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6.0 |
期末考试和作业一样计算量巨大,根本算不完😭
出分了更新一下,因为当年听了Jiangfeng Du的讲座而特意选的石名俊的量子力学,石老师毕竟教了几十年量子力学教学质量确实不错,但是给分也是一如既往的差。反正想要混GPA的推荐去抢隔壁涂涛的课,像我这样的不在乎成绩的或者就偏偏喜欢卷的可以选这个班。最后夸一下助教哥哥,特别认真每次作业答案都写的非常详细。课程资料在链接:https://rec.ustc.edu.cn/share/ee4b6910-d861-11ef-85a6-f9cf63ab5863,密码8位有需要的可以猜猜看。
明天上课,这学期我要好好学习
石老师教得很好。个人认为前半部分可以适当缩短一些。并不是觉得不重要,这种理解层面的东西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感觉可能把上课讲的一些内容留成习题可能效果更好一些。石老师这门课和量子信息导论比较互补。我记得有一次的作业题(甚至是同一星期)也很像。对qiqc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两门一起选。
石老师不调分,所以考试的容错率低一些。
助教判卷非常怪。期末考试我找老师加了六分,老师加分很痛快,因此感觉我的答案比较合理,可以给分。但查卷的时候助教信誓旦旦地讲给零分是和老师一同商量后的结果,这恐怕有所春秋笔法。
这里插一句我期末考试中险些被扣分的地方:
其中第三个助教判卷时真给我扣完了,分数是后来加上的。助教对此的说明:我只写了本征函数的定义。
六分对我很重要,因为我成绩不好。
本来对助教不好好看答卷的做法就有一些意见,在发现老师不调分之后就更对其莫名其妙的标准感到无语。不好讲有多少人被多扣分了。
最后写一下我学习的感受。对于单体或者比较少的物体的问题,薛定谔方程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足以清晰地把全部信息勾勒完整。然而对于可以通过张量积构造非常多自由度的多体问题则不是(虽然原则上是吧),纠缠是非常丰富非常重要也非常普遍的现象。以此观之,s矩阵可能只算是qft内涵的很小的侧面。所谓的有限温度也应当远远不是其终点。
石老师的量子力学是我这学期体验最好的课了。本来我其实是想选涂涛的,奈何时间冲突只能来选石老师(浣熊的课是真的不敢碰了,被电动力学制裁麻了)。
内容方面,我觉得前面有限维的内容讲得非常好,期间也会布置一些阅读文章之类的额外任务(不强制),能很快对量子力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部分可以直接打10分。但是后半学期无限维的内容感觉就一般了,首先是过渡一般,老师会花很长时间来从有限维过渡到无线维,有整整一章的内容,但是感觉这部分内容非常混乱,完全get不到老师的想法。而且这个时间正好和期中考试重了,我忙着复习期中考试,这一章都没怎么听(不过不听对后面其实没什么影响)。感觉老师其实可以放弃这个“过渡”,直接讲讲结论。如果你遇到了跟我一样的情况,其实无所谓,有余力就去看看Sakurai的书,没余力直接跳过,记住结论就行了。这部分给个8分吧。综合下来内容9分。
考试和作业放一起说。作业每星期大概5道题,难易程度不一,很多都是老师自己出的,所以感觉会有点奇怪。不过这学期助教人不错,作业分不会怎么卡,所以认真思考下就行了,实在不会也没关系,考试前对着答案复习一下就行了。考试的话是全开卷,一题20分,六选五,按最高的算。期中考试比较简单,以至于快一半的同学都是90+。期末挺难的,分布有同学发过了,看着有点恐怖。但是老师应该会捞的。注意一下,石老师是有可能会考之前考试或者作业里的原题的(或者很类似的题),所以想速通的话一定要注意往年题和作业。考试作业综合下来也9分吧。
出分了,有一说一其实没有那么奶,大概就是按照比例严格算的,去年是235,今年估计差不多,最多应该是往前进一。我算出来刚好差0.5被卡绩,不过老师最后是捞了这0.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