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2.0 |
傅孝明老师教授的《计算方法B》课程被认为基础扎实,上课中规中矩,但部分同学反映讲课速度较慢,有时可能催眠。“傅老师上课不点名,所以想翘就翘,这点还行。”然而,课程内容较为基础,涉及不少记忆与重复计算,许多同学认为作为工具课,“考前看一遍书刷几份往年卷基本上没啥问题。”
课程中的作业和实验通常较为简单,但倾向于机械重复计算,助教可能应对不当。作业从书本直接取材,基本上按书上的算法计算即可;而实验则强调编程实现,但由于书上算法偶尔出错,学生需自行验证。“助教批作业,一样的作业能给两个分数。”助教评分存在不一致性,可能影响学生体验。
考试形式转变为八道大题,取消了填空题,主要考察计算与证明能力。部分学生批评“期末考试没有步骤分”,加之阅卷的混乱使查卷体验不佳。出分流程迅速,但许多学生反映傅老师没有遵守最初给出的35:65的评分比例,最终似乎更注重期末成绩,甚至有学生质疑调分不当或不透明。
整体而言,该课程被同学们认为较为繁琐且对绩点不友好,部分同学称其为“屑课”。建议选择此课的学生在考前充分准备,尤其注意算法实现及部分较复杂的证明题。为保障体验,或建议考虑其他评分较为友好的老师,或者做好面对课程难度和评教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矩阵运算是考前复习的重点。
本来我对于傅孝明老师的讲课是没有什么意见的,毕竟这门课本身只是一种工具,老师讲的内容完全足够。我写这篇评价,主要是因为对助教不满。 1月12日考完试,1月13日出成绩查卷,听起来是很好的,然而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查卷时间是13日晚7点,而班内的绝大部分人次日上午8:30要参加计算物理考试。这个查卷时间明显不够合理。 其次、查卷在管科楼1314,这是个小房间。因此,当晚查卷要经过漫长的排队。我本人属于最倒霉的,排队排了50分钟,据我观察,是排队时间最长的(因为队伍是随机的,而叫人进去查卷却是分周一班和周三班的)。 再次、仓促的改卷暴露出来助教阅卷的不认真与无规范,如果不是的话,则说明助教水平不够,甚至不清楚计算过程实质的意义。这点我不详细叙述了,回忆这些会使我再次由衷的愤怒起来。 至于平时不发布作业,群内问问题无人回答,习题课草率耳耳,在这次查卷面前显得云淡风轻。 总之,警惕不负责任的助教。
一个课考前老师自己都不知道什么要考什么不要考,你说这种课有多煞笔?而且还是属于那种以后小概率用到,百度就能解决的工具课
1.13 还是计算物理更恶心
1.17 卷面93,总评94,卷面+1型老师实锤了,开学说的35 65开全都没有,言而无信了属于是
平时没点名,挺好,我除了第一节课一次都没去过
赶紧跑 fxm的助教期末改卷没步骤分,结果少个负号直接-8。 助教和fxm都挺屑。助教批作业,一样的作业能给两个分数。老师上课基本就是:这块书写错了这块课件写错了这块板书错了啊不对这块还是书上对啊不对还是书上对啊还是以课件为准。。。云云 总之能跑就跑,据说jy只要当面签字的个性化都给过
老师比较耐心,上课中规中矩,但是上课上的非常慢,有时候没耐心听 但是今天在复习计算方法实在忍不了了来骂几句,作业全部都在无脑算,套公式,上课讲了算法下课写作业就把人当计算机,每次写计算方法作业都想骂人 今天复习了一天计算方法,感觉这玩意实在可以考前速成,一整天都在背公式,背算法,复习的感觉像在吃屎一样,开这课到底有什么意义啊
-----------------------------------------------------------------------------------------------------------------------------
出分更新
出分了,老师不给调分,喜提3.0。建议学弟学妹们快跑
听了一节课, 发现老师讲得真的很慢很慢...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后来就再也没去上过课, 作业也都是抄同学的(小声) 最后就学了一晚上加一个上午, 感觉速成这门课这么多时间足够了, 不能再多了. 考完结果也确实如此.
出分: 老师真就一分不调还抹去小数点呗, 直接向下取整, 连四舍五入都不是xs 又一次喜提卡绩...那我就用一颗星星帮我把这一分补回来吧 :)
一句善意的提醒: 考前记得学会casio怎么算矩阵乘法, 矩阵的逆等等, 本人因为不知道能算矩阵的逆然后真·手算方法,,,大概要知道casio能算矩阵的逆就不会被卡绩了吧
注意幸存者偏差……
噫!不对,反转哩!我就没见过有好评的。😅
正经写一下,本课程逃无可逃,所以还是要有这个上课的过程的,个人觉得本班级讲得不算差,但是作业(尤其编程)和给分的体验实在不能让人给别人推荐这课,建议换班。
另,本学期开始考试风格与前面有较大出入,取消了填空题。
fxm这学期第一次讲这门课,导致他在周一班上讲得很烂(这是他自己说的,本人是周三班的),但是值得玩味的是,周一班的成绩倒是比周三班高出了不少。
ppt也是直接用的其他老师的,有一些乱码,但是无伤大雅。并且言而无信,第一节课说的分数比例是 平时作业:上机作业:期末 20:15:65,但是最后作业占比应该是要低一些,大概25:75。鄙人期末75分,上机作业都满分,书面作业一次不落,总评80分。周三班考试人数114,71-81 27人,81-91 27人,91+ 4人,我觉得是不至于这样下调的。
期末试卷证明题占24分,其他都是常规的计算。我刷了6套卷子,可以说是常规的题型都基本拿捏了,但是证明题一共只拿了3分T_T。其中一道15分的证明题是,推一个2阶Runge-Kutta格式的截断误差,用泰勒展开展了一半,就给2分?wrnm。
期末卷子是助教和他们实验室的同事一块判的,查卷场面非常混乱,没有秩序,助教和他们判卷的同事在现场,有一个学长,可以说是吊儿郎当的,说什么,“我们当年查卷,老师不给倒扣分就不错了,你们还想要分?”大约如此云云。由此真切的体会到,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德行。污浊的空气使我无意逗留,也懒得要分了,因为当时心想”75分应该能有3.3,要个一两分也不过还是3.3”,就罢了,但是结果总评出来,......
