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选修 | 学分:3.0 |
这是一门关于利用程序设计方法求解应用问题和构建软件系统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几个专题的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具有编写一定规模的程序的能力。
课程主要通过大作业、四次编程作业和上机考试来评分。上机考试包括四道和作业相关的题目,但与课堂内容存在一定脱节。尽管如此,老师和助教的评分相对仁慈,尤其是考虑到大作业占比较大。部分学生对给分表示满意,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成绩未成正比,甚至质疑评分标准的透明度。
课程有四次编程作业:梅森质数判定、N皇后问题、24点计算和随机分组。作业难度不小,要求学生自学高效算法,多次上网查找资料。虽然有助于提升编程能力,但对编程新手来说耗时较多,容易感到挫败。作业与上课内容脱节导致学习体验不佳。不少学生表示需要通过自学、CSDN资料、甚至“Ctrl+C”和“Ctrl+V”来应付作业。
孙广中老师讲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软件工程理论,如《构建之法》一书,而与实际编程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方式以PPT为主,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实用性不高,课堂出勤率和听课率较低。部分学生希望能增加算法和编码的讲解以强化编程技能。尽管如此,有学生提到老师人格魅力强,情商高,对学生友善,并不强制要求出席。
大作业是课程的一大重点,但存在工作量大、分工不均和队友合作困难的问题。大作业选题自由,但要求高,需要学生掌握多种编程技能,如Python、Java等。团队合作中,不少学生反映有些组员表现出“打酱油”现象或拖累全组进度,令项目管理和完成变得艰难。对此,老师和助教尝试下调了一些组长的工作压力,但整体效果有限。
课程群体互动充斥着大量“卖弱”、“秀菜”以及负面言论,影响整体学习氛围。部分学生对此表示不满和压力,认为这是导致学习体验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有学生表示这些发言严重打击了自信心,课程群对他们的支持不大。
《程序设计进阶与实践》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编程能力,设置了相对繁重的作业和大作业。课程内容与作业脱节使得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进度,更加依赖自学和外部资源。大作业要求高、合作难,但能为学生提供项目开发的宝贵经验。课程群沟通存在问题,影响部分学生体验。尽管如此,孙广中老师对学生友善,课程评价在给分和考核上进行了改进,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对于编程新手,特别推荐先自学一定的算法和进阶编程知识,再考虑选修此课程。
其实像是其他几位那样的评价真的大可不必,我酝酿了一天等到了现在机房测试结束以后来写这个评价,完全以我自己这样一个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摸过计算机的学生的视角来评价一下这门课。
感觉对于自己来说,其他人说的费时间多或者平时实验作业难度非常大的评价是有一点点夸张了的,虽然确实在写这些作业的时候每道都是不断受挫然后查询各种资料自己弄明白然后代码实现的。但是就我自己这学期的经历来看,即便是自学,也是有收获的,可能是我这学期的课表没有那么满就算每次作业好多天才能完全写完也没有觉得有那么累的感觉。另外一提,其实助教的给分都很仁慈,就算因为考试或者什么各种问题也可以单独沟通,哪怕是作业完成的不是那么完美,算法上和别人比起来没有多高级也是没问题的,那我自己的来说,我感觉我真的不会什么特殊的算法,就是查了资料有了思路然后用自己最傻最笨的方法实现,最后每个实验的成绩也真的不低。
课上教学感觉确实是需要好好改一下的,既然是程序设计进阶就还是多讲一些关于算法什么之类的比较好,有一次和助教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助教的几句评价,说他当时上课都是一次课讲一道算法题目的那种,感觉就算是会和以后的算法课有重叠这样也是更能让学生有收获的。记得老师开学初说过:“我们不会去讲什么算法,这样你们的算法老师就没事情做了,如果大家想要了解面向对象或者Python我们这学期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可以换到其他课堂。”我想老师的这种说法可能也给课堂内容带来了一些安排上的麻烦吧,个人还是觉得有一些重叠也没关系,大不了避开课程内容讲不同的东西不就好了。而不是像这学期的课一样每次讲些类似于“段子”之类的内容,其实这些也蛮有用的,只不过感觉这些内容更适合的是在整个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去自己体会自己自学的,我觉得课堂上讲些知识层面的内容会比较好。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一个学期关于这门课不好印象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课程群里的交流而不是这门课安排本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课程群,排除正常的同学之间的讨论,有某些有很多年竞赛经验或者很早接触计算机方面的大佬在群中做出像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而特意炫耀自己的做法(虽然本意可能不是这样的,但在我这种学生眼里看到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甚至有人把课程群当做自己宣泄内心不平的场所,发表各种负能言论(例如退课、抑郁之类的言论还有各种卖弱,在群里的应该都看在眼里),我觉得这种话说出来真的会让那些本来就不如别人的同学很受创伤,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图,反正我看到了真的感觉很难受,我每天努力活着努力学习还没有你优秀最后就在你否定自己的同时我的努力也全都被贬低被否定了,真的很难过。
总的来说,这学期在这门课程上的体验真的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要喷的。我尽量让我的言语能表达我这种低层次学生的视角下的看法,希望各位也不要无谓的喷这门课了。虽然确实不足之处很多,但负面评价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老师也在努力把这门课上好。最后,本篇评价只代表我的个人想法,如果和某些同学有观点冲突提前作出道歉,因为不同能力的人看这些问题真的会不一样。等到大作业展示结束成绩下来我再做给分上的补充。
在群里看到了老师的话,感觉之前所写的内容确实情绪化过于严重,评分也有失偏颇,于是打算进行一些补充,并把分数调整一下(主要是那天晚上出成绩看到自己的绩点又要--了有些郁闷)
