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4.0 |
刘明辉老师在《原子物理A》课程中展现了极高的教学热忱。他的课堂氛围轻松而幽默,教学过程中会扩展许多物理学史背景和小故事,使得课堂内容生动且有趣。他的PPT结构清晰,特别是总结部分列出了课程要点,便于复习。同学们普遍表示可以通过PPT掌握核心知识,甚至不依赖课本。此外,刘老师对于学生提问非常耐心,尽力解答疑惑。
这门课内容较为传统,涉及到大量关于原子模型和光谱分析的公式和知识点。由于未能充分结合量子力学,部分同学反映课程学习过程中偏向公式的堆砌,缺乏深刻的物理图像理解。多位同学指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建议增加“近代物理”的广度,以减少背诵压力并增强通识教育意义。
课程包括一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次考试难度较大,注重细节知识点和公式应用。有同学提到,期中有题目存在表意不明的情况。尽管考试难度不小,刘老师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都会逐个为同学们分析错题,指出学习的不足之处,这是许多学生首次在大学中经历的认真负责的做法。作业量适中,DDL相对宽松。
同学们普遍认可刘明辉老师的给分慷慨,很多人对成绩表示满意。然而,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课程不重视调分,直接按照考试成绩评定,特别是在优秀率方面未见大幅调整。因此,追求高绩点的学生可能需要注意这一点。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同学对给分满意,尤其是对刘老师热情的教学态度表示感动。
刘明辉老师的《原子物理A》在科大以其贴心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认真关注而闻名。同学们对老师的工作态度满怀感激,认为即便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刘老师的教学仍提升了整体的学习体验。因此,虽然这门课本身挑战不少,但在刘老师的班上,学生可以获得相对好一些的上课体验和温暖的教师互动。因此,非常推荐希望获得良好教学体验的同学选择。
课程质量(20%):8分
教学质量(40%):10分
助教辅导(20%):10分
给分好坏(20%):10分
加权平均:9.6分 → 评价:10分
这门课其实我很难评,主观上我会给课程质量打到6分(这是我原则上打到的最低分),但是我觉得刘老师的原子物理A不应该只有8.x分,所以我最终是给到了8分,总评价10分。
原子物理这门课的问题,我想评课社区里面太多太多人讲过了,这里我也就不再重复赘述。
今年的原子物理期末考试,主打一个计算量和背公式,可惜我公式都会背,但没算对几个,填空题错爆,最后3.3,属于是非常符合预期。
我为什么兜兜转转还是给了10分呢?因为这是刘明辉老师的原子物理A。我最一开始并不了解刘老师,只感觉刘老师经常带着笑,可能很和蔼。刘老师一开学就跟我们说,课堂不点名不小测,只有一次额外的期中考试。而且他说,我支持你们自学原子物理,这门课自学是可以的。
期中考试我考的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我真的没学明白。线上找老师查卷,文末是消息记录。
刘老师的几句话还是对我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我后半学期确实学习原子物理更轻松了,效果也明显更好,当然本身我期中考试后更努力学习原子物理脱不来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开始看PPT了)。
期末考试改完之后,我去线下找刘老师查分。刘老师会带我一题一题的分析错题,把每一道错题都讲一遍,真的非常细致。然后他会帮我看一看成绩的排名,跟我说大概的百分比。他跟我说,大概是50%,没进40%。我说,算是正常的,3.3我就满足了刘老师。刘老师笑着说,可惜不能给你们所有人都优秀。刘老师也说,这次背公式背的多,计算量也大,考试容易算错也是正常的。后来刘老师还在班级群里问,咱们班有没有英才班的,想找些办法突破一下优秀率。刘老师真的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
助教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很普通很常规。整体上算是不错吧,为了凑个10分所以就没扣了。
卷面50%,总评3.3,属于是意料之中。我觉得优秀率肯定是拉满了的。
总之再次感谢刘老师,这是本学期最令我感动的一门课,虽然我真的学的不算很好。
刘老师人很好,上课幽默风趣,会非常详细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期中考了一些比较细节的光谱知识,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并不满意,刘老师花了两天时间 用QQ给全班六七十号人一对一分析了卷子,指出了每个人有所疏漏的问题。
以下情绪化内容仅针对课程本身。想跟诸位分享我关于原子物理课程改革的一点浅见。
第二章讲用Schrodinger方程解氢原子,我问了那个有关z轴取向的经典naive问题。刘老师在回答中说"我是搞粒子物理的,不懂量子力学"。
最后一节复习课上,老师说“很多同学对原子物理这门课意见很大,但意见不要怪到我头上啊” “其实老师们都对所谓划定考试范围这些事情很反感,觉得这样就让课程变味了。不过我觉得还是要把这些讲清楚,毕竟很多人觉得这门课学得很痛苦,如果既没有学到东西又考了个不忍直视的分数,那岂不太惨了么”(大意如此)
