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大学生心理学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心理学系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杨映秋老师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内容丰富,以心理学基础知识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为主,包含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历史、自我同一性、依恋与爱情等话题。课程氛围轻松活泼,类似“心灵鸡汤”,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听到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特别是杨老师根据自己心理咨询经验分享的故事。尽管有些学生觉得课程不够深入,整体评价仍然积极,认为课程在繁琐的学业之中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课堂上通常以小组讨论为主,学生需要定期参加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签到也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有时会安排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有一定帮助。尽管参与率和活跃度各小组有所不同,活动参与度高对最终成绩有所助益。
课程的期末考核主要是论文,要求至少2000字,但很多学生提交的论文都远超此要求,常见的是调查报告或综述。有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分析,甚至引入个人生活经历,得到了老师的积极评价和高评分。写论文的过程中,展现出独到观点、严谨的论证或深入的调查研究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分数。
杨映秋老师的给分被普遍认为是“超好”的,整体评分多在高分段,4.0和4.3较为常见。评价普遍反映杨老师在给分上较为宽松,只要完成并认真参与课堂活动、讨论,小组展示等环节,成绩通常不会低。即使缺乏课堂参与,例如缺发言或小组活动,也有可能通过其他环节弥补。
对于希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杨映秋老师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值得推荐。尽管可能没有系统性的深度知识,但课程却因其丰富的案例分享和和风细雨的授课方式,让很多学生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学期中忙碌的学生可以在无压力的环境中获得一份平静和成长感。
感觉上课讲得不深,老师大多时候会举各种奇怪的例子(?)以吸引同学。可以理解,但有时候也会觉得这并非我所期待的心理课。
这学期10人一小组,每周三节课的最后一节一般会通过前两节讲的知识来讨论和分析一些人物行为。因为在一个都比较社恐的组里,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总共实际上就讨论了一两次,剩下时间都在各做各的。所以如果和我一样是社恐,分到一个什么样的组将会极大决定你上这门课的快乐程度
去发言了一次,小论文写的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人物访谈”,在一个周末约了高中同学漫无目的地谈天,一直谈了3个多小时,删减整理出近一万字的访谈记录。
要说为什么即使感觉不太好也给了比较高的分数,大概是因为在确定选题不断骚扰(?)老师的过程中,发现yyq老师真的会那么认真地回复我的邮件,提建议的时候会那么认真地看一个人的眼睛……我在其中感到被“看见”,而这也许是我在目前一年的大学生活中最缺失的吧。还有就是给分真的很好,是本人这学期第一个满绩,感觉自己的兴趣和所付诸的行动都被“接住”了www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24548444
https://jerry-ustc.gitbook.io/jerry-ustc/ke-da-xue-sheng-mian-dui-jian-yi-de-tai-du-diao-yan-ji-xiang-guan-yin-su-fen-xi
