期末考试只考生成函数、递推关系和Polya计数理论,减轻了不小压力。后半学期重在原理推导,弄清楚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能够打开怎样的思考角度;做五花八门的应用题倒是次要的。作业其中一道题甚至要求从头开始推Burnside引理。
比如,求递推关系,考试时并不给二级结论和非齐次方程的特解表,要熟练掌握迭代归纳法、生成函数法(考前得多练计算速度w_w);针对Burnside引理推导过程的某个小点考了近15分。
本课程是邵帅老师回国之后的第一门课程,邵老师本人是年轻有为,对于教学是有极大的热情,能看出来老师为了这门课程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
计算机学院专硕是必修组合数学的(邵老师,吕老师必须要二选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懂这个规定的意义在哪,先研院或者其他学院没有要求的,千万别选计算机学院开的组合数学,去选本院开的或者其他数学课。
这门课的难度非常大,应该是第一学期最难的一门课,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会每两周留一次作业,作业难度很大,基本都是老师亲自出的题,想在网上搜到基本不可能,做作业的过程痛不欲生。
课程有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期中考过的内容期末不再考察,考试的难度挺大的(不会出送分题,也不会出作业题改个数给你做),每次考试出120分的题,感觉期末相比期中是简单了一点,但还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才行(而且也不一定学得会说实话,玄学)
给老师的建议:
1:希望老师可以制作PPT。虽然数学类课程通过手写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但确实不利于复习,而且老师不停的写一方面会比较累,另一方面课程进度会比较慢,建议老师可以制作PPT,讲课过程中配合手写,这样可以提高讲课效率也更加有利于复习。
2:希望老师可以建设课程主页及课程群,畅通沟通渠道。课程主页可以及时更新PPT及课程作业,课程群可以有利于平时的答疑。本学期沟通全靠老师发邮件,收到了这门课非常多封邮件,有时作业题有误或者临时通知上课教室都要通过邮件发送是在是不方便,而且个人感觉邮件收多了会很乱。。。
3:希望老师酌情考虑课程、作业及考试难度。研一上学期一般会有很多门课,而且大家基本也都要学习一些科研所需的东西,这一门课的负担实在是太重。希望课程作业可以有一定的层次,不一定都要出很难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考试别出这么难了,适当分出一点层次,其实就算出一两道作业原题也可以啊,那么多作业题,能认真做题、听习题课,及时掌握知识,学习态度起码是非常端正的。大致看了一眼期末卷面成绩,在满分120分的情况下,约有1/4的同学卷面不到60分,甚至还有十几分、二十几分的,实在是离谱,说实话,能到科大读研,大家之前起码也还算努力了吧,考出这样的成绩真的会崩溃掉。
最后:
老师还是会尽力保障大家不低于60分的,绝大多数同学也能到75分以上,60分以下的应该就个别几个同学,老师实在是无力回天的。鉴于科大75+才可以申请学位以及计算机学院专硕组合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必须计入加权的大背景下,希望后面的同学高度重视这门课吧,平时作业做完做好几个同学对一下,起码保证平时分高点。
感谢老师本学期的投入,老师确实花了很大精力在上好这门课。
本学期助教, 占个坑先, 考完期末之后来写长评.
