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慕课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通识教育中心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5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课程分为线上和线下授课。线上课程主要通过慕课进行,线下课程则邀请了南开的老师进行讲解。课程内容涉及诗词搭配、诗词赏析,返璞归真到高中语文水平。有学生认为线下课内容缺乏趣味性,但整体教学水平较高,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较严格,适合对诗词有兴趣的同学。
课程总评分中,知到平台的平时分占60%,期末考试占40%。平时分可以按规则刷满,容易获得,但没有保底3.3绩点。期末考试包括判断、选择、搭配及赏析题,难度不超过高考语文。部分学生反映若认真复习,考试不难,取得优异成绩可行,但对没有诗词基础或不想深入学习的学生来说,压力较大。整体给分上似乎没有调分,成绩偏中等。
复习时重点在于熟悉慕课诗词和四次线下课程内容。课堂提供的考试考纲有限,建议考前认真整理和复习相关诗词,尽量结合课件资料理解诗词及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应对赏析和论述题。此外,调动兴趣和主动性是成功的关键,认真投入者会获益良多。
先说给分,似乎并不调分或幅度很小。但是说回来,平时分60是可以按照规则全刷满的,期末只占40,如果要优秀的话就需要考62.5,如果是基于今年的题分析的话,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具体下文再说。所以说,如果不在意绩点的话,只要平时分刷够,期末甚至可以交白卷,还是很友好了,但如果想卷高绩的话就有点难了,所以还是看自己需求来判断这门课合不合适。
然后说一说本人的状况作为参考。网课大部分是水过去的,没太认真看,课后题就懂的都懂了,线下课就在那写实验。个人感觉最后一节线下课讲清初流人还挺有意思的,前面三节大部分是在讲叶嘉莹先生的生平经历和先生的诗,但鄙人对此实在有点兴致缺缺,大抵只记得一句“一天海气向黄昏”,清初流人那部分对顾贞观的两首金缕衣倒是印象深刻。回归正题,平时大概也就这样水过去了,考前一天对于怎么复习也是抓瞎,就花了几小时再快进了一遍网课来把里面讲过的诗整理了一下,看了两遍大概记一下就去考了。虽然拿了优秀,但总评也不算高。
考试题型有10道判断20分,15单选30分,10搭配10分,赏析论述各20分。前两个没什么好说的,搭配就是给出句选对句或给对局选出句,总共十个空十个选项。前三题总共60分,个人就判断单选个两三个不会的,大概是课上讲了我没听到的,其他的只要像我熟悉了一下讲过的诗词应该就会了。赏析是苏轼的定风波和杜甫的一首诗,好像是一首跟“卖坤(鸡)”有关的,两首课上都讲过,考试是二选一,要求是从声音,意境(有好几个,记不清)等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赏析,花了很多时间写了一坨答辩。最后论述题开始是几个填空,一个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挖空在“兴观群怨”,还有写出处,另一个好像是“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个不确定),只要写出处。这两句都是线下课反复强调了的东西,PPT上也有,本人没太注意,填错了一个出处。最后是结合上面两句话和自身经历谈一谈中华诗教的意义,要求列出具体诗篇。鄙人由于前面赏析题花了太多时间写答辩,论述这就只剩几分钟了,草草写了就交了。
废话有点多,希望对后面选课的同学能有帮助,让大家对这门课有更好的判断。
貌似不调分,60%平台成绩40%期末考试,没有保底3.3,平台的课还是很陶冶情操的,可以来选
包含线上课、线下课。
线下课有一些老师来讲课,讲得还很不错。讲的内容考试会考的!老师在课上会反复强调的,偶尔抬头听一下其实就可以get到考点
线上课就是慕课,会考诗词搭配(上句和下句的搭配)、诗词赏析(其中一首诗作为最后的考题出了)。感觉回到了高中语文。多写点。
我最后拿了3.7.60%平台成绩40%期末考试。感觉很险。上下句搭配之类的我是全会的,但是得分依然一般。
不想好好学诗词的或者没有多少诗词基础的就不要选这门课了 貌似不调分 知到平台平时分里习惯分占30% 考试范围是所有视频,几乎没有划重点,群里也没有复习提纲,全靠基本功,某一集视频老师提了一句的内容都可能考。很用心学能考出相当好的成绩,仅限很用心学
四次线下课和一大堆慕课,请南开的老师来线下讲课,线下课我没怎么听,感觉有点无聊,网课稍微听了一点,考试就是六四开,平台上的成绩占60%,拿满是很简单的,然后期末考试占40%,有判断选择搭配和赏析,考纲就是慕课上的诗词加老师四次线下课的课件,前面都不难,判断选择和搭配题是有点文学常识加上考前看过慕课上的诗词和课件的就不会错太多的程度,赏析题两道,难度不超过高考诗词赏析。不清楚调没调分,不过不调按六四开和试卷难度应该总评也不会低,考前还是建议准备一下,看看那些诗词,最好也可以看看慕课上的题,也有大佬裸考照样可以优秀。这门课也是感兴趣才选的,个人感觉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