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大学生心理学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心理学系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何晓松老师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通过小组展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程内容涵盖广泛,从恋爱心理到心理障碍,学生在准备讲授内容时有机会深入查找资料,自主学习,课堂上也鼓励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包括PPT和视频。何老师会在每次学生展示后进行深入的补充和讲解,以丰富课程内容。同时,课堂气氛轻松幽默,尽管涉及心理学的严肃话题,何老师仍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深受学生喜欢。
课程考核由课堂展示、平时作业、考勤和期末论文组成。课堂展示要求小组协作,由组内成员负责不同模块的讲授,组长负责统筹和准备PPT,与其他同学相比有额外的加分。平时作业量少且直接,通常能较快完成。期末论文要求约2000字,在选题自由度较高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深入探讨感兴趣的心理学问题。总体而言,认真完成各模块任务,多数学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由于优秀率有40%的上限,部分同学反馈对给分不太满意,尤其是非组长角色或者没有充分利用课程自由度进行展示和论文创作的学生。
学生普遍认为何老师的授课风格和人际魅力是一大亮点,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即使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仍对课程整体体验表示认可。课程被视为一个深入探索和自我提升的机会。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对优秀率限制和最终绩点不满,建议学生选课时需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目标。如果重视绩点,建议争取担任组长或在展示和论文中投入更多精力。
教师方面,部分学生建议课堂形式可以调整为先老师讲解后再由同学展示,以便同学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并参与其中。学术方面,由于心理学的专业性复杂,对于一些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来说,上课内容可能显得浅显,可以在授课中通过实际案例增强实操性和趣味性。
综上,《大学生心理学》课程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并愿意参与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同学,同时对想要在绩点上取得高分的同学可能需要特别投入展示和论文的准备。
过了一个学期之后回来追评。
看到大家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绩点,回头看看自己的3.0,多少有些唏嘘,有些想替一些像我一样的同学发声。这个学期请假一次,上台也认真准备了,论文也认真查资料写了。相信3.0对于我或者一些人已经还可以了,老师也在尽力给出高绩点了,但是想到自己在这种非专业课上被拉低GPA,况且眼睁睁看着别人(≥40%)比自己的绩点高就感觉心态多少有些难绷。
大家来看评课社区大概目的都是来选课的,我回来评课也不是来向大家劝退何老师的大心课,其实何老师的课也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就是有人得不到一个较高的绩点,毕竟他也说了,40%的优秀率上限就在那里摆着。想给大家一些选课思路上的参考。大学的教育不管怎么样就是要给你分出个三六九等,特别是在这种课上都要产生区别就很扯淡(据我所知科大在这方面几乎已经是最不严重的了)。但是回头计算了一下,就算何老师给了我满绩我的gpa也多不了多少,对于排名几乎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之后的同学看到我的评价的话其实也不必感到有压力。平时不要翘课,保持全勤,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还有积极当组长,这些就是你所能够做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辛辛苦苦到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跻身那40%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正如大心一次作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与其说自己太菜了,怎么卷都卷不过别人,不如想,就算这些大佬再厉害还不是跟自己一样上同一所大学?
对于其他课也是类似的,比如我数分1最后差一点挂科还不是不影响我正常学习数分2和数理方程?到了大学可以唯分数论,也可以不唯分数论,另辟蹊径。擅长考试的可以把分数当作敲门砖,不擅长考试的也可以去学一些其他用得上的东西,例如编程、建模等等,可以在一些竞赛上大放异彩。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大学,得到60分就足够了,90分当然更好,但是如果再怎么样努力也得不到90分,不妨得到10个60分,多方面发展,以量取胜,即有自己的一个优势,也照样不会太影响之后的继续学习。依我看,科大的考试不同于高中的考试,几乎是完全没有送分题的,我说60分足够是因为方法自己其实已经掌握了,只不过不太能创造性应用(当然不是真正卡点得到60分,而是把一般人能拿到的分都拿到手,或者刚好能保研)。
还有,请大家还是善待同学,给分都高一些,尽可能都打95以上。
最后想以《三傻》的一句话结尾:追求优秀,而非成功
2025年1月6日,回忆此事,回来发表感想。
《大学生心理学》这门课有优秀率限制,那么会不会有人因为这门课的成绩不够优秀而出现心理问题呢?
