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化学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2.0 |
考试与评分标准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上)(英)》课程并没有期末考试,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课堂参与来评分。李玲玲老师在第一堂课明确指出,实验报告在评分中的占比为30%,而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需要注重实验操作的精度,特别是滴定操作。课程不限制优秀率,通常能取得3.3分或更高,只要不表现得过于拉跨,多数同学能达到3.7至4.0分。
课程作业
作业要求使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完成海报展示。对于相关代码和报告书写,部分学生建议使用LaTeX,并建议学生可以借助AI工具或请教他人快速处理报告。实验报告不需要过分追求篇幅,重要的是在内容的准确性和思考题上多下一些功夫。虽然报告攒到最后可能会比较紧张,但总体上来说,这部分在打分上的要求并不是过分苛刻。
教学水平与课程内容
李玲玲老师的教学受到许多学生的好评,讲解细致,英语水平出色,并且提供详细的实验仪器操作示范。虽然本学期因怀孕频繁调课,但助教的能力强且友善,报告评分大方。课程内容强调分析化学仪器的使用、定量分析技巧,并增加了实际应用的讨论,没有传统的白云石实验,加入了活跃的演讲环节。课程整体氛围轻松,学生可以在实验间隙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
课外活动与学习环境
老师还组织一些轻松的活动拉近师生关系,例如请学生吃肯德基,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尽管有学生认为实验过程耗时劳心,但课程本身经常提供零食和娱乐互动项目,减轻了实验带来的压力。此外,若一些实验误差较大,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门课不限制优秀率,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与。
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氛围轻松的实验课,适合希望提高实验操作技巧的学生。李老师的教学和助教的支持使课程成为许多学生选择实验课程的首选。为了轻松完成这门课程,建议集中精力于实验操作,同时利用课中提供的资源和工具提高效率。
五问中科大化学院:
准备什么时候不再让教秘压力选了电磁B和第二学期退课无机化学的学生,准备什么时候让不干人事的那几个逆天教秘离职
准备什么时候加强对于计算机交叉学科的培养(别人的培养方案已经开始教aichemist了,你们怎么天天还在教alchemist)
准备什么时候调整无机化学和有机A2课时和学分
准备什么时候开设数理方程化学院班级,准备什么时候删除培养方案里面那一堆屑课
准备什么时候改进物化实验课程设置,准备什么时候学习大雾实验
绕远了,还是讲回这门课:
1.这门课的定位:学习使用分析化学仪器,学会精准测定,了解前沿的定量分析技巧,了解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使用,因此这门实验课是让你来学怎么滴定准的,最后给分上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
2.事先声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给分标准如下:
非常清晰的结果是:报告在实验中的占比只有30%,与操作+discussion基本处于同等的地位,这门课不限优秀率,反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出了对课上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的要求,因此并不是说报告写得多或者写得好就占据很大的优势,相反我认为实验操作(尤其是滴定的耐心与否)是占据主导的(因为助教的报告打分实际上普遍比较高)
我反对实验课过度内卷,我反对实验课过度内卷,我反对实验课过度内卷(重要的内容说三次),你学分化实验是来锤炼自己的滴定技巧的,不是来学怎么卷一门实验课的,本人每次写报告也基本就是对第一次实验报告修修补补,改点数据和procedure,所以我决定开源一部分比较简单&实用的报告代码,这样每次做完实验替换数据和内容就行了,而不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对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
附:对于部分代码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多咨询一下身边的朋友或者问下deepseek,分化实验报告并不需要你手写,所以其实有时候不会的代码问问ai会快很多(当然也可以去latex教程里面找)
