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
课程层次:专业基础 | 学分:6.0 |
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石老师前半学期的有限维内容,这部分讲了很多的代数结构,从这里感觉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看量子力学,焕然一新。但是后半学期的无限维就有些平庸,而且夹杂的私货非常多。我是很喜欢能讲私货的老师的,但是学到后半学期就感到困难、乏味、不知所措。因为前半学期的内容基本上是线性代数,算矩阵就行。而作业题目要么是不会写,要么是很简单,导致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计算,进入后半学期以后,算积分就困难了一些,作业题目不会,不想学成为了恶性循环。。。。(其实还是自己懒)我本人的考试成绩也比较差。
这学期用的讲义和以往的排版上有很大区别,我们用的还是19年的讲义,读起来和上课时不太对照,很痛苦,需要提前看完好几部分才能知道讲到哪里了。石老师平时估计也是很忙的,讲义上传的不是很及时,不过老师言而有信,只要课上说上传就一定会看到这些文件。
这学期助教也比较摸鱼,三个助教一学期上了一次习题课,再加上群里面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聊天问问题,让我这种社恐的人感觉在完全自学。。。不过助教的答疑我都去了,能感觉到他们其实水平还是不错的。
石老师本人的功力是很强的,上课时思路清楚,推导不间断,很连贯。但是这就导致有时哪里没有跟上,后面的一些东西就很难听懂了。加上老师板书不喜欢写标题,有时候听着后面的内容就忘了这部分在讲什么,课下不花大量时间复习的话还是不行的。上一节课和下一节课的内容有可能不太连贯,需要自己缕清思路。期末我要了浣熊班上的讲义,跟着全部看了一遍,又把石老师的讲义和自己的笔记都看了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可惜本学期没有太多的计算练习,感觉体系已经大致建成,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结果就是期中和期末的成绩都比较差。
总的来说还是感觉这课适合那些,已经学过量子力学的人,或者说,是真正!真正能认真投入,敢于吃苦,能下大功夫的好学同学的。收获一定一定会很多。给分我不清楚,出分会补上。
思路有些混乱。。。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石名俊老师的课很有意思,私は 先生が好きです。
暑假快开学的时候急了,看完了格里菲斯,基础不牢,然后第一节课老师讲了自旋1/2粒子通过三个SG装置出现的神奇现象,震惊了我一整天,开头真挺玄学的,后面跟着老师学也就理解了。
qm期末.pdf 这个是我期末准备的怕考场上翻书翻不到公式的小抄,个人感觉整理一下公式很有用处,考试的时候在匀强电场+磁场问朗道能级之类的题目那边看了老师的讲义,其他题我就差不多只看了我的小抄。还考了像线性袋鼠的证明,简单的微扰,其他忘了。期中99期末98,小论文我我往里面喂水导致总评96,给分好像比较没开闸。
作业题会遇到在位置表象用算符算期望之类的东西,老师上课这类计算讲得很少,我感觉格里菲斯上的东西(包括习题)完全够用来作业题的这部分了,作业题不会做的可以在格里菲斯(被吐槽是高中生的量子力学qwq)Sakurai书里的题目找找相似的,仿照着写写。
老师不怎么用波函数,喜欢用线性袋鼠的那种表示,尖角括号那种,涉及到一点群表示,夹带量信私货,没讲绝热近似,变分法,散射。科恩十分友善,我整的纸质书方便前后对照着看,Sakurai有答案,可以做点上面的题目应考,我还把石老师出的往年卷都做了一遍。
这个课很好地诱骗我学物理,下半学期的时候直接开始学习kardar的统计力学(YouTube上的)和广相,量子场论(看了点David Tong的讲义和录课),新学期就直接选了前面两个课。(还试图诱骗您选统计力学)
石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个性且尊重学生个性的老师,课程分为有限维和无限维,结合群论的内容去理解量子力学现象,这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非常exciting的。让你会感觉自己真正在学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客观来说石老师讲课的习惯性思路还是偏向量子信息处理部分的,如果选课前还理解不了Hilbert空间算符作用原理的,感觉可能杨老师更适合一些。给分也确实很不错,今年基本只看期末,期末卷面卡在优秀率下一点点,被捞上3.7了
缺点相对来说很明显,石老师在临近期末考试周的时候会疯狂的布置那些考试会考但是他没有讲的东西的作业和补充讲义,21秋的考试周安排非常紧凑,18周的时候甚至还有两次作业要交,最后甚至还在写那些考试不会考的内容的作业(角动量升降算符之类的),这就导致最后复习做卷子的时候非常崩溃,感觉自己都没学过,(全同粒子,波函数),这种考教部分分离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希望后面量子力学A是老师单独出题,这样也许会改观不少。
