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核心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宋怡老师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以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和有趣的课堂互动著称。她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更结合了生活案例和故事,使课堂生动活泼。许多学生表示通过她的课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给予了课堂高度的评价。有学生特别提到:“宋老师有激情的时候上起课来就像是脱口秀”,体现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然而,也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偏向专业,对心理学不了解的学生如果不投入较多精力,可能较难从中获益。
课程包括期中和期末两次论文作业,以及偶尔的小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一般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独立思考。一位同学提到:“写了一万多字的小论文,过程中读了非常多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而另一位同学则认为,作业量大且偏硬核,对不想投入大量时间的学生来说不太友好。此外,宋老师会听取学生意见并调整作业要求,但由于课堂沉默现象,往往由少数人发声代表意见。
宋怡老师给分宽厚,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普遍可以获得较高的成绩,不少学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即使存在3.0或3.3的案例,整体评分倾向于高分。一位同学总结道:“给分巨好”,另有学生表示“出分4.3真的挺意外的,但再想想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由于优秀率的限制,有时高分需要较多投入。
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宋老师注重与学生互动,通常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心理学话题的看法。即便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教学,仍坚持与学生互动。老师的亲和力和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表达观点,心情放松,有学生表示“上了一节老师的课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总体而言,宋怡老师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因其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关怀而备受好评,适合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并愿意投入时间的学生选择。如果只是为了刷学分或不想投入过多,则可能需要慎重考虑。Cours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教学风格感受心理学的乐趣,并能在课程安排和作业中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
评论不针对老师,就是想提一嘴科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过于沉默,不愿意开口说话的问题。
一学期有三个要交的东西(自我探究一个心理现象、一篇读书写文章作业、一篇期末论文),我个人感觉挺多的,毕竟每个都是千字以上的文章,论文更多,肯定不少人也是这样想的,期中评教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当着全班征求了意见,问大家作业是否觉得多,结果这个提出问题的人当即被前排某几个人嘲讽了:就这作业还多?完全不费力好嘛。某几个嗓门特别大的人就代表了班里所有人的想法,觉得有问题的人也不表示反对。
我是大四学分不够来选的,作业多少无所谓,分数也和我没关系,我就要个及格。
大一大二的与其在这刷老师的好感度,硬着头皮费时间多几篇作业,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减少一点,去多打点数理基础?那些人坐在前排刷脸刷好感度,人家的GPA上去了,剩下坐后面被代表的人呢?不会觉得自己亏了吗?哪些课更重要,怎么样效率高,自己不明白是不是。为什么不愿意在大好的时机有意见直接提出来,而是让少数大嗓门的人代表你们全部呢?
老师人是真的好,课有意思,给分好。认真写篇论文最后4.3。
宋怡老师一如既往地好~
上课认真风趣 会很考虑我们的意见
另外老师的专业素养很好 讲课中心很突出
利益相关的话...不用说了 选就完了 给分巨好
只要用心做 都能收获满意的成绩
这学期我们的小组作业里有一些同学摸鱼情况比较严重
老师的意思是今后她的任务会更注重当堂完成以及提交(顺便点名)
总之 课讲得好 给分巨好 人美心善 选就完了
这学期选课延迟到了国庆假期结束,我刚好想选门公选课水水学分,看到这门课没满就补上了。
这门课的氛围真的很好,除了大一的数学必修课外,我没上过氛围更好的了。宋老师课上也说过,就很多老师讲课,下面的学生全是勾着头干自己的事情,整个课堂氛围就死气沉沉的。
然鹅我是抱着水公选课的念头来的,期中才发现相对其他的公选课,这课的要求真的比较高(一份阅读报告,互相批改;一份相对来说字数越多越好的大作业)。这学期重修了一门课,加上专业课的考试很多,虽然有认真完成任务的念头,但是最后也就交了一份普普通通的大作业。给分的话宋老师尽力了,我没蹭到优秀,但没花很多时间我心里有数,也无所谓了。
吐槽一下课上说的给分标准:大作业的字数。虽然这让我很不爽,不过这也是唯一能量化的东西。卷!