利益相关:4.3
杨老师人很好,我曾经预约过一次杨老师的心理咨询,和她说话时她会很注意倾听,上课和风细雨型。
老师上课会穿插讲很多小故事。它们通常广受好评。
给分也是非常好的,你要认真完成大心论文,但是不要像我这样写了15000字(只要求2000+字)。得分的关键在于分析的深刻性。
小组讨论代替签到,是经常性的。可以“十分钟展示”(自己想分享的内容,会是加分项),这学期没有一个同学搞。小组讨论过后通常会有小组发言环节,一个组派一个代表上去。这个时候要踊跃(不是看人,是看你的组发言了几次)。第一次破冰活动的成果展示是唯一一次要用PPT的展示。
挺不错的,这个学期选到的课
上课全勤,是小组的组长,上台发言了两次,大作业差不多六七千字,总评4.0
这门课跟听心灵鸡汤差不多,让我空虚的大一上有一点安慰。大作业做了调研,幸运地拿了高分。非常舒服。
课堂氛围很轻松活泼,有分组讨论,给分很不错,本人第一次写论文,写的挺认真,最后总评4.0
全勤+4k字有感而发的读后感(幸福的勇气)+不当组长没发过言从不听课=4
总之yyq是神
出分了,3.7。对水了一个学期课的人来说算是平稳落地了(乐)
所有课属于基本一点没听的状态(虽然老师讲得很好!老师对不起)对课堂的唯一印象是讲了很多科大的乐子情侣故事(雾。老师不管上课做作业的人。
没有当小组长,在一个不是很活跃的组里面。全勤。大作业约2500~3000字,是一篇读后感。写的乌合之众。个人没有什么人文素养,大概能优秀的原因是与实事结合了吧。但确实也比较水,没有问卷,也没当组长。所以也不能更高了,非常合理。
老师超好!想听课或者卷G都可选。
杨老师给分超好,喜提4.0,本人小组从未上台发过言,有次点名也没到,可能是论文(3400字)写得好加分了?()
课讲得很好,每节课都会进行小组讨论,有时会请小组派出代表上台介绍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给分也很可观。最终的成绩由上课的发言情况和期末小论文组成。杨老师会在第13周前后布置小论文内容,论文题目可以选自她的备选题目,也可以自己拟题。就是直到大年二十九才出分。
非常好的心理老师!
见多识广,有很多真实有趣也不乏深度的案例!
课堂主要是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作业是期末论文,感觉2000字根本不够写啊哈哈。
留一分防垃圾jwc
只能说是神中神。认真完成的作业被给予了尊重,很认真的老师。上课也很有趣,有很多奇葩但却吸引人的例子,吸引着我去了解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小组作业上也很简单,鼓励大家进行小组内的社交。
杨老师上课非常好,讲课生动有趣,而且能学到很多知识(不建议上课听课,一是会学不到知识,二是小组讨论时你就会不知所云)最后也是4.3稳稳拿下
杨老师很喜欢在课程中讲她所经历的学生心理咨询的例子,这些例子让课堂非常活跃(虽然不应该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也增强了我们的共情能力。同时,有小组讨论环节,需要上台进行小的汇报,做组长可能有加分?(虽然不是组长)
课后除了期末论文以外没有作业。在课程一开始杨老师说可以做演讲,但是这个学期没有学生做演讲。
期末论文选择了调研,写了快7000字,主要是做了一些数值分析和对现象的解释,自认为做得还可以,最后给分也很不错。
课程内容与收获:50%,10
作业量:20%,10
给分:30%,10
加权平均:10
1.关于上课:偏社会学,从精神分析讲起讲了关于心理学的简要发展、自我同一性的认识、依恋与爱情、自我认知、心理疾病的内容,娓娓道来。
杨老师经验丰富,举5例生动,帮助理解(虽然个人觉得略慢了一些就是了)。看起来是没讲完。很温柔体贴(午觉没睡好上课可能会困)。
知识点+例子+一些小组讨论(有点名作用),汇报有加分,今年课堂较活跃,部分组踊跃举手;开学会让大家团建聚一下,互相彼此熟悉。
没记错应该点了两次名,杨老师试图认识每位同学.jpg
2.作业:最后一次课上写自己的成长,并用心理学观点简单分析。
期末作业统一要求,本班级参考选题见文件
按照往年经验,据说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观后感+某角度心理分析之类?)会比较容易获得较好的分数(仅供参考)
3.给分:进行小组的破冰行动汇报以及一次小组讨论汇报,期末2k+(没比要求多多少),加上问卷内容与问卷设计分析5k+,自认为花了不少时间,可惜样本可能不够典型,最终结果与预期不同,也是写上去了。A+。
刚刚出分,因为是置课,学期初看了一眼之前的评课,第一反应是还不错?