孙老师真的是非常不错的老师,事事都是为了同学们着想,在前几次开课都因为人数过多而进行“劝退”,只可惜我当初没有听明白,最后成绩不佳也只能赖我自己。评课社区里可以看到孙老师其他的课评分都很高,也能看出来孙老师是一位专业水平高且人品极佳的优秀教师。这门课评分较低原因大抵上也只是那几点(其他同学的点评中已经提及),很多时候是这门课初次开设没有经验造成的。如果能够把课程内容与作业进一步完善,那课程的评分是绝对不会雪崩的。在此想提一下UCB的CS61A,作为python入门课有着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若是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或者任务布置能够朝着这门课的方向努力,那这门课一定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作用。
至于课程群的诸神仙们,我觉得其他的评论这方面也很中肯:我相信大家的意图都是好的,或许是想活跃气氛,或许是互相调侃,但对于能力不足的同学来说,客观上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各位卷王若是看到了这段话,还是麻烦各位稍作收敛。想要相互膜拜,大可以自己建群专职膜拜,但在群里大张旗鼓还是不合适。
总结一下,若是下一次开课依然是第一次开课的样子,那我是不推荐除卷王、OI佬、膜神之外的普通学生来选的。面对现实的进程可以缓一些,没必要这么早就被薄纱从而摆烂。但是若是这门课有所改进,那有可能就会变成一门好课,达到这门课开设的目的。
下方是原点评(更应该叫情绪发泄),推荐太长不看
想了一些角度来说这门课的缺点,最后都删了 这门课的其他一些缺点,其他同学已经很解释的很详细 作业与课程脱节,那是我的问题,我不会做作业是我菜 上机考试对竞赛生有倾向,那是我的问题,我不会oj是我菜 总评靠上机测试区分,没体现在选课的表格上,那是我的问题,我上机测试寄了是我菜 我拿不到优秀,那是我的问题,能力不如别人是我菜 毕竟计科不就是靠自学嘛,老师科研任务很重,不能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我也很理解 就是群里的众生相实在是令人反感乃至厌恶 举个例子 “这道题是用a解法还是b解法好啊”“用c解法不就完了” 很正常的交流 人家会很多 是我菜 “我只知道a和b解法 您竟然还知道c解法 您太强了” "膜"(膜拜表情)“膜xxx”“膜巨佬”“tql” 后面一群+1 是搞信竞的都一个样吗?一个个在那里卖弱,让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怎么想?(直说了,让菜鸡我怎么想?) 据说是科大的这种风气尤盛,但我在别的课程群里也没见有这种无聊的卖弱行为啊 是这种膜膜膜能给你带来心灵的慰藉吗?说多了自己都没感觉了吧?于是要变着花样膜,在群里嗯灌水? 真没什么意思。群里200多人,天天看十几个人在那互相膜,散播无用的信息 入学以来看到的最差课程群 还有 在每天看群消息时突然涌现出大量的负面情绪 昨天想换专业,今天玉玉了,明天发现自己代码能力差,后天想成为树因为树不用写代码 好想在群里天天发布负面消息 说句难听的,玉玉了关群里200号人什么事?所有人都得围着一个人转是吧? 一定要同学安慰才能消停 好了,打住 看看最后到底转没转 如果这些话让心灵更加支离破碎,上述言论立刻删除反转了,上述所有言论主体是真正的菜鸡我呢课程设计没问题,是我菜;作业没问题,是我菜 膜拜别人,是我菜 给大家散布了负能量,是我菜 你发道歉有什么用,弄到最后我又不会用,倒还使得我眼里长含泪水,心里酸甜苦辣咸十分复杂,脑子里灵感一晃又全部忘记,话到嘴边又讲不来,一下子整个人就很崩溃,我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仰天大哭 一想到要看群消息,我你吗的这个火噌的一下冒起来了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我这个火我真的噌的一下
如果你想有区分度地给分,你事先说好以上机考试来区分可以,但貌似在选课时我分明看到以大作业形式作为期末考试;如果你想有区分度地给分,你在改作业时就不要一视同仁把花心思的同学和摆烂的同学都给满分。 本人上大学前并未系统接触计算机,很珍惜这个能在一学期内大量接触代码的时间,来为转入计科做准备,水平上可以说代表了这个不少的学生(我觉得在计科也!=一定有强大的代码能力让人望其项背) 我不会因为给分差而生气,但会因为花三晚上总共20小时以上做24点的主程序和输出优化(我指的就是输出算式上的优化 不是所谓的卷前段界面)然后与一群摆烂同学的最终得分一样。我不是刻意想卷小作业,而是因为前三次小作业(梅森素数,N皇后,24点)中仅仅只有这一次没有参考CSDN,Github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孙老师的作业设置的合理性? 再说小组的大作业,我任组长,选题是B站视频爬取与处理,使用完全陌生的Python语言,从Python语言的接触到前期的分工和代码初编写,再到前段同学与后端交接,最后实验报告。我无愧于说:我始终坚持参与统筹过程中的每一步,毕竟是自己参与的第一个像样的项目,结果呢?在我接触的范围内,我可以说我们的项目做的甚至超过预期,不说完美也绝不是囫囵吞枣之物,最终得到了助教的好评。但是,倾大量时间精力然后最后的区分度仅仅来自于上机考试。请问这门课就是给oj选手刷绩点的吗?对于一个以前没有计算机竞赛基础的学生,第一次上机四道题有可能做的完美吗?那我怎么没看物理数学课这么离谱呢? 本人高中接触过物理竞赛,不得不说学过竞赛确实对大学绩点帮助很大,但不是说不用学就4.3。竞赛的方向和大学学的方向不是很一样吧?但没学过物理竞赛物理就几乎不可能拿3.7以上的高绩吗?敢情全班100多人四五十人都物理数学竞赛基础?这门课四次小作业满分,大作业不算差,上机考试满分20拿了14。。。。。。然后总评84?我觉得课程天天群哔哔赖赖假装卖弱实则散布焦虑的那几个人看我们的心态就是这样的:什么垃圾,没计算机基础还想和我们争?笑话!老子上机考试比你强就行,平时只要装装逼,没事焦虑焦虑,不是要转走就是要跳楼,不就行了吗? 没有人不想拿3.7+,但我知道即使给分合理,我也并不一定能拿到优秀(毕竟基础是差一点),选课时我的预期也不高,心想学到东西,不摆烂,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行。分数已经确定了没法更改,只是对这种虚假给分,我诚然有十分的厌恶! 写的比较急,可能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忽视即可
作业和上课内容严重脱节。作业基本全靠自学与CSDN应付。Ctrl+C和Ctrl+V总少不了。
我的评价是:要这课有什么用呢?
出分了来更一下
总分139/160,总评84,emmm估计被卡了
大作业占比60%,分组至关重要 请大家一定要抱好大腿,没有大腿建议慎选 搞信息竞赛的不属于大腿,这纯纯的是两个东西
做个比喻,拿运动举例 对于我而言,长跑10km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对于一个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比如2公里就开始岔气的人,直接让他硬跑十公里,是不人道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越跑得喘不过气,呼吸,腿很难才能抬起来,就像腿下挂斤铁一样。
十公里,一般而言,你要承受将近一个小时这样的痛苦,跑完之后,半条命都没了。
当你冲过终点的时候,你当然希望鲜花和掌声
这门课为什么让大家生气呢,就是因为一帮并没有经过锻炼的人,缺氧了半个学期,废了半条命跑到了终点。 老师说:辣鸡!给你3.3,再多没有。你看人家训练过的大佬,轻轻松松十公里,跑的比你快。
用跑的速度来判断公不公平?公平!
跑的慢是不是他自己的问题?是!
水平高的人可不可以被合理的区分出来?可以!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对于初学者而言,他其实是可以先从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一点点往上加的。 这样,他既不需要硬撑着痛苦,身体素质也更多有提升呢?
