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春疫情学期开始,这门课就变成了以理论课为主的形态(与这门课的英文名“Observational Astronomy”倒是相称),主要介绍星座、天球坐标、太阳系、星系简介、银河系、望远镜、探测器、时域天文学、天体元素合成、天文质量测量、天文距离测量、系外行星探测等,中间有一次去理化楼的天文 >>more
虽然已经毕业了, 见到有人讨论就来评一下.这个课在2021秋开始作业需要上交, 此前因为没有助教所以作业不收不改, 约等于没作业. 于是这个课的风评在那个学期之后开始变差不限于这个课, 也包括他的理论力学, 朱老师对教学内容, 尤其是数学部分, 的要求, 颇有一种贪多求全的感觉. 而他对课程进度的安 >>more
大物实验我***据20级学弟说, 大物实验废除了手写报告制度, 故上调一分.如果有一些非常享受这些实验的同学想要反驳我,那么你说的对,但是《大物实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封闭世界逃亡游戏。游戏发生在一个被称作「一教」的幻想世界,在这里,被Dias选中的人将被授予「R >>more
课挺好的, 作业比较多. 由于我太拖拉把三篇阅读报告都拖到了最后一个月, 在考试周里还在赶这门课的作业. 最后度过了一个非 常 愉 快的考试周.总的来说这门课讲观测多而讲物理少, 上了一遍之后读文献遇到AGN有关的概念基本不怎么陌生了. 由于该死的超星只能用flash播放, 所以那个MOOC我建议在 >>more
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门课,原因以后有空再说。原因是这门课感觉像是生物课,有很多细节知识点,但并没有用故事串起来。当然这不算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确实没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去解释一切。大尺度结构课的观测事实部分讲的东西完全被星系天文学覆盖,但是对于每个提到的事实,都尽量去理解“为什么”,所以对我来说更容易听进去 >>more
课程内容比较少,是课本的1-7章,包括基本概念(在天体物理概论学过)、恒星的结构方程(同上)、恒星里面物质的物态方程(同学期的热统会涉及)、一些简单模型(如多方球)的求解、恒星核合成、恒星的稳定性以及用T-p图对恒星演化进行一个示意性的概述(第七章)。我觉得课本第七章挺有意思的。复习的时候通宵看完了 >>more
前人之述备矣。建议考试时携带以下内容:小祝笔记或老师的讲义李书(含习题解答)一本力学书一本理力书平时作业主要靠李书自带的解答,其次靠同学互助。祝大家顺利水过这门课! >>more
这个课的真名是“李旭的散装生物学”,教务系统上写的那本教材并不使用。课程内容是听老师掰扯一些沾点生物学又沾点生活的故事。老师在科普方面也是颇有成就,主阵地在一个叫“好看视频”的平台:李旭的散装生物学-好看视频 (baidu.com)。这个课讲过的内容包括:见效缓慢的减肥课食材的故事(比如黄喉其实和喉 >>more
这学期(估计以后一直都)是蔡一夫老师上。这门课的教材是Mukhanov的《宇宙学的物理基础》(Physical Foundation of Cosmology),学期初蔡老师拟定了一个一学期上完全书的宏伟规划,最终到了期末教到了原定第8周的内容,也就是这本书的1-4章,包括宇宙的背景演化(几何与动力 >>more
这门课和“天文学中的统计方法”应该是一回事。但讲的内容和其他学校的同名课程相差比较大,主要是以天文学家(或者说,从事天体物理工作的数据分析者)的视角讲了一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我大一春上概统的那个学期找刘老师注册了这门课的bb, 然后看了大部分视频。当时觉得这门课让我从天文学和数据处理的视角 >>more
就说这机器学习作业吧, 两道题, 一道是随机森林有关的, 做的过程不需要对随机森林和机器学习有任何了解, 而是单纯的写个循环改输入的超参然后画图; 另一道神经网络, 数据2G多一些, 读个数据电脑就要跑大半天......总而言之就是说在作业中学不到东西(除非是完全没接触过python的同学, 可以学 >>more
我去年旁听了大半个学期这门课,但后半学期因为其他事情比较多就鸽了没去听。因为最近一些朋友问我这个课的情况,所以来写一写......关于给分、后半段课程情况之类的还是等yqm填坑吧。那个学期主要是袁业飞老师讲,杨建明老师应该就讲了几次(谢天谢地)。这门课的内容可以参考一个年代久远的提纲:outline >>more
这门课是我大三秋这个学期里教学水平最高, 最有收获且体验最好的一门本科生课。上课地点是“中区搏击馆”,在中区体育馆的“训练馆”进门右拐更衣室旁边。“训练馆”就在室外篮球场旁边。老师是从别的学校外聘的,以前是专业的散打运动员,对这项运动很有热情。课程主要是拳法、腿法和摔法。除了教技术动作,还会给我们讲 >>more
这门课的本体是物院的"物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系列讲座,在koushare和在线课堂好像都有录像。今年说要用第二课堂系统考勤,次数不到不能通过。但实际上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一次都没去过,也拿到了白送学分。这个讲座其实就是请各个方向的老师来做一个科普报告,就我去听的几次而言,感觉讲得不是很好。不过这种活动还是 >>more
划水之选.无点名无小测,开classin网课,作业可以线上发给助教。老师有言“两周内交的作业都是新鲜的”。助教每次作业都会写详细的答案并传到群里,期末还有补交作业的机会。而且提前上完,最后两周都是复习习题课,考前突击人可以从这时候开始学。于是,我这学期就去过一次课......给年轻的许老师和负责的助 >>more