给个评分,还是10分,单纯从课程本身的价值来看,其实只能5分,但是考虑到老师确实对上课很有热情,还是想给老师一个好评。我是22年秋上的这门组合数学的这门课程,因此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从老师的知识出发,邵老师的数学知识绝对在目前的科大是数一数二的,从老师的授课方式也能看出,老师是希望我们从本质上理解组合数学,因此上课会从一些简单的道理到复杂的定理,还是希望能够理解,而不是单纯地背公式。因此上完这门课,我感觉这门课很牛逼,但是我没学懂。加之这门课参考书籍还是习题都很少很少,因此后继根本找不到如何去弥补自己不懂的。
另外绝大部分上课都是计科的研究生,读研意味着大家不仅要上课,还是准备自己的方向,研一可能还有实验室的任务,尤其是如果成为某些渣导的学生,会不断地push,挨骂。大家的方向也各不一致,因此上这门课有点怨言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理论计算机。而且研一肯定是要享受生活的,研一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这门课后继对以后有没有什么用处?用处不大。从找工作的方向来讲,组合数学大部分面试都不会用到,面试的内容仍然是数据结构、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知识,但是组合数学的知识不太涉及数据结构,因此花在此课程的时间远远不如学一些高级的数据结构要来的实惠。从科研的角度来讲,做科研更多的是平时阅读文献,这方面其实也用不着指望各位老师,毕竟真要科研,方向什么的,还是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老师能提供的帮助其实很少,甚至不如师兄师姐。邵老师本人肯定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也会强调这个方向和计科不太一样,因为这是数学研究。单存地从算法来讲,大部分算法都是能用就行,能跑过比别人好就行,AI领域尤其如此,当然有人说硬要去做AI的可解释性分析当我没说。
从计科的知识架构来说,数据结构、网络、系统软件等确实也经常会相互引用,这是可以看的到的,尤其是数据结构经常会成为这些领域的共主。因此,研究生上过的那些算法、网络还有系统软件,这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研究中都是会用到的。
大家去抱怨教务处,我认为可能教务处本身对组合数学的认识有关,教务处的观点是,组合数学不就是小学二年级的那点知识,怎么会难倒一帮同学,那就太naive了,实际上组合数学的学习难度一点也不比大学那点数学知识难?而且,组合数学的一个问题是它能提供的参考的教材太少了,而每一个章节真要深入去学,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源。组合学还混杂这一堆从其他学科借来的知识,这些东西难理解太正常了。
我知道有些人的会抱怨说研究生不应该去学数理基础吗?其实这就太naive了,在书本学的东西,早就是被别人研究烂的方向,你作为一个后继者去研究觉得后面会有多大的果实留给你呢?我不是说这些被研究烂的东西不应该去读,恰恰相反,能上课本的知识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但是正是因为读研了,所以时间是有限的,需要尽快在自己的细分点确定研究的方向,每个人的目标也不相同,所以抱怨也挺正常的。况且我前面都说了,计科的知识早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结构。
当然如果有人问我?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不会选。我不会选,平时花时间学点和计科其他的知识多好,哪怕是调bug也比做题目爽的多。
===============================================================================================
继续更新,从后来的学习视角来看,莫比乌斯反演和容斥原理安排在一起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这块的知识实在是太混乱了且不清晰,目前从网上的资料来看,莫比乌斯反演最好的就是直接从数论的角度去推理,从狄雷克雷卷积的角度来看,其实莫比乌斯反演的那些结论就很好理解,这差不多也是oi的应用了。而且又把容斥原理和集合论的知识放在一块,这就导致我们计科的学生同时需要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集合论推理(不会),基本的数论(不熟),还有一点交叉的知识(没学过)。
期中成绩分布出来了,我寻思给分也不好啊,80分以上的差不多十分之一
太长不看版:课程难度较大,想划水摸鱼的务必不要选此课
组合数学邵帅和吕敏班的考试方式 试卷 作业应该都不相同
学期初的计分方式是 作业30%+期中40%+期末40% 期中和期末满分120分。
每次作业总分120分,满分100分,其中20分为溢出分数,即100-120分都算满分100分,就算作业有一些不会写也能拿满作业分。
教学内容其他评论里已经有了,期中考试考到容斥原理那章为止,期末考试考到polya计数原理为止,期末不会再考期中考试已经考过的内容。
老师讲的很好,但作业与考试难度较大,作业两周交一次,每次题量适中但难度较大,我的体会是在没有数竞基础,2018高考数学全国乙卷120分的前提下,每次作业需要花4-5天时间解决。不会的作业题可以在课本的例题和习题里面找找有无相似的。