这就是我希望这门课产生的变化。
分割
不得不说,对于基础好的同学 ,这个课程的确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协作开发的机会。 但是吧,做为一个三学分的课程,他的任务量确实有点恶心。 尤其是在今年少院,其实我了解到有相当多数学方向的同学选到了这个班。(主要是因为其他课风评实在是有点差 矮子里拔将军)
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这门课就是翻版的“大物实验”,又称“大计实验”。 大物实验好歹有的时候还能碰见好助教,这门课的助教嘛…… 助教干过活吗……
这门课的顶层设计可能就是希望大家自己去学个东西。所以老师的课堂可能意义确实不大。 (60分的大作业,大家的选题,使用的工具语言开发环境都是不同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明年的课堂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对于我而言 三个学分 自学python mysql django html 真**是有点难顶
另外,关于小组合作 大家都是零基础,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要用来学东西,而不是开发。 而且大家要学习很多完全一样的东西,才能实现流畅的合作。(要不然你跟他讲,他也听不懂) 这个时候,合作的优势其实没那么明显。 尤其是大家学习进度不一致的时候,工作很难往下推。
作为小组长,其实这个课上的压力挺大的。我真的很羡慕其他组有大腿可以抱的那种,因为这样整个小组就相当于围着他转。 但是像这种全零基础的小组,小组长想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从而推进项目顺利的运行,其实还是很费劲的。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东西,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给大家分工,你也不知道哪些可以分,哪些不可以分。所以你不得不多熬几个夜,懂得早一些,懂得多一些。勉勉强强搞出一个还看得过去的分工方案。
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老师能够把这个知识的gap搞得稍微平滑一点,比如说很多的大作业多多少少用到了python或者java,是不是可以讲一下呢?或者说在选课的时候标注一下,你必须要有这个基础才能选。
如果可能的话,搜集一些讲的好的自学材料,给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说写游戏或者写网站的教程,B站上有很多呀,好的东西不能共享一下吗?这也是助教能做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给个推荐的分工方案吧,别让组长再熬夜,为了分工方案掉头发啦。
为什么我要给这个分数呢?
作为一个新开的课程,如果评课社区反映了旧有的情况,而不能及时更新,这不利于教学的改进。所以我决定往上拉一拉分数,本课程当然不值这个分数。
“我们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保证‘编程不断代’,在大一上的程序设计和后面的课程中间连接桥梁。”——孙广中
只能说从我在USTC看到的情况来看,没有一门课程如此充分且恰好的完成了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而本课程做到了,因此我对本课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上课的教学内容说实在的作用不大,我只能说我基本没有什么收获,为了赶大作业,组里的大佬带着我强行往前奔的时候,收获可能比上课还大一点。于是一整个学期过后,本课程的唯一作用是确实使我一整个学期都在写代码,这很不错。
在上课的前两周,上课规模远远超出了孙老师最初的预计,于是前两周的课程,孙老师每次都要花半个小时,劝大家火速撤退,不要硬撑。很遗憾应者寥寥。这是可以理解的,本课程作为大一下唯一一门计算机课程,即使是计科的臭鱼烂虾,也觉得自己应当坚持下去。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孙老师不得不在第3周将助教规模扩充了1500%。
很遗憾的是,第1次作业就成功的送走了一大批人。“作业夹杂着退课说明一起往上交”,许多计科人意识到自己坚持留下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溜了。我因为从梅森素数网站里面找到了一个偏容易的方法,咬死顶住了。
——“为了加官进爵,为了大把的赏赐,上啦!”
第2次作业由于是规定时间往上爬,于是各路卷王开始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大概是什么样子呢?
“我估计大家只要做到1000的规模就可以给满分了,如果不想卷的话呢,你做个十几的也可以得个基本的分数。”——孙广中,2022.3.28
当天有一些卷王,和孙老师交流了自己的思路。
“如果规模达到了千万量级以上,可以考虑适当压缩。”——孙广中,2022.3.29
我最后写了个33,群里的一个卷王展示了自己的结果,他写出来的结果装在 txt里面有200多K。
于是第2次又溜了一批人。
——“我要神佛烟消云散,我要人间火海滔天!”
在这种人员大规模流出的情况下,后面两次作业布置的及其收敛,几乎扼杀了卷王的全部能动性。
——“就你,也想用计?”
然后就是大作业,我们组5个计科人看着一个其他系的人干活,主要原因是大家只会写C,大作业要做游戏,用C写不上。
这简直是一场悲剧,最后答辩的时候,我作为组长陪同,其他组好像有全员到场的,我们组就是干活的人和组长到了场,这主要是因为在他的带领下,我勉强做了一丁点内容。我的评价是,根据答辩的内容来看本次工程的所有难点,他甚至没有同我们讲,仅仅只是给了我们一些非常简单的任务,但是大家还是搞不出来。我陪同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与他相比,我约等于没做;但是我们组在答辩的时候,有的人真的还什么都没做。最后是各科考试结束以后,大家才终于做了一点自己的内容。
给分方面大作业占有绝对的比重,所以我这混帐在考试得了60分的情况下,直接强行混上了一个极好的分数。我自裁。
同时孙老师也知道,大家都已经辛辛苦苦的熬挺了一个学期,于是坚持按照第3周的人数给优秀率,由于退课人数极多,教务处认定优秀率已经大幅超过了40%,为此孙老师不得不和教务处扯皮了几天。
至于大家都提到的课程群,也绝非一无是处。我有一个复读的同学,不知好歹,竟然想来USTC,我把课程群的聊天记录转发给他,成功粉碎了他这一直面深渊的举动。
总而言之,这个课程虽然离谱至极,但是孙老师还是一个好老师,他极力的想要改善整个课程的环境。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明年我们就不向少年班开放这门课程了,让他们学院自己开一门。”——孙广中
明年课程的整体形式可能会有大幅改变,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参考评课社区,然后前两周去听听看看,如果孙老师让你走,不要犹豫,该走就走了。
在这个上课一不讲算法二不讲代码的神奇课上
作业竟然要求各种闻所未闻的算法(每一次作业都要面向CSDN的编程)
上课除了听sgz讲段子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作业除了学会各种copy重构网络代码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一个3学分的选修课
四次作业 + 期末机考 + 大作业
从开学到现在退课50+人
我不知道这个新开的课是不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
出分了 利益相关:98
现在学期结束回首这门课的内容
更多的是给了我一个契机去实现多人协同开发
虽然大多是自学的
但好歹还是收获了一些东西的
然而这样也不能改变这课课程内容和课程作业严重隔离的事实
就跟软件工程一个样子
但就总评而言sgz给分还是不错的
故提高3分
四次作业花了很多时间做,都是满分
上机测试扣了一点点
大作业我们组大家都没有基础,一点点学,最后也很完美的完成了项目。做完大家都很满意,展示的时候老师也说很好。
刚刚一看总评83,绷不住了,cnm
大一上学期代码还不会,下学期这个进阶给我搞懵了。电脑上Ctrl+C,Ctrl+V这几个键已经被磨损了,真的就靠自学,CSDN一个月翻无数次,多人作业纯纯搞心态,要么被大佬带飞,要么被别的摆烂人拖累。还有就是这个班200+人,虽然说中途退课了不少,但是这个班有一群少院计科的大佬,进阶班大佬,如果真的是为了GPA,千万别来!会卡优秀率!我估计会放弃这个成绩吧。作业的话三到四次代码作业,两次大作业,小测试竟然占40%!作业的代码我写的很普通,估计也不会给高分…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三次作业,一次双人作业,一次大作业,一次机房测试,基本和上课内容没啥关系,很难让人不翘课。
要是选这节课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代码能力也就算了,最难受的是身边有同学为了卷作业高分“借鉴”网上高级算法,逼得你也要卷(虽然不卷的作业评分也还好),结果在一节选修课上花了太多时间。。
更新:
上机题写的一般,但是总评92,看来大作业成绩占比是比较大的。如果要选的话,建议找认识的朋友一起组队。
助教tm干了点啥?问问题不回,出分那么迟😅😅
一门三学分的课,学到了什么?对不起,什么都没有。
老师人确实很好,第一节课劝大家快跑,可惜我没听。
课程群?不好意思,我已经屏蔽了,实在忍不下去了。
这一分该给在哪里呢?对不起我实在想不出来。
哦,至少老师不点名,如果点名真是政治课了。
给老子滚得越远越好。
别的不说,其他人讲的就是我上电磁学的感受(
很喜欢孙广中老师的一句话:“这门课很难,趁着退课窗口没关闭尽早退课,免得浪费一次放弃修读的机会”
快逃!!!
