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3.0 |
李金龙老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备课认真,课堂全程脱稿,展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学热情。他常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例结合,如苏联解体、阿拉伯之春等,丰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程内容。他还分享了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虽然这样可能会略显“发散”,但学生普遍认为这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和思考深度。有同学提到每次课最后20分钟进度较赶,可能是因首次教授此课程。
课程作业相对简单,仅需完成一篇1500-2500字的论文,题目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新时代发展的内容,通常不查重,旨在避免学生内卷。此外,课堂考勤不严格,整个学期点名约三次,老师较为宽容,并允许邮件请假。
期末考试相比上课内容独立,主要围绕教材展开,题型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多数同学表示考试以“抄教材”为主,强调答题的全面性与逻辑。给分涉及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后者占大头。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成绩体验:部分同学因认真听讲、参与互动获得优良评分,而有同学则提到了给分的随机性和不透明。
总体而言,李金龙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知识传授赢得了学生的好评。他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关注,如结课时诗词的创作等。然而部分学生对给分的公平性有所疑虑,尤其是平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却未获得理想成绩的同学,备感失落。因此,选择此课程需结合个人倾向,若想获取高分,需明确考试策略,兼顾平时表现,逐节积累。
先给个满分,拉一下目前并不符合实际的评分。(写这条评课的时候只有一条一星评价。不过目前看来大家都比较认同老师的课,故评分不做修改)
老师自称一位文字工作者,从课上的表现来看应该是有水平的。老师上课全程脱稿讲课,虽然有ppt,但并不是念ppt上课,大多数时候都面向台下学生,可以看出来有认真备课。上课用的ppt应该是在官方ppt上面加上老师自己找的案例,将比较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例结合。个人认为ppt上对案例的分析、以及老师的讲述都很好,认真听还是能有不少收获的(惭愧的是我大多数时候都没听课)。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老师也偶尔会和我们分享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感觉老师应该是真心希望能够向我们传达一些自己坚持的理念的,也真心希望能这门课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当然由于这门课的性质,注定没有多少人听课,老师应该也对此表示理解(老师曾说自己大学上思政课的时候也是吊儿郎当的)。
作业只有期末的一篇1500~2500字的论文。印象中只点过一两次名。给分期末考完再补充。
update: 论文写得很水,查重率>40%,期末考狂抄两小时教材,最后3.7。
说在前面:此处似乎没有被给低分的同学1分冲烂(*^▽^*)
老规矩,出分评课(虽然有点晚了)
本次课程评分标准:
课程内容与收获:50%,10
作业量:20%,10
给分:30%,9.5(既然不知道那就按照pksq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给(8+9+10*11)/13≈9.769)(随意)
加权平均:9.85
印象分:
1.不是读PPT,逻辑比较清晰,自信地站在第一排前面面对同学们讲课+0.2
2.居然还有结课祝福,喜出望外+0.1
3.老师人很好,如果签到不在后面来补签也给通过,请假发邮件一般会通过(虽然就是说每节课都有好多人迟到,前面一会儿开一下有点冷),下课有同学来讨论问题会认真解答+0.1
4.因为周一结课早(18周周一元旦)老师想把一节课调到17周周六(12.30)通过了投票的方式表决,真正体现了民主+0.1
总评:10.35->10
课程内容与收获:(由于没有听过其他老师的习概课,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说,不作横向对比)
按照上面下发的PPT再增加自己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相当透彻清晰,关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事件或概念以及背后的原因;会讲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不抓重点的嫌疑,但毕竟课程不比中学,也不会要求划重点背书,故发散一些个人认为是好的
然而几乎每次课最后20分钟都有点赶进度,影响听课体验(可能是第一次教这门课?)
考试与上课主体内容几乎无关,考试严格按照课本内容答题,不想听可以不听(“你们要是有自己的事情就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
有几次互动,叫的几乎都是后排同学,听到了同学们极其广阔的知识面(你们怎么都这么强啊啊啊啊啊)与思维碰撞的火花(可惜比较少呜呜呜)。个人认为这个环节极有意思,希望以后能在这一块增加一定比重。明年还想来听(不是)
e.g.中国的芯片为什么被卡脖子?
