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慕课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通识教育中心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5 |
这门课四次线下课,其余的就是线上完成课程观看和课后习题就行,最后有一次线下期末考试。
关于期末考试,我们今年出的是概念题、简答题、辨析题和实务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要认真地复习了课程视频和线下课PPT,这些题都很简单,刷刷刷往上写一个小时就可以满满当当地做完。 教务处对于这种通识课一般卡得比较松,外加老师给分超好(去年也是),课程任务少,所以当然是强烈推荐啦!(打call)
最后喜提4.3的同时,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媒介知识,我觉得这些对于一个网民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
最后以我学这门课很深的一个感触作结:互联网给了人们发声的平台,却没有首先教会人们如何发声。
大四选的,四次线下课都到场了,但是没咋听;平时线上课算是很认真的听了;
本来因为考试是闭卷还都是简答题,觉得这课好难拿分
考试认真写了,名词解释就两个不会的貌似减·10,后面都满满当当利用自己线上课的知识答满了,不过考试还是以线下课内容为主的。
最后喜提4.3 非常意外来着 我觉得可能线下课和线上课至少得认真听一个吧(狗头)
听线上课总结的一份文稿(本来都是截的图 期末整理的时候变成了文字版 希望能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一点帮助
昨晚刚刚考完试。回忆了一下考试的题(我回忆的题目表达有点不大准确,且忘了一道题)。四节线下课要认真听和拍一下ppt以备复习。除此之外老师最后一节线下课会划考试范围。老师特别好,学到了好多东西。非常推荐选课。除了正常听一听线上课(没太认真听)之外,我只留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复习(没复习完其实)。(个人觉得要留半天复习比较稳。)
今年的考试范围是 线上课第3-4章(貌似第2章也要看);四次线下上课;第1次见面课(app里的)。(感觉每年考试范围会变动)
还不知道给分怎么样。我有12分的题没复习到,写的完全是错的。考100分钟,感觉大部分同学都提前交卷。
以下是app的四次见面课笔记(不是线下上课)以及22.12.14的期末考题(回忆版)
四次线下课ppt(是别的同学的上传群里的,有漏了几页好像。)
作为本学期唯一一门4.3,这个必须给10分(x
这门课非常不错,刷新了我对公选课的看法。我认为通识课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到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作为传播学的媒介理论课,我们可以认识到媒介的运作机制,了解现代网络平台的利弊,理性看待一些媒介现象等等,我觉得可以说是打开了我的一扇窗。
考察方式很简单,就是线上课按时学完,线下课每次签到(可以签完到就跑),最后期末闭卷笔试。我个人比较喜欢闭卷笔试这种,比较好掌控,感觉做个展示写个论文什么的太玄乎了(x)
最后考试挺多其实没记住的,但是还被给了4.3,可以说是给分非常好了。
nmsl 给分太差了 狗都不选
从媒介角度学到了一些从前没有思考过、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一些新鲜案例和它们切入的角度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