上机测试测完了,来写一个中肯的评论吧
先阐明身份,上大学第一次系统性接触编程,没参加过信息竞赛。学期初有尝试过跟上大佬节奏,不过发现差距确实太大了,大佬说的算法完全听不懂,也就放弃了。
这门课应该是我目前打的最低分的课程,也是专门挑总评出来之前打分,完全排除了成绩的影响,也就浅谈一下这门课在我心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吧,也希望能够作为促进这门课以后改进的建议。
首先是课程内容,我没有缺勤,也是每节课去听了,但是感觉收获不大,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在讲软件工程的内容,这离我们太远了。或许一个大三大四面临着找工作的人听了会觉得收获很大,但是对于一位致力于参与计算方面科研的同学来说,似乎有点过于泛泛了。
其次是作业,老师会上课时提一下作业的最简单解法(ppt上会有),但是怎么去优化呢?这对于一个只学过C语言基础的科大学生来说,似乎有点难(毕竟我们不能假设人人有基础是吧,这课也不是给竞赛生准备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去网上查询一些东西,然后再优化(当然,网上也有现成的非常不错的代码,是直接抄下来还是看懂了再自己写或者优化就是个人的取舍问题了)。说好听的叫锻炼自学能力,难听点就是作业驱动型,对于能力培养的好坏我无法评价,这可能因人而异,但结果就是上课似乎更没用了,因为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转专业选手,身边人没人会算法,更是只能自己课下花很多时间去想办法望一望大佬的背影。
然后是考试,2h,内容大概是前三道是作业的简化版,最后一个简单的模拟题,我四个样例倒是过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过测试点,毕竟是OI赛制。似乎是之前程设II的手写题原题....问题来了,不是考察方式上写的大作业吗?考试占比也是说最后出来了所有分之后定....那不就是一场期末考试吗?(于是这门课就变成了大作业+考试,大作业工作量属实大,还要准备考试,难顶)
综上:如果你是OI佬,来这刷G,那没啥好说的。如果你没有信息基础,只是会点C语言,慎选(如果你对自己自学能力自信的话可以选,说不定能靠自学收获许多...上课就别指望收获啥了)。我一开始是冲着入门基础的算法来的,目前是比较失望的。孙老师也说希望下一年人少点,现在看来人应该是会少了吧...
(ps.孙老师和助教人都超级好,没有diss的意思,只是这门第一年开的课作为小白鼠的一员,我还是希望它可以改进的)
---------
补充:去大作业检查的时候,老师很诚恳的询问了我们的意见以及说了自己对软工课的一些看法,感觉老师是有在好好想这门课的发展方向,下一届应该会更好,故上调2分
---------
出分了,再做一些补充:根据身边统计学,这门课给分确实不错(我个人的得分情况就不便透露了,怕惹到人),孙老师人也十分nice,所以说这门课是可以选的,并没有那么糟糕;而且感觉得到孙老师是想把这门课认真的开下去的,他也希望各个组能把优秀的大作业开源来给后面选的学弟学妹们参考,来避免下次选择这门课的学弟学妹像无头苍蝇一样。也是希望课程能够改进到趋于成熟吧
我很喜欢这门课的教材《构建之法》,开学时用一周读完了它,了解了不少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对于大一的我来说,它让我避开了很多误区。
孙老师和十几名助教都很负责,细心解答我们的各种问题,给我们及时的建议和指导。同学们也很优秀,和他们合作完成大作业,让我收获良多。
然而,我的不当行为给老师、助教和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我深感惭愧。尽管这学期被多次提醒,我仍然不知悔改,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荒唐而可耻。我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在课程群中的不良发言,都造成了别的同学的不适,很影响别的同学的体验。这门课的内容很好,却因为我个人的行为,变得不那么让人愉快,我知道自己无法弥补这一缺憾了。
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声对不起。我的行为不值得原谅,我愿意接受并感谢大家的批评,并会努力改正。我也愿意将来做一个关心别人感受的好人,帮助别人,乐于奉献,来弥补曾经的错误。
前排提醒:本回答是写给没有(或者有但很少)信息学竞赛经历的同学看的,OIer们还请绕路.
(占个坑,等时机合适了再细写. )
累了.
2022.07.22
现在是,2022年7月22日,下午五点三十六,星期五.
虽然教务系统还没有出成绩(应该是今天才提交),但两天前就可以在bb平台上查到总评成绩了.
这两天,我看了看课程群,也看了看本站上其他同学对这门课的评价,也终于想起来自己在这里提前挖好的坑,于是就来填一下.
我非常理解出分之后给这门课打个差评的同学们. 我自己甚至课程一结束就给打了个2分()但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想要通过回顾这门课程的内容,来得出这门课程中的问题所在,这样后来的同学也能够对这门课有更多的认识,不至于像我一样误入歧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1级萌新,高中有微量信息学竞赛经历:
微量的意思是,没进去进阶班(当时不知道进阶班要求这么高,就填了,还好没进成...),能够支撑我不听课完成前半学期的程设作业. 进入下半学期,课程内容难度上升了,课后作业的难度更是重量级,我的那点知识储备已经不够用的了,还需要自己在课下学,总评89. 其实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水平其实是和很多零基础的同学一样的(甚至还不如),毕竟太摆了......