收获的话,谈两点印象深刻的。
1.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校内资源查论文等等(对不起我入校这么久了才学会这个ww);
2.第一节课宋老师让大家写纸条提问题,然后宋老师会每节课抽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回答,或者老师自己分析一波,就这个过程我觉得还蛮有趣的吧,有参与感,有讨论度,不专业的地方老师也会纠正。
然后夸一波宋老师本人。很冷的时候,到课还会给我们每个人发零食吃;这个学期和老师也深入聊过一些热点事件;在我遇见突发情况需要专业心理知识的时候,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过了这么久,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啾咪!
感觉挺有意思的,有小作业,最后交论文。满足要求的至少B+
写在前面,既得利益者4.3,代价是花了无数个小时(客观来讲应该也就十到十五天的全力投入吧)写了一万多字的小论文。在此过程中读了非常多关于心理学的论文(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这是我在这门课的主要收获。如果让我重上一次大学我会拿这篇论文同时交给大心和科学与社会研讨课。
考核方式为一篇论文,期中交一次期末改一改再交一次。建议第一周就开始选题,上课内容对选题灵感基本没有帮助(第一节课会提供一些论文写作的技术性建议)。似乎很多人是做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就写了论文,我因为没有数据分析的专业知识所以只能写一些定性的东西,不能提供意见。上课想着写作业的建议翘课,一个是宋怡会管,另一个是会有小组讨论(按座位分组,没有需要课外时间完成的小组合作)。
上课确实讲了很多偏专业的内容,但是我能不看笔记就讲出来的东西不多,我感觉对我比较有帮助的东西可能是关于心理中心和一些问卷的介绍,真要我理解心理学可能还要另加学习了。一开始是希望从宏观上了解心理学才选这门课的,但最后发现这门课程远不能达成这个目的,反倒是论文的阅读让我了解了一些爱情心理学。上课讲的情绪管理等内容对实际生活也没有指导意义。如果把这门课的时间拿来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我的收获可能会大一些。
宋怡的教学水平还不错,虽然她的思政我很不喜欢,但大心意外地还可以。课堂氛围和节奏都不错。学不到东西可能是课程性质如此。
教材没翻过,别买。
听说有很多人被杀了3.0和3.3,对分数比较看重的慎选。不过听说宋老师以后不教大学生心理学了...
上课比较风趣,老实说收获不是很多(不是老师问题,确实上课没有很上心,心理学想好好学还是应该投入很多精力的,本人只是想拿学分)给分应该可以,听说很划水很划水的兄弟也拿了3.0,卷的兄弟拿了4.3.上课讲了很多身边的案例,感觉感触很深
科大大部分课程都是理工科的课程,因此像大学生心理学这种课堂是为数不多的有趣生动的偏文课堂。 当初选这门课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大一上学期上过宋怡老师的思政课,宋怡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印象便是生动有趣(宋老师有激情的时候上起课来就像是脱口秀)。 二是个人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看到心理学课堂立刻就选下来了。而且这门课的课堂真的令我十分惊喜,宋老师讲课的同时会聊不少她的经历,讲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同时又进行了不少课堂互动,针对一些心理学的问题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既有同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大佬发表了引人深思的观点。这门课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课堂,相比上理科课堂,我上这门课的期间是精力十足(虚假的科大生)。 宋老师给分也相当不错,在优秀率限制下会尽量往高分给。十分推荐大家选这门课程
如果我知道我上公选课这么摸鱼,我是不会选这种偏硬核的课的,选个歌唱艺术不香吗?