出分后速来写点评,午觉都不睡了()
以下是推荐理由和我个人的感受,可能不代表全班所有的同学,不过绝对真实。
(upd: 一编的时候竟然有人顺着网线过来diss,说拿了A不配写评课社区,我理解但不赞成,那么多9.0+评分的课难道都是优秀率100%吗)
课程内容:
第一节课给大家分组,介绍本学期所要讨论的问题板块,每小组选择一个板块,搜集资料并依次汇报。22秋涉及到恋爱心理、拖延心理、心理障碍、自我探索等等,可讲的东西是很多的,在做PPT的过程中经常还能自己查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每节课小组的同学汇报完之后,何老师会用50min左右讲他所准备的东西,一般理论性更强,也是和同学讲的东西互为补充。
鉴于22秋第一个小组汇报的时候PPT加了好多表情包,整个学期我们的课堂上都充满了表情包()
汇报的内容也不限于PPT,可以找相关的视频放给大家,这学期我倒是没发现有同学这么做,我当时ddl压力山大,rush完PPT也就没管了()
给分标准:汇报+平时分+期末大论文
每次小组汇报的时候,何老师会在课程群里发一个收集表,百分制计算下每个上去讲的同学的评分即为汇报得分,组长不用讲,但是要组织安排整场报告,报告的总评分即为组长的汇报得分。(所以组长需要制作精美的PPT统筹整个组的时间和风格~~在此对我的组长表示蟹蟹(倒茶))
平时分应该是小作业,10min就能写完的那种(啊啊,不是在水qwq),问了几个应该都拿满了。
期末大论文其实是自由选题,但内容要翔实科学,不知道怎么入手的话何老师会给出模板示例,还有可选的参考方向。因为我个人对心理学某方面本来就感兴趣,论文写什么倒没有成为问题,难的是用问卷星在各个群里求爷爷告奶奶请大家填问卷()(也有不发布问卷的论文方式,看个人啦)。字数要求不用担心,只要好好写,肯定够的。实际上心理学课程,只要认真对待,都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上课写其他作业老师其实理解的,但至少表示对同学的尊重,报告好好听,打分客观认真,别谁都打个89就完事,报告还没做完呢打分表都提交了……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好。另外,课堂上、写报告和论文的过程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解决一些困惑。
最后给分还是不错的,何老师优秀率拉满了,论文的比重比较大,但上述三者都挺重要的。
个人感受:
心理学这门课就是给了我们时间,去了解这些神奇心理现象、科学心理理论、回顾自己生活。有一组的同学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讲心理障碍的时候说到自己以前的朋友因为心理障碍 完全变了一个人,进而他完全脱稿地呼吁我们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温暖的人。这不是很棒吗?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心理课是水课,看到自己给自己学点儿东西的快乐。
老师风格:
何老师是一位特别可爱的老师,不仅因为他长得像加菲猫(),他上课的时候课堂氛围是非常轻松活泼的,不过讲到严肃的问题(如自杀心理)也非常认真。何老师年轻有为,有娃有科研有头发(),写论文的日子里有同学发现了何老师的作品:↓
发到了课程群里,何老师嘿嘿一笑:被发现了!