由于分了期中和期末考试,所以考试内容并不多,考题几乎都是作业题的变型,如果作业题除了每次最难的一道(不一定是最后一题)之前都搞明白了,考前复习围绕作业题大概只需要4天(时间充裕可以把课本的例题都看一遍),几乎没有需要背的东西,复习体验很好。但考试难度较大,120分满分,期中和期末平均分分别为77.3和67.3。我作业分拿满,期中和期末都在平均分附近,最终成绩为80+。
最终91%的人总评在75以上 确实海底捞了
学完以后收获很大,对组合计数有高级的理解,可惜研究方向并不在这一块,只能作为科研的思维热身。
作为一名没啥离散数学基础,因为专业方案必修组合数学的学生,邵老师的课,让我重新感受到,原来上课真的是为了学东西的。
好像自从上大学开始,自己就慢慢习惯或者说默认了:老师上课就是念课本、念ppt,听不听课完全取决于考不考勤,毕竟自己看书也一样。作业和考试就是背公式、记套路、做计算,得分好坏完全取决于套路熟不熟,老师扣分严不严。学一门课时想的也不是这门课能学到多少东西,而是能不能花最少的时间拿尽可能高的分数,能的话就是性价比高,就是好课,好老师。
按这个标准,邵老师的课肯定不是好课,上课难,作业难,考试难,关键是还没有套路,这也是为啥会有人打很低的分。我一开始听课,还有做前两次作业的时候,确实很不适应,觉着这课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后来慢慢跟上老师思路听进去,把作业题好好的想过几遍之后,发现这真的是一门质量很好的宝藏课程。
邵老师上课,不仅会给大家一步步地推导证明,还会把每一步证明怎么想出来的尽可能地给大家讲明白,听下来会觉着,这个证明直觉上就该是这样,有种很自然的感觉。作业题中的难题,基本上也是课上证明思路的延伸和变换,很多会设计成小问的形式,一步步引导思考。有些确实挺难,但是花时间想下来之后,真的是收获满满。至于考试,考试内容全部是课堂和作业涉及的,会有些难题,能看出来老师的精心设计,本质上和作业题思路一样,但是又富含变化,不是简单改改数这种路数。
不论从上课还是到作业考试,都能感受到老师是很用心的想引导同学们思考,把背后的思路真正的搞明白,而不是让大家机械地记几个解题套路应付下考试。简单说就是老师想让同学们真正学到东西,当然至于学的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值不值得花时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有些同学就只是想简简单单拿个分数而已。至少对我来说,我希望邵老师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程能越多越好。
最后关于分数,还没有出分,但是看了老师发的计分规则,自己大概能在85左右。作业和考试满分都是120分,每次都有20分的冗余分数,总评是作业30%+考试(期中加期末)80%,也有10%的冗余,当然高分的会按阶梯压缩权重。自己作业120分平均拿到90多,两次考试120分平均差不多80分,总评差不多85。
感觉老师人还是很好的,上面的计分规则和冗余分数,第一节课老师就说了。所以并不是老师看到考试成绩之后才用这样的计分规则调分捞人,而是从一开始,就想让同学们多思考一些有难度的东西,但又不想让大家因难度而过多的担心分数。
总之就是,老师想让大家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满眼盯着分数。
老师对上课还是比较有激情的,但是个人水平有限听不太懂。对我而言看书的效率是要强于听课的,这点可能和个人习惯有关,不过多评价。
作业确实会有部分题比较离谱。虽然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研究生的生活还是比较忙的,我个人是没时间和那几道很难的题死磕上半天的
给分确实是比较贴心的,每次作业和考试都有容错的空间,应该也算是出难题的补偿了吧
这门课本身并不高深,trick的味道比较强。但是按照期中(期末还没考)的题型来讲,都是例题和作业的变换,所以难度其实还好
老师刚回来,这应该是老师的第一次上课
上课老师很热情,但节奏是真的快,作业也是真的难(虽然有20分的冗余,满分120拿到100就算满了),还有期中考试……
建议大家选课三思而后行
出分来评,本学期mvp,虽然中间出现过一些不太愉快的插曲(比如国庆当天上课。可以看出邵帅老师在这门课上花了很多心思,无论是从课程内容的准备,作业的布置还有习题课的安排等等方面来看。
考核方面,作业+期中+期末,最后的占比计算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是期中=期末>作业,没有考勤。这门课有期中考试,期中之前的主要内容有抽屉原理,排列组合,容斥原理和Mobius反演。期末内容主要是生成函数,递推关系和Polya计数原理。个人认为期中之前的内容trick味道比较重,有时候需要一些突发奇想,后半程内容更有成体系的感觉。考试很多是作业题的改编,但不是直接改数值那种,在考试之前建议把作业题弄明白。关于考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二级结论需要证明,否则不能直接使用,印象比较深的是期中有一个题考了Ramsey数,然而不能直接用课本上的定理1.3.1。
课程内容之外,邵帅老师乐于和我们分享他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听了他最后一节课的分享还是挺有感触的,如果老师还要带这门课的话应该还会和学弟学妹说的吧(
给分反而没啥多说的,不算好也不算差。比较好的地方是给分比较透明,不会像一些课一样让你死的不明不白的。 这门课的槽点应该就是作业负担略大了吧,感觉一次作业得花一整天以上才能完成,还是有点压力的。
总之,这门课是计科研一秋季学期质量比较高的一门课,内容充实、评分透明、助教负责、通知到位,推荐学弟学妹们选!