这门课卷王还真不少的,小组合作项目,有的小组的成果真的是图文并茂、引经据典、环环相扣、天花乱坠...,我甘拜下风,建议不想卷公选课、不想在公选课上花费太多时间的同学,敬而远之,慎而选之
次次出勤,大作业和小组合作全都认真完成,论文花费时间不少于一个数据结构大作业,就拿了3.3(猜测有精通心理学的dl来炸鱼)。
宋老师还是很好的
简介:军训时捡漏的选修课,这门课既适合大一也不适合大一,我自己选上了感觉很幸运(毕竟是预选热门课之一);老师这学期的每节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同学在开课前两节提问的互答环节,一部分是老师讲授心理学知识环节,时间占比大概是1:2;随机掉落有趣的课堂互动
给分情况:选修课只要自己有兴趣肯定是会互动和课下咨询的,最后论文推倒重来总算有A了。这也是为什么大一选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吧,下面详谈
(原来是详谈的部分断网丢失了...等有空来补充一下吧)
慕名而来,老师讲课氛围确实蛮好的,但是可惜由于疫情不得不选择在线教学。即使隔着屏幕老师依然会要求大家打开摄像头,一节课大概会有10到20人次的互动,作为一门心理学课程,不论内容如何,能够高效减压也是非常成功的吧。
有一次期中作业和一篇期末论文以及几次课上的小作业。期中论文是转述一篇英文论文,要让大家看懂,其实我是没有达到要求的,因为表达能力堪忧,很多很难理解的术语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其实自己看懂就花了差不多一礼拜,我作死看了一篇偏生理学的文)。期末我做了一个个人很感兴趣的群体心理学的问题,搞了一些数据分析,稍微写了一些个人认为独到的见解(其实也是班门弄斧啦)。课堂互动比较活跃,加上名字难念,老师应该对我印象不浅吧。最后出分4.3真的挺意外的,但是再想想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还是想提一个小问题,就是上课谈到一些理论的时候会有点催眠,结课三个月之后还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斯金纳箱、需求理论、男女关系吧,其他都忘光了(捂脸
上课很有意思,给分很好,可惜一学期下来除了看了几篇论文对心理学还是一无所知。
老师不仅好玩而且人超赞,优秀率好像会给满。上课氛围很轻松,教学方式变化很灵活。 宋老师不喜欢学生上课写作业;但是,你偷偷写也是不会管你的;但是,还是尽量认真听比较好。有些人还会做笔记,我没做笔记的习惯所以就嘿嘿,这个上课讲的内容也不在考核范围内,所以听课就相当轻松。 至于考核方式,其他人都说过了我就不说啦,大概就这样。
为了尽量客观,赶在没出分前来点评一下。上了一个学期的感受是老师人很好,作业其实也不多。但作为一个大一新生来说最后的期末考核真的让人很头秃,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最后的成果真的水得自己都没眼看,数据处理真的难。可能多积累一些经验再选这门课会好一点,然而听说老师照顾低年级,这真是两难。总体来说不建议对心理学没有很浓重的兴趣的人来选(不是一时兴起的那种,否则可能像我一样听到那些人名理论就犯困),当然如果很有兴趣,宋老师还是人很好,专业水平很高的。
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专业水平也是相当高。自己本来就是个心理学白痴完全凭着好奇选的。个人认为,这门课的收获不是在于你明白了多少心理学原理和知识,而是向在这片人文与情感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学生了解到心理学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有着自己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与科学依据,想了解更多还得自己看书。个人大二课程很多,选了的好处是好多次不开心上了一节老师的课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什么问题都变得如此简单,缺点是期末就成火葬场了哈哈。老师很热情,据说还有不少同学向她咨询自己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
期末要写论文,平时作业包括一次小组展示和一次问题解答(为什么我还是感觉作业有点多?果然是期末搞的)。为什么公选课老师不能期中就把期末作业下放呢?人与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我觉得认真做老师的作业收获还是很大的,但期末即使想好好弄也没时间啊。新生研讨课准备了半年,在中间学到了很多,这门课准备论文时候却并没有学到什么……感觉并不是每一门课都适合以一篇论文作为期末考核的标准,无奈。
成绩还没出,公选课总评可能还是要看命了哦。
期中有个小论文(然而事实上可以写记叙文什么的),题目是“我是谁”;还有心理学实验复制,期末小组展示;然后期末有个期末论文。宋老师讲课很有趣,课堂内容也很充实,加上本人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期末论文花了很多时间,也写的特别爽,最后给分很好。
上课氛围很轻松~宋老师很好很可爱^_^,会讲很多小段子,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平时大概2-3个星期有一次作业,基本都是课外阅读的形式,自己上网了解然后资料汇总发过去就好。期中有一次小论文,很简单的,我们是写 我是谁。期末论文自己选题。由于大一上选的课,所以第一次写论文,发过去给老师看之后反复修改了好几次,但是觉得学到了很多,最后成品出来自己也很满意~给分老师尽量照顾低年级(不包括大四
上课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所以跟老师混的脸熟,期末给了A也算是挺满足了~ 上课说实话学到的东西(和我预期能学到的相比)有限,老师上课倒是非常有趣,上课氛围也很好,还用了一节课放了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