虽然还没出分但是先来个简短的评课
何老师本人的讲课其实是相对来说挺有意思的,不过这学期身为🌸园人课有点太多了,导致没有心情听课😭😭,按往届来说给分应该是相对不错的,等一波出分了
总之,选就完了
出分了,何老师事我跌😭😭😭😭,我印象中是有一次缺勤的,于是很认真的写了论文,最后给分真的很好。
我的论文认认真真自己写了大概3000字,参考了心理协会学姐的推荐选择了几本书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下面会贴出我的参考书目😇
另外我是没有当组长的(组长有一个额外的加分),提醒选课的朋友,PPT展示的时候要注意衔接(主打一个团队协作),其次就是内容的趣味性,内容枯燥无味吸引不了大家可能会相对有一个小的扣分。
最后感谢大家的陪伴,在这门课上其实通过团队协作还可以认识不少朋友🥺🥺
还是留一些可看的资料给想要参考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基本是我从z-library下载的):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pdf
幸福的方法 ([美]泰勒·本-沙哈尔 ) (Z-Library).pdf(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Z-Library).pdf
乌合之众 (社会学经典名著) (古斯塔夫·勒庞) (Z-Library) (1).pdf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欢迎加入微笑心理协会(群号:495437098),官号的中之人就是我哒哒
“内在的价值观是一种去接受的态度,一种去接受幸福的态度”——《幸福的方法》
给分3.3,拿计算器摁了算的总评,84卡绩
不是组长(先选组长再公布组长加分);作业有且仅有一次迟交了一天;小组pre是认真准备了的(当然了,都让大家互相打分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期末论文认认真真写的,因为本来也没什么知识储备,熬了好几个大夜(甚至人生第一次通宵),翻了上百篇论文,字数9k+,查重13%(要求15以下,感觉这个要求也不容易),而且何老师和其他班不一样,在论文ddl结束之后又拖了俩周,也就是说五个周大家卷这个论文,我是反反复复地修啊写得也很累
我对心理学也没啥特别的兴趣,大部分人上这课不就是追求给分吗,这个给分,哎
给分垃圾,啥都别说了,千万别选,别被评论区骗了,组长可能分数好看点,普通人拿3.7都难,疑似还被卡绩了(
千万谨慎
事先声明,何老师的课程是绝对不该得一分的。但是,评课社区作为大家选课的重要依据,其上清一色的满分对于同学的误导是巨大的。因此,这个一分是给准备选课的同学的敲打,以此昭示,何老师的课程并没有那么好,选课时不要无脑冲。啊,当然,我也不打算隐瞒,这个1分也有我得了3.0,活生生被拉低0.1个绩点的愤怒在里面。
大心课是三节连上的,在何老师这里,大心课的安排如下:前一节半到两节课是同学对于这节课主题的展示(一节课一组同学,除了组长每个同学都要上去讲自己负责的板块),之后是老师的讲解。打分的依据是到课,展示,平时作业和期末论文,比例我不记得了,大家参考别人的点评吧。还有就是,第一组做展示的有额外加分,组长不用做展示,按照全组整体得分算分。
何老师大心课的安排意味着,这节课相当长的时间不是老师在讲,而是同学在讲,所以,对于老师而言,他事实上是“水掉了”两节课。而且这个报告还是比较耗费精力的,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而言,他们基本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如果他还不幸地不太愿意用AI辅助或者直接利用百度上的某些来路不明的资料,那这个报告就会占去他大量的时间。事实上,在课程报告中,许多同学的PPT上充斥着各种梗图,确实轻松有趣,但是就内容而言,其实没啥内容。而何老师自己的讲课确实有一种儒雅的感觉,也挺有趣,但是浅尝辄止的感觉比较明显。
论文不多评价,在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我不认为写论文是有意义的。
最后说给分,我全勤。报告是认真做的,做了三个周末,还花了两周在看相关书籍(当时还有另一个ddl也得看书,都快忙疯了),报告做了14页,我自己感觉讲的还行(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期末论文字数写够,纯手工制作,无AI辅助。得分3.0。
得分3.0。
得分3.0。
而且不止我一人这个情况,我和一学长碰巧聊到过何老师,他也是差不多情况。
所以不要无脑冲。
最后呼应下开头,这个1分是为了压低评课社区的10.0的,如果让我平心而论,7分吧。毕竟看了点书,看了点论文,听了点心理学知识,收获还是有的。