由于第三周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区分能否直接退课),下面将以此为分界线进行回顾,
其实最开始,我并没有想选这门课(可能是因为“进阶”二字吧,那个时候看到这个词就会产生一种畏惧),但是我的小伙伴们都选了,我就抱着听听看的想法选了.
顺带一提,这门课在培养方案里是这样一个位置. 也许是因为当时想着可以选其他课,就没对这门课产生太大兴趣.
教室在3C101. 第一节课,我人傻了,教室直接坐满了,甚至还有人没有位置坐...... 后来我仔细一看这课的“上课对象”:
怪不得那么多人......
但孙老师其实前两次上课都有在“劝退”,教务系统上这门课的简介
中的一些内容也蕴含着“劝退”(实践性课程、一定规模的程序),只是当时的我没有听出和看出这其中的深意...
不过从结果上看,确实第二次课和第三次课的人数都比前面要少,孙老师的“劝退”多少还是起了些作用的. 其实我也想有点退课,但身边没有人这么做,我就决定先观望了. 观望着观望着,第三周了,没得退了......
从第三周开始,大概可以算是正式上课了.
每一堂课一般分前后两部分. 前半部分主要会交代下一次要交的作业的要求,也会讲一些相关的知识(但非常有限,对你完成本次实验的帮助不大). 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上图中的那本教材,讲的是有关软件工程的东西,有的举例讲得还挺有趣的,不过后面我基本上就都是在写(上午刚留的数分)作业了,没怎么听.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软件工程非常感兴趣,那么听课也许能够对你有帮助;但像我这种摆烂哥,能做好实验就满足了,那么课上内容倒也可以不听.
总共有四个实验,一般来说每个实验有两周的时间来完成,最后要提交源码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超过4页,防卷),提交截止后还有问答环节(主要是看你是不是自己写的). 第一个实验需要使用C(忘了有没有C++了,我用的是C),后三个实验不限制语言.
大作业为5-6人做一个项目,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和代码、程序、网站资源等(“除了报告之外,附件数量没有限制”). 建议和认识的人一组,不然的话可能还挺尴尬的...... 这学期大作业老师跟助教给提供的思路有:
溜了,打游戏去了
2022.07.31
好气,写完了发现发布不了,复制之后刷新,想粘贴的,结果点成复制,又没开剪切板历史记录,晕...... 长话短说了这次.
其他同学的思路:
工作量比较大,但时间比较充裕(约两个月,截止日期在期末考试近一周后). 我很庆幸能够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在互相督促和扶持中,我们在顺利考试周前做到了基本完工. 我不是很清楚其他成员的想法,但对我来说,看到大家都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也不忍心搞拖延而耽误整体的进度. 总之,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好兄弟们说一声谢谢.
每一组的组长印象中是有加分的. 鉴于“大作业占比是主要的”,有能力的选手可以考虑主动请缨.
但大作业的分数与评分标准是没有公布的,而是直接给出了总评. 也许这是有什么考虑吧.
前面应该提到过这茬,但没放心上,等最后正式通知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在骂街的. 但好在已经给出了考察的内容:前三个实验的(简化版)内容(高精度加减法、8皇后、24点)+模拟题(找不到原图了,只能凭印象,欢迎指正). 我能做的也就是,用最基本的方法去重新做(简化版的)前三个实验,然后再给自己来几次模拟测试,试着独立写出来. 测试时间是结课后那个星期的上课时间,两小时四道题. 试题有的是和我准备的基本一致,有的则更为简化,我便直接进行一个代码的默写,经检查后于考试结束前一个半小时交卷. 评分标准是,对于每一道提交了的题目,如果样例全部通过则满分,否则会酌情给分(根据通过样例数和代码完成度),即使没有样例通过,也能获得少量分数. 我确实满分了,但,我并不觉得这能证明什么,顶多能证明我的运气比较好吧.
由于我前面的实验都是用 C 语言完成的,故对于上机环境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但有一些同学在前面的实验中已经用到了 Python 等语言. 上机评测最开始的要求是限制使用 C 语言,但同学向老师反映过后改为使用 C 语言或与作业一致的语言(高精度运算仍限制使用 C 语言),孙老师还是蛮讲道理的hhh. 虽然如此,有一些同学还是在上机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身边的同学并没有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我忘了),所以这里就不提了,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评论.
这一部分的意义大概是要筛选掉那些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而是直接照搬网络资源的同学吧. 但从结果上看,似乎误伤了一部分同学. 这些题目,因为事先已经给了很明确的考察内容了,所以真的称不上难. 但,如果你没有事先做好准备,仅凭自己的临场发挥,即使你前面真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实验,也很难做到在测试现场发挥出你的全部实力. 而一旦出了失误,就很容易与其他人拉开分差. 我不知道这一项在总评中的占比如何,但有一部分同学称区分度在这一项上. 如果的确如此,那...... 出现失误真的很可惜. 顺便提一下,“所有的题目都是有两个助教独立评的,然后汇总的,出问题的概率相对低. ” 因此出现误判的概率应该是比较小的.
今天就先到这里,后面随缘更新.
2022.08.01
这是官方叫法,不过也有同学管它叫“答辩”,不过老师似乎不太喜欢这个叫法来着. 应该是从六月份开始,每一周有几个时间段可以预约,最开始的地点选在了东区高性能中心,后面的几周因为有同学反映该地点太偏僻不好找,改为在二教和五教进行。这一项是不需要完成文档和程序也可以参加的(毕竟离截止日期还有很远),也不需要每一位组员都参加. 我们组一共六人,是全部参加了的,每个人都介绍了一下自己所做工作. 老师和助教也只是跟我们稍微聊了聊,并没有为难我们什么的,大多数时候还是我们在讲,所以“答辩”一词用来概括这一项工作其实是稍显有些不太恰当的(但私下这么说说倒也没什么).
前面两个星期报名的组很少,导致第三周(6.20(一)、6.22(三)和6.24(五))开始时,仍有二十组没有参加. 这三天只有下午2点到6点可以报名,这就非常紧张了. 又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了,应该是非常累的. 我的话还是建议趁早参加,早参加早完事,这样就可以先把大作业这事放在一边,专心准备期末考试,等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再对大作业进行完善.