原子物理课程组的许多老师们都可以说做到了他们在课程和考试标准下能做到的最好。就像晚清的经济改革乃至洋务运动,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出了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标的最大努力,但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下,其性质已经决定了其结局。
所以 对原子物理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其性质——原子物理是普通物理五门课的收尾。普通物理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其通识的性质。要通识,就必须把面展开,自然要对原理和应用的深度有所限制。在原理深度的限制上,原子物理名副其实,教好几年原子物理可以不用懂量子力学。但应用上的深度呢?如果老师们对考试的期望是 有满足感地学完了整门课后自然的水到渠成,那么为什么要考非常细节的光谱结构、闭卷考涉及复杂公式的计算呢?考这些东西,如果不解释成在坚持闭卷下为提高区分度而做的被迫之举,还能理解为什么?正是闭卷的考试形式导致这门课没法考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只能在“数谱线技术”上注重一些排列组合和文字理解的细节,从而导致整门课的畸形。
其实教材《近代物理学》本身已经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将原子物理彻底变为“近代物理”。这本书的原子物理部分为233页,核和粒子物理部分为197页,一半一半。一门普物课涵盖整本书的内容的确有些多,但如果在原子物理部分不再追求细致而熟练的谱线分析技术,做到课本前言所述的“讲解基本物理思想和规律,给出基本实验现象,避免繁杂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建立在量子力学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建立正确的围观图像”,在期中前讲完原子物理,将后半学期挪给核和粒子物理的高级科普,或许是一种值得思考的尝试。
在期末复习时再度翻看课本的前言,最后一段画的教育学大饼和教学结果的对比是多么令人悲哀。
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理论应用的深度后,闭卷考试显然难以胜任普通物理作为通识教育的要求。事实上 闭卷这类牺牲公正来换取狭义上公平的做法在大学的泛滥 一直让我触目惊心。固然,开卷和偏概念性的考试方式的确会造成公平性的损失,但这个损失的程度是可以通过合理命题来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效果的。
如上 便是初学原子物理后我对这门课在教育学方面的一些想法。至于教材的内容和逻辑,以及整门课是否必要的问题,之前已有一些精彩的论述https://www.icourse.club/course/20029/,https://www.icourse.club/course/1256/
当然,这样拓宽广度开卷考试的思路并不能解决本学期沸沸扬扬的“量子物理”问题,毕竟用3学分把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作为通识而非吹牛逼地讲清楚 大概是不太现实的。祝计科和工院的同学们好运。
本学期浣熊老师对电动力学的锐意改革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那一把火,希望能通过我辈的努力来推动这些课程的改革。用豫才的名句作为结尾吧: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无点名无小测有录课,看得出来老师十分尽力捞人了,但是我太菜了捞不动\[快哭了]。老师的PPT写的非常好,比那本池沼教材鉴了十倍甚至九倍。课十分屑。
今天刚出分,前来评课,满分是给老师的,这门课个人确实体验一般。
首先说说原子物理这门课,由于我并没有提前选修量子力学,这门课学起来就像是各种结论的堆砌,具体到计算又像是小学十以内加减法,考试就更是对细节知识点的考查。(跃迁的选择定则!!!)因此,后来者若想有些物理图象上的理解,避免单纯的背书,在2秋提前修读量子力学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但话又说回来,刘老师这位非常耐心、和善、有求必应的老师使得这门屑课的体验好了不少。刘老师的PPT做的非常细致,基本可以做到脱离课本看PPT就能学会,尤其是最后的总结部分,简直就是考点大全。老师讲课也很有激情,但具体讲课水平我无法评价,因为基本没听过课。(对不起刘老师但早八真的太困了ww赶到教室已经花光我所有的精力了😭)期中考后,刘老师会私聊每位同学分析试卷的错题和知识点掌握情况,这是我在大学仅见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此外,我在写第四章作业时,对于那个三个等效p电子的Slater规则一头雾水,于是请教老师,然后老师直接给我手写了五页A4纸,Slater规则的繁杂大家想必也有目共睹,因此当时我极其感动😭😭😭
最后说说本学期的一些情况:作业提交时间非常自由,期中考试之前的作业最迟可以期中考试提交,期中之后的作业期末考试前都可以提交,所以我的作业是两天速成的()两位助教存在感不高,但私聊问问题/事情也会回复。本学期大部分时候无点名,后期似乎是迫于教务处压力有一次点名性质的小测。本学期两次考试难度都较大,但老师调分力度也很大,总评93真的震惊了我😭😭😭总之这门屑课来刘老师这里一定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体验!!推荐!!
