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化学系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4.0 |
考试与给分: 刘老师的考试难度总体适中,给分较宽松,多位同学表示考试不佳但仍获得较高总评。给分依据主要是期中和期末成绩,作业和课堂参与则作为“捞人”的辅助因素。课程虽非严苛,但由于优秀率的存在,建议认真对待期中期末考试。
作业与参与: 作业认真完成对加分有帮助,课堂习题课由老师亲自讲解重点题,建议同学不要缺席。此外,参与课堂和讨论对成绩有积极影响,多听课程并与老师、助教互动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学水平与内容: 刘老师为人和蔼,上课认真,但多聚焦于公式讲解,体系构建不足,适应性建议先行自学基础。有习惯分享学长学姐事迹和前沿化学内容,虽浅尝辄止,但有人认为能激发兴趣。整体内容难度不大,建议大一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选修化B。
课程建议: 生院同学建议选化B而非化A,后者课程量少且相对欠佳,优秀率压力显著。为建立全面化学体系,仍需课下额外努力。选择教材时,推荐吉林大学宋天佑版《无机化学》。总体看,刘老师的课程适合愿意自学并希望宽松评分环境的学生。
从我的个人体验来看,感觉是只要高中学过化学的同学建议都是化原能A选A。
化学是重逻辑和体系的一门学科,老师倾向于直接讲述公式,简单对原理间进行连接,并不会去一步步搭建体系的框架,细节嘛我感觉会遗失很多,虽然有一些感觉是提到了的。对我来说这样情况下的公式应用会有顾虑,如果想要有一个全面的化学思维体系需要课下去花功夫,但我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遇到未讲/未细讲/讲了但是只讲了公式的内容我会不知道如何分配轻重主次,也不知道理解到哪一步算是差不多,没有跟助教怎么请教(下次就一定会去请教了QAQ)
(刚上大学嘛多多少少都有点无由来但无必要的腼腆/不好意思
老师人很好是无可置疑的,上课的学长学姐光辉事迹也确实会讲。老师会提前讲一点物化和前沿化学研究的内容,感觉本意上是想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点(?),但大多是浅尝辄止,不过也无可非议。
给分嘛在我看来一般吧,期中91但是期末爆炸了(没有问具体分数)+作业全齐基本都是十分,课堂习题课全勤但是上课不会发言没有参加期末复习答疑课(建议同学有时间就都去参加,和同学老师交流确实会减少一些个人复习中无法发现的细节和无法解决的疑惑) 习题课一定要去参加。举的经典例题会让你更好地理解应用公式和原理。
给分最后是卡绩优秀率,感觉...唔自己的问题还蛮大的,比如期末考试占了很大比重的分子轨道理论,我可能只是当普通知识点过所以对原理没有了解透彻,导致延伸的举例不能很好的分析。复习的重点和考的重点偏差蛮大。 对本人算是很好的提醒,因为本人不习惯也不适合在期末周的ddl期限内大量速通知识点,会有对一些内容囫囵吞枣/错误判断占比的风险。所以以后还是规规矩矩上完课就把一块弄懂得比较明白弄清楚(哭)
(其实本来是这样的,因为为了复习期中所以有一次搁置了导致后面的也都搁置了(倒)
关于教材选择问题:武大的版本详细,科大的深入但理解起来有一点难度,北大的...比较难评,个人觉得还可以。
想补充一下的是,北大/科大的书上会对一些特例/原理有解释,有疑惑了先多看几本书,还是想不明白的找助教,无论是知识点/题目/公式/课程
A的压力可能会有点大(但应该也不会特别大,而且如果是从生院的大一课程设置来看,其实问题奀),但是如果是对化学希望有体系的理解和更好的知识掌握的话,选A吧。
化B的课程设置(与老师无关)更让我觉得更多是为了考试,且是更多的会在题目中(而不是现实中)去应用
(化院学长说A的老师有神中神,给分好讲的好,详情参见pksq
以上。
作为2022级选这门课的生院同学,我想说,刘老师人超好的! 上课认真负责,而且是我见到唯一一个习题课自己来上的老师! 我们这学期因为课时扩了,所以补充了一些化学原理A的东西,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学不够。 老师还专门讲了一节耗散系统,做了一个超有意思的“祥云实验”! 考试也不算很难,给分也超好! 助教也很用心负责!给助教哥哥们点赞!
顺带一说,生院的同学们能选化B就不要选化A了。这主要是因为面向非化院开的化A,课程质量和课堂容量其实反倒不如化B。而且因为人比较少,绩点很容易被优秀率卡下去。
能选化学原理A的就选A吧,这课真的不想多说,想听老师吹牛逼扯淡的可以选。但我还是给10分因为让我没有挂科23333
--------
而且老师照片能别乱放吗。。是个中年女的 很瘦
老师人真的很好,非常和蔼,微信申请会通过,问问题也会耐心解答。
平时讲课的时候愿意讲一些学长的故事,也会拓展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但是都很浅。
课程整体难度不大,基本是高中化学的延申,所以老师平时也会问大家高中化学都学过哪些内容。
给分非常好,在我期末基本爆炸的情况下,也给了我很高的成绩;给分只看期中期末,但是平时分是捞人的依据。
老师人很好,会关心可能有学习困难的同学,喜欢分享之前学生的光辉事迹。但是我感觉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还得靠自学。我没有竞赛基础,只听课会觉得“没学会”(做题手足无措)。
开学第一课助教的建议很有用。自己研读吉林大学宋天佑版本《无机化学》---相比北大版更简洁易懂,排版好看 而且 例题很实用。复习完有个底之后 再看看北大版,会觉得简单不少。
平时作业认真完成 + 课间及习题课会和助教、老师、同学讨论问题 +期中94 + 期末85 --> 总评95
或许有争议的部分:老师说(大意是)作业成绩不计入总评,但是会作为“捞人”的依据。同时,课堂参与度也会作为“印象分”发挥作用。
题外话:班级氛围很好,有话直说、刨根问底的学习氛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鼓舞;答疑课和同学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刘卫老师也说希望考察大家应试以外的东西,期待一下分析化学的课堂!
我只能说刘老师还是不一样的,她能同意你的微信好友申请。上课也还行吧,喜欢讲点和考试无关的奇怪知识,也方便划水。不过她好像对卷子难度的把握令人疑惑。。。给分至少不难绷,我期中77,期末71,最后总评85给了3.0,我这样的弱者也不能奢求太多了。总而言之,是一位不错的老师。
2022秋修的,老师人不错,讲的也不错,上课一定要好好记笔记。主要槽点可能是上课讲过往学长的光辉事迹比较多,我觉得倒没必要苛求()。给分的话是优秀率给满其余不调分(我期末考砸了呜呜呜对不起刘老师,可能要重修了),总的来说挺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