本人不是小组组长,所属小组的主题是人格健康(鄙人做ppt时出于个人兴趣举了学园孤岛和寒蝉的例子,后续才反应过来似乎剧透了一些,很抱歉)。每次评分和签到都有做,最后结课论文写的主题是关于ACG文化在妮可较为流行的现象及原因分析,采用的是面对面采访的调查形式。一共写了9k字左右,采访部分大概4k,最终给分是满绩。(论文采用LaTeX加妮可博士毕业论文格式来写)
以上是给分方面,课程方面,毋庸置疑,何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对待每一位同学都很友善且耐心,最后一节课还给我们讲了他研究的方向。真的很好的一位老师。
出分了,来评一下。
没有想到这这学期最后出分的一门课竟然给我了惊喜,拿了4.3,略微拯救了一下我的GPA。既然身为“既得利益者”,我就大概说一下这门课的情况。
估计这门课和上一学年差别不大,仍然是50%平时(15%考勤+20%课堂展示+15%作业) + 50%论文。
第一节课会分组(课堂展示就是按组来),我们是按照座位依次报数(可以说很随机了,毕竟认识的人如果开始坐在一起几乎就不可能被分在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加5分平时分),然后是组长上去抽签决定课堂展示选题的顺序(本人作为组长,幸运的抽到了1号签,第一个选题)。主题的顺序是确定的,所以第一个主题在开课第二周就会展示,准备时间较短,因而组里每个人都有10%加分。(主题如下图)
每堂课都是先同学展示,然后老师讲。开始前老师会在群里发一个收集表,用来给展示的同学打分,一定别忘了打分!因为这也是考勤的一部分,不过老师也会发名单让同学们互相传着签字,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老师具体是如何计算考勤。展示是组员依次上台展示(这就不得不提组长的好处,不用做PPT,不用讲,还能白嫖加分😝,当然不排除我这个组长不太称职这一可能),就我个人看,貌似只要整点活,大家打分应该就不会太低(当然该有的还是得有)。
平时作业不多,这学期一共布置了3次,都是很快就能搞定的,至于给分我不太清楚。
论文自由选题,老师也会发几个题目供你参考,要求有标准格式(老师会发),字数是要求2000字,上不封顶,但老师明确表示多了他懒得看,不提倡卷。
我的情况上面也说了一点,是组长,有一定加分,作业也都按时交,全勤。论文自己选的题,没写调查类的,文献倒是引用了不少,奈何写作水平有限,硬是编了2400字交了。所以最后拿了4.3还是挺惊讶。也许是论文选题比较新颖?当时确实是选了一个在我自己身上也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来写的,所以感觉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主题也可以大胆地写。
还是谈一点个人感受。
这门课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上课的氛围很轻松。上课水一水老师也不会管,当然,出于对其他同学的尊重,我认为还是应该认真听同学的pre,不要敷衍了事。同学们的PPT上经常出现梗图和某些经典语录(),课程群里大家都畅所欲言,老师也经常在群里和大家聊聊,有问题老师也会第一时间回答。老师虽然专业是生物,但对这门课的教学还是不含糊的,而且在科大这个懂的都懂的地方(老师本科也是科大的,上课时也会说一些他个人的经历),老师尽力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些理念,不希望我们陷入精神内耗,想让我们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开心地度过大学生活。从去年开始大心从核心通识中独立出来,这样一门"水课"成为了必修课,应该很多人都不太乐意。但我想,这或许就是它的意义所在吧。
7.19终于出分啦,分数相关:4.3
课程相关:何老师会在第一节课把同学分为11个小组,然后抽签选小组报告的主题,后面每周都会有一个小组上来做报告,组长需要负责做ppt,找资料,组织小组成员把ppt做出来,不需要上台讲,组员需要上台讲自己做的部分。其他同学需要给台上讲的每位同学打分(相当于是一种签到)。
每节课的后半部分是何老师自己讲。上课风格还是非常幽默轻松的,比较符合我心中对于“大学生心理学”这门课的印象(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关于给分,老师明确说了当小组长会有加分,因为小组长要干的活比较多,当时我们组没啥人愿意当,我就自告奋勇喽()。看上去老师给分还是相当不错的。
成绩组成:平时签到+小组报告+几次bb平台上的作业+期末论文。小组报告的分数应该来源于所有同学打分的平均值,作业的话认真写了满足要求应该就是满分。期末论文比较重要,老师期末改论文的时候改的很认真(改了很久),所以最好不要糊弄甚至用GPT生成完了还不知道修改(×)。
总之非常非常推荐!!选就完了!!
