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4.0 |
2020春季学期助教:付昂,黄一轩,张文嘉,辛家辉
不推荐.jpg
杨老师本人水平很高,但是事实上,他不是很适合当老师。他可能过于追求研究和学习数学的热情了,上课总喜欢讲一些和课本没有关系的东西,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是经常让人不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没有固定的教材,参考了好几本书,这一点上也让人感觉很混乱。说实话,在他的班上如果投入较多精力完全跟着他的节奏走,会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学期下来会感觉很乱。
给分方面,杨老师喜欢倒扣分,查卷时请谨慎行事。今年出题有一定问题,没有什么梯度,导致80~90分之间的人数过多,最后给分不好我倒不认为应该怪老师,按照分数分布来看,优秀率可能已经溢出了,大作业不能给加较多的分也是在所难免的,真正有问题的是出题的方式。当然,他会给卡绩,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本来以为是这学期给分最杀的一门课,但后来发现其实是这学期最奶的课……
杨迪老师人很好,期中去找老师查卷的时候老师还帮我查出来一处助教判的有问题的地方,还去找助教讨分hh,期末再去查卷的时候老师也还记得我……总之感觉老师还是很细心的。
讲课上可能确实存在之前大家说到过的硬伤(比如经常换教材导致没法及时找到对应课本上的参考等),大家抱怨也是很多。不过个人认为复分析大抵是可以自学的,史济怀+方企勤+Stein一起看足矣。
给分上老师一开始一口咬定1+3+6的比例不调分(因为期中期末考试确实难度不大,90-100分数段人很多),但是后来似乎看情况不对,期末时加了3次小测,只要有其中一次小测考的比较好,就可以被“在不改变排名的前提下适当调分”。3次小测也有可能是相当于签到作用,所以尽量不要翘小测。
不过本来以为所谓的调分也只是加0.5-1那种不会让你卡绩的小分,没想到好家伙,直接在136上奶了5-10分(每个人不一样,可能和分数高低有关),以至于出分以后大家都在实分析群里赞扬杨迪老师,只能说杨迪老师卖人情卖的有一手的。
老师适合搞科研,讲课很差,讲长篇证明的时候简直听不下去,我寻思我听其他老师讲长篇证明的时候也没这感觉啊,有时候会在讲台上喃喃自语一些话,不知道在说啥,也听不清楚,讲课时有些结论往黑板上一写,也不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结论,也不说这些结论到底显不显然,啥都不说,写完就往下接着讲,一点解释都没有,还得自己慢慢想为什么,等你想完人家下一个定理都讲完了。讲课顺序有些地方感觉很乱,没有逻辑,比如第三章讲完一部分突然就说我们讲点计算,讲完四道计算题就接着刚才的东西讲下去,令人迷惑。周围好几个同学都听不下去开始自学了。话说大学招老师能不能不要只看科研,或者说只看科研的老师能不能不讲课?
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家普遍评分不高,可能是每个人的品味不同吧。
我觉得杨老师的这门课上得相当得好。上大学以来我几乎就没正儿八经地上过数学课,杨老师的课是为数不多让我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坚持听下来的。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会让我觉得很无聊,不如翘掉自己去看书。但是杨老师的课不拘泥于单独一本教材,很多地方的讲法还是颇具启发性的,也能看出老师备课很用心。
复分析这门课的理论部分并不困难,习题往往需要一些技巧。杨老师的习题我也觉得出得很好,很多题目需要花时间思考,但又不是纯粹的奇技淫巧,好好做习题收获挺大。
老师课上会补充很多内容,也会谈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以及数学家的一些故事。虽然这学期没法线下去听杨老师的课,但是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杨老师对数学的热情。这种热情本身就是对想认真学数学的人的一种很好的激励。
至于大家普遍说到的给分问题,确实存在不调分或者说向下取整的问题,但是调不调分这个东西也不能太苛责老师,毕竟自己把课认真学好才是正道。
杨迪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对数学也非常有热情,但是讲课水平感觉有待提高。杨迪老师不按照任何一本课本讲课,用的是自己的讲义,导致上课必须抄笔记,还好助教把去年杨迪老师的笔记上传,拯救了我这个上课难以跟上的菜鸡,但是在讲一些比较长的定理证明的时候,老师经常一次性把大段定理证明抄在黑板上(老师手速还飞快),有些gap讲的不是很细,而且有时候动机也讲不明白,所以还是经常听得一头雾水,课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把定理证明搞懂,只能说听课体验着实不是很好,可能一些大佬听着会感到很舒服,但是如果水平一般的话建议慎重选课,隔壁lsm的课又好听得又轻松它不香吗?
复分析这门课在杨老师口中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但我着实没能欣赏出有趣来,考试的要求也仅仅是考察一些技巧,所以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的话,想拿高分就要多刷题,建议使用方企勤的《复变函数教程》,很多作业题都能找到,而且这本书的习题非常友好,在书的后面有提示,拿来刷题应该是不错的。
给分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事实证明杨迪老师还是会调分的,本人期中89,期末85,一次小测满分(老师说有一次小测考得好就能加一点总评)最后总评奶上了90
杨迪老师讲课没有局限于某本书。
总体上,杨老师教复分析的想法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足之处可能是前期有几节课对定理产生的动机解释比较少,但后半学期好了很多。
作业是杨老师自己从各个教材找的习题,大部分质量还挺高的,没有太多“奇巧淫技”,有些技巧在期末复习通了以后也会显得比较自然。建议作业好好做。
杨老师本学期安排了三次小测,会提前通知,小测有一次比较好的话,说是会不改变排名的前提下微调总评。
考试期中期末都比较基础,技巧并不太多。
给分方面据同学反映很奶,开学给的比例是1:3:6。
(本人期中84.5、期末98、小测一次满分一次差一分,总评96,仅做参考)
同意楼上的。没有固定的教材意味着如果你不太听课的话就......哎,反正我听课效率门门都不行。
课本毕竟更成体系一点,自己多看看方企勤/史济怀/龚昇等等参考书就好。
考试方面虽然肯定有不足......但毕竟这学期情况在这里,还是体谅一下。不管是难度设置有问题还是其他什么,毕竟自己摸鱼也摸得不少(×
老师讲课不按某本固定教材,初学会感觉乱乱的,课下自己看方企勤会梳理地比较清楚。给分的话,感觉大作业写的比较好的话会照顾一下,奶一奶告别卡绩(比如我),其他的也许不怎么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