这学期有多次课堂讨论任务,其实是另一种签到(把姓名写在小组的讨论纸上)。印象中各个小组都去展示了,不知道小组表现是否影响个人得分?最后应该是只有一位同学做了课堂展示分享,这个应该对整体影响不大。期末考核是一篇大论文。
全勤+论文3k+(线上调研分析,有图表,查重率3%,严格按照格式与引用要求),给了3.7,稍微有点失落(本以为能上4?)。现在想想,难道是小组整体表现也被计入总评了吗?那有点可怕,毕竟分组是随机的,要是这样只能祈祷开学分个比较社牛的组了。
出分前占坑。
很幸运第一学期抽到评分这么高的老师不然就只能置课了()
不适合翘课的同学选,老师布置课堂任务的频率比较高(会要求小组成员签名用来签到),但任务都很轻松,各个组学期内要求只是有一次发言(但整组只要一个人发言就好),老师人很好,会讲一些平时接触的案例,布置任务后会下来转一转(u1s1影响自习效率)。
平时没有其他形式的课后作业(除了开学分组后要求小组团建并上台介绍),期末大作业是在多个论题里选一个写或者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但要和老师确认),2000字保底,本人摆烂因为懒得采访就写了不需要访谈内容或问卷数据的论文,但估计在拿分上不占优势,希望老师能捞捞吧()。
————————————————————
出分了,4.0,老师给分超好。本学期到课全勤但没有上台发过言,期末论文写的自我同一性之路,大概8000字左右,个人感觉比调查问卷轻松一些。
我不允许杨映秋老师的大学生心理没有10分!!!上课摸鱼划水,还能听奇奇怪怪的故事,期末听懂她的提示写了问卷调查,喜提第一个4.3 我爱她~(≧▽≦)/~
杨老师讲课很生动,时常举一些例子,十分吸引人。但诚实的说,大部分的时间我还是在写作业。杨老师上课的时候活动很多,需要分组进行展示(110人的课似乎只有10个女生这就是妮可的男女比吗),我们组的组长十分负责,组员也比较配合,最后完成的视频应该说质量不错。大作业我是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个论文,一共3000多字,没有做任何的调查问卷(卷字数意义不大还是要看质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基于自己在大一上学期遇到的一些问题,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应该说是比较真实和具体的。最终总评4.3(似乎大部分人都是4.3或3.3?)总之给分超好,强烈推荐。
课上小故事挺好玩的,好好听的话,会感受到妮可少有的人文气息
因为是必修课,大家应该比较关心绩,我感觉主要是到课(不怎么点名但是偶尔写东西),小组展示,论文,这三样弄好就ok,另外,大家论文其实都差不太多,小组展示做好可能会很加分
杨老师讲课不错,给分很好。我已经在她的社会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学都拿了4.3。 杨老师思想很开放,最后期末我跟她课下聊天的时候,她还鼓励我选题“二次元在科大流行的原因调查分析”。最后访谈了七个同学和父母,写了九千字的论文,其中夹杂了一些社会学和二次元的私货,二次元的例子也举了很多(比如galgame这种例子都举了)。感觉杨老师对选题的歧视很小,更注重论文本身逻辑的严谨性和深度,所以我两次放飞自我的心理学期末论文都拿了满绩。 最后贴一个我的期末论文,以后选这门课想拿高分的人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课程:
刚开始会按座位顺序排号,序号相同的在一组(所以想在一组的同学可以不要挨着坐);女生单独报号,确保每一组都有女生。
每一节课都会有小组展示的机会,但是不清楚这个对于小组成员成绩影响大不大。本组是一次小组成员自我介绍(所有组都必须得有的展示)+最后只有我们组没展示过,老师点了我们组,要求我们组上台展示。个人觉得小组成员的配合度还是很重要的,本小组成员在自我介绍的部分准备的很充分,平常也会在群里提醒作业之类,氛围比较融洽。
内容比较有趣,老师经常会讲一些好玩的小故事,写作业累了偶尔抬头听一下就会被吸引住哈哈哈哈。
关于老师:
和老师接触不多,但是觉得老师应该是一个比较幽默且耐心的人。在确定选题时有咨询老师的意见,老师也对我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关于给分:
本人上台展示过一次&不是组长&论文认真写了5000+&最后一节课的总结之类的东西写得很敷衍,总评4.0。
(没有用老师给定的选题,写的是个人经历,分析了自己的防御机制,没有刻意去卷字数,只是个人感触比较深,也一直想研究一下主题,纯纯意识流写完,后来意识到字数太多了,专门缩减到了5k,查重率10%~15%)
总体还是很推荐杨老师的。