石老师讲课的内容和大部分老师讲课内容不一样。石老师主要的重点放在测量上,但是期末考试不考察测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难。最坑的是期末考试有一半的题是公共题,结果有两道公共题别的班讲了,我们班没讲,考前老师让大家自学这两道题的考点。另外有意思的就是两位助教改卷风格迥异,一个很松,一个特别紧。如果自己没有提前对这门课有基础的话,选石老师的课还是比较累的。
量子力学A是大学本科中除了微积分数分之外仅有的6学分课程,而且课程内容对我这种量子力学小白来说确实不少。与其他班不同,石老师在11月前一直讲表象和测量,并夹带了很多私货,比如Bloch向量、广义测量Kraus算子、量子熵等等,这些都是其他班不会讲的。计算来说就是矩阵的运算,计算量也不大,但听着或理解起来会很玄学,虽然期中考试并不难。
期末就开始和别的班一样的,从位置动量表象讲起,然后讲到含时微扰。中间也会夹带很多私货,不过总体来说期中后是按J.J.Sakurai 写的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书上的内容讲的,所以有精力的可以看看这本书以及配合书上的习题来理解课上的内容。
石老师的讲义写的很好,上课也是按着他写的讲义来讲的,有时会在黑板上写出更详细的推导步骤。石老师讲义内容较多,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要认真听课,如果你认为讲义很多都有就不想听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首先课下你不一定会去看,再者石老师有个缺点就是拖更作业,经常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不发布作业(这也是我给他扣1分的原因),没有作业对你的督促你可能更不会去看讲义了。所以课上一定要跟着老师思路,课下有时间可以刷刷Sakurai书上的习题。
还有因为石老师讲义内容比较多,讲到微扰那里会非常赶,但很多都是不会考的。考虑到石老师划范围跟没划一样,而且期末是半统考,所以在期末复习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一定要问问别的班的讲课和考试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复习。
石老师给分也很不错,我期中88期末96最后总评95,明显也是有调分的,好评!
总之想学到更多量子力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的选石老师绝对不会错的!
石老师给分不错。 前半学期有限维,后半学期无限维。 但是我觉得这样安排内容时间实在太紧张了,期中之前不紧不慢地讲了一堆测量,都期末考试周了才上考试最重要的内容,杨班讲的散射,wkb,绝热近似等都不讲。而且作业隔几个星期布置一个月的,拖到最后再过几天期末考试了才布置最后一次作业,后来大家都没时间写干脆取消了。算下来整个学期只有4,5次作业吧。听着没什么,但是当一堆如计算方法、数字电路等需要突击的考试临近的时候就很难受了。 全程板书,有限维讲得挺好。经常会跳步骤,直接把讲义上的内容抄上去。特殊函数躲着讲,最后导致形式理论看着挺优美,一到实际解方程就不会。 作业题目都很有意思,布置得均匀一点多好,感觉石老师也是拖延症患者啊。 石老师内容主要是Sakurai+Cohen,科恩的书内容多,废话多,但是有的地方很NB,其他书都没解释得那么清晰。不过现在感觉讲得简略但是把定理的推导放到习题里去的书应该更好一点。期末推导了一遍yhx讲义,收获颇丰,尤其规范原理,黑体辐射、绝热近似部分,杨班有小论文。 考试期末比较难,期中比较简单。 唉,还是觉得可能选杨老师会扎实一点。
给smj低分的我谔谔
说smj讲义写的不好的,好与不好是个人主观意见,我认识的人都感觉写的好。
说在smj班初学者学不会量子力学的。。。我说真的,yhx课上那些知识,看paper迫真不够看的。
说smj期中难度大,有可能,因为今年出了一些情况。说smj班期末考试难度大的,我交流过的lhc,lrz,zjy同学都表示,简单。。。
石老师是真的讲得很好。内容很丰富,讲义也很好用。 作业可以说是又多又难,有时甚至用一整个下午都不够做。考试也非常难。 但说真的,这些题都让人做得非常畅快,能从中学到很多。 给分不能说是好,应该是严格按公式给的。没有什么奇怪加分的操作,很公平,挺好。
2020秋上的课,老师人很好讲的非常清晰,无疑是该学期最有意思的一门课,能让人依稀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快乐(注意其他主课是计物A,计算方法,数电,电子线路实验)
前半学习是smj的测量(量信)部分,非常有意思,而且在现在非常重要。后半学期换成了新回学校的理论物理大神张扬老师,实在是tql。也很荣幸成为了张老师回科大后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助教人也都超级好,上课总体体验是非常不错的。
班上大佬很多。4.3比较难,我也因为期末失误崩了。但总体给分很好,4占比很大。优秀率说是39%。
大二上提前选修。个人感觉石老师的课可以称得上是一门非常优秀的物理课程,从量子力学基本假设开始,经由有限维(前半学期主要内容,主要是关于自旋的内容,其中也夹杂了包括像Bloch向量、Kraus算子等关于量子测量和量子信息的私货)进而过渡到无限维Hilbert空间的量子力学,而后将这套理论应用于近似方法上(微扰论),最终建立一套完备而精美的量子力学理论体系。