昨晚出分了来写点评,顺便说一说感受。
首先声明:特别在乎绩点的同学建议慎重考虑,主观评价总有随机性,不如去选那些绝对客观的数学物理课程(比如做个“万磁王”),算对就给分。我已经不止一次在不以书面考试形式考核的课程评课中看到通篇只有“吹风机给分”一个词的评论,至于课程到底怎么样也没讲出个所以然来。如果你想要从这门课里面学到东西,可以继续往下看。
这门课今年(2023)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除了算法相关的内容(也就是先前评课吐槽最多的小作业和上机测试),课下实验完全变成了大作业。这样就保证了计科萌新的上课体验(而不是被信竞大佬毫不费力地薄纱),挺适合像我这样,除了CS1001讲的内容以外什么都不会的零基础计科人。
其实计科的培养方案是非常尴尬的,大一上有C语言,大二上有ICS和数据结构两门硬课,唯独大一下学期不必修读任何编程课程。对于一个刚接触编程又不大擅长自学的同学(比如我)来说,也许过了一个学期他早就把编程忘光了(然后遭受专业课的毒打)。而别的与编程相关的课程,要不没啥实用价值还卷得离谱,要不直接禁止信智学部同学选课。所以,如果一个计科人想做出点实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谭语言的奇技淫巧),那么他没得选。事实上,这门课最大的价值正在于填补培养方案的空缺,保证“编程不断代”。
教材是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孙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教材的内容,鉴于上课不要求出勤,可以不去听课。不过这本教材的内容对了解“软件工程应该怎么做”的帮助很大(比如很关键的一点——需求定义)。如果正在阅读评论的你是信智学部的学生(或者对软工很感兴趣),即使你不想选修这门课,我也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
大作业的前置内容是自学一门编程语言(C++,Python,Java,PHP,...),了解基本语法和语言特性就足够了。
大作业说实话挺考验人的,对我这种不善于组织又有严重拖延症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甚至连选题都是队友选的),分工方案从来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往往变成中期报告之前写bug,结题报告之前修bug的单人Full Stack速通模式。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学也能学到点东西,比如基本的OOP方法、怎么调试、怎么用Git,都是比较实用的内容。
文档工程不会做,按下不表。难道不是把空白README一放就行?对于项目规划和进展比较顺利、分工合理的小组,或许还可以体验一下多人协同开发是什么样的。其他小组某些大佬的项目确实非常惊艳。总之,如果有时间认真体会的话,这门课确实有很多收获。
想了解这门课的同学也可以参考另一个课堂的评课:程序设计进阶与实践(丁箐) - USTC评课社区 (icourse.club)
P.S.这个学期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15学分的乐色数理课上花了太多时间,没好好体会这门课的精髓。
这门课的宗旨是体验一个小项目的开发,而不是讲授一门新的编程语言(当然你可以自学~~),不要等着老师来教
介绍开发流程和面向对象设计(C++)
开发流程确实挺无聊的,面向对象设计那里觉得不如讲一下C++/python的语法,但如前面的同学反映,复旦有点大,
所以,23春考虑到低年级的语言基础,删除前面的几个小实验,保留组队大作业(至多3人,包括中题报告和验收)
但做大作业的过程通常需要 自学一门语言,可以体验团队开发的配合,自己花时间找资料什么的,可能习惯了做小实验的同学会不太适应
体验不错是因为是高年级选这门课,接触过mysql、html、php这些语言,一度希望能多来电小实验学点东西(虽然也肝不动)
觉得这种做法不一定好,可以尝试把大作业去掉,多加点小实验,不过这样就变成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I了,和程序进阶与实践的课程名不符合
孙老师(GPA之父名不虚传)作为一名智商与情商非常高的老师,虽然有点逗比😀(bushi
非常理解学生,不要求出勤,对于部分叠课的高年级学生非常友好
出分了,给分出乎意料的好,应该和实验参与度相关
老师上课使用PPT为主,几乎不使用板书。会有PPT以外的内容。老师声音比较小,不过戴着麦克风也能听清。除了一些故事以外,讲课比较无聊,除了开头几次之外,课上几乎没有人认真听讲。到课的人数也几乎在单调递减,不过老师不点名。在及格线上扣一分。
课堂前半学期有讲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进阶内容。有提及C++,Python,Go语言的科普性内容,有介绍面向对象编程,面向过程编程和函数式编程。但几乎没怎么讲具体的代码。除此之外,以邹欣老师的那本《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的内容为主,这本书是这门课在教务系统上的教材,但假如以完成课堂内容为目的,实际上是完全不需要的。个人认为,对于一门面向大一下同学为主的课程,讲那么多软件工程,不讲具体的代码啥的,有点舍本逐末,及格线上扣两分。
这学期一共四次小作业:
1.梅森素数:对于\(1000\)以内的质数\(p\),判定\(2^p-1\)是否为质数。输出所有\(p\)与\(2^p-1\)的值。要求仅使用C语言。
2.n皇后:对于给定正整数\(N\),在5分钟内生成1个解,以文件形式存储。对于文件存储的n皇后方案,验证它是否为合法解。对不同类型的方法,皇后数目的大小是给分的依据。
3.二十四点:对于给定的四个正整数(可能相等,均不大于20),判断是否存在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要求每个正整数都被使用且仅使用一次),得到结果24。可选:输出算式(一个或全部)
4.随机分组:双人合作编程,考虑一个班级(不超过200人)进行实验分组(每组5-6人)的场景,一人定义需求规范并对程序进行测试,一人进行程序设计和实现。
总体来说,大多不算难。但依然存在问题。一是作业顺序。个人认为二十四点和随机分组难度没有前两个作业困难,这就导致一上来接触前两个作业会使得学生体验较差。二是作业说明过少。一个比较好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这样的,同样是n皇后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引入,有扩展,有分级给分,想学习的同学知道去哪里看资料,原本就会的人可以迅速按要求完成。相比之下,我们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呢?
