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核心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科技哲学系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0 |
《逻辑学基础》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一次课上考试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论文要求选择推荐书籍中的关键论题和概念进行分析和论证。没有期末考试,但期末作业占据较大权重。
整体给分较好,部分同学表示只要认真完成期末作业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例如,有同学表示因为做了比较详尽的笔记和总结,期末拿到了较高分数。另有同学即使不太认真写作,但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需要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对于仅仅想拿学分的同学来说,这篇论文有一定的挑战性,可能让人觉得“太折磨了”。
教学内容以念PPT为主,PPT内容源自于Patrick J. Hurley的《逻辑学基础》,涵盖了逻辑学基本概念、非形式谬误、直言命题、直言三段论、命题逻辑及其自然演绎、谓词逻辑等主题,但上课较为沉闷。同学们普遍反映课堂体验枯燥,难以维持注意力。
内容比较基础且粗浅,适合对逻辑学有初步兴趣的同学。但如果想深入学习,需要额外阅读推荐书目和专业书籍。
总体来说,课内讲解比较枯燥,内容浅显,但作业和给分友好,适合对逻辑学有基础兴趣或需要学分的同学选修。如想深入学习需自我提高阅读量。
毕业需要 迟迟不出分 发邮件不回 电话不接 下周当面堵办公室 哭哭了
老师回复本周出分
出分了,还不错。老师几乎按照期末作业给分。我听了北大陈波老师的课程,做了一本读书笔记,然后文章讨论了空类全类对词项逻辑的影响算是有一些总结意义,没参加期末考试,给了4.3。应该来说得分效率很高的课。
考核方式是一次课上考试和三千字论文,要求从荐读书籍中选择关键论题和概念分析其主要观点、进行论证和批判,不少于3000字。
上课很沉闷,只是念ppt,加上小教室很热,令人昏昏欲睡。
上课只是对逻辑学各方面做一些粗浅的介绍,想要认真学一点逻辑学的还是建议自己读一些专业的书籍,想要拿学分的不建议选,3000字小论文太折磨了pwp
老师上课只有念PPT,不会讲多余的一句话,而PPT来自于课本的截图,因此课堂体验十分枯燥,同学们都是在各干各的事情。
课本是Patrick J.Hurley 的《逻辑学基础》,老师上课的大纲和课本相同:
最后一节课会简单提一些科学逻辑、哲学逻辑的内容。
上课的感觉是老师也不上心,学生也不上心,二者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在这种感觉中结束了10周的课程。难道这就是科大通识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