期末复习时,我发现了张瑞老师的主页,课件做的很精致,可以看看。http://staff.ustc.edu.cn/~rui/courses/nm.html
老师讲课算是正常吧,主要是这门课本身就没什么好讲的。 不过如果不想让这门课变成纯纯的介绍算法课的话,可以试试关注范数和截断误差估计。这两个内容前者有比较深刻的数学——有限维空间上的范数都是等价的,进而不同范数诱导的拓扑都是完全一样的,同时有限维空间之间的算子都是有界的(可以和泛函分析做一些对比);而后者要求比较高的技巧,比如期末倒数第三题。这里推荐一个stackexchange上的讨论https://math.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768667/combining-error-terms-in-simpsons-rule 这里给出了Simpson公式的截断误差的证明(我看到的几本计算方法的书上其实在讲到Newton-Cotes积分的截断误差的时候都是直接“不加证明的指出”了结论)。上述的两部分内容我认为比较重要,但是老师似乎都没有重点关注或者至少给出extra reading的推荐。
本人期末96,总评97,算是既得利益者。期末的时候我也就留出了一天的时间复习,所以可以说课程本身难度不大。我估计考试中最拉分的题目是截断误差估计,所以建议后来人留心关注一下这方面
不得不说期末考试没有步骤分是真的吐了
关于这老师,给分:十四次书面作业,五次上机作业,最后平时分占20,严格按照二八开给分,最后算出来还把小数点舍去了;至于上课:纯催眠;建议爬
考试的确对我这种计算器都经常按错的很不友好,给分也卡我G。
结论:计算方法B就是一门屑课。
上课:傅老师上课不点名,所以想翘就翘,这点还行。上课语速较快,我个人没怎么听。上课经常自嘲:大家似乎没怎么听,那我这点就过了哈~
作业:课后布置的作业非常简单,就是把人当计算器使用,严格按照书本的算法来计算即可,可以用MATLAB自己写程序验证一下答案对不对,交作业期限非常之宽广,可以接受迟交一周还是两周来着不扣分。
实验:今年实验是用C/C++/Python(不可调大部分库)实现书上的算法,基本上按书上的算法照搬实现即可,但书上有的算法是错的,实在是屑中之屑。实验难度比较简单,基本上在2~5h可以完成。
考试:今年似乎换题型了,以往是填空+大题,今年一上来整八道大题,不过难度不太大,而且考点和往年比差不多,考前看一遍书刷几份往年卷基本上没啥问题。
上完一个学期,最大的收获就是没有收获,倒不是老师的问题,只是这门课应该改名叫“计算方法的记忆与杂七杂八相关的数学定理”。一学期都在课上看书,最后靠考前两天突击就能应付考试,总评开课时约定35:65开,最后考完严格按20:80算,出尔反尔差评,不调分,优秀率估计没给满。最后考试排30%平时分拿满,总评86。
给分绝了,觉得自己绩点太高的同学可以挑战一下。不愧是寄算方法。
也不多说,就两个字,请文明用语
期末考试平均分水平,总评2.3,快逃快逃!
一分给期末评卷查卷总评。 评卷情况不清楚其他同学的,但根据认识的人说,都没有步骤分,助教看答案改情况严重,周三班人数更多一些。 查卷机械化排队,而且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指并没有多少同学辩得过助教,或者说捞到分) 总评学期一开始35:65,期末20:80往下开,懂得都懂。 考虑到这种取分手段的老师也会捞人,会出现高分段卷面+1,中分段捞不动,低分段但过了的的同学可能会跟和比自己卷面差二十分的同学拿到差不多的总评。 根据问到的情况,也许唯一可取的是挂科不多?
总评99,全靠背书,不如自学,另外老师讲了一堆用不到的“拓展”知识,复习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复习哪里,我已经吐了
一分给助教和蔼可亲,一分给这门课还是有点收获的,一分给老师辛苦分(虽然他没有给我辛苦分)。 但是强烈建议这门课和计算物理合并。一学期就是真人工智能,就是按公式嗯算,可以说是椿应试,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不如合并到计算物理作实际操作的补充。 另外fxm不会给任何人调分(无论优秀率,卡绩或者挂科),而且大概率没有按照开学时讲的65%卷面,35%平时来算,只是卷面分上下浮动。这门课说实话老师作用不大,教室前后排全是没人拿走的作业,个人感觉到课率堪忧。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选一个给分好的老师,毕竟都是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