首先声明,邵老师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喜欢、最尊敬的老师之一,我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这门课做一个点评,包括优点缺点。
优点:
1、邵老师人品、教学态度及水平非常好,上课期间老师经常跟我们说,是想让我们真正的学到东西,从本质上搞清楚那一个个定理、公式是怎么来的,而不是面向考试学习法,为了考试、为了拿学分而学习。每次上课,老师打开一个白板,开始一步步手写、推导,基本不看课本或其他资料,没有任何reader行为,作业、考试卷也都是和助教及时批改完成,每次都会讲解(在这里也谢谢各位助教的认真负责,因为助教人数很少,但要批改200+人的,非常辛苦)。作业、考试老师都是亲自出题,很多搜也搜不到,不是随便改数,而是在自己理解了定理、公式后,从本质上一步步求解,很有思维开拓性以及挑战性。
2、对于成绩,邵老师的观点一直都是考试并不是学习的目的,成绩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一直让我们不要担心成绩,最后总评都海底捞了不少同学(当然也不能距离75或60太离谱,比如作业也不怎么交、考试大片空白或几乎不对这种)。成绩占比是作业30%,期中40%,期末40%,也就是有10分的白给分,其中每次作业有120分的题,但满分是按照100分算,考试满分是120分,总的来说,白给分挺多的。这学期有200+人,总评75以上的占91%左右,就作业、考试难度以及大家的成绩来看,确实是海底捞了很多同学。
3、我真的从这门课程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本质方面。同时,有时候老师也会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其他前辈的故事,尤其是最后一次习题课,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咬咬牙,挺过去,人生的路很长,以后再回头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缺点:
1、作业一共六次,每章都有(不是一次一章),两周一次,数量个人感觉在数学课中算是中规中矩,优点中也说了,很多不是课本上那种随便改改数的题,都是老师自己重新出的,但是难度是真的高,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做(大概一周?这是我所有课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基本是每天只能做出两三道来(还得搞科研)。大家毕竟已经研究生了,都有自己的科研任务,这么多难题我个人是没办法耗费太长时间在上面(当然也有做的很快的大佬,可是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
2、期中考试题很难,虽然是作业的变式,但不是直接改数的那种,和作业一样,都需要从本质上理解了之后才能做,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水平比较低,有些题在考场上就是想不到、和作业上的题联系不起来,但是助教一讲我就明白了。期中我记得中位数是78分,及格线是120*0.6=72。期末比期中简单了一些,但中位数好像是67...可能期末批卷批的严了不少吧。总而言之,考试整体上看虽然是作业的变式,但难度还是很高的。
总结:
不是水课!不是水课!不是水课!虽然邵老师本意是好的,但对于我这种普通的学生而言,虽然收获很大、在知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上受益良多,但我是机器学习方向,基本用不到组合数学,整个过程十分艰难,除去考试周,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课。所以想纯纯摸鱼的同学还是不要选了,但是对于想要真正的学到知识的同学,我非常推荐这门课,邵老师会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绝对是这学期收获最多的课,即使悟性平庸如我,也能一窥数字世界的奥妙~
最后一堂课,考试前,听帅老师分享自己的人生旅程,非常喜欢:遇到事儿了,只要接受它,再咬咬牙,然后笑一笑,没什么过不去的。
作业有难度,但解出来超有成就感的!!尽管因为考试有限时,没法慢慢想,我的答题表现糟糕多了...
两周一次作业,每次大概要花上两天,有期中和期末考,期中考过的内容期末不再考,我自己是作业满分,考试极一般(卷面成绩的一半),总成绩还没出,大概是中位数,80左右
另外感谢认真负责的助教们,答疑课解题思路写得很清晰,批改作业给分有理有据,只要写得合理都会给分,每次都要改两百多人的作业,辛苦!!
yyds,尽管本科也是cs专,但是个人觉得,相较于计算机专硕的另一门必修课《算法分析与设计》,组合数学的收获会更大。另外,也不用担心课程难度太大导致成绩很低。相反,我感觉作业题弄会了简简单单90+,好好学的话轻松95+,期末我只学了一个晚上,总评也很满意!老师也会疯狂捞,成绩不用担心。
邵老师整体也给我留下了很好很好的印象,“温润如玉”的感觉,很理解学生!