23春上的这门课
1.老师人性格很好,对大家很热情
2.课程内容不多,作业要求也不严苛
3.给分很好,本人组长+论文8000=4.3
4.建议:有组织能力的可以试着做一下组长
ps:我当时置课zxc,非常幸运换到了hxs。
最后很推荐何老师
这门课我是大一上选的。选课的时候还不知道大心是2022级的必修课,只是抱着喜欢心理学和拿核心通识学分的心态选的课。
这门课的教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我只粗略地看了一下,感觉没什么有用的内容,上课也不需要用,就没有再带过。
课程内容:第一节课先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然后从下一周开始先由对应的小组做主题汇报,接下来老师讲解,有条不紊。这门课对我而言,趣味性有余,专业性不足,所以我上课基本都在写其它科的作业。
平时作业:一个学期下来只有几次简单的小作业,还是很轻松的。
课程给分:这门课的区分度主要在于期末写的论文,不过平时给别人打分最好认真一点。论文可选的主题和方向不少,自由度还是很高的。我不擅长发问卷,所以写的是我的自我同一性之路,一不小心就写了近八千字。由于是打字,所以论文修改起来也很方便。总评A,是大学第一门出分的课程。何老师给分似乎挺好的,认真完成任务的话,没有优秀应该也有3.3。
课程收获:这门课主要锻炼了我做PPT和写论文的能力。
总之十分推荐何老师。
选就完了!!!!! 一学期不缺课,展示PPT正常做,论文就写了2500字,最后还能拿4,太激动了5555
利益相关:3.7 翘了将近一半的课
老师人真的很好,话都会说的很明白,诸如给分情况,课程内容,作业也会反复提醒
课程结构大概是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抽签负责一块内容,准备ppt进行汇报,然后讲完之后老师再来讲一节半课
每次会有互评环节,老师要求实名,而且不允许给太低的分,很强调尊重彼此
上课很幽默轻松,还能写作业
大概两三次小作业,每次写个一二百字就够了
最后一次大作业要求论文格式,不过有点小问题老师也不会计较,我写了大概8k字(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就有5k字hhh),最后3.7可能是因为两三次没打分,平时分扣了点点
总之很满意了,是从上学期的同学那里被推荐来的,也同样推荐下学期的同学选择
老师人超好!上课的时候曾经公开说过允许大家写作业hhhh
上课时间,一半是小组汇报,另一半是老师讲课。课上除了大心专业知识外,还会有很多帮同学们认识自己、调整心理的小技巧,还算比较实用。有一次还发了16种人格的测试表供大家自己自测,很有趣。
每个人都被分配在一个小组里面,进行小组汇报。同时有3次平时作业,内容都不多。最后会有一篇小论文。
大心虽是水课,老师也在尽力减轻同学们的负担并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给分应该是很不错的,选就完事了!
4.0飘过…小论文才写了两千多字(包括问卷),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拿到这个分,受宠若惊啊。加菲猫老师yyds!
好评!谢谢何老师捞捞!我是组长,在组织组员作报告的过程中收获很多技能,成长很多。另外论文也花了时间整理、修改,花了不少心思,最后喜提不错的成绩,满足了,谢谢何老师!
有点惭愧,大部分时候课都水过去了()🤓但何老师真的超好,大家能选一定要选!!!
老师真的很好,大家的评论里也都说的很详细了。但是课程本身就见仁见智吧,谁让这是门必修课呢。
懒得写了,反正满分,具体哪好请看别的答案。
唯一的苦恼:老师讲课太好以及分享的同学PPT里梗图太多,以至于没时间写作业
何老师人挺好,论文要注意格式规范
老师给分真的别太好
4.3救我于水火之中 感谢何老师 无脑选就完了!!
有点惭愧,本觉得何老师讲的很好,但是实际没怎么听课
有时候突然想听了,稍微听一下就会戳中我心里一个放了很久的问题,或者又可能稍稍抹平了我心里的伤疤,就那么几次听课体验都让我收获良多
最后小论文写得很水,主题有点怪,格式也不大对,毕竟是大学生涯中第一次写论文
最后能拿3已经知足了,要是有机会会再来一次:)
(如果能老师先讲同学后讲就好了,这样听完就跑,也不会磨我性子)
首先,hsx班一定不要忘了给pre打分!!!! 老师人很好,上课属于比较温柔的那种,上课也上得很不错,对心理学研究也很深。 何老师也是老学长,比较有共同话题,交流障碍也不存在 期末论文85 作业分10 10 10 有一次忘了给pre打分了,喜提3.3😭 一定要给pre打分啊各位。 最后推荐大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