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通识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核心通识 | 开课单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0 |
《设计创新思维》课程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创新产品设计方案,但不需要实际制造产品。课程包括纸质机器人制作、市场调研等,部分活动如企业参观和校园寻宝任务相对新颖。课堂以实践和报告为导向,任务量较大,适合具有充裕时间和对创新较有兴趣的学生。
课程要求每周完成小组任务,如报告和PPT制作,并且在学期末提交产品海报和总结报告。任务抽象,有同学认为作业如"i人羞辱仪式"般繁琐。建议仔细选择队友,因小组合作质量影响个人成绩。
评分标准模糊,个别小组成员成绩差异较大。尽管一些学生评分满意,但普遍反映给分不够理想。"努力却拿不到自己应该有的成绩"成为普遍感受,对GPA要求高的学生需谨慎。
对教学水平评价不一,一些学生感觉课堂内容缺乏实际意义,描述为“没有设计、没有创新、没有思维”,并存在"压堂"的情况。课程助教尝试调节课堂气氛,但整体上课堂体验欠佳。与其他学校、系同学互动是个增加见识的机会。
课程不适合大一新生和希望轻松获取学分的同学,建议准备好应对较高作业负荷和对GPA不过分看重的学生选课。对创新有较强兴趣或想拓宽视野的高级年级学生可考虑。
建议大家都来报这个课,体验努力却拿不到自己应该有的成绩是什么感觉😘
大一选的,通识课里面时间花的最多,给分最少,没有缺课,作业每周都做,虽然没有花更多时间做得很好,但也没摆,而且四人一组,有的组员摆会影响自己的成绩,最后喜提2.3,笑嘻了
大一上我选的最后悔的一门课。首先,第一节课在周六,退课截止在周五,就是说上了第一节课就没有退课的机会了,上了贼船不让下。其次,老师没有时间观念。本来9:40上课12:10下课,结果从没12点半之前下过课。后来调整到9点整上课,提早一点我也不反对,那应该11点半下课对吧?结果还是12点半下课,握草了。真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第三,课堂无聊的一批,跟小学生上公开课一样,用个PPT还踏马是英文的。第四,课后作业贼麻烦,每个星期都有任务,一门水课搞成这样。有任务也就算了,我们组认认真真完成了,发上去,给了个4分(满分10分),给我们整破防了。牛魔的要是乱水的作业也就算了,真是辛辛苦苦认认真真搞的,4分哈哈,太寒心了。从此再也没认真弄过作业。千言万语也不想说了,总评还没出,不抱希望了。一个学期的9点,一个学期的任务,一个学期的烂毛课堂,换来的却是GPA--,真是无奈。有这时间好好休息,或者卷卷数分力学不好吗?大一新生选这节课一定要慎重啊。
确实是事很多的一门通识课,还没出分,希望给分别太抽象。
想吐槽的点16日评论的匿名用户大概说完了(赞同)
补充是有一次去蔚来造车厂的研学活动,还算可以,有一次校园寻宝任务还算新颖(?),拍视频做视频发b站还是挺快乐的,看得出来老师们竭尽全力想教会我们如何设计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大部分人就是任务应付+上课摸鱼。想水学分的同学别来,个人认为适合大四没啥事想丰富技能开拓视野的同学。本人大一,属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听名字好听就无脑选课(
更新:终于出分了,不好不坏的成绩,小组里也有被卡的,总之评分很迷就是了
这门课,总的流程就是让学生自由结组,提出一个有深度的课题来进行研讨,并给出你们的创新产品设计方案(只需要给想法,并不需要把产品做出来,这跟设计创新实践不同)。总的来说,这门课不适合想水学时的同学。首先,我上的课是在周六上午,占用大量周末时间(原本说的是九点半到12点,结果说12点可能吃饭晚,就改到了九点上课,但有些老师完全没有时间观念,一直上到了12点20才结束);其次,任务量重,除了刚上的前几周,之后的每周基本上都会留一个小组内探讨,然后做出一个PPT(或者word报告,调研报告什么的都有),之后还有各种报告,结课时还要做出你们产品的海报,最最后还有一个最终的报告来总结你们这一学期都干了什么,总之就是很占时间;然后,开课时分的小组,内部每个成员各自职务(队长,文档官,技术官,展示官)的分配完全没用,当任务下来的时候也就是平均分活干;最后就是评分,完全不知道这门课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组内每个成员的得分也不同,更不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分的,成员干活的多少或者积极程度也看不到老师的辨别,所以并不推荐报名这门课程(新生慎选!!!)。