强推!!
给了满分,给分非常好!
作业确实很棘手
课程也不是很难,讲的非常有条理性。
课程难度确确实实很高,但邵老师讲课质量也是数一数二,不会让整门课程都是痛苦,当然最终给分也很好。
平时作业题量不大但完成难度较高,没想到在研究生阶段,居然还有全宿舍四人合力讨论才能凑出来一份完整答案的课程作业 ;;
祝愿邵帅老师工作顺身体健康
作业挺难的,每次要花挺多时间,不过只要认真做了考试应该没啥大问题,考试试题基本就是作业题的变种。
期中试卷:https://github.com/guch8017/USTC_CS_EXAM/blob/master/Exams/CombinationMid2022.pdf
作业确实比较难,不过最后老师是真的捞人,非常推荐!
上课认真,给分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很不错
有的作业题略难,不过作业分数有20分余量。可以多找同学讨论,没必要自己硬磕
对于开课后第一届吃螃蟹的人,确实压力比较大,作业多,考试比较难。但是!建议师妹师弟选,如果你有一个选过邵帅老师组合数学的师姐或师兄的话。作业比较难,但思路不会变,有了思路做出来不难,思路找师姐和师兄要往年作业。考试的话虽然不会和作业题一模一样,但思路大致是一样的,好好做作业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我记得期中的时候满分120(20分冗余分),全班184个人有101个在100分及以上,期末难了点,但老师很会捞,体感周围人总评都在80以上,90以上的也很多。总之,如果说这门课的第一年是张牙舞爪会夹人的螃蟹,那么对于下一届开始,就是煮熟的美味,非常建议大家选。
老师水平很高!很负责!上课讲得很好!
有些内容比较难,作业比较难,考试基本都是作业题改改,把作业提搞懂90+,给分很好,强烈推荐!
总评满分
以前打过数学竞赛,听过前几次课(没有签到,后面基本都翘了)。虽然上课讲的很多内容我都学过,但还是能学到一些新的见解,邵老师会教怎么去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而非直接空降一个答案(有些教材就喜欢故意略去思考过程,然后不妨设/观察到/注意到/显然)。
但是我感觉上课难度和作业难度还是有一定的gap,部分题挺难的,极个别题还是不可解的,不过作业分数/考试分数/总评分数都是120分溢出的,给分也还不错。如果有组合数学基础选这门课可能会比较爽。
为了研一把课程修完不得不选了这门评课社区普遍说难的课,上完了以后作为一名计科混子来锐评一下。
1.平时作业难:期中考试以前的每次作业普遍有几道非常阴间的题目,期中考试以后的题目看教材就能搞懂,建议写作业前认真阅读国内的《组合数学引论》(实在不行再参考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组合数学》)。期末复习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平时作业想半天的题书上都有例题。
2.期中考试难度>期末考试难度。
3.不点名好评(从没有去过,应该是没点过名的…)
回头来看,本班级可能确实比其他班级难度高一点,期中考试以前经常做作业做到骂人,但到了期中考试后体验就逐渐正常了,老师给分也挺好,对混子来说也应该不算是特别坑的。(另,本人没有数学竞赛经验,未提前学习组合数学有关内容)
最后,利益相关,总评97±3,平时作业并没有总是满分,期中考试好像也只是中位数高一点的成绩。这个120%分数溢出确实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总评。
作业是真的多真的难,学起来确实相对吃力,但你要说收获还真有,增加知识训练思维暂且不说,它能让在大多课程松懈了的你重新找回上课的感觉。给分也很好,只要不摆烂就放心吧。
一句话,来科大计算机读研,不选邵帅老师的组合数学,简直是大亏。
给分很好,虽然我很喜欢做数学题,但是难度和题量确实有点大了。
平时没听过课,几乎全程看书来写作业复习体感也还行,但是要看的内容还蛮多的。
一分扣在作业的题量和难度大,另一分扣在不给作业答案让我们复习(懒狗绝不参加除了划范围的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