3.代码部分(以下讲解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的latex基础的overleaf用户)
(1)基本的overleaf功能:插入图片,加粗,斜体,插入链接,插入表格,插入公式,插入排序
(2)化学式:首先是最基础的部分,\usepackage[version=4]{mhchem},这个包对应的命令是\ce{},在书写时格式大致为\ce{CO2},这样避开了mathrm里面的一些比较复杂的书写,离子的例子如下:\ce{CO3^{2-}},如果是离子的话也只需要用一个^{}来表示例子电荷量,更适合化院宝宝体质
(3)procedures&objectives:在书写内容时,如果想要使用itemize命令但是有不想要前面那个圆点,在\begin{itemize}后面增加一个[label={}],这样可以指定代码中的label,{}表示空标签,题外话是,如果想要ABCD可以用\begin{enumerate}[label=\Alph*.],做前后报告的内容替换基本就只需要复制粘贴
(4)书写公式&表格&插入图片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书写公式我比较推荐使用https://www.latexlive.com/里面的编辑公式功能,最后写公式基本就是复制粘贴,替换数据和加上行内/行间公式符号,可以大大节省打公式浪费的时间(其实积分用latexlive更是方便)
表格的书写其实也不难,简单的和overleaf交互就行:(包括插入图片和链接等)
对于图片也很简单:点击插入图片找到图片的存储位置就行:比如:[width=0.4\linewidth]中前面的数字用于对图片的缩放,如果想要固定图片的位置只需要:\usepackage{float},然后在\begin{figure}后加上[H],比如:
(5)数据处理:一般而言用Casio算出来就得了,如果想在latex里面显示散点图,只需要先用excel画一下散点图就行(origin更好),不过latex其实也可以:
(6)流程图:这个比较复杂,当然也有简单的办法,只需要设置tikzstyle,调好node distance和width就行,实际做起来也很麻烦,建议手画一个,因为即使你只复制粘贴浪费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手写,以及我觉得很多人都没好好读第一节课的intro(确实有一个prepare flowcharts):
4.还有就是:附上一般格式的使用
5.总体评价:你是来学实验操作的,这门课基本保底3.3,只要不太拉跨就是3.7,4.0,那有什么好说的呢,不用做白云石,少了几个很无聊又浪费时间的实验,多了一个活跃气氛的poster presentation,并且还有零食吃有奶茶喝,我的评价是:选上就偷着乐吧,你的滴定技术在别的班说不准就是混个3.3,选00老师的英文上3.7也没那么难,所以选上就偷着乐吧,至少在我漫长的做实验生活中,这门课是少数做起来没那么烦的实验课了,等着结果的时间还可以开把三国杀或者荒野乱斗(班上甚至有人写作业,但我感觉娱乐也挺好)
6.助教&上课:00老师讲解很详细,并且英文说的很慢,我虽然是听说大fw也能听懂00老师讲的大部分东西,最后很多实验仪器也都是亲手示范给我们看的,不过这学期老师怀孕了,所以一直在调课(以后的xdx估计是真有福享了),这学期的代助教也是超级大手子,然后又比较友善,最后对实验报告的给分也非常generous,只要你不太拉跨就会给一个不错的分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选这门课的同学,无论是处于享受一下实验课还是混个好分数的目的,都别去惦记你那点破成绩了,两学分超级保底课,不限优秀率,比中文班省一堆事,你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Don't screw up the best thing in your life just because you are a little unsure of who you are.”-《Family man》
老师英语挺不错的,感觉比张老师还要好 更新:老师太好了,还请我们吃肯德基
李老师看上去好厉害,讲义好像都是她自己写的,感觉很用心() 先插个眼() 更新:老师请我们吃肯德基,这下不得不给好评了(笑 更新:出分了,3.7,可以接受。显然我的表现并不好,前面很多实验误差都比较大😇后面有点摆烂,报告拖的很晚才交。这个班没有期末考试,并且老师态度非常好,推荐选。(不过我不喜欢做实验😭写报告烦死了😭为什么是必修啊😭)最后一次课是一个海报的展示,小组共同完成。全部报告都得用英文写,不过相应的这门课不限制优秀率。
73.3%优秀率无需多言
以下为原评论
感觉要出分了,先占个坑。希望能被捞捞
1.21更新 没被捞,没什么好说的,技不如人罢了
前几次实验的精度还是很重要的哇。报告也很重要,想拿高尽量多氵一些,把页数顶上去。然后在思考题和误差分析上多下点功夫。至于pre嘛…其实占比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花园实验课是严格限制4.3人数的。一个班能给一个就不容易了,所以…实验课的4.3就随缘吧,为了那一个名额去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还是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