刘老师是我在科大见过最负责任的一位老师,是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态度是真诚用心的。期中考试之后他会给每位同学讲错在哪里,应该学什么知识点,也会在平时出一些题目汇总来督促复习,能在大学遇到耕耘于教学,这么用心的老师真的让人很感动。
对于原子物理课程,已经被科大物院诟病已久,主要原因其实还是知识储备不够,不能用一种更本质的视角来讲解,最后就真的变成了背书课。我的建议是这门课还是应该作为一种科普入门,真正的原子物理还是要留给量子力学,光与原子相互作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哭了,差一分就能到理想绩点,大家都说给分好,但我人都要恍惚了……
老师人非常和善,讲课会扩展很多有用的知识,有一次小测(不论成绩相当于点名),每次考试包括期末考都会帮每一位同学分析卷子,公开透明。
给分:神
刘老师的班没有小测,前三章讲完之后有一次期中考试。期中考完了会在QQ上给每位同学私发错题分析,甚至期末改完卷也可以去办公室找他问错题。
这一点在大学老师里是真的难得!
这学期上课的节奏偏慢,课堂上除了知识点还会讲一些物理学史上的相关小故事。遇到考点会强调,每一章讲完都有本章要点总结。老师讲课总是咧着嘴,笑嘻嘻的,非常有亲和力,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让人听课时心情舒畅。
提一句,老师在课程群里的发言也很可爱,是一个很热情有活力,时不时还有点小幽默的老师。
提供一些细节
上课:刘老师上课很认真,不歧视(至少态度上没表现出来QAQ)同学们不来上课或迟到的同学,不会突击点名或小测。讲课内容中规中矩,每章PPT后都有总结,适合复习,但PPT具体内容不如课本详细。考前会有习题课和复习课,助教讲作业答案老师划重点。
考试:期中考试很随意占比也不高,有一些题目表意不明。期末可能比往年难一点,需要掌握课本细节。复习时可以关注一下老师划的重点。期中出分之后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分析了卷子(感动.jpg)
给分:没有大幅度调分,按照老师第一节课给的公式计算最后微调了一两分(考虑到卡绩或小论文)。由于期中题目歧义较大,会酌情压低期中比例,最终总评不低于期末。优秀率差不多满了,4.3比例4/61,个人感觉很高了。
个人认为这门课比光学简单。感觉这门课学到最后就是背了一大堆公式,怎么算各种光谱线,另外学的时候对于原子的模型一步一步的细化,但做题或者考试的时候就经常不知道这个题到底要我近似到哪一步,用哪个阶段的公式来算才是对的,而且总是涉及很多计算,算出来也不大知道对错。
刘老师讲课是用自己的PPT,还会补充很多考试不考的内容,听课应该是没有障碍的,讲课挺风趣的,不催眠。
作业不多,每次课后花个半小时一小时左右就解决了,但有的题不太严谨,貌似还有数据错误的情况。
考试挺难的,建议找点往年题做一做,相似度不小。
总而言之推荐选刘老师的课。
老师是好老师,认真负责还很奶;课是屑课,能把有严谨理论的内容讲成现象学,只能说这课早该似了。
PPT很好,特别是总结部分,把要点写的很清楚了。老师认真负责,会帮你分析考试情况。给分很好。整学期一次小测用于点名。作业不多。上课睡觉即可,考前一周突击,注意记忆方法,有很多知识点,考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把知识点在脑子里过一遍,完全ok了
给分单纯是看老师给的满分,课是不喜欢的。
第一次在大学遇到期中考后一个一个同学私聊分析试卷的,对期中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不点名,不小测(指不计入总评的),作业ddl放的时间也很晚。
我哭死,刘老师太奶了,神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惊为天人的奶,来科大第一次遇到老师会跟学生一个一个聊(期中考完试后分析成绩),令人感动
这门课不喜欢,满分完全是给老师的负责(和海底捞)
实话实说,老师人确实很好,期中考完会针对每位同学分析知识点的遗漏,也是少有的考完试同学们在群里发“老师对不起”而不是“老师捞捞”的课程。 但这些和重修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保研线附近的重修人只不过想拿个还可以的成绩罢了,也是看往年评课社区评价还行外加有熟悉的学弟帮忙交作业才选的这个班。但是老师基本不调分属实是给我背刺到了。老师的说法是作业期中期末1:1:2,再加1-3分。结果本菜鸡期中75期末64,喜提总评75,从老师公布的结果来推断优秀率似乎也没有给满。这成绩一出来去背考研政治的心都有了,说多了都是泪。看中上课体验的同学可以考虑,在乎成绩的同学还是避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