功能:对于给定正整数N,在5分钟内生成1个解,以文件形式存储。对于文件存储的N皇后方案,验证它是否为合法解。 要求: · 程序文件2个:生成解、验证解。 · 解需要单独文件存储,格式自行定义。文档描述清晰。 · 编程语言无限制。有良好的编程风格(变量命名、函数设计等)。 截止时间:2022年4月11日(周一)中午13:00 提交内容:源码+实验报告(打包成压缩文件格式。报告不超过4页,参考报告模板) 评分:源码+报告+问答(N的规模作为评分参考,按区间划分)
是,这样的设计考察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按区间划分评分参考的要求就导致了大多数人要么直接构造法走捷径要么直接被群里的妖魔鬼怪吓得“摆烂”(非贬义)。原本可以通过这一问题学习的诸多方法如递归、位运算、爬山等等都不一定能有很好的掌握。
总体来说,作业部分及格,但不够合理。
课程第十四周结课,之后一周有一次上机考试,oi赛制,考试内容四道题,分别为高精度数加法、八皇后、加减乘二十四点和一道模拟型的题目。难度不大,考前看看之前自己的程序就基本没什么问题。就是得注意,不是过了试卷上那个样例就给全分的,评测时会有更多的样例,不过助教会检查代码,即使一个样例没通过也没关系。
大作业小组完成,每组五到六人。在学期初就告知大家,在四月底确定下来,不过也有三月初就已经成组开始做大作业的狠人。选题有老师给的参考,也可以自选,参考包括爬虫项目、棋牌游戏、网站项目等等。个人做的日程管理类app,从零开始学习了一遍Android、Java等,过程可以说是痛苦折磨,现在回顾一下,倒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吧。假如不像我们小组一样头铁,可能体验会更加良好。
不得不说,认真完成这门课的作业确实可以收获不少东西。但问题在于,这门课不止有作业,还有课堂,还有课外大家的交流。那些个人的收获也完全因人而异,假如你开摆,那么这门课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
总体,对一门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可以给个及格分吧。
以下内容不计入评课。
给分情况:个人得分可以接受,根据另一门课的情况猜测,老师给分应该是只有3,3.3,4,4.3四种。因为优秀率限制,可能会出现付出与分数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修改:也有3.7的情况。
助教如何:这门课有十六个助教,但问题在于,这么多助教,却没有完成一个很好的作业设计,没有及时批改作业。(对我个人)几乎让我遗忘了还有助教这么一个可以获取帮助的地方,不过这可能是我的个例。
老师开课初看到满满当当的两百号人,直接就开始劝退。但最初两周有机会的时候,劝退效果不明显。之后每收一次作业,就会退几个人,之后老师劝大家已经过了退课时间,就不要再退课了。学期末,这门课只剩下169人了。
这门课作为计科大一的专业选修,因为会有很多学过信息竞赛的少院同学选修,会使得一些同学课程体验比较差。建议有较强学习能力,善于搜集资料,能抗压的人选修这门课吧。
1.老师第一节课就暗示了我快跑,我没有领会到,这个主要责任在我,而且老师上课和大作业点评等等很负责,我加2分;
2.前几天我听chj院长提到孙老师很忙,出分慢就不责怪了;
3.上课内容和考试脱节,扣2分;
4.课程群乌烟瘴气扣2分,大概学期过半我就屏蔽了,留下同课程的室友传达通知;
5.总评计算玄学扣2分,我平时作业-1,机考-1.5,大作业未知。室友平时作业-2.5,机考-0,大作业与我同组,总评比我高4分,邮件询问了一下只说是组长会有加分。感觉因此多4分不至于,所以机考占比应该是很高的。
算下来正好及格分6分。
本人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也完全没学过计算机竞赛,随便说点感受。
这门课是我蛮后悔报的一门课。没有学计算机专业的打算,报这门课只是对编程有点兴趣,加上信竞大佬室友的推荐(说白了就是他保证说带带我)。
学习体验差主要来自课程群散播焦虑严重,我记得学期初就有出了一阵风波,好多人因此屏蔽了某人,这件事情我甚至在大心课堂上听到其他学生作为反面例子讲出来,后来又有其他主角蹦出来了,我也就把群屏蔽了。虽然科大课程群或多或少都这样,但这门课的课程群属实过于离谱了,除了助教和老师发的,剩下的人的交流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平时作业对于我这种上大学了才学了第一门编程语言的人,没有室友的帮助,是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写代码和debug的(感谢一下室友)。本课程是我花费最多精力去完成平时作业的一门课。另外大作业也相当折寿,虽然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如大佬组的精致和有用,但也是我们竭尽全力、熬了不知道多少晚上一点点看网上教程码出来的。
上课老师讲的东西和机考脱节,我认为确实是有问题,但作为学生也没有解决办法,至于竞赛生他们有没有学到东西我不清楚,我感觉收获主要来自CSDN和B站课程。不过机考内容和平时作业相当符合,所以没必要揪着机考一直说。
指责老师或者指责班里的大佬,都没有意义,主要在于班级水平极差太大。希望学校别对非计算机方向、非信竞生开放,或者咱赶紧跑,也行。
最后希望老师能公开一下总评构成,我暂时还没怼出来公式。
就上了没几节课,反正上课也是老师一直念PPT,会讲一点课后作业的解题方法,然后就开始讲《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的内容,不过反正大家都不会团队开发,所以似乎没有用()
考核方式是:四次编程课后作业+大作业+上机测试
四次编程作业是《梅森质数判定》(2的1000次幂以内,不限速度)、《N皇后求解》(运行时间为5min,根据N的大小判定,不同方法N的标准不同,如爬山法、回溯法等等)、《24点运算》(没啥好讲的)和《随机分组》(两个人编程)。
大作业为5-6个人一组,可以写任意的东西,比如大雾报告生成,爬虫啥的。
四次编程作业肯定是直接Google了,梅森质数用Lucas-Lehmar法,N皇后用爬山可以爬到1亿数量级,这两个是要卷的,后两个就没什么卷点,自信写就行了。
上机测试是简单的四个小题目,都是和课后作业有关系的,平常课后作业好好写,记住一点关键代码就可以拿满分了。
至于大作业,我一点代码都没写hhh,都是室友和其他组员写的。他们租用了一个挺垃圾的服务器,然后写了网页端+微信小程序端的爬虫,可以爬取B站的视频,可以选择视频分辨率,前端也做了一定美化。我室友主要负责前端设计,其他几个组员主要负责后端。最后助教说我们的爬虫是所有爬虫大作业里做的最好的hhh,属于是躺赢麻了。本来以为这门课计入双学位成绩,结果发现没有,可能是因为今年新开的一门课还没有被录入系统(?看到主修成绩++还是非常开心(逃)
虽然说这门课教的内容和做的作业没关系,但是主要卷的地方是大作业,大作业务必找到靠谱的队友,务必多花点时间。想必这门课的平时作业量应该比亲爱的数学分析任务量少吧(笑)。
首先是上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编程相关,几乎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另一部分大概就是纯念ppt介绍一些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听个乐的态度,而且考试和作业都与它完全无关)。而且特别推崇CSDN,不懂为什么。听了两三次后不少人都认为讲的完全没意义,而且不点名,索性回寝室睡大觉。
其次是作业,共有四次,分别为:高精度求梅森素数、1-20的二十四点计算、N皇后问题、随机分组问题(双人)。我可以说做完这四个作业你的收获不如看一小时番大,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不过程序一(至少它是一门入门课,教了实打实的内容)。但是每一个作业都要写报告,耗费了时间同时也没有区分度(大部分人都满分)。
课程中后期会有一次上机考试,四道题,大概是普及组难度(?)。不少人应该AK了,但是没学过算法竞赛的同学会一头雾水。