这种不以波函数为主体的叙述方式,褪去了过于数学的一面,展现出量子力学的物理实质,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可能因为有限维部分上太多了,后面部分上得比较快,最后的微扰论部分结束的也很匆忙,算是小有遗憾。
感觉评论区并不是很多不是真实情况,当时我也是被评论区骗过来选的,现在想想并不是很明智。这门课我认为只适合那些学过量子力学的人来,因为讲了太多量子测量和群论的东西,如果不是将来想从事量子测量量子信息等方面研究的,私以为帮助真的不大。因为课程主要的部分并没讲清楚,比如主线的一些东西,助教反映有的同学过了半个学期波函数基本运算也不太会,所以觉得这门课对新手其实并不友好。到后半学期基本没听过课,因为考试跟课程基本没啥联系,还是要靠自学,所以打了个低分,并不是因为石老师水平不高,实在是因为……自己觉得这门课不是量子力学。
当初年少无知,其实真正完成了一些科研工作之后仔细回想,其实石老师的课程确实也是有收获的,毕竟像线性空间这样重要的概念像杨老师张老师都没有强调,他们很多作业就是布置成暴力算常微分偏微分方等。虽然对Kraus算子等概念的细节介绍得很多,有些主线的内容如微扰论等没有介绍完,但这不该成为打低分的原因,瑕不掩瑜。实际上我个人也私下跟好多人推荐过石老师讲义,也跟石老师反馈过以上问题,得到了本人的积极回复。说明石老师讲义很好,适合作为量子力学的教材,同时石老师也是一个有热情,可以夹带私货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话都被楼上说完了……石老师这门课绝对是物院最好的课程之一,内容丰富,基本框架清晰。(就是个人感觉石老师有点执着于矩阵了,矩阵直观但是还是线性算子更漂亮)考试六道题每题20分弃掉最低分,题目基本是作业难度。好像没啥说的了,我就是来给个10分的
石名俊老师是我在科大遇到最好的老师之一。他功底深厚,框架完整,为人亲和。
石老师在课上会以Sakurai的方式,将当代整个量子力学体系传述给我们,整门课偏重线性代数,繁复计算不多,作业量不大。这么课讲述方法偏新式,结合了Sakurai、Cohen等多位大师的特点,为同学们日后科研工作打基础。
上半学期主要是Dirac理论,下班学期是波函数和微扰论等,散射今年不是重点。
期中考考上半学期的内容,期末考主考下班学期内容。考试可以说,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如果说课程进度跟的紧,作业独立认真完成、认真订正,那么考试会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如果课程进度跟不上,作业不踏实,那么容易考得很差。
本学期有2个Project,主要是阅读主题相关论文,写阅读感想。Project是为了帮助调分的,只要用了心、下了功夫,那么这一部分拿满分不难。
另外石老师人很好,课下有问题,他都能做到有答必应、由浅入深;课后可以预约石老师,他会在双休日或者午休时间安排一对一解答。石老师不太看手机和邮箱,E-mail沟通比较低效,建议当面沟通。
本课程建议配合Sakurai的《Modern Quatumn Mechanics》进行,课后作业、考题思路也会从中选取。
本课程耗时较大,如果兼修丁泽军老师的计算物理A,不建议再选其他占时大的课程或者研究任务。
看到有同学给低分,我其实也理解ta的心情,如果不是考前向浣熊班上舍友借作业看了一下,我大概也会凉得很惨。
前半学期主要讲量子测量,这一部分就是期中考试内容,如果好好看讲义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应付期中考试就绰绰有余(除非像我一样看错题意)。
后半学期就开始讲波函数相关的内容,期末半统考,老师认为计算不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的东西,但除了变分法,属于期末范围的内容他都讲了,只是讲法并不适合初学者,加上课后留的作业太少了,也没有出要求计算能力的题,所以我感觉自己计算能力远不及其他班同学(我说的计算能力包括,计算波函数、微扰以及变分法)。老师还讲了很多不会考的东西,像量子光学场量子化,量子力学互文性,winger-eckart定理等等,感觉篇幅有些长了。
石老师确实不适合所有人,但希望从事量子信息方面的同学,还是最好选石老师。我很喜欢老师前半学期的课,因为老师用dirac符号系统地介绍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我觉得这才是量子力学课应该讲的,而不是shut up and calculate。至于老师作业少和期末考试的问题,建议参考浣熊班的课件和作业。
本学期上课时由于石老师家里有事,中间一段时间作业和讲义断更,不过照我说也没啥,讲义有往年的,今年新加的也不多,做做笔记就好。期中之前的内容讲测量,这部分核心内容就那么点(指授课),掌握了之后很简单,期中就作业难度。。。
期末统考,有一半公共题,有两道题属于石老师没讲的内容,有些人就这个在喷,然而助教习题课讲了,更别说这两道题涉及的全同粒子和变分法都是很trivial的东西(虽然变分法我算错了吧),所以真没啥可喷的,菜是原罪。
推荐。
楼上同学已经说的很好了,我就放一下我写的课程报告吧(顺便安利一下超理论坛
https://chaoli.club/index.php/4017/
另外个人觉得这门课的耗时大概和计算物理远远无法相提并论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