4分给原子物理,10分给刘老师,10分给ssj助教,折衷一下就8分吧。前一句话我还没想好怎么解释,以后写篇文章吐槽一下。一言以蔽之,我觉得一门原子物理入门课程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讲劈能级、数谱线,而应该多讲讲基本概念。后一句,首先是刘老师讲的内容和安排的顺序,相较于课本更合理一些,比如讲了爱因斯坦二能 >>more
↑复习及考试感想考试的形式是闭卷,简答题+计算题共20题,不划重点(“重点是做作业题”),考试范围包括最后的讲座。考前一天晚上在图书馆背PPT,旁边有个哥们凑过来问:“你也考实测?”“我最后一节课迟到了,老师有没有划重点?”“真没划重点啊?那这几千页PPT怎么背得完啊?”可能这就是实测天体物理.jp >>more
课程内容安排算是合理,虽然用的教材比较古老,但是Weinberg毕竟是经典,值得一读。课程大纲见:http://staff.ustc.edu.cn/~wzhao7/c_index_files/main.files/GRL.pdf赵老师上课基本上就是照着讲义把推导说清楚,然后把上面的remark细致地 >>more
如楼上几位学长所说,这门课的实际教学已经远远偏离了设置这门课的初衷。建议与广相一起选。如果作为广相课的补充来看的话还是挺有用的,毕竟上课讲了一节课的广相作业(参数化后牛顿算三个经典检验)x蔡老师上课喜欢讲着讲着就扯到“这个只是Einstein理论里面的,其他的引力理论里面不一定成立”“我们要求引力理 >>more
这门课主要的参考书是:Astrophysics in a Nutshell.Dan Maoz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 Bradley Carroll & Dale Ostile天体物理概论. 向守平Astrophysics: Decoding t >>more
无小论文,考勤可划水,上课可划水,给分基本按考试。老师声音好听,在家看书的时候会拿来作为BGM。对一门政治课而言,这种认真而又佛系的上法实在是非常棒了。作为学生,从这门课感受到的压力比之前的思修要小,花费的时间也不多,是好事。建议大家对政治抱着3.3是好事, 3.7是捡到宝的心态. 把时间留给有意义 >>more
电磁A这门课在哪个老师那里上都差不多,课本都是蓝皮,作业几乎都是全做。上课讲的也没多少区别,ybj那边据说会多讲一点应用(我印象里他写的课本确实是这样),之前稍微看了一下ppt,也没多少东西。电磁学这门课的定位是挺尴尬的——你学了一堆实验定律,稍微整成体系(Maxwell方程组)了,却只有极少数简单 >>more
在等待出分的时候评一下课。如楼上所说,考试不考的内容我们几乎是没讲的,包括其他班可能会讲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贝叶斯估计等内容。顺序基本上就是按课程组的概统讲义,仅有的不同是把统计三大分布和抽样分布扔到数理统计之前。应该说科大的讲义和老师的PPT都还不错,跟着学一定能学懂。我每周的概统学习就是在作业d >>more
先打个10分。zhn老师的讲法和传统的热学不一样,是以热力学,也就是宏观的定律为主线,从热力学三定律到相变和多元系,基本上是完整的热力学体系了(缺二级相变,第三定律和非平衡态热力学,但这些并不是热力学的主干),但是气体分布律只简单的讲了一点,而输运理论完全没讲。好的方面是,体系完整,逻辑清晰,方法突 >>more
时间是2020春,但是评课社区没有。老师很帅,快选!!!结课之后回来评课。这门课在评课社区的内容简介是复制粘贴的量子力学B,实际上也差不多,包括形式理论,一维薛定谔方程基本解,三维薛定谔方程及角动量理论,全同粒子,定态微扰和含时微扰,变分法,最后加了一节林毅恒老师讲的量信相关的拓展。基本上是按照Gr >>more
先占坑。目前为止上了两节课。一开始的课程大纲是这样的:本课程由15个讲座组成,其中宇宙学3讲,星系2讲,超新星1讲、双星中黑洞1讲,超大质量黑洞2讲、太阳系1讲,行星系统2讲,天文大设备1讲,天文大数据1讲,引力波1讲。想吐槽老师的网络(时不时卡成电音考核的方式是最后分组做报告.最后不少东西没讲,比 >>more
本课程主页指路:http://staff.ustc.edu.cn/~xuey/IAC/可下载课件、作业与教材电子版。这门课的教材是英文的,作业是书上的课后习题,但是作业题目有中文翻译。考试是开卷。个人感觉收获比预料的少,寒假看北大的PPT感觉学到了很多,而期末备考的时候看妮可的就没有这种感觉。(利益 >>more
这里原本是2019年秋季学期我考完线代期末之后记录感想以及存放往年题资源的地方,往年题重新整理并放在文末了(整理自科大的各个群的群文件,之所以放出来是不想让黑心书店赚这一笔)。在当时的线代学习以及此后学习其他的数学、物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科大线性代数B1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而 >>more
汪老师的课,包含以下要素:经过精心挑选的例题和作业(而不是像有的老师一样随意地布置序号为奇数或偶数地题),比较清晰的课程主线,贯穿其中的一部分思想,详细而深入浅出的概念、定理讲解。汪老师的课堂时常让我想起中学时遇到的一些讲课很好的老师,我觉得,如果给汪老师一群高一高二的学生,他也能把微积分教得清楚明 >>more
这个班是今年新开的进阶班,需要入学考试的计算机科目达到76分(这个分数线是我道听途说的)且在分班意愿那里选择进阶班。实际上课是李卫海老师在上,大部分内容与其他班一致,会增加一些偏向算法的内容,两个大作业(Miller Rabin大质数检验&分小组写游戏)至少对于我这种没啥基础(别问,我也不知道我怎么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