同学们从历史上各企业的发展历程与优势积累、国家的政策变化、人才与教育、芯片行业的重要性与困难等角度阐发观点,最终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梳理总结。
作业量:
比较适合,只有一次大作业,今年的是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统筹推进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学术论文或案例分析报告,1500-2500字。有字数上限有效防止内卷。不查重,那位说还自己查重钱的同学大抵是没听清楚要求。
感觉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太局限于课本或者材料的框架了,缺乏自己的体会与思考,太菜了呜呜呜。
(教训:适当增加案例分析让文章生动丰满,同时也可以促进自己的思考)
给分:
小论文有认真写(虽然写得不咋地),期末抄得挺累的,比思想道德与法治抄得多多了,论述1题还差一半
今年期末考试题型:简答7选4,论述3选2(15*4+20*2)多答题目按照题号排在前面的几道题算分,所以不要多答(相信我,2个小时是没有时间多答的)
给分公式:平时30分(作业10+考勤20,考勤发现3次或更多不到平时分直接记为0分,印象中似乎只点了3次?)+期末70分
总评88(GPA直降0.05,悲)
问了卷面分,回复得好快,半夜还打开邮箱,感动哭了呜呜呜,给分情况根据邮件内容自行意会,如下图(为什么把卷面分回避了啊啊啊,没骗出来给分细节)
对卡绩同学,我猜测老师可能认为5分一档,发过邮件明年可能会好一些(不好说)
题外话:结课祝福(好有文采,希望明年是不一样的(不是))如图:
李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文学功底也很好,在蜗壳可以说很有特色了
老师必须满昏,思政大心都翘过但是习概没有翘过)hhh 当初是换过来的,还是盲盒哈哈(老师应该是新来教习概的)但是真的很好,好像是少院置课。一学期点了三次名,上课有时会点名互动。结课时老师给大家写了首虞美人,可见老师文学功底。 (老师的好已经被楼下说完了hh)有时候ppt上举的例子也很有意思,虽然课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歌做作业(dbq) 最后是3.3,不过水课也就这样子了
哥们你不是教数据结构的吗?
老师上课超好,在老师的课上就是自习效率都很高(bushi)我很喜欢老师的性格,老师也很有人格魅力,非常建议大家上老师的课。
虽然最后总评只有88,让我有点伤心,所以给分好坏要降为一般,但是评分不降
利益相关,喜提4.0,小样本下最高绩点。窃以为,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应当是葆有对知识的热情。李金龙老师用苏联解体、阿拉伯之春、与阿尔斯通的交易等例子告诉我们,原来所谓氵的政治课还可以如此呈现。这种对教学的认真使我意识到很多老师都努力在大纲的限制下为学生提供真正切合实践的真知灼见,或许这便是这所理科学校的人文魅力。
第一门给十分的课。
老师人真的很好!!!水平很高,我的水平不行,形容不出来,详情请见前排评课吧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考勤(15分)+课程作业(15分) 这个课程作业是做PPT,老师在第一节课会给出主题,自行分组,然后通过抽签的方式(组号写在纸上,老师打乱后一个个抽,其实并不随机)决定主题,内容尽量具体一些,针对问题给出原因、做法等
请假很方便,课前用邮箱(ljl312@ustc.edu.cn)请假,请假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期末考试(70分)简答题6选3+论述题2选1,今年题似乎比去年难(老师事先提醒过),不过猛猛抄书就行了,我的体会是抄书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抄,丰富地抄,全面地抄(bushi),从章标题里确定角度,然后把节标题当作第一句话抄上去,然后再翻到对应页面,看看有没有什么非常贴切的话可以抄,不要抄特别长的,意思重复还浪费时间。最好提前把课本过一遍,把这种贴切的话勾画一下,以便抄的时候醒目一点,做不到的话至少也看看节标题,都有用的
今年有新的结课祝福:
总评91,第一门4.0的课,好耶!
ppt里有的故事很有意思 老师上课脱稿,很有气质,有时候会有一丢丢的小互动 期末没考但老师值得十分
关于点名:本学期有三四次点名,第一次是上课前就告知下一节要点名,给了没来的同学一点赶路的时间;还有一次是提前一周告知下次课要点名;还有两次是无提前告知地立即开始点名。点名不到对成绩的影响不知。
关于上课:看得出来老师备课还是很精心的,讲课也很有激情,还会结合课堂内容找一些视频给同学们放,偶尔听听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如果你无心听课,只想自习,那老师也不会管你,经常看到有同学在大前排写作业,上课时也不会有提问环节,所以可以放心自习。
关于作业:只有一次小组汇报的大作业,题目出自教材,各小组抽签分配题目,分数由老师打分和上一组汇报的同学打分两部分构成,老师会特意和打分的同学强调不要给太低的分。
关于给分:本人全勤,汇报工作也被老师表扬过(虽然老师对每个小组都会给予正面评价),考试分数未知,最后总评3.3,也不能算很低,但说实话,不是很甘心。但40%时jwc的设置,过半的同学不能优秀是铁定的事实,加上政治科目的考试本来就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我不想因此过分改变对老师的评分。
总的来说,我觉得李金龙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人很好,讲课也不赖,如果你被置课到了这里,可以放心的去上。而且我觉得思政类课换课的必要性不是很大,有熟识的同学喊你过来签到,和你一起做小组作业,这样你一个学期都会比较舒服,比单纯的换到一个评分高的老师班里的收益要大。
非常努力、认真的老师。
有一次在教学楼看到李老师坐在位子上看书,他会在课上分享一些他觉得不错的书(当然,他会反复和我们强调说这些书也不全是对的),他还会很生硬地用一些我们平时可能会玩的梗。由此,李老师给我留下了一个努力、认真的形象,努力自己学知识,也努力教好学生。
当然,李老师的课讲的并不是很惊艳(比起思想道德的宋怡老师)。李老师讲课扎实,有条理,不过会少一些情感上打动人的地方,而且内容时常讲不完,最后讲的会很快,给人一种连滚带爬的感觉,但基本不拖堂(笑)。
期末83,不知道老师调没调分。总评是点到+报告+期末。我作为组长做的报告有点糟糕,期末自认为答的不算太差,这个成绩可以接受。
李老师给分的神!