整个课程还是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的,但是肯定不会很系统。课上课下会布置一些小组任务。给分是很好的。
杨映秋老师的大心课是目前为止第一门让我每周心甘情愿地连听三节课的人文类课程。老师是做咨询心理学的,教这门课也有很多年了。老师上课除了讲解心理学知识外,还举了丰富的案例。
课程整体任务量不大,主要是以下几项:(1)每节课上会有小组讨论,每组需要把讨论出的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讨论结束后可以自愿派代表上台分享;(2)最后一次课上当堂写了一篇小短文,题目我不记得了,内容就是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内心或者过往经历;(3)2000字以上的结课论文,老师给了一些参考选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题目,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综述之类的。
据我身边的同学反映,给分还是不错的。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这门课变成必修之后班级氛围略卷...
杨映秋老师的课
选就完事了,没什么好说的
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大心变成必修课了。老师讲课还是挺有趣的,经常分享同学的案例,还有许多课堂活动,不过大家的参与率不是很高。这学期每个小组有一次小组分享,期末的话一篇小论文,跟心理学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课上有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和小任务,附带了点名的功能,所以最好不要翘课。给分确实挺不错,课堂参与度高的感觉会有一定的加分,不缺勤加上期末大作业认真做的话分应该都不低。
快毕业了,统一评课。
这门课我是20年上的,总体推荐。
第一,由于个人原因(ysxt不合),所以上这个课很煎熬。老师太右了……
第二,老师人很好。
第三,杂七杂八的课业任务又多有烦人;但是这也使得总评相对公平。你参与得多,得分就高,买卖合理。
关于这门课,我个人认为是体现情商的东西。
说比做重要。
总体推荐。
给分服从3.3/4.3的两点分布
要么多刷刷脸卡,要么做一次presentation就稳了,期末反正大家都是写一堆四六不透的垃圾,故无太大意义。
上课还好,反正你不可能学到什么心理学的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系统不深入,建议自学北师大心理系教程。
刷刷g就选吧,上课点过一次名,讨论的时候签过几次字,总体很水
很适合心理委员选的一门课,里面介绍了很多心理干预的方法和理论,认真听的话会很有收获。不给满分是因为老师讲课着实有点催眠,语气平淡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期末考评是写论文,认真研究、有引用、格式严谨、有独到的观点或者结论的话就能拿高分,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卡3.3。
杨映秋老师的课大概是我所有公选课中基本每次都认真听的课,不说给分的话(可能是本人最后论文确实太水了只给了B+),老师讲的超级有意思。杨映秋老师本身是在学校做心理辅导的,所以遇到过各种奇葩的科大学生23333,每次上课都会分享各种有意思的故事。还有就是课堂上会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还要提交讨论的人员和讨论结果(算是点名),如果完成度很好的话肯定会有加分。上课还会经常看电影或者电视剧,还是挺有意思的~
期末论文一定好好写!
老师说这课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更合适,没有太多专业的成体系的知识,都是围绕着大学生的生活来讲的。
期末作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调研或其它习作。50%
表现形式不拘泥,请发挥想象力,结合课程讲授讨论和阅读心得。除常规的文字报告以外,欢迎剧本编演、拍摄等另类作业方式。
课程参与情况。50%
完成课堂作业,活动、讨论的参与,个人分享和展示。
个人分享与展示是自愿的,不去也不会扣分.....吧,我们班直到期末前两节课才有三个人展示。期末作业也很简单,主要是要用心。
上课的内容很有趣,课堂很活泼,有高中课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