最后就是大作业,体验非常不好。同学互相推诿直到ddl前一天才匆匆忙忙结束报告,中间多次出现全员沉默没人动工的情况。我的意见是(只针对某些同学):你都来做大作业了就给我好好做,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学一门新技能的也不迟,你凭什么在那叫“我没基础学不会没弄过可不可以不做”。如果一组内出现两个以上这种同学,恭喜你!这个学期的大作业要么你一个人背锅要么直接全组摆烂了。助教不会去解决这种问题,而是劝着你大作业做不完你没分的,要不要一个人把全都做完呢。(这里吐槽的点就是好像是全组统一给分,没有任何区分谁干活了措施)
总评分为 作业*4 / 上机*1 / 大作业 四个部分,具体比例不清楚。
另外就是课程群也非常乌烟瘴气,纯实名群也有人能吵到你的话说明那个人什么样不用我多说了吧 。遇到这种人屏蔽就好,而且课程群除了通知没有内容,就是膜来膜去,这还不如20级的匿名群呢。建议速速屏蔽别看。
总而言之,来这门课你学不到任何东西,只会被作业折磨一小段时间以及被大作业折磨很长时间(也是浪费很长时间),除非你特别缺学分而且有自信遇不到那样的队友,否则我劝你千万别来
建议取消开设这门课程,或者至少不要在大一开设。 1.课程设置不适合大一学生。老师在这门课上很少讲语言知识,而大部分大一学生都只学过一门C语言,这就意味着在写作业时要么被大佬卷爆要么得自学一门语言,大一学期内本来就时间很紧,难以抽出时间认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所以上这门课容易出现耗时大,收获少,绩点低的情况。
2.课程作用不大。上课老师讲的基本都是理论上的知识,实际用处个人感觉不大,且课程上到最后全班只有1/3左右的人出勤,听课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如果一门课选了之后全靠自学,我感觉这样的课开设的意义不大。
3.课程巨卷,而优秀率的设置导致很多付出了大量精力的学生只能拿到3.3。这门课设置了四个小作业(我除了大一学的C语言外没有其他编程基础,完成每个作业大约需要10个小时),小作业倒也还行,重点就是小组大作业。开发一个小组项目用C语言基本很难实现,因为完成大作业的第一步是自学一门实用语言(Python,JavaScript之类),这点耗费的时间就巨大,而且由于时间少,学一门新语言经常是囫囵吞枣,学完语言后要运用语言去开发项目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我认为很多人如果把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花在其他四学分的课程上都可以拿个4.3了,然而花在这门课上照样被卷爆,太卷了,在这门课上仿佛花200个小时只是起步,还有花500个小时的人卷爆你。虽然我最后拿的分数看起来还差强人意,但反观我这学期花在这门课上的精力,我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仍然没成正比。大家都这么卷,只要优秀率还卡着的话,这门课的给分只能算杀手给分(尽管孙老师已经把没上优秀的同学都尽量捞一捞了)。 —————————————————————————— 老师人很好,向教务处申请了优秀率,虽然不知道最终优秀率是多少,但老师的给分还是很不错的。
4.至于评课社区说课程群有人卖菜什么的给人引起不适的,我倒是没什么感觉,我是感觉大家像是在互相开玩笑,这样的聊天氛围给我一种活泼的感觉。如果你对课程群有人卖菜的行为感到不适,在群里认真地说一下就行了,有些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坏,只要有人站出来反对卖菜,这种行为也基本会停止。
我在这门课上很卷,事实上也自学到了很多好东西,然鹅代价就是半条命没了
给4分是看在孙老师是计科副院长的份上了,这门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太不合理了。。。
卑微大二转院人为了不修程序设计2只能选这个课了。。。
另外插一嘴就是大家不要被这门课的评分影响了,孙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另外就是如果想找实验室的话孙老师的实验室也是不错的,不会像其他一些实验室对你的绩点有很高的要求,
我认识的一个绩点偏低的同学也能进孙老师的实验室。
先说结论,我对这门课的评价是7分,但是因为对孙老师个人的认可打了10分。下面说说意见。
孙老师搞课程改革这个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让人感动了,科大计算机方向的课程确实很差。跟去年完全不一样的是,今年这门课的内容完全就是让你做一个项目,平时上课的内容就是软工方面的理论内容,对于我们做这个项目来说实在称不上什么有效的帮助(虽然看得出来孙老师和助教都很努力希望我们能体验到一个软工的开发流程)。
课程改革的初衷是“编程不断代”,孙老师很多次提过这一点。但我认为程序设计并不是软件工程,大作业将项目限制在“智慧校园和游戏”这两个方向上相对于“程序设计”来说方向实在有点狭隘。在“编程不断代”的这个理念下,这门课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在第一学期课程中水平较高的那一拨人,也就是具有较高程序设计能力的人。但是具有较高程序设计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项目开发的能力,对于像我这样不具有项目开发的能力的人来说,这个事情非常坐牢(其他组也有不少人打酱油,而我就是本应在旁边打酱油却找不到大哥的那个)。
我们组最后的情况就是我自己瞎搞了一个入不了眼的垃圾出来,两个队友打了点小酱油。从收获上来说确实体验到了项目开发的过程(oop,架构,git,还有弄得一坨的团队协作),虽然不是很如意。当然这和我自己能力差+缺乏领导力有关。
据孙老师所说这门课今年是最后一次开了,之后的课应该都是丁老师来上,丁老师那边上课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孙老师给了我一个4.0,我很难想象我做的那个答辩配拿优秀,可能是孙老师又发动GPA之父能力突破jwc限制了吧。
付出回报不成正比
莫名其妙的卷很多
耗时长 (单靠老师上课)的收获少 给分接受不了
作业试满分 上机测试14/20 大作业汇报还好也没提什么建议 最后直接说相对较差(我们组好几个同学也是新学语言边学边做 最后功能实现也没有问题 还不如在组里啥也不干的分高 真接受不了)
认真完成结果就这??
(绩点暴跌0.0x)
大概率会用一次放弃成绩的机会吧
真的郁闷了
首先,这学期的开课不值8分,给8分知识为了拉高一下评价,作为一门实验性的课程出现内容、考核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这学期平时讲的东西与作业可以说几乎完全脱节,上课到课率低,内容目前无用且有些无趣。
考核给分很玄学,认真做的小作业得分奇低,随便写的反而得分不错。
大作业占比相当大,这导致另一个问题,分组不均匀,到后期很可能变成一拖五,最后成品发布,120KB的代码,组员只打了几行。
给分还行,既得利益者,出分时稍稍有一些吃惊。
不建议想学算法的同学来学这门课,与算法真的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如自己刷洛谷。
今天去大作业检查了,老师聊到了一些课程相关的东西,感觉还是挺让我触动的,可以感受到老师是真的想要把这门课长期开展下去,但这门课这学期的表现确实很差,妥妥的2分。 老师说最后课程评价还是主要看大作业,希望能稍微捞一下我(机考拉的不行)。 2022.07.25课程成绩出来了,3.3!我都想不到这门课哪个提分点我没扣,只能说sgz老师给分实在是太好了,评价上调一分。
没有期末考试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笑)
大作业可以自选题目,略微离题问题也不大,只要个人有过编程经验,整体做起来并不困难。
上课内容有点偏文科方向了,感觉和软件工程关系不是很紧密,可听可不听(毕竟不按这个给分)。
总之好好做吧,毕竟课如其名,是个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