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事实上什么都学不到。
我知道自己的展示环节没上台,一定分数很低。同时我不想做评卷人,所以几乎没给别人打过分。认了。
不谈给分,如果只看上课,这门课什么都学不到。基本上只会介绍一些很浅显的概念,同时某些同学在上课时大量掺和了很多无聊透顶的道德判断。
至于梁永安老师的远程讲座,其内容之无趣,声音之聒噪,一度烦到我想发疯。
为什么给8分,问就是不想太拉低总分,向主流声音低头。
给分不是很清楚好不好,这里就填一个中等吧。毕竟我不知道公选课该怎么给分。。。
这门课一次三节课,只上到12周。这意味着选这门课的人有一部分是大四学生(凑学分你懂),然而大四学生不一定能够保证全勤,所以只要你能做到全勤其他方面还行就可以拿比较高的分数。
这门课分几个课题,在第一节课时会分组,每一组合作做一个课题,在课前演讲。一般要讲半小时左右。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会对此评分(变相点到),似乎会影响到总评。(在这里说一句,大家似乎都会给讲的人更高的分数,如果想让分数更高最好还是上台讲吧。)之后老师会问你一些问题,然后才是老师来讲。
展示忌讳的几点:重复讲同一个内容、用很极端的事例、用词强硬、时间过长。严重时老师可能直接打断。
中间可能会有一两次极其简单的小作业。
最后考核形式:小论文。会给三个课题,自我分析、调研报告和一个我记不住了的东西。ddl大概在期中考试那一段,所以最好先做了。
老师是博士生导师,好像很厉害,讲的也是很有内容的。刷脸也许有效,而且老师十分随和(心理咨询师基本要求hhh),很容易刷上脸。
——————————
最后得分4.0,写的是基于一个我记不住叫什么名字的量表的自我分析。
顺便,上这门课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知道了梁永安老师(
孔老师作为博导,在给本科生开的这门课里给我们呈现的专业知识其实并不艰深,更多的是在引导我们产生兴趣。平时课堂上非常轻松,但也并不会扯皮。
我们的课程比较特殊,每周三节上十三周,第一节课就是小组展示,第二三节课是老师讲。结课非常早,完美地和其他课程期末错开~
孔老师打分依据是课堂表现+小组展示+大作业。小组展示的时候她会安排互不认识的同学一起,就几个专题自由展示;大作业的话虽说要求APA格式论文或小调查,但是也没有那么死。我花一个周末写了关于拖延的五千字论文,最后评了4.0。
孔老师和梁永安老师似乎关系不错。梁永安老师由于疫情,今年没来科大,但孔老师还是请他做了一次关于爱情的线上讲座。
老师还是很容易混脸熟的,坐第一排的我最后被她记住了名字(第一次被老师记住名字,所以更喜欢孔老师了)。
虽然这门课或许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但我觉得老师很擅长培养我们的情商。学完以后,我们不曾意识到自己学到过多少多少理论的名字,却常常觉得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受益匪浅。这和一些光读课本的心理学课程就很不一样。
有幸还上过宋怡老师的课。说说自己对两位老师的看法。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她们都有完美的情绪与表情管理,有很正的三观。她们都是很善良很耐心的老师,她们的课程都值得一选。最重要的区别,我觉得是宋老师比较活泼,对理论的演绎比较深刻;孔老师倾向于严谨,平时也不会开多少玩笑。
孔老师还有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会长之类的很厉害的头衔,选她不会错的。
如果想水课的话,你确实不太会挂;如果想卷绩的话,也没这么好卷,因为班里总有一些此前就对心理学有所涉猎的大佬。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觉得对待心理学,真的不该有什么其他不纯的目的。
评论区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幸存者偏差……虽然也能理解各位得高分的同学们给老师打高分,但是我还是如实地说一说我的感受。
首先,这门课在我们那一年是分了大概10组,每上一次课是一个小组的主题汇报,最后课堂上还要拿自己的姓名牌打分,这导致了上课水平极不稳定(取决于小组的同学的认真程度),对于想学东西的同学这样的方式我觉得不是特别合适。其次,那个写着名字的姓名牌最后莫名其妙成了上课签到的依据(也有可能是我第一节课没来不知道这件事,第一节课没来是因为第一周我没选上这门课,现在想想我应该仔细思考一下为啥有相当比例的人退课而不是高兴终于选到了),这导致我有几次忘记写名字直接打分,平时分少了一些。不过平时有个小作业我迟交了一次。然后,每个小组总有几个人啥也不干,但是最后总结的时候还得假装给他们安排一个头衔,这导致我们这几个干活的人的劳动成果被窃取,没有获得公正的评价(当然这不完全是这门课的问题,但与课程形式有一定关系)。最后,这门课也有优点,就是让我认识了梁永安老师,也明白了小组合作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总而言之,建议想学一些心理学内容的同学直接上网自学,这门课个人感觉比较水,评价体系也比较神奇,要注意按时签到和平时的小作业。不要对这门课抱有太高的期望,不论是收获还是评分(本人这门课成绩3.3,但同期 经济学要义 这门课我以同样的认真程度拿了4.3)。当然我也有一个很认真的同学在这门课拿了4.3(对这门课很上心,写了几万字的论文),所以这份评价仅代表我的看法。
首评献给孔老师~
19春选了孔老师的课,体验极佳,宝藏公选,无脑十分。先占坑,考试周结束来详细说说。
讲的东西很有意思,轻松愉悦,老师很有亲和力很温柔(上网课我爹娘在门外都听出来这老师不一样了2333)。
刷脸上课多发言有利于提高GPA,课前报告有利于提高GPA。我比较擅长bb,敢发言还有做课前报告所以平时分应该不错的。老师在头几节课提到心理学本土化,说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于是课前报告我参考前辈,做了关于科气是什么以及科气与情商的关系、在与人相处中有哪些体现的调查报告,期末小论文基于调查报告,考了点古,写了从科气 引申到学校学生精神面貌风气的变迁。小论文要求2k字以上,我花了9h肝了3k+。最终总评98。
FYI,今年有一个变动,期末作业老师说推荐同学们可以试着以制作视频的形式来完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
老师上课挺好.考核方式是一次pre和一份小论文以及考勤。
但是我只是为了水公选,所以上课基本上在做自己的事。
如果你又想水公选课,同时还想拿高分,选这个老师就对了。本人全勤,但上课基本上没有给老师留下过任何印象,而且我们组的pre也很水。我的小论文是调查报告,就是拿个问卷星给大伙填一填,最后把调查结果分析一下,让老师感觉你是认真做了的就好,反正也没花多少时间。最后老师给了4.3(第一门4.3的课),超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