但是,如果你能承受以上我说的所有这些,想真正去学习创新的思维,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虽然我对老师讲课内容的作用同样不敢恭维)。
(再补充一点,有的助教别整天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想干就别干,没人强迫你)
这个课堂已经没有人类了😭噢,我在学什么😨没有创新,没有设计😰只有尬聊,只有沟槽的小组作业😄甚至还有加时赛啊(指21:55的课拖到22:20)😱
有幸成为课程的首评,先说结论,很推荐四位老师的这门课程。这门课是和研究生,安大,工大的同学一起上的,疫情原因安大工大同学只能腾讯会议远程上课。课程以小组为单位,主要任务就是针对自己小组的课题设计一款产品方案,最后提交结课报告。这门课上既能和接触到不同院系、年级、学校的同学们,又能了解产品的商业设计流程,一学期下来收获很多。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点是学期中的纸质机器人制作,有的组给纸机器人写了代码,有的组用注射器做出了能抓取物品的纸“机械臂”,还是蛮震撼的。最后的给分很好,四位上课老师也都是大咖,可以与老师多多交流。再说遗憾的地方,课程后期很多时候都是实践课的同学进行展示,参与度有些低,希望能调整一下。另外由于疫情因素,标杆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时候不能去各个市场面对面交流,有些遗憾,不过疫情已过,之后的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机会走出校门的。最后再次推荐一下这门课!(补充一下,课后小组任务还是蛮多的,只想水水学分的同学不推荐哦 =)
鄙人尽量在此给这门课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门课作业量极大(平均每周一个较重的任务,如果要认真对待的话花的时间并不会比淑芬少很多)、作业要求也很高、给分不太行(从本人的角度)、上课体验也极差(老师拖课和各种“天才式”的课堂活动),极其不建议大一新生、过于重视GPA、没有找到合适的队友(这一点一定要重视!!!)、性格偏内敛的同学选课,否则上这门课和赤石别无二异。
另外,这门课究竟能不能学到东西呢?个人认为,选择了这门课程,你至少会:重视评课社区、学会吃苦耐劳、学会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 当然,你也会(被迫)锻炼使用PPT等等各种工具的能力(这在助教的回答里有所提及),学会团队协作(这一点确实有帮助),或者交一些朋友(也可能培养敌人hh)。
总之,建议有充裕时间的、不(过分)重视GPA同学来选,可能就会得到一些别样的收获(PS:如果想卷绩的话,似乎做CEO更好?)。
作业非常非常多,例如做纸机器人,市场标杆调研。在期中的时候搞企业参观(算出勤),请假还要班主任签字啥的。课上感觉就是 i 人羞辱仪式,什么做完任务上台大喊宾狗,以及两个老师在旁边像人机一样麻木地鼓掌我都不说了。课上随机可汗大点兵,结课的时候每个人还要写牛魔的课程感悟真有你的。小组工作汇报是会被各种拷打的,给分是依托大的,真的快跑吧大一最后后悔的就是选了这个课,本来周五满课已经怨气横生了大晚上还要跑西区赤这个史有一次还拖堂了一个小时
快跑吧只能说
孩子们,不要选,不要选,不要选!没设计,没创新,没思维!上课讲了等于没讲,总是压堂,课后乱七八糟的作业贼多,辛辛苦苦整出个产品,给分还稀巴烂😅😅。
如果没有自虐倾向千万别选。
纯水课,没有收获,一定不要报名,浪费人生
💩💩💩💩💩💩💩💩💩💩💩💩💩
too much homework
高新的助教风趣幽默,尽力调节气氛也是难为助教了
课堂一言难尽
“这门课既不创新,也不设计,跟没有思维”
给个均分左右,期末再改
太能拖堂了,故再下调一分
很喜欢把高新课堂取消是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