老师平时上课准备充分,举例丰富生动,同时文采出众,诗写的很好,感觉放在这门公认的水课里当老师属实屈才了。
期末考前把书上内容的位置梳理了一遍,卷子写满了,被调到85,3.7。
老师人很好,水平也很高,平时点名少而且会第一节课放出风来第二节课下课再点,适合想翘课的同学。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老师给分的标准也很迷惑,本人全勤,小组展示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任务,考前认真复习,考试写满且觉得考的不错,以为能优秀,但最后只有3.3,只可能是期末考试拉下来了。就不理解为什么小组展示要后一个组给前一组打分,而且没有统一标准;此外平时点名仁慈的结果就是总评非常依赖连查卷都没有的“玄学”期末考试,一节课没上的摆子能得优秀,认真的人反倒不行。以后选这门课的同学小组展示去一趟就行了,其他的随缘吧。
老师上课很认真,都是脱稿讲课,这是有目共睹的,也就不赘述了。还有老师性格很好,很和蔼、随和,又不乏稳重端庄。
反正个人感觉老师很负责任,分析社会问题鞭辟入里,上课讲的有很多事情都是先前不了解的,也算是拓展了视野吧。😋
讲课方面,老师水平真的高,备课充足,知识全面。本人一学期认真听下来,受益匪浅,了解了许多新知识,如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芯片制造为什么难,颜色革命以及其它各种小故事。此外,老师会在上课过程中插入一些网络热梗,比较有意思。
点名方面,一学期会有三次。
课堂提问方面,问题比较简单,如你关心的民生,谈谈中国历史等等。每次三男一女,随机点人,不会喊名字,所以似乎不会影响平时分。
课后作业方面,学期中有一次小论文,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1500到2500字,不需要查重。
期末考试方面,如果上课从未听过课,老师强烈建议把书看一遍,毕竟书很厚,且不同章节知识有交叉,考试同一题的知识点可能在书上不同位置。
最后,关于给分,全部总体给分水平不清楚。本人总评93,绩点4.0,还可以。
本人文科飞舞(隔壁科机考90😇) 论文好好写了(2400多字 主打凑字数) 考试写的不少 最后3.7 给分应该还行 至少我知足了(
老师人很好,讲课幽默风趣,满分。作业有一次1500到2500字的论文
老师人很帅,讲课很幽默
6分起评。
讲课方面:
加分项:其他评论也说了,老师讲课全程脱稿,反映备课认真。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加了很多实例和基本概念的解释。比如说在讲经济的时候解释了什么是金融工具,什么是金融风险并给出了实例;
小bug:出现少量翻车现象(讲错了、举例举错了等)
+2
签到:好像有三次
课堂方面:老师(偶尔)会叫人起来回答某些问题,每堂课至多一次,至少叫四个人(3男1女)(有些时候会有人自愿发言)
其他的不怎么管。
+1
作业:只有一个大作业: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似乎是课程组统一布置的),有字数上限(好耶!)
与老师无关
给分情况:个人3.7,感觉正常
李老师业务能力很强,待人宽厚,颇富君子之风,不过不要因为老师评分很高就盲目转来李老师的班,据我所知班里绝大部分都是苕皮,所以不太容易拿优秀(本人拿了3.3),虽然有点小遗憾但是不可否认李老师是很优秀的老师,很令人印象深刻
不多说,请一定相信老师的给分,太好了!!!
课上有时会有签到,但只要到了就行。
作业仅一篇1500~2500字的论文。
全程摆烂(论文压线1500字,期末考试前没翻过书),拿到保底82/3.3。
作为一门水课不错了。